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爾寺導遊詞應該怎麼寫

塔爾寺導遊詞應該怎麼寫

  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創建於明洪武十年。得名於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以下是小編收集的塔爾寺導遊詞,歡迎檢視!

  青海湟中塔爾寺導遊詞一: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現在我們來到了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的塔爾寺,所在的這個鎮在藏語裡稱為“魯沙爾”,漢語地名是“湟中”,意思是地處湟水的中游。而塔爾寺在藏語中被稱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佛像彌勒洲”,這是什麼意思呢,請聽下文分解 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是發源於古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地區之後形成的一個佛教支派,由於藏傳佛教寺廟中取得佛學學位的僧人在藏語中稱為“喇嘛”,所以喇嘛教這個稱呼就傳開了。 ”格魯”是藏語譯音,意思是“善規”。佛教自7世紀傳入西藏到最後形成藏傳佛教,經歷了幾百年風風雨雨的變遷和改革。

  格魯派是15世紀才出現的藏傳佛教的一支派別,因它的教規對僧人要求十分嚴格,故得名“善規”,又因該派僧人在做法事時戴黃色的帽子,所以更多的人稱它為黃教。雖然黃教在藏傳佛教中出現最晚,但是由於管理最嚴,深得信徒崇敬,因此規模越來越大,在藏族地區信徒居其他教派之首。黃教寺廟更是隨處可見,其中最著名的6座是西藏的色拉寺、甘丹寺、哲蚌寺、扎什倫布寺,甘肅的拉卜楞寺以及我們現在參觀的塔爾寺。塔爾寺的著名完全在於它是黃教創始人宗喀巴的誕生地,宗喀巴的故事我們隨後再講。 塔爾寺現有各類建築9300餘間,殿堂25座,佔地約600餘畝,成為一座著名的藏傳佛教寺院,他是青海最大的寺院,全國解放後,塔爾寺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於1961年3月4日,被我國評為第一批4A級旅遊景區,人民政府一直重視塔爾寺建設,多次撥款修葺,使之具有了今天的壯觀恢宏的氣勢。

  遊覽塔爾寺主要有以下一些主要的看點。 第一;塔爾寺主要建築及參觀遊覽的景點眾多,進入塔爾寺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如來八塔,依次向東是:蓮聚塔、菩提塔、降魔塔、降凡塔、息諍塔、祈壽塔、涅盤塔、之後參觀的是小金瓦寺、也叫護法神殿,然後依次是時輪大塔,祈壽殿、印經院、時輪壇城等,接著主要參觀大經堂,他是整個寺院最大的殿宇,緊接著是參觀寺院的廚房,依怙殿、醫明學院、釋迦佛殿、塔爾的主殿大金瓦寺,塔爾寺最早的建築彌勒殿,九間殿,遍知殿、時輪學院、密宗學院、大拉讓以及神秘的酥油花館等。 第二;我們可以欣賞到塔爾寺鮮明的建築風格。他主要以藏式建築為主,又兼有漢式建築和地方建築的風格,,整個建築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殿宇經堂,金碧輝煌。

  那麼她的第三個看點是什麼呢?那當然是在建築中喇嘛們所傳揚的藏傳佛教,朋友們到了塔爾寺還可以瞭解神秘的活佛轉世制度,參觀遊覽反映傳統文化的四大扎倉,考察宗教色彩濃郁的四大法會。 最後一個看點呢是塔爾寺的藝術三絕:酥油花、壁畫、堆秀。尤其是奇特的酥油花。可謂是塔爾寺的文化藝術代表。 現在大家看到的四周的群山叫蓮花山、塔爾寺就坐落早蓮花山中央的山坳之中,我們所在的塔爾寺俄日與西寧市湟中縣魯沙爾鎮,藏傳佛教的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就於1357年誕生在這裡,1419年圓寂。大師法名羅桑扎巴,是一位偉大的佛學家,因誕生在古時稱為“宗喀”的地方,故稱宗喀巴,由於他在藏傳佛教界的崇高聲望,被廣大的信徒和僧眾譽為“第二佛陀”和“雪域佛陀”,並尊稱為“傑仁波且”,意思是寶貝佛爺。 下面我們來講講佛教的歷史,佛教自公元前6世紀由印度迦毗羅衛國,就是今天的尼泊爾南部提羅拉科特附近,淨飯王的太子,喬答摩—悉多,意為釋迦族的聖人。創始以來,到公元12世紀的1800年間,經歷了大致四個時期,共三個600年的發展,第一個時期為原始佛教和部派時期,這一時期是釋迦摩尼創教和為弟子們傳教時期,後400年為部派佛教階段,釋迦摩尼涅盤後,弟子們對原始佛教教義,戒律發生了爭議,分裂為兩大派系,傳統的稱為上座部佛教,改革的一派稱為大眾部佛教,到了 我們首先要介紹四組建築他們是:八大如意寶塔、小金瓦寺、祈壽殿、印經院。

  公元一世紀中葉至七世紀,大眾佛教在印度迅速發展,信仰的地區和人數不斷擴大,稱之為大乘佛教,(乘,原指交通運載工具,後用來比喻為普度眾生到達覺悟彼岸的門徑和手段,大乘佛教強調眾生皆可成佛,修行應自利利他,普渡一切眾生為特點,以利他為最高目標,認為最為殊勝,故自命大乘)他的修行果位為羅漢、菩薩和佛三個等級,修行的目的在於自我解脫成佛,並以解救芸芸眾生脫離苦海為最終目標,弘揚菩薩行。因此有區別的將原來只信仰一佛的,自利自渡的上座部佛教稱為小乘佛教,其實他們的區別就是,一個信仰多神,並希望利己利人,普度眾生,修行的果味是羅漢,菩薩,和佛。另一個是信仰釋迦摩尼一神,自利自度,實現自我解脫,修行的果位最高時羅漢。屬於原始佛教。小乘佛教原是大乘佛教對他的貶稱,但是近代學者也都習慣沿用現在的稱呼。因為此時他已經不具有褒貶的含義了。這就是中600年的大乘佛教,到了公元7世紀至2世紀,大乘佛教中的部分派別吸取印度婆羅門教以及民間信仰中的諸神邸,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宗教形態,以高度組織化了的咒術、儀軌、世俗信仰為特徵,乘為密乘佛教,自稱是受法身佛大日如來秘密教旨傳授,故稱密宗。其主要經典有《大日經》、《金剛頂徑》等。強調修習“三密加持”就是,手拿經文,口誦真言、心觀佛尊、使身口意,也就是行動、語言、思想。與佛的身口意相應,就會成佛。這樣,便把之前的大乘佛教稱之為顯宗或顯教,認為是受應身佛釋迦摩尼的經典傳授的佛教。與後期的密宗佛教相區別,這就是後600年的密乘佛教時期。

  到了12世紀末13世紀初,隨著伊斯蘭教傳入印度,佛教基本退出了印度過境,因此,可以說佛教誕生在印度,發展卻在中國,從世界範圍來看,佛教從印度傳播到中國、再由中國傳入日本、朝鮮、越南等國。以大乘佛教為主,包括密乘佛教,因其佛教經典主要採用漢語,所以也稱之為漢語系佛教。 二是南傳佛教,由古印度向南傳入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等南亞和東南亞國家,以及中國雲南傣族等少數民族地區,以小乘佛教為主,其經典主要以巴利語為主,所以也稱巴利語系佛教,三是藏傳佛教,也就是今天我要講給諸位重點講解的一支佛教派別,他是由古印度密乘佛教與我國藏區傳統本教相融合而形成的具有西藏地方色彩的佛教流派,他流傳於我國的藏族、蒙古族、納西族等民族地區。以及不丹、錫金、尼泊爾、蒙古和俄羅斯的布里壓特等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在歐美地區也廣泛流傳,他的經典主要靠藏族語傳播,所以稱為藏語系佛教或藏傳佛教。 在佛教沒有傳入西藏之前,藏族信奉的是當地的原始本教,佛教傳入之後吸收了部分本教的神邸和儀式,在教義上,大乘、小乘相容,以大乘為主,顯宗、密宗共修。一般是先修顯宗後修密宗,並且以無上瑜伽密為最高修行次第,咒術、尊崇喇嘛、活佛轉世制度,宗教也政治相結合,為藏傳佛教的主要特點。 藏傳佛教在其自身的發展過程中出現過的兩次高潮,即前弘期和後弘期,公元7世紀中葉到9世紀中葉的200年間,佛教從古印度和中內地傳入藏族地區是藏傳佛教的形成時期,即前弘時期,這是藏傳佛教大繁榮的時期,直到20世紀80年代,我國的宗教政策進一步得到貫徹落實,這段歷史,被佛教界人士稱之為再弘時期。

