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園田居》(其一)的“起承轉合”

《歸園田居》(其一)的“起承轉合”

  陶淵明的《歸田園居》(其一)暗含了中國古代詩文章法中“起承轉合”的手法,也暗合了陶淵明一生的“起承轉合”。

  一、“起承轉合”理論之追問

  起承轉合之說是中國古代詩學的基本理論之一,它作為詩文寫作章法結構方面的術語,簡單來講,“起”是開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轉”是轉折,“合”是結束全文。

  關於它的起源發展,有學者(如蔣寅)考證認為“從現存文獻看,作為詩學問題的起承轉合之說,最早見於元人詩法,具體說就是楊載《詩法家數》與傅若金《詩法正論》” 。而有學者(黃強)進一步提出“起承轉合結構說在唐代試律、律賦中萌芽,在宋代時文中形成,在明清八股文中得到強化” 的形成發展道路。以上有關有意識的起承轉合理論大致可通,可進一步追問,這一理論在被認識提出之前又是怎樣被實踐的呢?黃強學者說道:“作為詩文的章法結構理論,起承轉合四字組合出現的時間雖已到了宋元時期,但其在詩文寫作實踐中的運用,早已彰現於先秦典籍之中” 。

  二、《歸園田居》(其一)之“起承轉合”

  《歸園田居》(其一)是陶淵明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古代田園詩歌的濫觴和典範,享譽古今。筆者在品讀這首詩的時候,所體悟到的那種圓整渾融的藝術境界與前面所說的起承轉合理論有著十分的相似。在此,筆者試用此說對這首詩作一分析。

  起: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楊載在《詩法家數》“律詩要法”一段首列起承轉合四字,並以“破題”、“頷聯”、“頸聯”、“結句”與之對應。“破題”即“起”,“或對景興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題起”。陶淵明的這首詩則因事而作。因何事?且看其題“歸園田居”。這一題的關鍵則落在“歸”字之上,這首詩也因“歸”起。義熙二年(406),陶淵明四十二歲,詩人從上京裡移居田園居,決心躬耕自給。就在上一年(405)十一月,他以到武昌為死去的程家妹子哭喪為由辭官回家。陶淵明從做江州祭酒,到41歲辭去彭澤令,先後做過五次官――江州祭酒、桓玄幕僚、鎮軍參軍、建威參軍、彭澤令。在任時間都很短,彭澤令上不過區區81天,然而前後卻有十三年。此時,他毅然地選擇了“歸”,從官場歸到心中的“園田”。在他看來,惡濁的官場中充滿了虛偽鬥爭、爾虞我詐,它所帶來的一切就像一張“塵網”,而自己卻“誤落”其中“三十年(實際是十三年,這是誇張說法,極言其久)”。陶淵明之所以以“塵網”比喻入官以後的十三年生活,這是跟首句“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相比照的的結果。入官之前的二十多年,他生活在青山綠水之間,看慣了秀美的自然風光,過慣了簡單淳樸的田園生活,所以他性愛丘山,熱愛自然,“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而他又好音樂、好讀書,自然沒有適應世俗官場的性格氣質。這樣看來,首句又是對次句的解釋和前衍。

  既然“歸”因在於“塵網”,那麼我們把此詩真正之“起”理解為“三十年”之“塵網”也是非常合理的。

  承: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所謂“承”,自然是承接上文,並加以申述。在這裡,陶淵明把自己形象地比喻為“羈鳥”、“池魚”,訴說自己不自由的苦悶,是對上一句的承接對應。正是因為“三十年”的“塵網”生活,才會有“羈鳥”、“池魚”般的感受。陶淵明在官十三年,他一直在做官和歸耕中徘徊,過著矛盾的生活。他在其《飲酒》詩中追述了開始做官時的.心情:“疇昔苦長飢,投耒去學仕。將養不得節,凍餒固纏己。是時向立年,志意多所恥……遂盡介然分,拂衣歸田裡”。而在大將軍劉裕那裡做鎮軍參軍的時候,他也說:“目倦川途異,心念山澤居。望雲慚高鳥,臨水愧游魚。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跡拘。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陶淵明在這五次官場中,時時發出如此的感嘆,他對惡濁官場所帶來的束縛感到痛苦,對少年所居的田園充滿了懷念和迷戀,於是他說“戀舊林”、“思故淵”。

  轉: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陶淵明在歷經“三十年”之久的“塵網”之後終於實現迴歸。詩歌此時也隨著他的生命轉折而“轉”。一句“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將詩人、讀者都帶到了“南野”和“園田”。詩人的思慮和情感化作文字,隨著他的目光一瀉千里――“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陶淵明如數家珍般地將其所見所聽所感通通展現出來,繪製出一幅幅安靜淳樸的田園鄉居圖,這不正是題中所指的“田園居”嘛。

  合: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放眼望去之後,陶淵明眼光一收,深深一嘆――“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遂然釋懷。合者為結,總納全篇。前半句結“起”之部分,後半句結“轉”之部分。被稱為“元詩四大家”之一的範德機在其所撰的《詩格》中說:“合要淵水”。陶淵明的這首結句平淡如水,卻又能“言有盡而意無窮”。何為“樊籠”?何謂“自然”?是單單指向的官場和田園嗎?這給我們留下了更多的思考。

  為了更好地說明《歸園田居》(其一)中所暗含的“起承轉合”理念,筆者採納了另外一位學者的方法,於此作一簡述。學者吳正嵐在其文章《宋代詩歌章法理論與‘起承轉合’的形成》一文中說,“以‘起承轉合’論詩,事實上可以分解為三個要素:其一、將詩歌分為四個部分;其二,強調各段之間的邏輯關係;其三,重視各部分與詩題的關係” 。我們將這三個要素放到《歸園田居》(其一)這首詩中,不難看出四個部分,四個部分之間也存在著開合鉤鎖的關係。同時,各部分都與詩題有著密切的關係:“起”為“歸”之因;“承”為“歸”之念;“轉”為“歸”之實;“合”為“歸”之果。可見,採用“起承轉合”的理論來分析這首詩不但是合理的,對我們理解其基本的結構形式和意義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總結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中所暗含的“起承轉合”理念顯然是無意識的。相反,這一理念是順應著陶淵明的少年、為官、辭官和歸耕這一生的“起承轉合”而自然顯現的。所以在這裡,“起承轉合”不僅是一種詩文章法結構的理論,也是一次真實情感的自然流露和表白、一個完整的生命體驗過程。再進一步講,它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對應著一切事物發生、發展、轉折、收結並迴圈往復的客觀規律,其文化淵源是中國古代人們的天道觀、宇宙觀中對圓境的高度崇尚。總之,透過“起承轉合”的分析方法,我們能夠感受到詩歌所達到的圓整自然的藝術效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