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民營企業投資情況調查報告

杭州市民營企業投資情況調查報告

  今年以來,全國民間投資增幅明顯回落,我市民間投資更是持續負增長。民間投資是固定資產投資的主力軍,是發揮投資“穩增長、調結構”作用的關鍵力量,也從一定程度反映經濟活力。從國家到地方對民間投資下滑態勢均引起高度關注,調研調查活動頻繁,促進民間投資的措施密集出臺。為了解我市民營企業投資狀況及意向、對政府服務及政策方面的意見建議,近期,我局對1323家民營企業進行了專項調查。其中工業企業471家、貿易企業446家、服務業企業307家、房地產企業99家。本文主要根據問卷調查情況,結合1-8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報表對我市民間投資基本狀況、特點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建議。

  一、1-8月全市民間投資基本情況

  (一)民間投資持續低迷。

  今年以來,我市民間投資持續負增長。1-8月,全市完成民間投資1710.23億元,增幅由去年同期8.6%下滑至-5.0%,下降13.6個百分點,分別低於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7.1和8.2個百分點。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也由去年同期的57.0%下滑至50.9%,下降6.1個百分點。民間投資的下降直接拉低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個百分點。

  (二)專案民間投資低速增長。

  1-8月,全市民間投資中,專案投資614.73億元(剔除房地產開發投資,下同),增長9.7%,增幅高於全部民間投資14.7個百分點,但低於全部專案投資12.3個百分點。專案民間投資佔全部民間投資的35.9%,較去年同期提高4.8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民間投資增長3個百分點。本年新開工專案1203個,較去年同期增加285個,完成投資282.43億元,增長19.6%;但億元以上在建專案457個,較去年同期減少73個,完成投資342.26億元,下降2.8%。

  (三)房地產開發民間投資下滑。

  2014年和2015年我市土地出讓明顯減緩,其帶來的滯後效應在今年集中顯現,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十二五”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作為民間投資的“主戰場”,房地產開發民間投資下滑是我市民間投資下降的主因。1-8月,我市房地產開發民間投資1095.50億元,同比下降11.6%,降幅高於全部民間投資6.6個百分點,拉低全部民間投資增長8個百分點。其中,土地購置費485.73億元,下降29.2%,拉低全部民間投資增長11.1個百分點。

  (四)基礎設施民間投資比重偏低。

  1-8月,全市民間投資中,基礎設施投資83.01億元,增長10.4%,高於全市民間投資15.4個百分點,但仍低於全市基礎設施投資38.3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民間投資佔全部基礎設施投資的比重僅為8.7%。從佔行業全部投資的比重看,大多基礎設施行業存在明顯壁壘。其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衛生設施、交通道路水上航空運輸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教育設施等行業民間投資佔行業的比重明顯偏低,分別只佔16.0%、13.4%、7.9%、7.4%和4.2%。

  (五)民間投資集中在兩大行業。

  1-8月,全市房地產業民間投資佔全部民間投資的比重近七成,達68.6%;製造業民間投資307.35億元,佔全部民間投資比重也近兩成,為18.0%。兩大行業合計佔全部民間投資86.6%,其餘17個行業合計佔比僅13.4%。

  二、民營企業投資調查情況

  (一)企業投資現狀。

  1、投資意願不強。在此次調查的1323家企業中,2016年以來,投資減少或近2年無投資的企業有713家,佔被調查單位的53.9%;其中近2年無投資的企業508家,佔38.4%。投資持平的企業471家,佔35.6%。而投資有所增加的企業139家,僅佔10.5%。

  2、下半年投資力度減弱。在1323家調查單位中,今年下半年無投資的企業超過半數,達684家,佔51.7%。投資持平或增加的企業484家,佔36.6%;其中投資增加的企業僅有89家,佔6.7%。

  3、投資規模偏小。在此次調查單位中,2016年1-7月投資額超億元的企業僅36家,佔2.7%。投資額在500萬元以上,億元以下的企業也僅有186家,佔14.1%。投資額500萬元以下的企業249家,佔18.8%。沒有投資的企業852家,佔64.4%。(見下表)

  1323家調查單位1-7月投資額

 

企業個數

佔比(%)

億元以上

36

2.7

5000萬-1億

43

3.3

1000萬-4999萬

91

6.9

500萬-999萬

52

3.9

500萬以下

249

18.8

無投資

852

64.4

  4、投資能力不強。在1323家企業中,約七成企業無投資能力或投資能力較弱。投資能力大於億元的企業64家,佔4.8%。投資能力在5000萬元以上,億元以下的企業61家,佔4.6%。投資能力在5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的企業263家,佔19.9%。三者合計佔比不到三成。而投資能力500萬元以下的企業有424家,佔32.0%。沒有投資能力的企業511家,佔38.6%。(見下表)

  1323家調查單位投資能力

 

企業個數

佔比(%)

億元以上

64

4.8

5000萬-1億

61

4.6

1000萬-4999萬

135

10.2

500萬-999萬

128

9.7

500萬以下

424

32.0

無投資能力

511

38.6

  5、參與PPP專案投資熱情不高。在調查單位中,明確表示希望參與PPP專案的企業175家,佔比僅13.2%。過半企業持觀望態度,看看再說的企業達677家,佔51.2%。明確表示不想參與的企業147家,佔11.1%。另有324家企業表示說不清楚,沒有明確態度,佔24.5%。