  藏傳佛教在其發展過程中,因密法傳承、戒律和教法體系等種種因素,先後形成了不同的派系,大致有寧瑪派、噶當派、薩迦派、噶舉派、夏魯派、息結派、覺囊派和格魯派等教派,其中影響深遠,傳承至今不衰的有寧瑪派,因為僧人穿戴紅色袈裟、僧裙,僧帽,俗稱紅教,第二個是薩迦派,也稱花教,因為該派寺院圍牆上塗有象徵文殊、觀音、金剛手菩薩的紅白黑三色花紋,由此而得名。第三個是噶舉派、因該派僧人穿白色僧裙和上衣、俗稱白教。第四個教呢就是我們此次要重點講的教派,格魯教,該派僧人戴黃色桃形僧帽,俗稱黃教。加上至今留存在川青交界地帶的覺囊派,合稱為藏傳佛教的五大教派。另外原始本教依然存在,因該派教徒身穿黑色法衣俗稱黑教,教法上對佛法多有吸收,藏傳佛教各派和本教都有各自的代表人物、寺院和教法體系。 “寧瑪”一詞在藏語中有古河舊的意思,是藏傳佛教各教派中歷史最遠久的一派,形成於公元8世紀,祖師和早期代表人物是蓮花生大師和無垢友大師,該派的根本密典為:十八部怛特羅,但通常所奉行的只有八部,該派的傳承形式以父子承襲或轉世承襲相傳,修持者多數的一類叫做咒師,不舉行出家儀式,不受比丘戒,可以結婚生子擁有自己的財產,只注重民間的各種法術和儀式,另一類是正式的出家人,常住寺院,具有嚴格的修學制度和戒律寺規。起初寧瑪派的發展以分散修持為主,到16—17世紀才有較大規模的寺院得到較大的發展。著名寺院有多吉扎寺、竹慶寺、和噶陀寺等,這個古老的教派至今任然很興旺。

  薩迦派呢,大約形成於公元11世紀,他一直以吐蕃貴族昆氏家族為教派的領導核心,昆氏家族的後代貢卻嘉波,於1073年在西藏薩迦地方建薩迦寺弘法,遂形成薩迦派。該派的教法傳承始於卓彌?釋迦益希,教主由昆?貢卻嘉波家族世代相承,有血統和法統兩大傳承,主要弘揚道果教授等顯密教法,早期僧人不禁娶妻,但規定生子後不再接近女性。該派的代表人物有薩欽?袞噶寧波、索南孜摩、扎巴堅贊、薩班、貢噶堅贊和八思巴?洛哲堅贊,合稱“薩迦五祖”,他們的著作《薩迦五祖全集》是藏傳佛教的重要經籍。13世紀中葉,“五祖”中的薩班和八思巴叔侄與蒙古皇帝、貴族和部分漢族人士的信奉,可謂薩迦派得到廣大藏族、元朝皇室、貴族和部分漢族人士的信奉,可謂顯赫一時。至元末,薩迦政權被噶舉派取代,薩迦派僅保持了薩迦派地方的政教權利。 噶舉派是藏傳佛教各教派中派系最多的一個教派。

  “噶”為佛語,“舉”是傳承的意思,那麼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教言傳承”,特別突出了該派以密法的口傳修習為特色,該派形成於公元11世紀,最初由印僧蒂洛巴和那若巴傳出,後由瑪爾巴,米拉日巴和瓊波南覺傳出的稱為香巴噶舉、巴戎噶舉、帊竹噶舉四大派系,其中帕竹噶舉又分出止貢,達隆、帕竹、雅桑、淖普、修賽、葉巴、瑪倉巴八個小支系,所以噶舉派有“四大八小”之說,噶瑪噶舉和帕竹噶舉的上層喇嘛,曾受元朝和明朝的冊封,相繼建立了噶瑪政權和帕竹政權,掌握西藏政治權利達3個世紀,噶瑪噶舉派又分為紅、黑帽爾系,黑帽派著名喇嘛噶瑪拔希最早採用了活佛轉世制度,現已傳至十七代,通稱“噶瑪巴”。該派主要繼承月稱中觀見,注重秘法的修煉,其大手印教法,不重文字,重在師徒口耳單傳,以苦修證理通達大印的境界,具體修法種類繁多,而且十分深奧,非一般信徒可以理解。

  今天我們所要參觀的塔爾寺屬於藏傳佛教的格魯派寺院,格魯派是藏傳佛教最晚興起的一個教派,格魯的意思是“善規“通俗的說就是有好的教規,是一個嚴守戒規的教派,宗喀巴大師在建立格魯派之始就倡導必需要有嚴格的教規和戒律,倡導僧人要嚴守教規,脫離農事,規定不可以娶妻,嚴格寺院的組織和管理制度。

  因此格魯派始終以組織嚴密、恪守戒律、制度完備、教育精深而著稱,該派非常注重對佛教經典的學習和研究,教義《中觀》為正見,主張“緣起性空”,所謂“緣起”就是“依緣而起”說得再詳細一點就是;藉著種種條件而產生現象的原理,“性”指的是“自性”就是世間萬物,因緣而生,沒有自己固定的性質,綜合一下“緣起性空”就是說世上沒有不依因緣的孤立事物。格魯派在修學方法上,弘倡顯密共修並重,強調先顯後密的修行次第,由此推動了藏傳佛教學理論的深化和發展,正是由於格魯派宗師師徒的這種品格和行為,以及他們奉行的嚴密修學次第,收到各派僧眾和信徒的崇拜和擁護,越來越多的人皈依,,使其道行為藏傳佛教的最大教派,隨著教派的壯大,到了明末清初,格魯派已經傳遍雪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新疆衛拉特蒙古地區,並逐漸形成了和班禪兩大活佛轉世系統,與此同時,格魯派在藏傳佛教各大教派中遇有重要的地位。 目前,格魯派的寺院遍佈藏區各地,其中以西藏的甘丹寺,哲蚌斯,色拉寺,札什倫布寺,加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並稱為格魯派六大寺院,這些寺院建築規模宏大,氣勢雄偉,而且珍藏著大量的經文、藝術珍品和文物,分別為當地的藏傳佛教文化中心。 塔爾寺在藏語中稱之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佛像彌勒洲”。

  相傳在宗喀巴大師誕生時,從剪斷臍帶滴血之處長出了一株白樹,樹上有十萬片非常茂密的樹葉,每片葉子都自然顯露出一尊獅子吼的佛像,傳說是釋迦摩尼身像的一種,因此,藏族稱之為“袞本”也就是十萬身像。 宗喀巴大師,系今青海省湟中縣人,生於1357年,父親叫魯本格,元朝末年任達魯花赤,是監管當地軍民政務和地方官員。母親香薩阿切,共生有子女6人,宗喀巴排行第四,宗喀巴3歲時,父親把他帶到夏宗寺,就是今天的平安縣三合鄉寺臺存的阿尼極利山。夏宗就是指鹿蕾生活的地方,也就是指這個地方是幽靜的樹林修行之地。拜見來青的噶舉派黑帽系,第四活佛若白多傑,受近事戒,什麼事近事戒呢,就是佛教信徒不出家而受持的五戒,即戒殺,戒盜,戒淫,戒妄語,戒酒,受戒後呢就被稱為近事戒男和近事戒女,7歲時被送到夏涼寺,就是今天省化隆縣,查浦鄉,創建於1349年,相傳寺內有用佛舍利和阿底峽遺骨裝藏的洛格夏惹觀音像,宗喀巴7歲就是在那裡受戒學習的。他當時受到該寺的建立者王端智仁欽的灌頂,什麼是灌頂呢,就是由傳承上師將某佛或菩薩授權給求法者,準其修行,灌頂的方式有多種,最常見的是瓶灌,即以灌頂壺中裝滿的甘露,也叫淨水,灌灑在在入門弟子頭頂上以清除罪障,接受潔淨的密法,取密宗名,端月多傑,後又受沙彌戒,沙彌戒是出家要受的五戒之一,其餘四眾是,比丘,比丘尼,沙彌尼,式叉摩那。他受戒後取名為羅桑扎巴,16歲赴西藏學習佛經,先後師從蔡巴?貢塘學習醫方明,師從仁欽南加,和薩桑瑪德班欽學習宣告學,師從南喀桑布學習詩詞學,之後又到後藏薩迦寺。

  師從仁達哇?循努洛哲學習密宗《中觀論》《般若經》和因明學等。後又師從松巴德欽卻吉貝學習密宗典籍《時輪經》,1385年,師從楚臣仁欽受比丘戒。1388年,他該戴黃色桃形帽,表示他繼承喀且班欽?釋迦室利,一位印度大師所傳揚的佛學“說一切有部”的戒律。“說一切有布呢又被”簡稱有部,這是個印度教派,形成於釋迦牟尼涅盤後300年後,1401年寫出了著名的《菩提道次第廣論》,1406年寫成《密宗道次第廣論》,奠定了格魯派的理論基礎,宗喀巴一生之中共有著作19函170多卷,這不是一般人的才智所能達到的,因此在藏傳佛教中的聲望越來越高,他於1409年在拉薩首創祈願大法會,並建立了甘丹寺,擔任首位法臺,標誌著格魯派的正式創立,宗喀巴大師的弟子中最著名的有八位,他們是嘉曹傑,杜魯?扎巴堅贊,克珠傑,絳央卻傑,釋迦也失,多敦?江白嘉措,吉尊?喜饒僧格,格敦朱巴,其中克傑朱時第一世班禪,格敦朱巴是第一世喇嘛。這些弟子都是佛學大師,在宗喀巴試圖的努力下,格魯派迅速發展,日益壯大。

