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價之寶美文

無價之寶美文

  最初,他是鐵匠。上世紀60年代成為一名鐵匠很不容易。因為他的三叔是生產隊幹部,他才得以謀得一個名額去學打鐵。學藝歸來,他開了鐵匠鋪,為生產隊打製各式農具。能吃苦、又聰明,使他的鐵匠鋪很快成為遠近最出名的一家。遠近的供銷社都來他這裡要了精美的鐵器去銷售。

  活兒太多,忙不過來,他的弟弟便成了他的徒弟。弟弟的手藝也出眾的時候,他撒手將鐵匠鋪給了弟弟,自己改而去學木匠。

  木匠手藝學會後,他回到村裡,加工香樟木箱子。村上木匠其實已有了好幾個,誰都會做香樟木箱子,但就是他這個“後來者”居上。在村裡的木工作坊裡,只要是他經手做的香樟木箱子都被縣裡的供銷社一個一個收購了去,全部出口。能把自己的手藝活賣到國外去,在當年無異於天方夜譚的大事。自那時起,只要認識他的人,全喊他“能人張”了,因為,他姓張。

  “能人張”結婚了,新婚妻子馬上介紹了她的小侄子來當他的幫手,說白了,也是小學徒。在他手把手教導下,妻侄“上手”很快,沒過兩個月,也能獨立做出質量上乘的香樟木箱子。沒隔多久,相同的一幕發生了,他把木工生意交與妻侄,說要去學門新手藝。

  他所掌握的第三門手藝是篾匠,也就是用竹子編織器物。眾多薄而修長的竹篾在手上翻飛,快速而優雅。似乎合著音樂的節拍。

  接下來,他學會了造酒,他用糯米做出的米酒香飄十里,誰喝了都使勁豎大拇指;他又學會了蠟染,染出的藍印花布又成了出口產品……最絕的,他竟然學會了原本只有女人才學的刺繡,繡出來的花鳥蟲魚栩栩如生。2005年3月,他又說他剛剛學會了用電腦上網。

  我是為了寫一本有關中國傳統手工藝的書而認識他的。

  村裡的人聽我說要採訪五花八門的手工藝人,沒有一分一秒的思索,就吐出了他的名字:張旺家。村裡的人說:“‘能人張,什麼手藝都懂,你問了他一個,等於問了各種各樣的手工匠人……”之後,村裡人又一致搖頭:“他呀,除了‘能人張’這名字,還有個名字,叫‘蔫人張’。他經手過的那些手藝活,哪怕是他的徒弟徒孫,而今都發了,惟獨他這個老祖宗,卻依舊窮得稀里嘩啦……”

  村裡人所說確實是事實。據我詳細瞭解,他的鐵匠弟弟後來買下鐵匠鋪轉而開摩托車修理行,“發”了後買了城鎮戶口,做城裡人去了;他的木匠妻侄早開了木器加工廠,賺得腰包鼓鼓;他傳授的篾匠手藝,連徒弟的徒弟,也當上了工藝品廠廠長……而“能人張”自己卻成了“蔫人張”,學一行扔一行,沒一樣幹出名堂,也就始終沒有發財。

  我見到59歲的張旺家時,他一點都沒“旺家”。村裡人大多住上嶄新的`樓房了,而他還住在低矮的平房裡。

  我問:“當年你為什麼不堅持一下呢?哪怕堅持任何一行。都會成為響噹噹的富裕戶啊。”

  老人家笑著,沒回答。他請我喝茶。老人說,那是他自己親自上山採來,並手工炒製出來的穀雨前茶。

  我喝著噴香的穀雨前茶,把問題再次重申了一遍。老人還是沒回答,臉上依舊是從容淡定的笑。

  直到我問起各種各樣手藝的細節,老人才不慌不忙地逐一向我述說得清清楚楚。自始至終,老人的臉上沒有遺憾與傷感,只有不動聲色的從容,還有明明白白看得見的高興。

  告別老人,我腦子裡始終糾纏著那個老問題。無論張旺家堅持哪一行,他都很可能早已成為百萬富翁。為何,他一再放棄?腦子裡反覆閃現他喝茶時臉上浮現出來的淺淺卻又滿足的笑意,我恍然大悟。

  我,還有更多的人,都一廂情願地錯看他了。“能人張”始終在尋覓自己的最愛。發財致富,並非他的追求;張揚的好名聲,也非他的追求。他所追求的,正是不斷學藝所帶來的快樂與內心的滿足感,在他心中,那是世上最大的無價之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