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寓言故事《覆水難收》

成語寓言故事《覆水難收》

>

  【成語】: 覆水難收

  【拼音】: fù shuǐ nán shōu

  【解釋】: 覆:倒。倒在地上的水難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挽回。

  【出處】: 《後漢書·何進傳》:“國家之事易可容易?覆水不收,宜深思之。”

  【舉例造句】: 如此才人,足以快婚,爾女已是覆水難收,何不宛轉成就了他。 ——明·凌初《初刻拍案驚奇·通閨堅心燈火》

  【近義詞】: 木已成舟、駟馬難追

  【反義詞】: 破鏡重圓

  【燈謎】: 灘

  【用法】: 作謂語、賓語、分句;比喻事情已成定局

  【成語故事】:

  西漢時,會稽們人朱買臣家境貧寒,靠打柴餬口度日。他很好學,利用打柴、賣柴的.空隙讀書。妻子崔氏嫌他是個書呆子,不會有出息之日,就離他改嫁了。後來朱買臣經過同鄉引薦得到漢武帝賞識,被任命為會稽太守。當他赴任時,崔氏攔住馬車頭請罪,希望能夠復婚。朱買臣讓手下人取過一盆水潑到地上,對崔氏說:你若能把倒出的水收回來到盆裡,我就和你破鏡重圓。這個成語比喻事已成定局,無法改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