  大師於1419年63歲時在西藏拉薩甘寺圓寂,在他去西藏學佛6年之後,其母香薩阿切盼兒心切,託人捎去一封家書和一束白髮,,讓宗喀巴大師回來看望母親,大師接到母親家書後,為了學習和弘揚佛法而堅持不迴歸。派弟子智華堅贊帶給母親香薩阿切和姐姐各一幅自畫像和獅子吼佛像,以慰老母和姐姐,並在信中告訴母親:“若能在我出生的地方用十萬獅子吼佛像和菩提樹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猶如與兒見面一樣”什麼事胎藏呢,就是立塔造像後,在佛塔佛像中裝入咒文經卷等,藏就是塔像的內臟。為此,第二年,就是明朝洪武十二年,香薩阿切在信徒們的支援下建成了一座佛塔,取名叫蓮聚塔,這座塔建成後180多年,幾經改建和維修,但是最終沒有形成寺院,知道嘉靖年間由禪師仁欽宗哲堅贊在蓮聚塔旁邊修建了靜房1座,用於修禪,至此寺院才有了雛形,17年之後的明萬曆十年,又在蓮聚塔南側建造了彌勒殿,從這時起,塔爾寺不僅初具規模,而且因為先建塔後建寺而被稱為塔爾寺,到了明萬曆十年,指示禪師仁欽宗哲堅贊以及當地藏族部落進一步擴建塔爾寺,並賜贈供奉佛像,同時進行了各種隆重的建寺儀式,自此以後塔爾寺不斷擴大和發展,先後建成行宮,九間殿,依怙殿,釋迦殿,經院和僧舍等,直至發展到今天的巨大規模。

  塔爾寺現有各類建築9300餘間,殿堂25座,佔地約600餘畝,成為一座著名的藏傳佛教寺院,全國解放後,塔爾寺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於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人民政府一直重視塔爾寺的建設,多次撥款修葺,使之具有今天大家親眼所見的壯觀景象。 現在我們來看一看塔爾寺的有哪些建築:八大如意寶塔,小金瓦寺、時輪大塔,祈壽殿、印經院,時輪壇城,大經堂,大廚房,依怙殿,醫明學院,釋迦佛殿,大金瓦寺,彌勒殿,九間殿,遍知殿,社火院,時輪學院,密宗學院,大拉讓,酥油花館。 現在呢我們來看看塔爾寺的第一組建築,八大如意寶塔, 和很多寺廟的情況相同,塔爾寺的各組建築建成的年代也不盡相同。 八大如意寶塔呢 建於公元1776年,就是乾隆四十一年,他是覆缽式佛塔,是根據佛經中對佛祖釋迦牟尼的記載為紀念佛祖一生中的八大業績而建。

  這第1座塔叫蓮聚塔是為紀念釋迦牟尼的誕生。據記載,佛祖是從他母親摩耶夫人的右肋下降生的,下地就會行走,共走了7步,每走一步均現出一朵蓮花般的雲彩,即所謂“步步生蓮花”。這第2座塔叫菩提塔是為了紀念釋迦牟尼的成佛。釋迦牟尼出生於帝王之家,父親期望他繼承大業,但王子天性聰慧,悟性極高,深感俗世的痛苦,最後終於在自己29歲時悄悄棄家出走,經過7年艱難的苦修不得解脫之後,釋迦牟尼在一棵菩提樹下靜坐,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思考,在天朗風清之際在天空見到一隻金輪,並見到金輪中的天地三界,參悟了六道輪迴,終於成佛。因些佛經中常以“菩提”比喻成佛。

  第3座塔是初轉的法輪塔:該塔即用於紀念佛祖大徹大悟稱為佛陀後,去找尋跟從他卻在中途丟失了的5個侍從,找到後向他們講解皈依佛法,修行解脫,待來生進入極樂世界的初次講經說法而建。也有的稱它為多門塔。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第4座塔。第4座塔是降魔塔,也叫降伏外教塔,佛經中常將不同於佛理的見解和作為稱為“外道邪魔”。降魔塔就是為紀念佛教最終擁有了廣泛的信徒,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過程而修建的,並有歡慶佛教獲得勝利的寓意。這座塔叫做降凡塔,也叫天降塔:相傳釋迦牟尼出生之後3天,其生母摩耶夫人就故去了,是他的姨母將他養大,傳說佛祖成佛飛身上天之後,將哺育他成長的姨母摩訶波提,超度而降臨人間,使得摩訶波提最終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出家的女人。 這第6座塔叫息諍塔,也叫和平塔,我們前面說過,佛教在整個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教徒內部時常出現有關“正道”的爭論,而這座塔正是為了紀念佛祖以其大慈大悲之心平息了諸比丘僧人內部爭端的功德而建造的。這第七座塔稱之為祈壽塔,也叫勝利塔。是為了紀念佛祖在廣嚴塔城中測算自己的壽數而建,信徒弟子們為祈願他長生不老,佛法永存而修建此塔,最後這座塔叫涅磐塔,涅磐是梵文的譯音,就是“圓寂”的意思。

  是指熄滅一切煩惱,超越時空,超越生死輪迴的境界,佛祖得道後,傳教45年,於80歲時在拘屍那迦城圓寂, 這8座如意寶塔由拉科部落頭人桑傑龍珠出資修建,每座寶塔均屬於方形底座圓身,是典型的藏式塔,他的底座塔基周長9。4米,塔高6。4米,塔上飾有蓮花和佛祖從誕生至圓寂八件大事表象的不同塔行,塔中鑲有佛龕,上半部分為粉白瓶形,豎有剎杆相輪13重,剎杆頂端設有仰盤,覆盤和日月寶珠鍍金曳採,顯得宏偉壯觀。這是典型的尖頂喇嘛塔,因其形狀像瓶,所以也叫“瓶塔”。這種塔普遍見於藏傳佛教廟宇的進門部位,通常內部是空的,裝進成千上萬個小小的泥佛像,但是塔爾寺的這8個塔內埋著該寺歷代高僧的衣冠,各地信徒常來這裡繞塔參拜,虔誠有加,這也是塔爾寺佛塔具有特色的一個方面。因此這八座寶塔成了塔爾寺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大家可以在次留影,以示紀念。 現在我們進入的是上面提到的小金瓦殿,各位團友可以抬頭看一下,這就是著名的藏式鞭麻層建築,現在讓我們大家來看看藏式建築的一個特別的地方:即鞭麻層的利用。

  平頂的藏式建築是和青藏高原乾旱少雨的氣候相適應的,典型的藏式建築外牆大面積採取“蜈蚣牆”、藏窗、鞭麻層的做法,既有實用性又具有裝飾性。鞭麻草是高原常見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來呈白色,現在大家看到的鞭麻層是將鞭麻草曬乾,切成段,經過藏藥處理後,放在牆壁上具有通風,透氣,減壓抗震的作用。它是藏傳佛教寺院在建築時就地取材的一個典型。我們在牆壁上看到的類似於倒立形狀的部分,就是由鞭麻草堆砌而成的,然而我們在牆壁上看到的'綠色窗戶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因此這種窗戶被叫做“盲窗”而殿堂內部的通風透氣,就是由鞭麻牆和下面的這些氣孔來完成的。因此鞭麻牆也被譽為“青藏高原的土空調”。 現在大家請跟我一道去小金瓦寺參觀,小金瓦寺又叫護法神殿,是塔爾寺用以供奉保護全寺僧人和殿堂安寧的眾護法神的殿宇。大家請看,殿頂是鎦金銅瓦頂,與斜對面的大金瓦殿相映生輝,現在展現在諸位前面的是兩層主殿與東西迴廊相連線的寬敞大院,院內東西兩側各置有一座八卦香爐,壁爐上鑄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字樣。由於年代久遠,字跡只能依稀辨認了,從這上面也充分表達了本寺僧人祈求眾神靈護佑一方生靈,保護一方平安的慈悲之心。 讓我們再來舉目看看兩邊的迴廊,這些憑廊而列的動物標本,他們有野牛、岩羊,還有狗熊、猴子等。由於是用真的動物皮毛剝製,填充而成,所以形態逼真,它們象徵被佛教征服的外道惡魔。

  最重要的是為了表明佛法無邊,就算是充滿野性的動物也會被佛法給征服。 這座大殿是由正面4跟藏式八楞大柱托起的三層層重簷殿堂,殿內供奉的是佛身,語,意,功德,事業身以及丹津王的塑像,神龕供奉的是各種護法神的塑像,法王兩側擺放的是虎,豹,熊,?等猛獸的毛皮,象徵著護法神威力無邊,能去除時間一切邪惡,使得眾生斷絕邪惡皈依佛法,大家看這左邊引人注目的匹白馬標本,長約4米,高1。5米,相傳,九世班禪曲吉尼瑪,曾騎著這匹白馬從西藏的日喀則趕往塔爾寺,將近2000公里的路程1天1夜就到了,到了塔爾寺後白馬不吃不喝,最後死去,這塊月牙形的石板,正面印著一個深深的馬蹄印,據說就是這匹千里白駒途經唐古拉山時,踩到這塊石板後,被粘到馬蹄上而被帶回來的,當地信徒為了紀念這匹有靈性的白馬,就將它製成標本保留了下來。充分的表現了當時信徒們對九世班禪的崇敬。

  接下來我們來一起欣賞一下兩邊牆壁上的宗教壁畫彩繪藝術,這一幅壁畫上的護法神形象,叫吉祥天女,藏語叫“貝丹拉莫”,俗稱“騾子天王”,因為她常騎一匹能飛越天上,人間,地獄三界的四眼騾子,故名。相傳這位天女早年嗜血成性,殘忍暴虐,後來被佛降服,改邪歸正,成為一位大護法神,從惡獸變成了善神,充分表明了佛法無邊的巨大感召力,尤其是藏傳佛教特別看重吉祥天女的護法神威,因此,具有大護法的地位,不少信徒家中也供奉她為保護神,從畫面上她雙目圓睜,充滿了肅殺之氣,讓人生畏,彷彿要吃盡世間一切妖魔鬼怪,無論是頭上戴的飾物還是手裡拿的人骨頭念珠,還是左耳環上的蛇還是右耳環上的獅子,都具有一定的象徵意義。如肚臍上的太陽,象徵著智慧,獅子象徵著傾聽佛教,左手的人頭骨象徵著幸福,而蛇在密教中象徵著龍王,寓意龍王已經被降服。

