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經據典話哄哄散文

引經據典話哄哄散文

  垣曲與陽城兩縣以一條西哄河為界。河上有一座橋,徜徉在橋上,西看是垣曲西哄村,東看是陽城縣潤城村西哄哄居民組。關於兩個村的命名,都離不開一個“哄”字。

  翻開《新華字典》,“哄”,發(hong)音,意指好多人同時發聲、吵鬧或攪擾。例句為:起鬨、鬧哄哄、鬨堂大笑。這裡有個盛傳百年的典故,足見其地歷史悠久和底蘊豐厚。話說清同治元年(1862)朝廷在此處設定了“五府衙門”,共同管理垣曲、翼城、陽城、沁水和濟源五個縣的事物。各縣鄉民若有官司或不公,必到“五府衙門”來訴訟審理,常因人多或審理不公而吵哄哄、亂哄哄、鬧哄哄,所以村名帶上“哄”字,恰如其分。地名是文化符號,積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容,打上了自然的和文化的胎記,體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交融。

  關於這裡的地名,有官方和民間兩個版本。先得從河邊的《邑知事張公修路德政碑》說起。中華民國時期,垣曲與陽城兩縣以此碑為界,碑以東屬陽城縣管轄,碑以西屬垣曲縣管轄。那時候,陽城縣的西哄哄莊屬李圪墶村一個居民組,現碑座石頭上有一行字,“李圪墶村東界”,歷久彌新。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搞行政區劃時,把兩縣調整為以河中心劃界。正式命名河西為垣曲縣同善鎮西哄村,全村耕地500多畝,居民300多人。河東為陽城縣李圪墶鄉西哄哄村,全村600多畝,居民400多人。而西哄哄村東邊的大坪山背後還有個東哄哄村,這是相對於李圪墶來說。兩個“哄哄”村,一個居東,一個居西,分別以方位而命名為東西哄哄。西哄哄本是一個古老的大村,由於地處偏僻,交通不便。近二十年來,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大潮來襲,村裡大多數人遷徙到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或縣城周圍生活,現村裡只有幾十位留守老年支撐著。2008年,陽城縣搞扶貧移民開發,政府把這個幾乎空殼的西哄哄村劃歸至平坦富庶的潤城鎮潤城村管轄。西哄哄村立馬降級潤城村西哄哄居民組。各位看客請注意,河東的'“西哄哄”與河西的“西哄”村名只差一個“哄”字,可別張冠李戴,弄不好就有地市級間的糾紛。

  返回來再說民間版的命名。西哄河兩岸所有村落,籠統地喚作“西哄”家。你若問他是哪裡的人,他們都會操著濃重的陽城口語,“西哄“的。若兩岸人彼此稱呼對方,那就有河東、河西之分。即西哄人稱西哄哄人為“河東”,西哄哄人稱西哄人為“河西”。

  一河分兩縣,秀水隔西東。雄雞一聲唱,垣陽沐曙光。古風沿襲今,著意話哄哄。這裡有純真的自然美,鑄就了山裡人古樸、仁愛、憨厚、赤誠的個性。農家閒趣恬淡怡情,農耕民俗返璞歸真。處處洋溢著濃重的傳統文化氣息。筆者曾在歷山奔波了幾年,今又在獼猴源景區公幹。常日遊走斯地,忽而在垣曲,忽而在陽城。俄頃河東走,瞬間河西去。閒暇之餘,醉心於地域文化的研究,收穫頗豐。“河東”“河西”“東西哄哄”,看起來名字簡單,說起來十分拗口,你要是頭腦不很靈活,鬧不好指鹿為馬,豈不貽笑大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