新鄭黃帝故里景區導遊詞
新鄭黃帝故里景區導遊詞
作為一名專門為遊客提供優質服務的導遊人員,時常需要編寫導遊詞,一篇完整的導遊詞,其結構一般包括習慣用語、概括介紹、重點講解三個部分。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導遊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新鄭黃帝故里景區導遊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新鄭觀光遊覽,首先呢,請允許我代表新鄭熱情好客的父老鄉親和我的同事們,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最真誠的歡迎,很榮幸有這個機會和大家一起來品味。遊覽古都新鄭我姓馬,老馬識途的馬,今天各位來到我旅遊,請放心好了,有我一馬當先,什麼事情都會馬到成功。我是來自新鄭xx旅行社的導遊員,大家可以喊我小馬,相信有小馬的陪同,大家一定會玩的開心,遊的快樂。當然了,小馬也會竭盡全力為大家服務。那麼坐在我身邊的呢,就是咱們旅行社選派的駕駛經驗豐富的司機:x師傅,今後幾天就由他和我來陪同大家,如果您有什麼要求都可以向我們提我們會盡力滿足大家的合理要求的,好了,現在請大家坐好扶穩如果有那些朋友暈車請您往前面來,前面的朋友會把最舒適的.座位給您的,在這小馬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沒有什麼事請儘量不要在車廂內走動。
新鄭市隸屬於河南省省會鄭州市,有著極其優越的區位優勢。至於我們的市情,我想用以下五個字概括就再貼切不過了,那就是——中、通、古、豐、美。
“中”呢,是指我們新鄭的地理位置,處於中州之中,北臨鄭州市區,南接魏都許昌,東依七朝古都開封,西面九朝古都洛陽。
“通”呢,是指我們新鄭市的交通優勢非常明顯,境內有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和京廣鐵路縱貫其中,還有我們中原最大的國際機場——新鄭國際機場。
“古”是說我們新鄭市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城,它不僅被命名為“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還被中華古都協會認定為“中華第一古都”。這裡不僅有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裴裡崗文化和5000多年前的炎黃文化,還有2700年前的鄭韓文化。
“豐”,是指我們新鄭市有著豐富的農業資源及礦產資源。大家來看窗外,那大片大片的綠林就是我們的新鄭棗林了,新鄭特產——雞心小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品嚐過,有機會我請大家吃哈。我們新鄭種棗歷史悠久,在裴裡崗就出土了堪稱最早的炭化棗核。在古棗園裡有棵古棗樹王樹齡竟達600多歲。
“美”呢,則是說我們新鄭市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除了黃帝故里,還有始祖山,鄭王陵博物院,歐陽修墓,鄭風苑等著名景點。我們新鄭也有著優美的自然環境,除了高原以外,平原、丘陵、盆地、山地俱全,也正是這多種多樣的地理環境孕育了我們這個城市的“人傑地靈”。
好了,大家來看前面,這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是著名的古城牆也即我們市區北門的主要標誌——鄭韓故城了。春秋戰國時期鄭國和韓國在此建都長達500多年,所以稱為鄭韓故城。故城平面極不規則,周長20公里。目前尚存大部分城牆,最高處達10米。河南省博物院鎮館之寶的青銅器“蓮鶴方壺”即出土於此。
新鄭黃帝故里景區導遊詞
好了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的是中華姓氏廣場。該廣場是07年(丁亥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前)建的,它長寬各130米,是一個正方形廣場。廣場四周種植著被稱為“活化石”的水杉,這960棵水杉,象徵著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日夜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每一個子民。
葉落兮歸根,故里兮牽魂。我們60萬新鄭人民熱忱歡迎海內外炎黃子孫前來尋根拜祖。由於時間的關係,今天的講解到此結束,感謝各位對我工作的配合,有什麼服務不到位的地方請多指教。祝願大家在以後的日子裡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希望大家有機會再來河南,再來黃帝故里。謝謝大家!
萬姓同根,根在人祖。中華民族的歷史如同一棵開枝散葉的大樹,雖紛繁冗雜,但脈絡清晰。每個姓氏都是這棵生命之樹的春華秋實。每個炎黃子孫都不該忘記這棵生命之樹,都應該記住自己是這棵大樹上的哪根枝條,哪片樹葉。這就是修建中華姓氏廣場的根由。
矗立在我們面前便是中華姓氏鼎壇,這個氣勢恢弘、碩大無比的鼎叫黃帝寶鼎。鼎壇高3。9米,寶鼎通高6。99米,重24噸,直徑4。7米,全部由青銅鑄造而成,比進入世界吉尼斯紀錄的廣東肇慶青銅鼎還高出0。39米,重8噸,為“天下第一鼎”。
我們穿過馬路這座便是仿漢闕,是最古老的門。用石雕刻而成的闕,是用來記官爵、功績和裝飾。闕的主要功能是掛旌(勁)旗、貼告示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