  所以藥真正看懂和理解各尊護法神的造型和畫面中的深刻含義,就要經過潛心研究和佛學高僧的指點方可得知。以後我們還要在各個殿宇中看到各種護法神的壁畫和雕塑。總體來說,各位護法神都是為了降服各種妖魔,守護佛法,消災祛難,在信徒的心目中具有相當尊崇的地位和神威。 總之正如我們看到的一樣,小金瓦寺內的壁畫具有藏傳佛教壁畫的代表性,不僅色澤豔麗而且形象奇特,外行人往往百思不得其解。其實這些壁畫很大一部分描繪了藏傳佛教在形成過程中佛教大師,如蓮花生,降服惡魔的故事。壁畫中的動作常被寺廟僧人在宗教節日中加以模仿。而其猙獰的面目形象則用對犯規僧人在心裡上形成壓力,因為塔爾寺中處罰犯戒僧人的地方即在這個院落。 出門之前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像筒一樣的器具。這叫嘛呢經筒,在藏傳佛教寺廟裡是最常見的,筒用木頭或金屬做成,中間是空的,裡面裝滿了經書。筒的側面雕有文字,均是梵文髮間的“晻(an)嘛(ma)呢(ne)叭(ba)咪(mi)哞(hong)”,即觀世音菩薩的6字真言。(也稱為六字大明咒)對這6個字有很多種解釋,從字面上來講並沒有什麼太深的含義。藏傳佛教派大學者南索堅贊曾在《六字明咒功德頌》中解釋說,“晻(an)”能消除天界的生死之苦,嘛(ma)能消除爭鬥之苦,呢(ne)能消除人間生老病死之苦,叭(ba)能消除畜生的被役使之苦,咪(mi)能消除惡鬼的飢餓之苦,哞(hong)能消除冷熱無常德地獄之苦。”藏傳佛教徒普遍認為常念這6個字,平時則可以消災免禍,死後即可以升入天堂,免下地獄。信徒和僧從用手按順時針方向轉動經筒,口中默唸著6字真言,這樣既唸了經書,佛祖又會保佑自己。藏族地區的牧民信徒很多從小沒有受教育的機會,很難誦讀經文,但為了表示對佛的虔誠誦經唸佛又是必要的,所以他們採用了這種一舉兩得的辦法。各位朋友不妨也可試著轉一轉經筒,念一下吉祥的6字真言。但請注意一定要按順時針方向轉,千萬不要轉錯了方向。 好了,現在我們要參觀的就是時輪大塔,時輪大塔藏語叫“丁科卻典”,坐落在小金瓦寺的門前,是一座磚砌佛塔,塔高13米,方形圓身,是典型的藏式塔,塔底周長有36米。 該塔式因九世班禪大師於1935年在塔爾寺為僧俗大眾傳授時輪大灌頂法兒緣起的,1942年,由歐曲多傑活佛遵照九世班禪大師的意願籌資建造,以示紀念。

  時輪大塔又叫做“和平塔”,據說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的飛機曾轟炸西寧及湟源地區,只是許多的房子被炸燬,而塔爾寺卻奇蹟般的安然無恙,信徒們認為這是由於神佛的保佑,而興建了此塔表示敬意。另一個說法是,當年班禪大師從內地回來,他看到國家和人民多災多難,為了國家儘快安寧,人民幸福,風調雨順,四季安康,佛法興盛,要求塔爾寺在四面修建四座佛塔,以表示其意願。因為塔爾寺原來就是寺院四方的四大金剛本康和鎮山塔,所以就只建了這座時輪大塔。 時輪大塔式一座藏式覆缽形塔,塔德第三層的四面各有一個塔龕,分別供有四大天王,象徵守護四方,第四層南面的中間有一塔龕,內供有金剛力士護法神像,覆缽塔身處有一個大塔龕,內供有時輪金剛成就佛。 現在我們所來到的這座殿宇就是祈壽殿,進入這座殿前,大家先請仔細看一下這座殿門外面院牆壁上的兩幅磚雕,這左邊一幅叫“鹿鶴同春”,右首的為“葡萄刺蝟”別看他們的名字有著很大的區別,其實他們都有著吉祥的含義,?這就是塔爾寺的磚雕藝術,待會兒我們還將要在大金瓦殿看到琉璃牆壁上的磚雕,那都可是塔爾寺的藝術珍品。大家看到這個院子的花草樹木了吧,滿院的清新氣象,所以我們又把這座殿宇呢叫做“花寺兒”他在小金瓦寺的南面,藏語稱為“夏丹拉康”意為“長壽殿”。他是康熙56年,就是1717年,為了祝願7世格桑嘉措長壽而建造的。總面積達到472平方米,正殿正中供奉的佛像是釋迦牟尼,兩側是其弟子迦葉和阿難的塑像,還供奉有16阿羅漢就是俗稱的羅漢,他們的鍍金銅像和四大金剛的鍍金銅像,殿內佛龕中還供奉了許多的木雕佛像,是塔爾寺木雕藝術的珍品,這位騎著青獅子的脅侍是文殊菩薩,這位騎著白象的脅侍是普賢菩薩,這最前面的三尊佛像叫三世佛,又稱為豎三世佛。是從時間上體現的傳承關係,表示佛法永存,時代不息。

  正中為現世佛,即釋迦牟尼。左側為過去佛,即燃燈佛,也有的叫迦葉佛。右側的這尊佛像是未來佛,即彌勒佛。佛經上說,大約3900億年前,釋迦牟尼前世未成佛是曾經借花獻給燃燈佛,燃燈佛為他“授記”,語言他將來要乘佛接班,佛經上還說,他還在兜率天的內院中修行,兜率天就是彌勒佛的淨土。釋迦牟尼語言他將在56億年7千萬年之後降生印度,並將在華林園龍華樹下得道成佛接班。並分批超度眾生,所以叫未來佛或者叫來世佛。這殿外右邊是小禪堂,那裡面供奉有一位身著漢服,頭戴烏紗帽,腰束官帶的塑像是當地一位極受崇敬的山神。相傳名叫劉琪,甘肅積石山人氏,仙逝之後在西藏地方政府追敕(chi)他為地方護法神,藏語叫做“業鬥合”以庇護塔爾寺以及其四周。當地人尊稱他為“阿米劉琪拉傑”,就是劉琪老神祖的意思,被供奉在這裡。 現在我們回頭來看看這座小巧幽靜的院落的滿園花枝,這種樹在我們青海並不多見,它叫旃檀樹,也叫菩提樹,但我以為這個美麗名字的來歷更多的是由於到了夏天,滿院的綠樹開滿了香氣襲人的白花,遮天蔽日、香菸繚繞,如入仙界,叫人流連忘返之故。

  旃檀樹,佛教信徒稱之為菩提樹,每到盛夏花繁枝茂,香氣襲人,因此它被人們叫做它花寺兒十分的合適。又有說這座祈壽殿是為給七世格桑嘉措祝壽而建。傳說為該殿開光時撒了一把吉祥米,便化作滿天的花雨落下。這也是該殿又名“花寺”的來歷。不過諸位不必介意,不管那種說法更為合情合理,僧眾們都希望7世長壽,建造祈壽殿的心願是一致而美好的。大家看院中花壇上豎立的這塊半人多高的黛青色石頭,它可是十分的受人崇敬的哦!相傳宗喀巴大師的母親香薩阿切當年背水時,常常依靠在這塊石頭上休息,所以後來人們就把這塊石頭叫做“憩石”,使得它具有了靈性,現在成了信徒們朝拜的聖物。大家請開這長條黑石之上還貼上著不少的錢幣呢!這些錢幣都是信徒們和參觀遊覽著們供奉的佈施。

  據說只有心中裝有佛祖的人才能將錢幣貼在石頭上,否則佛祖是不會接受你的佈施的,如果各位貴賓有意的話,我們不妨試試看,不管佛祖收不收,我們也算盡了佈施的心意了是吧! 現在我們來到這座頗似農家小院的院落,如果說剛才我們還感覺到廟宇的莊嚴,那麼現在一定有種重返世俗的輕鬆感。這就是塔爾寺的印經院。藏語稱這裡為“巴爾康俄查仁欽林,簡稱巴爾康,意思是”印經稀有的大寶院“,因為寺廟每年都要耗費大量經書,因此,負責印經文的僧人便會整日忙個不停。主要印刷的有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經書。而最主要的經書有三部,合稱三藏,他們是“經藏”是釋迦牟尼尼說法的言論集,第二部是“論藏”是釋迦牟尼弟子們闡述的理論和思想文集,第三部是“律藏”是佛教戒律和規章制度的彙集,三藏也叫“大藏經”所以也難怪西遊記的作者要把唐僧要叫唐三藏了,當然這是我個人意見。 現在,讓我們進房間裡來看看他們是在怎樣工作的。 佛教傳人西藏是從古印度和中國內地兩個地區同時傳入的,所以藏傳佛教經典同時受到二者的雙重影響,因此,藏傳佛教的典籍便浩如煙海。我們現在想得到漢文的某部佛經,也得想辦法從藏語佛經再翻譯過來,塔爾寺的印經院至今仍然採用比較古老的雕板印刷法,經書的用紙是這種顏色稍暗,韌性極好的棉質紙張,經書開本都不大,多呈長條狀,翻閱方便頗具古意。我們讀不懂的藏文字規範端莊,秀麗整齊、有種樸素的美感。 大家看,我們現在來到了時輪壇城,時輪壇城又叫金剛壇城,是由十世班禪大師的經師——塔爾寺第十三世嘉 從現在開始我們要依次參觀一系列最主要的殿堂大經堂、金剛殿、大金瓦殿、文殊殿、彌勒殿、社火院,它們是塔爾寺的主體建築群,也是寺中僧人活動的主要場所,請大家先來看一看大經堂。金剛殿 在藏傳佛教寺廟中大經堂是必不可少的,這裡是僧人誦經學習進修的地方,遇到活佛蒞臨的日子,更是僧眾聆聽佛法的場所。進門之前我們先在正門這裡看一下這種特殊的工藝品,好像刺繡一樣,這種藝術品叫“堆繡”,它是在刺繡之前先墊上一層棉花或羊毛,以求立體效果。這兩幅“八仙人物”便是塔爾寺的珍藏品,雖為寺中僧人所製作,但很有民間情趣。因為堆繡製作比較複雜,工藝要求又高,現在寺中已很少有人能製作了,這就更顯出這些珍品的可貴了。

