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詞彙教學研究課題結題報告

初中英語詞彙教學研究課題結題報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那麼什麼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英語詞彙教學研究課題結題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中學英語教學的任務是透過對學生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初步具有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其中,英語詞彙是我們進行基本訓練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二期課改的不斷深入,牛津教材的普遍使用,詞彙教學更是困難重重。牛津初中英語詞彙量大,其中七年級上冊有詞彙700個左右,下冊約450個,八年級上冊約450個,下冊約400個,九年級全冊約500個,合計2500個。牛津教材的生詞量大,呈現則不拘一格,大多都隱藏在課文中,學生不易察覺。因此對於剛進入中學的學生,特別是小學英語學習沒過關的學生來說,詞彙學習成了英語學習的最大障礙,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信心,自然這些也就增加了教學的難度。預備年級時,區抽測結果有一半多的學生不及格,有些甚至只有十幾分,兩極分化嚴重,學生覺得難學,老師也覺得難教。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加重視英語詞彙學習,從而獲得較強的英語交際能力,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

  (一)檢查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況,以及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加深對學生的瞭解,從中發現問題,改進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二)以培養能力提高全面素質為目標,促進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和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展。增強學生的互相瞭解,互相幫助,具有良好的群體合作精神和健康的心理素質。(三)透過讓學生參與英語學習,使他們感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並激發他們積極參與課堂的學習和課外活動,樹立起能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三、課題研究的依據: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跨文化交際的工具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加強詞彙教學的策略研究是當前中學英語課改的要求之一。國家教育部於20xx年頒佈的《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言技能是構成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以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著名語言學家威爾金斯說:“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Wilkins,1976)。”有研究表明:詞彙水平對英語寫作有直接影響,高水平的英語寫作者都掌握了大量的英語詞彙;學生掌握詞彙量的多少與閱讀速度成正比,詞彙量越大,閱讀中遇到的.生詞越少,理解程度就越高,反之亦然(楊梅珍,1997)。

  詞彙的習得(無論是母語還是第二語言)是一個終身的認知過程,沒有人能掌握英語或漢語的全部詞彙(戴曼純,20xx);但習得足夠多的詞彙是語言問題的核心。因此,對於一個英語學習者來說,擴大語言詞彙量是永無止境的。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及預期目標:

  1、研究的內容

  ①平時加強閱讀,尤其是要保證一定量的英語閱讀,在吸收各方面知識的同時,加強對英語詞彙的感性認識;

  ②勤于思考,學會構思,心中有譜;經常做“腦部體操”,即我們平時常說的“頭腦風暴”。

  ③做日常生活的有心人,勤于思考。

  2、研究預期目標:

  詞彙是基礎中的基礎,不論是傳統的還是顯示流行的詞彙教學手段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擴大詞彙量。詞彙學習是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離開了有效的詞彙學習,語言知識的掌握便無從談起,實際能力的培養也必將成為無源之水,英語教學也就無效益可言。因此,詞彙教學的目標是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它們,並教學生如何將詞彙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五、研究措施及方法:

  1.形音結合

  教師要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語音規則及運用讀音規則記憶單詞的拼法。“多數單詞的拼寫都是符合讀音規則的……只要把單詞讀準了,根據讀音規則就可以把單詞拼正確”(程世祿等,1996:93)。因此,能準確拼讀單詞,往往就可以記住單詞的拼寫形式,即做到發言正確,以形發音,以音記形。這樣就能比較牢固地記住單詞的拼寫形式。

  2.運用記憶規則減少遺忘

  “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表明了遺忘發展的一條規則:遺忘程序並不是均衡的,在識記的最初時間遺忘很快,後來逐漸緩慢,到一定的時間,幾乎不再遺忘”(朱純,1994:210)。因此,對剛學過的詞彙應及時不斷重現,不斷加深學生對詞彙的進一步理解,並在運用中強化記憶,而不應等到已經遺忘後再來追憶或重新學習。

  3.列表記憶

  列表這個形式可用來對單詞進行分類記憶,不一定畫表格。分類可按主題內容把單詞分成若干類,如:臥室用具、起居室、親戚名稱、人體部位名稱、文具名稱、交通工具名稱、動物名稱等等。這些詞有些有某種聯絡,由一個會聯想到另一個。

