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遊廣勝寺-作文

夏遊廣勝寺-作文

  今天,我睡過了頭,幸虧爸爸打來電話,要不然的話,廣勝寺就去不成了。我穿好衣服,洗漱完畢,就和大家上路了。隨同我們一起去的有兩位阿姨,兩個小妹妹,還有久伯伯。

  久伯伯開車,載著我們向廣勝寺駛去。在快到廣勝寺的一個路口,我們吃了早餐,隨後進入了廣勝寺。

  廣勝寺分為上寺和下寺,要到上寺必須上山。車盤旋在山路上,路邊的樹木、花草向我們招手。開啟車窗,一陣清香撲鼻而來,這是在城裡所感受不到的。

  車到上寺門口,我們下了車,向山邊走去。極目四望,一片片翠綠映入眼簾,一條石板路蜿蜒坡上,隨著山勢起伏跌宕。在對面不遠處的山頭上有一座小亭子,亭子裡的那幾個人是在談論今年的收成?還是在談論景色的秀麗?抑或是在指點江山?

  山門口,左右兩邊各有一個凶神惡煞般的門神,爸爸說有的寺廟門神是四個,那為什麼這裡是兩個呢?爸爸也不太清楚。

  進入山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氣勢雄偉的塔,我數了數,共有十三層,每層的顏色和造型都不一樣,黃色、綠色的瓦片把塔裝點得金璧輝煌。久伯伯告訴我們,那塔叫飛虹塔,是八角的,也就是有八個面,每個面上都有一個神仙,有的面容慈祥,有的神態威嚴……那五顏六色的瓦叫琉璃,是中國古代高檔的建築材料,雖歷經千年也不褪色,顯示了當時洪洞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建造水平。

  當我們準備進入飛虹塔時,久伯伯告訴我們,門檻不能踩,而且男的要先邁左腳,女的要先邁右腳,我們嘻嘻哈哈地說笑著照做了。

  大殿內供奉的是掌管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旁邊站著兩位菩薩,他們的身體向前傾斜著,可讓人震驚的是,這種似倒非倒的傾斜雖歷經五百多年也沒有倒掉,不知道能不能和比薩斜塔相媲美。經過仔細觀察,我發現菩薩站在一個我不知名的坐騎身上,坐騎的兩條後退向後彎曲著。久伯伯介紹說,那種傾斜之所以不倒的奧秘就在腿上,它充分運用了力學原理,而在那個力學並不發達的年代,這真是一件了不起的傑作!大殿的後面還有一尊彌勒佛,旁邊寫著一副:“大肚能容,容天下可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往後走,轉過正在修繕中的大雄寶殿,只見院內有兩棵大柏樹,一棵樹的'紋路向左扭,另一棵樹的紋路向右扭。久伯伯告訴我們,傳說寺院裡曾有兩個小和尚,他們經常鬧矛盾,打掃庭院的時候都是每人一邊背對著背。有一天,老和尚讓他們每人種一棵柏樹,目的是想讓他們和好,但他們直到老了還在鬧矛盾。本來右邊的小和尚扭頭想去看看左面的小和尚理不理他,當他看到左邊的小和尚不理他時,只好又轉回頭去,所以右邊的柏樹有個分支是先向左扭了一下,又向右扭了回去。

  院子的右側有一口鍋,是當年蓋飛虹塔的民工做飯用的,可以裝八擔水,所以叫八擔鍋。傳說當年建造飛虹塔的時候,人們的吃飯問題很難解決,後來有個神仙化作石姑姑來做飯,一個人就用這個八擔鍋做出幾百人的飯,飯總是足夠的。我想,可能因為石姑姑是神仙,這口鍋也沾上了仙氣吧!

  再往後走,我們又遊覽了一個大殿,這個大殿裡供奉的神仙最多。我正要仔細觀看,碰巧趕上初一和尚唸經參拜而只好作罷,估計這就是所謂的“做法事”吧。

  到了下寺,我們先觀看了分水亭。爸爸告訴我,當年洪洞和趙城兩地的人們經常因為水兒打架,後來縣官決定分水。怎麼分呢?就是在一個滾燙的油鍋裡放入10個銅板,撈出多的水就多,最後趙城撈出7個,洪洞撈出3個,於是建造了分水亭,儘管趙城分到的水多,但兩地人從此再也沒有因為水兒打架了。如此看來,分水亭還是個締造和平的里程碑呢!

  久伯伯正在做保護下寺元代壁畫的工作,所以我們也跟著沾了光,進入下寺的水神廟,因為這個廟現在已經不對遊人開放了。在下寺的牆壁上,繪有我國最早的體育壁畫和戲曲壁畫,這是非常珍貴的。壁畫上的雲朵與2008年奧運會祥雲火炬上的祥雲非常相似,弄不好那個祥雲就是參考這個元代壁畫設計的吧。最為可貴的是,壁畫的創作者都是民間藝人,他們使用的顏料歷經700年都不褪色,想必應該有很高的研究價值。透過久伯伯和爸爸的交談,我意外地瞭解到,有個壁畫還是我國古代行政審批制度的源頭,而那個體育壁畫更是研究高爾夫球和我國棋類發展的重要史料,戲曲壁畫則說明廣勝寺在當時已經是當地的文化中心了。

  這次遊玩使我懂得了很多知識,也更加敬佩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是他們創造出了非常珍貴的文物。

  返回的路上,我一直在沉思:我們又有什麼珍貴的東西和知識可以留給後人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