  目前的大經堂曾經過多次重建和擴建,最後一次完成於民國四年,就是公元1915年,建築面積2750平方米,是典型的土木結構藏式雙層平頂建築。大經堂由這種藏式稜柱分隔成很多小的開間,柱子一共是168要,其中60根為暗柱,建在牆壁內,我們能夠看到的只有108根,柱身上包裹著的圖案精美的藏毯是蒙古王公的贈品,僧人們就在柱間的這些藏式毯子上,叫做“佛團墊”打坐唸經。大經堂的三面牆壁上都佈滿了佛龕,這一尊是彌勒佛像,有關它的故事我們等會兒再講。這二尊是十一面觀音,在藏傳佛教中很多佛像都造型奇特,這主要是由於受到佛教密宗的影響。由於塔爾寺是班禪活佛的管轄範圍,他曾多次駕臨該寺居住、講經,所以大經堂當中最顯著的位置是留給他的。還有這尊鎦金像,便是已故的十世班禪,還有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塑像,工藝精湛,形象逼真。這尊幼宗喀巴像在端莊中透出天真,不失兒童的可愛。 這個殿叫做金剛殿,在殿的四周,布幔圍住的部分是藏傳佛教中形態各異的護法金剛,正中的塑像是鍍金的,為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宗喀巴戴的黃色桃形帽,是黃教的標誌。但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在帽簷部位有一圈紅色,是偶然現象嗎?不是。

  歷史記載宗喀巴在創立黃教之前曾師從紅教,他悟性極高,以不滿於當時各教派的腐化頹敗,經過多年鑽研,終於創立了一個教律嚴格又為大眾所接受的新派別,傳說紅教徒習慣戴黃色裡子、紅色表面的帽子,宗喀巴在改革成功之後將帽子翻了過來,但露出一圈紅色的帽邊,以表示對老師栽培的不忘之情。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種全面匍匐的磕頭方式叫做“五體投地”,又叫磕長頭,是藏傳佛教中對佛表達虔誠的最高參拜形式。據說信徒若在佛前許過願,還願時就要用十萬個長頭來報答。遠道來的人都是自帶乾糧,白天到這裡還願,夜間就近住宿,一天天不停地拜下去,一直拜到規定的數目為止,而且每次之前的間隔不能超過24小時,也有一說12小時,否則前面的累積數都無效,得重頭再來。 信徒們為什麼要選擇這裡來向佛參拜呢?因為這裡是塔爾寺的主殿,大金瓦殿,據說是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誕生的地方。宗喀巴原名羅桑智華,生於1357年。宗喀巴藏語意思是湟水邊人,因共生於湟水之濱,故名。傳說宗喀巴的母親生下他,剪斷臍帶,把血滴在地上,後來就從滴血的地方長出一棵非常茂盛的白旃檀樹。宗喀巴後來進藏學習藏傳佛教,併成為一代宗師之後派他的弟子回鄉省親。母親見到兒子的書信之後發現原來的那棵樹長得更加茂盛了,樹上綴葉十萬且每片葉子上均有一尊獅子吼佛像。宗喀巴母親感到很奇怪,便寫信把此事告訴兒子,並表達了思戀之情。宗喀巴大師回信安慰母親,並讓她繞樹修一座塔,聲稱“見塔如晤兒面”。 於是便有了塔爾寺最早的建築物,以後逐年又修建了廟宇殿堂,形成了現在的規模。

  塔爾寺,顧名思義,先有塔,後有寺, 中國傳統建築中將四根柱子之間的範圍稱為一個開間。九間殿從橫的方向算共為九個開間,故稱九間殿,室內實際上又隔成了三個大間。我們先看這一間,中間的佛像大家已經相當熟悉,它就是佛祖釋迦牟尼,但在這裡稱為獅子吼佛像,也就是宗喀巴的母親在旃檀樹葉上看到的形象。“獅子吼”是用來形容佛祖在宣講佛法時聲音宏亮,令眾生猛醒。兩廂列侍的是藏傳佛教中的一些小神佛如:妙音天女、騾子天王等。 居中的這個殿稱為文殊殿,因為當中所供奉的佛像為文殊菩薩像,他的代表法器為寶劍和經書。左右的協侍分別為大勢至菩薩和觀世音菩薩。這種排列方法在佛教寺廟中非常少見,因三位菩薩實際上地位相同。這是因為藏傳佛教徒認為宗喀巴大師是文殊菩薩轉世,所以在安排佛像時也將這位菩薩的地位提高了。這個殿中的幾尊佛像面部線條豐滿優美,在莊嚴中透出靈秀,是塔爾寺塑像藝術中的精品。 彌勒殿建於明萬曆五年,就是公元1577年,藏語稱“賢康”,殿內主供彌勒佛像。讓我們來看一看這座鍍金的坐像。它是彌勒佛12歲時的等身像。大概現在各位心裡已經有了疑問:為什麼今天在塔爾寺看到的彌勒佛像包括這尊在內都和我們平常看到的不同?因為我們常識中的彌勒佛總是那位笑口常開,大肚能容的胖和尚。其實這位好脾氣的和尚據說並不是“正宗”的彌勒佛,而是南宋末年浙江的一位叫契此的和尚,他在世時常手提一隻布袋 在集市上走,人稱“布袋和尚”,圓寂後人們認為他是彌勒化身,降臨凡間警示世人,但傳說畢竟是傳說。而因為佛教曾從印度和中原兩個地區傳入藏族地區,佛像在面貌上直接受到印度佛像造型造型的影響。這尊彌勒像就具有濃厚的犍陀羅藝術遺風,或者換句話說,也就是更“正宗”一些。 九間殿前這個規模頗大的院子被稱為“社火院”,除了平時被寺中僧人用作“辯經”場所之外,每逢塔爾寺的幾個重要宗教節日,還在這裡跳大型宗教舞蹈,如馬首金剛舞、法王舞、怖畏金剛護法舞等等。

  舞蹈的內容多取自藏傳佛教教義,還包括一些藏族的民間傳說,大意不過是消災免禍,保佑平安。舞蹈中的角色均由寺中僧人扮演,舞蹈動作經過幾百年時間已基本程式化。每逢這裡舉行活動,信徒和群眾都紛紛趕來觀看,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下面我要向各位介紹塔爾寺有名的件工藝品酥油花 它是塔爾寺最精彩的藝術品,不僅遠近聞名,還曾拍成過紀錄片。它與壁畫、堆繡統稱為塔爾寺的“藏族藝術絕”。 酥油花,顧名思義,就是用酥油捏成的。其中包括佛像、人物、花卉、亭臺樓閣、動物等等。酥油花的來歷,傳說紛紜,我給大家介紹其中的一個傳說。黃教大師宗喀巴在西藏學佛成功後,想在佛前獻花表示自己的敬意,但當時在西藏正逢嚴冬沒有鮮花,宗喀巴便用酥油捏成一朵花,供在佛前。

  從此,弟子們紛紛效仿,漸成風氣。很多黃教寺院都有在宗教節日時製作酥油花的習慣,但以塔爾寺的規模最大,也最出名。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恰逢塔爾寺的四大法會之一,寺廟都要展出一批製作精美,選題新穎的酥油花作品,屆時參觀,朝拜者絡繹不絕,稱為“燈節”。 酥油花固然絢麗多彩,但製作過程卻非常艱辛。尤其是製作的季節必須要選在冬季,作坊內還不能夠生火,以保持低溫,由於酥油遇溫稍高便會融化,僧人在製作時若手溫升高,就要將雙手浸入冰冷的水中去降溫,其艱苦程度可想而知。製作時一般是先搭架子,之後捏成各種形象,需要上色的部分預先就將顏色摻入酥油內揉好。製作的時候需要非常地細心,因為最細小的地方都不能夠馬虎。原來塔爾寺的酥油花製作作坊分上下兩個院,每年都要分別推出一套新作品,但題材事先都是保密的,有些競爭的意味,若屆時推出的作品選題相同,則被認為非常吉祥。 酥油是牛奶的提煉物,在藏區應用普遍,不僅用來食用,還用來作為寺廟中長明燈的燃料。

  以前“燈節”結束之後,酥油花均被重新用作燃料。自從建立了酥油花館之後,當年的作品就可以被儲存在這種有空調的玻璃櫃子中供人參觀,一般可以保持一至兩年。但因為每年都有推陳出新的酥油花出現,所以我們每年都可以觀賞到新的藝術品。 女士們、先生們,今天我們參觀塔爾寺就到這裡結束了,在和大家告別之前首先讓我來解答那些個貼錢幣的秘密,那是因為在石頭表面滿了酥油,有人猜對了嗎?塔爾寺以其崇高的宗教地位和悠久的歷史,使廣大佛門弟子心弛神往,虔誠參拜。同時以其濃重而神秘的宗教色彩,豐富而珍貴的藝術收藏,輝煌而奇特的宗教建築,極大地吸引著國內外數以萬計的遊客來此遊覽觀光。各位就是我有幸接待的貴賓,誠懇希望大家對我的導遊提出寶貴意見,歡迎大家再次光臨青海、光臨塔爾寺。謝謝大家。

  青海湟中塔爾寺導遊詞二:

  親愛的各位朋友:茫茫人海中,您與我因為緣分而相遇在這美麗神奇的青藏高原!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來到的是距省會西寧27公里的湟中縣魯沙爾鎮的藏傳佛教格魯派聖地—塔爾寺!