  4.加大閱讀量,提高單詞重現率

  單詞必須經過多次重現,才能記住。閱讀是最有效的語言輸入途徑之一。學生透過閱讀能在具體的語篇環境中接觸更多的詞彙,增大輸入量,重新與學過的詞彙見面,再一次加深記憶,同時,這也是對詞彙的一種運用過程。新課程倡導培養學生用語言做事的能力,因此,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藉助語境推測掌握詞的真正含義。

  5.以舊帶新

  這是一種廣泛的聯想,在已有知識上建立新的知識。隨著學生詞彙量的增多,有可能利用構詞法分析講解新詞的意義。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自然地理解詞義,藉助構詞法知識記憶單詞,同時還可培養學生分析語言的能力。例如,由已認識的單片語成的複合詞,利用詞根、詞綴組成的新詞等。在記單詞過程中,“以舊帶新”起很大作用,它可以擴大學生的詞彙量,舊的越多,新的越容易建立起來。

  六、國內外關於同類課題的綜述:

  《全日制義務教育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對初中英語詞彙教學的要求是,“學會使用1500~1600個單詞和200~3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因此可見,詞彙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可見,要學好英語,就應熟練掌握和正確使用相當數量的詞彙。教師在教學中經常聽到學生說,學習英語最大的困難就是記單詞,單詞容易忘記。顯然,詞彙量的限制已成為學生學習的障礙。因此,如何突破英語詞彙學習的難關便成為初中英語教學的關鍵。尋求一個有效地幫助學生記憶英語單詞以擴大詞彙量的方法,一直是英語教師研究的課題。

  七、課題研究的實施過程:

  1、準備階段(20xx年12月-20xx年3月)

  完成課題研究設計方案,確定實驗班級,做好實驗前期的學生在“詞彙學習”方面現狀的調查工作,制定具體可行的實施措施,界定研究範圍。

  (1)運用實地觀察法、學生座談法、家訪調查法、測試問卷法等,瞭解學生在“詞彙學習”方面的現狀,並做好實驗前的調查小結。

  (2)確定實驗班級:八年級

  (3)確定研究從學生的“詞彙學習”方面的現狀入手,由校內研究逐步過渡到校外,從相同的年齡段過渡到不同的年齡段學生的變化,逐步形成結論,完成研究工作。

  2、實施階段(20xx年4月-20xx年9月)

  ①實施研究方案,根據活動課程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實施,並及時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與總結。

  ②20xx年9月對實施結果進行階段性總結,寫出經驗與不足,為下一階段活動的順利實施做好準備。

  3、調整階段(20xx年10月)

  在完成第一輪實驗的基礎上調整方案,修改方案,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實施第二輪研究方案。完成一篇讀書筆記、一篇案例(或教育故事,或隨筆等),並上傳。

  4、總結階段(20xx年11月-12月)

  分析、處理各種實驗資料,結題報告或論文。完成一篇讀書筆記、一篇案例(或教育故事,或隨筆等),並上傳。同時,提交結題申請。

  八、課題研究的注意事項

  1、要經常走進學生實際,關注研究中學生的反應,及時做好實施方案的調整,寫好階段性報告或論文或教學案例或隨筆或教育故事等。

  2、要認真、按時精讀理論著作,吃透理論精神,來指導自己的小課題研究工作,及時寫出高質量的讀書筆記,並上傳。

  4、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實際,選擇教學內容,可適當自編教材進行實踐操作。發掘利用好校外教育資源,要爭取家長、社會有關方面的理解、參與和支援,為課題研究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條件。

  九、成果形式

  研究報告、經驗總結、課題論文、讀書筆記、教學案例、教育隨筆。

  十、課題研究的收穫

  1、開展了課題研究,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了發展。課堂上,學生會有不同的掌握詞彙的方法,他們的思維活躍了,發言積極了,表演、辯論、演講等能力也得到了長足發展。

  2、課題研究的開展極大地促進了本人自身的專業成長。透過開展個人課題研究,促進了我教育教學觀念的更新和教學、科研能力的發展,使我迅速成長,能夠確立科學的育人觀、教育觀、質量觀,從思想上重視學生的身心活動,使英語學科的實際應用性得以實現,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又學會了課題研究的方法,揭開了課題研究的神秘面紗,對課題研究不再畏縮,提高了本人的科研水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