  我們環顧四周,會發現我們已經身處層巒疊翠、秒如八瓣蓮花的蓮花山之花蕊當中。在這雪域佛國的聖境中不但擁有如意八塔之守護、護法神殿之神秘、祈壽殿之花香、大經堂之靜謐、大金瓦殿之花香、菩提大銀塔之莊嚴、九間殿之徑深、酥油花館之奇幻外,更誕生了第二佛陀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相傳宗喀巴大師是文殊菩薩之化身降凡人間,在大師誕生時,其母剪斷臍帶滴血出長出了一棵菩提樹。在公園1379年以這棵菩提樹、大師自畫像、十萬獅子吼佛像為塔藏修築了一座佛塔,後來大修士仁欽宗哲堅贊於1560年在旁邊修築了一座佛堂。因為先有塔後有寺,故有塔爾寺之美名流傳於世!

  塔爾寺因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所以在全國3600多座格魯派寺院中名聲顯赫。於甘肅夏河的拉卜楞寺、西藏的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扎什倫布寺併成為格魯派六大叢林!

  佛緣無性、萬物有靈,塔爾寺信仰的靈魂若是留戀與大金瓦殿、則會讓無數信徒僧侶五體投地頂禮膜拜;塔爾寺的藝術靈魂若是遊走於佛國藝術,更會讓世人麻木的心靈為之震撼—因為世人驚歎他們為“三絕”!

  用顏料盒畫筆那無形的文字書寫著歷史滄桑的壁畫是一絕,用刺繡與繪畫那無聲的對白演繹著民族智慧的堆繡也是一絕,用酥油和虔誠那無我的融合感悟著靈魂昇華的酥油花更是一絕!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來到的是小金瓦殿!您現在看到的就是三絕之一的壁畫,壁畫用它豐富鮮豔的色彩、多姿的形象、高超嫻熟的畫技、別具一格的畫面;在牆壁、布面、木板上動情的訴說著古老的傳說。在經過處理的潔白的牆上,打上底色繪製圖案,最後上一層清漆的這種壁畫叫壁面畫。像這位遊客問的這種畫在布畫上的稱之為布面畫。因為在畫的四周定一個木框,所以又稱間堂壁畫。在被幹燥拋光後的板上用膠和石膏粉合成的白漿打底,再繪上圖案的叫木板壁畫。

  壁畫的巧妙不僅僅是風格精湛古樸、線條細膩明快、人物形象生動、畫面流暢舒展,而是它豐富鮮豔的色彩!這以天然礦物質再配以動物的膽汁調合而成的顏料,很輕易的欺騙了我們的眼睛又無意間隱瞞了壁畫的年齡。雖是一抹色彩卻承受著400餘年的風雨變遷,滄海桑田。讓我們絲毫看不透歲月在上面留下的痕跡,勝似一位出水芙蓉的少女洋溢著青春的氣息!

  壁畫之絕——絕於色!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來到的是塔爾寺的顯宗學院—大經堂。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塔爾寺又一絕堆繡。堆繡分為兩種:平面堆繡和立體堆繡。平面堆繡:是繪畫與刺繡的巧妙結合。它既有繪畫的色彩之鮮豔,又有刺繡的細膩之精巧,可以說將兩件美輪美奐的藝術品融合為了一件技藝精湛巧奪天工的藝術珍寶。立體堆繡是浮雕與刺繡的完美結合,既有浮雕的立體質感又有刺繡的細膩之巧,可謂粗狂中顯細膩,平凡中見絕妙的藝術奇葩!

  這堆繡之絕——絕於巧!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已經步入了酥油花館。將雕塑藝術推向極致的酥油花雄踞“三絕”之首的寶座。關於酥油花的起源有個動聽的傳說。在公元1409年宗喀巴大師首次大昭寺發祈願法會的一天夜裡做了個怪夢,夢見荊棘變為明燈,雜草變為鮮花。夢醒後為了再現美妙的夢境,立即組織藝僧用酥油塑造了各種花卉樹木,還有珍寶連同酥油燈一同供奉佛前。

  酥油花的原料是從20斤犛牛牛奶或羊奶中反覆攪拌後才能提煉出一斤黃白色的油脂。它的特性是:光滑細膩、可塑性極強,經過僧人靈巧之手虔誠之心的酥油彷彿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只用手指、指甲、小木棍這些極為簡單的工具的靈巧之手卻給予了酥油花之身形,而將雙手插入冰水之中直到麻木的虔誠之心更賜予了酥油花之靈魂!

  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酥油花淋漓盡致的表現了佛國藝術的精華!蓓蕾初綻的酥油花芬芳馥郁。我們彷彿可以聞到那沁人肺腑、淡雅清新的花香。個性鮮明、形象生動的人物,我們彷彿聽見它們在竊竊私語,從他們多情的眼神中彷彿可以讀懂他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雄偉壯麗、氣宇軒昂的亭臺樓閣,我們彷彿與佛國淨土只有舉步之遙,酥油花的絕妙讓所有語言都失去了形容它的資格,這就是佛國的藝術、藝術的佛國!

  酥油花之絕——絕於真!

  如果靈巧的雙手、虔誠的心讓佛國藝術絕於色、絕於巧、絕於真的話!那麼樂觀的信念、善良的心也一定會讓您的人生絕於善、絕於美、絕於愛!

  各位朋友:佛說:“五百年的善緣,方修來今生的擦肩而過!您與我如同緣分天空中的蒲公英一般短暫的相聚後,您將會揚起您遠行的風帆,去那屬於您遠方孕育您光輝的未來。看!燦爛的夕陽已經染紅了天邊的雲朵,希望我今天的服務也能染紅您滿意的笑臉。如果本次行程中,小何的服務沒能貼到您心坎上,希望您能把寶貴的意見或建議當做辭別的禮物賜送於我。最後祝福您一路平安,扎西德勒!

  青海湟中塔爾寺導遊詞三: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現在我們來到了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的塔爾寺,所在的這個鎮在藏語裡稱為“魯沙爾”,漢語地名是“湟中”,意思是地處湟水的中游。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是發源於古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地區之後形成的一個佛教支派,由於藏傳佛教寺廟中取得佛學學位的僧人在藏語中稱為“喇嘛”,所以喇嘛教這個稱呼就傳開了。”格魯”是藏語譯音,意思是“善規”。佛教自7世紀傳入西藏到最後形成藏傳佛教,經歷了幾百年風風雨雨的變遷和改革。格魯派是15世紀才出現的藏傳佛教的一支派別,因它的教規對僧人要求十分嚴格,故得名“善規”,又因該派僧人在做法事時戴黃色的帽子,所以更多的人稱它為黃教。雖然黃教在藏傳佛教中出現最晚,但是由於管理最嚴,深得信徒崇敬,因此規模越來越大,在藏族地區信徒居其他教派之首。黃教寺廟更是隨處可見,其中最著名的6座是西藏的色拉寺、甘丹寺、哲蚌寺、扎什倫布寺,甘肅的拉卜楞寺以及我們現在參觀的塔爾寺。塔爾寺的著名完全在於它是黃教創始人宗喀巴的誕生地,宗喀巴的故事我們隨後再講,現在我們來看一看塔爾寺的第一組建築:八大如意寶塔。

  (八大如意寶塔)

  和很多寺廟的情況相同,塔爾寺的各組建築建成的年代也不盡相同。我們眼前的這一組塔建築年代就比較晚,建於公元1776年,是根據佛經中對佛祖釋迦牟尼的記載為紀念佛祖一生中的八大業績而建。這第1座塔叫蓮聚塔是為紀念釋迦牟尼的誕生。據記載,佛祖是從他母親摩耶夫人的右肋下降生的,下地就會行走,共走了7步,每走一步均現出一朵蓮花般的雲彩,即所謂“步步生蓮花”。這第2座塔叫菩提塔是為了紀念釋迦牟尼的成佛。釋迦牟尼出生於帝王之家,父親期望他繼承大業,但王子天性聰慧,悟性極高,深感俗世的痛苦,最後終於棄家出走,經過艱難的苦修不得解脫之後,釋迦牟尼在一棵菩提樹下靜坐,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思考,在天朗風清之際參悟了六道輪迴,終於成佛。因些佛經中常以“菩提”比喻成佛。第3座塔是初轉**塔:在佛教中有許多專門用語,例如將佛祖宣講佛法稱為“輪**”,該塔即用於紀念佛祖初次講經說法而建。第4座塔是降魔塔:佛經中常將不同於佛理的見解和作為稱為“外道邪魔”。在佛教的形成發展過程中經歷了長期同各種反對思潮的鬥爭,佛教最終擁有了廣泛的信徒,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降魔塔就是為紀念這一過程而修建的,並有歡慶佛教獲得勝利的寓意。這座塔叫做降凡勞動保護用品:釋迦牟尼出生之後3天,其生母即故去,哺育他成長當歸功於姨母摩訶波波提,傳說佛祖成佛之後,又為超度其姨母而降臨人間,使得摩訶波小組提最終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出家的女人。這第6座塔叫息諍塔:佛教形成之後教徒內部常出現有關“正道”的爭論,該塔即用以紀念佛祖以慈悲之心平息爭執。這是祝壽:顧名思義此塔用以紀念教徒為佛祖恭祝壽誕而建成。這最後一座塔叫涅而建的。這8座如意寶塔均屬方形底座,圓身,尖頂的典型喇嘛塔,因其形狀像瓶,所以也叫“瓶塔”。這種塔普遍見於藏傳佛教廟宇的進門部位,通常內部是空的,裝進成千上萬個小小的泥佛像,但是塔爾寺的這8個塔內埋著該寺歷代高僧的衣冠,各地信徒常來這裡繞塔參拜,虔誠有加,這也是塔爾寺佛塔具有特色的一個方面。

  這是小金瓦寺,又叫護法神殿,是塔爾寺用以供奉“家神”的地方。進院之後讓我們首先看一看四周2樓迴廊上陳列的動物標本。大家請看,有野牛、岩羊,還有狗熊、猴子等。由於是用真的動物皮毛剝製,填充而成,所以形態逼真,它們象徵被佛教征服的外道惡魔。大殿中神龕中供奉的是各種護法神像,它們護佑著寺廟的安寧。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這匹白馬標本,相傳,九世班禪曾騎著這匹白馬從日喀則趕往塔爾寺,近2000公里的路程1天1夜就到了,到了塔爾寺後白馬不吃不喝,最後死去。當地信徒為了紀念這匹有靈性的白馬,就將它製成標本保留了下來。 小金瓦寺內的壁畫具有藏傳佛教壁畫的代表性,不僅色澤豔麗而且形象奇特,外行人往往百思不得其解。其實這些壁畫很大一部分描繪了藏傳佛教在形成過程中佛教大師,如蓮花生,降服惡魔的故事。壁畫中的動作常被寺廟僧人在宗教節日中加以模仿。而其猙獰的面目形象則用對犯規僧人在心裡上形成壓力,因為塔爾寺中處罰犯戒僧人的地方即在這個院落。出門之前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像筒一樣的器具。這叫嘛呢經筒,在藏傳佛教寺廟裡是最常見的,筒用木頭或金屬做成,中間是空的,裡面裝滿了經書。筒的側面雕有文字,均是梵文髮間的“掩嘛呢叭咪哞”,即觀世音菩薩的6字真言。對這6個字有很多種解釋,從字面上來講並沒有什麼太深的含義。但藏傳佛教徒普遍認為常念這6個字,平時則可以消災免禍,死後即可以升入天堂,免下地獄。信徒和僧從用手按順時針方向轉動經筒,口中默唸著6字真言,這樣既唸了經書,佛祖又會保佑自己。藏族地區的牧民信徒很多從小沒有受教育的機會,很難誦讀經文,但為了表示對佛的虔誠誦經唸佛又是必要的,所以他們採用了這種一舉兩得的辦法。各位朋友不妨也可試著轉一轉經筒,念一下吉祥的6字真言。但請注意一定要按順時針方向轉,千萬不要轉錯了方向。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小巧幽靜的院落,它叫祈壽殿,但一般都叫它花寺,進門之前我們先看一看前山牆上的兩幅磚雕,左手的這一幅叫“鹿鶴同春”,右手的一幅是“葡萄刺蝟”,都是寓意吉祥的含義,塔爾寺的磚雕藝術歷史悠久,而且以做工細膩而聞名,這兩幅即是明證。

  進門我們看到的這塊半人高的石頭,非常珍貴,傳說宗喀巴的母親生前背水途中常靠著它休息。現在成了信徒朝拜的聖物。石頭上面貼著的錢幣是怎麼回來呢?原來是信徒對佛虔誠的一種表示,實際上是對寺廟的佈施。都是信徒和遊人的一份心意。據說只有心中有佛的人才能夠將佈施貼在石頭上,否則佛就不收你的。有心的人都可以試一下自己的誠意,我可以告訴大家這裡面有個小小的竅門,以後再告訴你們,好嗎?大家可以試試。

  各位請集中一下,讓我們來看一下大殿中供奉的佛像,當中這一位是佛祖釋迦牟尼,和我們漢地佛教寺廟中的佛祖形象相去不遠。稍前左右兩位是佛祖的兩位大弟子迦葉和阿雅。佛祖的脅侍菩薩照例是習慣上的文殊和普賢兩位菩薩,騎青獅者為文殊,騎白象者為普賢。你們大概還要問最前面的這3尊小佛像是誰?它們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即燃燈佛、釋迦牟尼佛和彌勒佛,左右兩廂各具形態的是十六尊者像,俗稱“十六羅漢”。

  回過頭我們來看一看這滿院的濃陰。這種樹在青海並不常見,它叫旃檀樹,也叫菩提樹,據說這座祈壽殿是為給七世格桑嘉措祝壽而建。傳說為該殿開光時撒了一把吉祥米,便化作滿天的花雨落下。這也是該殿又名“花寺”的來歷。但我以為這個美麗名字的來歷更多的是由於到了夏天,滿院的綠樹開滿了香氣襲人的白花,遮天蔽日、香菸繚繞,如入仙界,叫人流連忘返之故。

  現在我們來到這座頗似農家小院的院落,如果說剛才我們還感覺到廟宇的莊嚴,那麼現在一定有種重返世俗的輕鬆感。

  這就是塔爾寺的印經院。因為寺廟每年都要耗費大量經書,因此,負責印經文的僧人便會整日忙個不停。現在,讓我們進房間裡來看看他們是在怎樣工作的。

  佛教傳人西藏是從古印度和中國內地兩個地區同時傳入的,所以藏傳佛教經典同時受到二者的雙重影響,因此,藏傳佛教的典籍便浩如煙海。我們現在想得到漢文的某部佛經,也得想辦法從藏語佛經再翻譯過來塔爾寺的印經院至今仍然採用比較古老的雕板印刷法,經書的用紙是這種顏色稍暗,韌性極好的棉質紙張,經書開本都不大,多呈長條狀,翻閱方便頗具古意。我們讀不懂的藏文字規範端莊,秀麗整齊,像是幀幀藝術作品,有種樸素的美感。

  從現在開始我們要依次參觀一系列最主要的殿堂,它們是塔爾寺的主體建築群,也是寺中僧人活動的主要場所,請大家先來看一看大經堂。

  在藏傳佛教寺廟中大經堂是必不可少的,這裡是僧人誦經學習進修的地方,遇到活佛蒞臨的日子,更是僧眾聆聽介法的場所。進門之前我們先在正門這裡看一下這種特殊的工藝品,好像刺繡一樣,這種藝術品叫“堆繡”,它是在刺繡之前先墊上一層棉花或羊毛,以求立體效果。這兩幅“八仙人物”便是塔爾寺的珍藏品,雖為寺中僧人所製作,但很有民間情趣。因為堆繡製作比較複雜,工藝要求又高,現在寺中已很少有人能製作了,這就更顯出這些珍品的可貴了。

  目前的大經堂曾經過多次重建和擴建,最後一次完成於民國四年,就是公元1915年,建築面積2750平方米,是典型的土木結構藏式雙層平頂建築。(從側門進入大經堂內部)大經堂由這種藏式稜柱分隔成很多小的開間,柱子一共是168要,其中60根為暗柱,建在牆壁內,我們能夠看到的只有108根,柱身上包裹著的圖案精美的藏毯是蒙古王公的贈品,僧人們就在柱間的這些藏式毯子上,叫做“佛團墊”打坐唸經。大經堂的三面牆壁上都佈滿了佛龕,這一尊是彌勒佛像,有關它的故事我們等會兒再講。這一尊是十一面觀音,在藏傳佛教中很多佛像都造型奇特,這主要是由於受到佛教密宗的影響。由於塔爾寺是班禪活佛的管轄範圍,他曾多次駕臨該寺居住,講經,所以大經堂當中最顯著的位置是留給他的。還有這尊鎦金像,便是已故的十世班禪,還有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塑像,工藝精湛,形象逼真。這尊幼宗喀巴像在端莊中透出天真,不失兒童的可愛。

  現在讓我們大家來看看藏式建築的一個特別的地方:即鞭麻層的利用。平頂的藏式建築是和青藏高原乾旱少雨的氣候相適應的,典型的藏式建築外牆大面積採取“蜈蚣牆”、藏窗、鞭麻層的做法,既有實用性又具有裝飾性。鞭麻草是高原常見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來呈白色,現在大家看到的鞭麻層是將鞭麻草曬乾,切碎,上色之後,運用在建築物中。鞭麻具有減壓、吸溼、抗震的作用,是藏傳佛教寺院在建築時就地取材的一個典型。

  這個殿叫做金剛殿,在殿的四周,布幔圍住的部分是藏傳佛教中形態各異的護法金剛,正中的塑像是鍍金的,為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宗喀巴戴的黃色桃形帽,是黃教的標誌。但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在帽簷部位有一圈紅色,是偶然現象嗎?不是。歷史記載宗喀巴在創立黃教之前曾師從紅教,他悟性極高,以不滿於當時各教派的腐化頹敗,經過多年鑽研,終於創立了一個教律嚴格又為大眾所接受的新派別,傳說紅教徒習慣戴黃色裡子、紅色表面的帽子,宗喀巴在改革成功之後將帽子翻了過來,但露出一圈紅色的帽邊,以表示對老師栽培的不忘之情。 現在讓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這些磕頭的虔誠信徒和僧眾,這裡面大多數都是遠道而來的藏族牧民。這種全面匍匐的磕頭方式叫做“五體投地”,又叫磕長頭,是藏傳佛教中對佛表達虔誠的最高參拜形式。據說信徒若在佛前許過願,還願時就要用十萬個長頭來報答。遠道來的人都是自帶乾糧,白天到這裡還願,夜間就近住宿,一天天不停地拜下去,一直拜到規定的數目為止,而且每次之前的間隔不能超過24小時,也有一說12小時,否則前面的累積數都無效,得重頭再來。

  信徒們為什麼要選擇這裡來向佛參拜呢?因為這裡是塔爾寺的主殿,大金瓦殿,據說是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誕生的地方。宗喀巴原名羅桑智華,生於1357年。宗喀巴藏語意思是湟水邊人,因共生於湟水之濱,故名。傳說宗喀巴的母親生下他,剪斷臍帶,把血滴在地上,後來就從滴血的地方長出一棵非常茂盛的白旃檀樹。宗喀巴後來進藏學習藏傳佛教,併成為一代宗師之後派他對弟子回鄉省親。母親見到兒子的書信之後發現原來的那棵樹長得更加茂盛了,樹上綴葉十萬且每片葉子上均有一尊獅子吼佛像。宗喀巴母親感到很奇怪,便寫信把此事告訴兒子,並表達了思予之情。宗喀巴大師回信安慰母親,並讓她繞樹修一座塔,聲稱“見塔如晤兒面”。於是便有了塔爾寺最早的建築物,以後逐年又修建了廟宇殿堂,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塔爾寺,顧名思義,先有塔,後有寺,而那棵被修進塔裡的樹,慢慢又從根部衍生出來,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幾棵。

  請大家先從側面看一下這座大銀塔,它便是由最早的那座塔裝飾加工而來,現高11米,外部鍍銀並鑲滿了珠寶,已經不是早期的古樸模樣了。大銀塔內部藏有旃檀樹和宗喀巴的自畫像,所以信徒才對它虔誠有加。正面的這幅匾額上書“梵教法幢”四個大字,是清乾隆皇帝的御筆欽賜,這柱子旁邊的兩根象牙是日本國的佛僧所贈。大金瓦殿內還藏有塔爾寺歷代傳下的寶物如唐卡、經書、珍寶等等。每年舉行盛大的宗教節日時,僧人們要在這晨用酥油燃起成千盞燈,誦經祈禱,濃厚的宗教氣氛達到了頂點。

  中國傳統建築中將四根柱子之間的範圍稱為一個開間。九間殿從橫的方向算共為九個開間,故稱九間殿,室內實際上又隔成了三個大間。我們先看這一間,中間的佛像大家已經相當熟悉,它就是佛祖釋迦牟尼,但在這裡稱為獅子吼佛像,也就是宗喀巴的母親在旃檀樹葉上看到的形象。“獅子吼”是用來形容佛祖在宣講佛法時聲音宏亮,令眾生猛醒。兩廂列侍的是藏傳佛教中的一些小神佛如:妙音天女、騾子天王等。

  居中的這個殿稱為文殊殿,因為當中所供奉的佛像為文殊菩薩像,他的代表法器為寶劍和經書。左右的協侍分別為大勢至菩薩和觀世音菩薩。這種排列方法在佛教寺廟中非常少見,因三位菩薩實際上地位相同。這是因為藏傳佛教徒認為宗喀巴大師是文殊菩薩轉世,所以在安排佛像時也將這位菩薩的地位提高了。這個殿中的幾尊佛像面部線條豐滿優美,在莊嚴中透出靈秀,是塔爾寺塑像藝術中的精品。

  左手的三個開間中供奉著宗喀巴大師,左右兩廂的坐像分戴黃帽和戴紅帽的兩種。戴黃帽者為宗喀巴的兩大弟子嘉曹傑和克珠傑以及三世索南嘉措和四世雲丹嘉措。戴紅帽者為古印度兩大戒律師“二勝”及古印度六大佛學家“南贍部洲六莊嚴”。因為在藏傳人佛教的創立過程中他們的學說曾起到很大的作用。殿內兩側各有一造型怪異,面目猙獰的猛相護法神像。右側一尊為怙主,藏語稱“公保”,左側一尊為法王塑像。

  彌勒殿建於明萬曆五年,就是公元1577年,藏語稱“賢康”,殿內主供彌勒佛像。讓我們來看一看這座鍍金的坐像。它是彌勒佛12歲時的等身像。大概現在各位心裡已經有了疑問:為什麼今天在塔爾寺看到的彌載佛像包括這尊在內都和我們平常看到的不同?因為我們常識中的彌勒佛總是那位笑口常開,大肚能容的胖和尚。其實這位好脾氣的和尚據說並不是“正宗”的彌勒佛,而是南宋末年浙江的一位叫契此的和尚,他在世時常手提一隻布袋在集市上走,人稱“布袋和尚”,圓寂後人們認為他是彌勒化身,降臨凡間警示世人,但傳說畢竟是傳說。而因為佛教曾從印度和中原兩個地區傳入藏族地區,佛像在面貌上直接受到印度佛像造型造型的影響。這尊彌勒像就具有濃厚的犍陀羅藝術遺風,或者換句話說,也就是更“正宗”一些。塑像內藏有宗喀巴父親魯木格的額骨、頭髮、僧帽和如來舍利、阿底峽尊者的靈骨等。佛像左、右分別為塔爾寺第一任法臺和塔爾寺建立者的靈骨塔。殿內右側圓柱下的這尊雙手合上,食指向上的銅佛像,是觀音像的一種,據說是件出土文物。

  九間殿前這個規模頗大的院子被稱為“社火院”,除了平時被寺中僧人用作“辯經”場所之外,每逢塔爾寺的幾個重要宗教節日,還在這裡跳大型宗教舞蹈,如馬首金剛舞、法王舞、怖畏金剛護法舞等等。舞蹈的內容多取自藏傳佛教教義,還包括一些藏族的民間傳說,大意不過是消災免禍,保佑平安。舞蹈中的角色均由寺中僧人扮演,舞蹈動作經過幾百年時間已基本程式化。每逢這裡舉行活動,信徒和群眾都紛紛趕來觀看,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前邊我曾向各位介紹過塔爾寺有名的兩件工藝品,即壁畫和堆繡,現在我們將要看到的酥油花,是塔爾寺最精彩的藝術品,不僅遠近聞名,還曾拍成過紀錄片。它與壁畫、堆繡統稱為塔爾寺的“藏族藝術絕”。

  酥油花,顧名思義,就是用酥油捏成的。其中包括佛像、人物、花卉、亭臺樓閣、動物等等。酥油花的來歷,傳說紛紜,我給大家介紹其中的一個傳說。黃教大師宗喀巴在西藏學佛成功後,想在佛前獻花表示自己的敬意,但當時在西藏正逢嚴冬,沒有鮮花宗喀巴便用酥油捏成一朵花,供在佛前。從此,弟子們紛紛效仿,漸成風氣。很多黃教寺院都有在宗教節日時製作酥油花的習慣,但以塔爾寺的規模最大,也最出名。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恰逢塔爾寺的四大法會之一,寺廟都要展出一批製作精美,選題新穎的酥油花作品,屆時參觀,朝拜者絡繹不絕,稱為“燈節”。

  酥油花固然絢麗多彩,但製作過程卻非常艱辛。尤其是製作的季節必須要選在冬季,作坊內還不能夠生火,以保持低溫,由於酥油遇溫稍高便會融化,僧人在製作時若手溫升高,就要將雙手浸入冰冷的水中去降溫,其艱苦程度可想而知。製作時一般是先搭架子,之後捏成各種形象,需要上色的部分預先就將顏色摻入酥油內揉好。製作的時候需要非常地細心,因為最細小的地方都不能夠馬虎。原來塔爾寺的酥油花製作作坊分上下兩個院,每年都要分別推出一套新作品,但題材事先都是保密的,有些競爭的意味,若屆時推出的作品選題相同,則被認為非常吉祥。

  酥油是牛奶的提煉物,在藏區應用普遍,不僅用來食用,還用來作為寺廟中長明燈的燃料。以前“燈節”結束之後,酥油花均被重新用作燃料。自從建立了酥油花館之後,當年的作品就可以被儲存在這種有空調的玻璃櫃子中供人參觀,一般可以保持一至兩年。但因為每年都有推陳出新的酥油花出現,所以我們每年都可以觀賞到新的藝術品。

  女士們、先生們,今天我們參觀塔爾寺就到這裡結束了,在和大家告別之前首先讓我來解答那些個貼錢幣的秘密,那是因為在石頭表面滿了酥油,有人猜對了嗎?塔爾寺以其崇高的宗教地位和悠久的歷史,使廣大佛門弟子心弛神往,虔誠參拜。同時以其濃重而神秘的宗教色彩,豐富而珍貴的藝術收藏,輝煌而奇特的宗教建築,極大地吸引著國內外數以萬計的遊客來此遊覽觀光。各位就是我有幸接待的貴賓,誠懇希望大家對我的導遊提出寶貴意見,歡迎大家再次光臨青海、光臨塔爾寺。謝謝大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