  (二)投資環境評價

  1、對政府服務滿意度尚可。調查顯示,對我市政府機關服務企業投資方面的工作滿意的企業461家,佔34.8%。感到比較滿意的企業353家,佔26.7%。兩者合計佔比超過六成,達61.5%。而感覺一般的企業有197家,佔14.9%。不太滿意的企業僅6家,沒有完全不滿意的企業。另有306家企業對政府服務企業投資方面的工作不瞭解,佔23.1%。

  2、資審批改革初步見效。在調查企業中,認為我市企業投資審批改革成效明顯的企業281家,佔21.2%。認為成效較大的企業308家,佔23.3%。認為成效一般的企業251家,佔19.0%。認為成效較小或沒有成效的企業僅10家,佔0.8%。另有473家企業對投資審批改革成效不瞭解,佔35.8%。

  3、過半企業對政策措施評價較高。在問及對我市支援企業投資發展的政策措施是否滿意時,有406家企業感到滿意,佔30.7%;365家企業感到比較滿意,佔27.6%。認為一般的企業216家,佔16.3%。認為不太滿意或不滿意的'企業僅有6家,佔0.5%。另有330家企業對投資審批改革成效不瞭解,佔24.9%。

  (三)影響民營企業投資的因素和問題

  1、市場狀況仍是影響民間投資意願的主因。在被問及當前影響民間投資意願的主要因素時,高達64.2%的企業認為市場存在不確定性,信心不足。51.8%的企業認為各種要素成本高、負擔重。48.0%的企業認為轉型升級困難,沒有合適的投資方向。32.7%的企業認為在壟斷行業及公共領域,市場準入門檻高、困難多,阻力大。27.7%的企業認為融資難,融資貴。22.4%的企業則擔心政策的變動。仍有9.4%的企業將政府管理服務上不作為、懶作為,存在“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作為影響企業投資意願的主要因素。

  2、投資成本高是企業實施投資過程中的最大問題。被問及當前企業投資實施過程中碰到的主要問題時,63.1%的企業認為投資的商務成本高,人員工資包括“五險一金”等保障福利支出、投資資金的財務成本、稅收及水電費等稅費支出都構成了企業投資的成本壓力。38.8%的企業認為是專案落地難,包括土地指標稀缺,拿地難度較大,或是因為徵地拆遷等政策處理問題導致專案無法開工。29.8%的企業認為專案審批時間長。26.9%的企業認為人才引進難。16.6%的企業認為專案的配套設施跟不上。13.0%的企業認為支援民間投資的政策執行不到位。2.9%的企業認為政府各部門在專案實施過程中推諉扯皮。

  (四)企業對促進我市民間投資的建議。

  民間投資增速下滑一方面折射出一些民營企業缺乏轉型升級準備,沒有加大投資的能力或找不到新的投資方向,落後企業甚至將面臨市場淘汰。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前期改革的政策紅利逐漸消失的背景下,既要尊重市場這隻“無形的手”,不能盲目扶持,也要充分利用政府“有形的手”,不能無所作為,在促進民間投資,發展民營經濟方面需要有更大的力度。調查中,許多企業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繼續出臺配套政策。自2010年5月國務院出臺《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來,國家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出進一步促進民間投資。尤其是今年以來,針對民間投資增速下滑,國務院派出專項督查組對多省民間投資進行專項督查,併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民間投資有關工作的通知》,相關部委也密集出臺了民間投資的“政策包”。在本次調查中,有近七成的企業希望地方政府繼續出臺針對性及可操作性強的配套政策。一方面強有力地落實中央相關要求和政策,另一方要結合本地經濟結構和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出臺符合當地民營企業發展的具體措施。

  2、有效降低企業成本。調查顯示,有54.3%的企業希望降低企業成本,改善生產經營狀況。一是嚴格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圍繞“營改增”、固定資產進項稅抵扣、民營企業稅收減免等領域,進一步最佳化辦理流程。二是全面清理涉企收費。按規定規範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地方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可以酌情減免。三是著力降低企業運營成本。階段性降低“五險一金”費率,降低企業用電成本,降低公路等運輸收費以減輕流通環節成本。

  3、營造公平競爭的投資環境。長期以來,民間投資者在國內未真正享受到公平的競爭,相對於外資優惠政策偏少,相對於國有資本則准入門檻較高。因此有56.0%的企業希望進一步營造公平競爭的投資環境,需在同規則、同待遇、降門檻上再下功夫。做到優惠扶持政策對所有經濟主體公開透明、一視同仁,不對民間資本設定附加條件和歧視性條款。拓寬民間投資領域,抓緊建立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深化壟斷行業、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等領域投融資體制改革。

  4、加大對民間投資的金融支援。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民營企業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之一。民營企業申請貸款中間環節多、收費高、難度大,一些銀行惜貸、壓貸、抽貸、斷貸行為時有發生。調查中,依然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企業要求加快推動金融體制改革,加大金融支援力度。在被問及政府在緩解融資難融資貴方面應從哪些方面進一步著力時,57.9%的企業認為需要開展專項檢查,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嚴格落實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要切實做到小微企業貸款“三個不低於”,不得變相提高貸款利率、不得對企業亂收費。50.9%的企業期望建立健全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實現全省政策性融資擔保全覆蓋。49.4%的企業要求創新適合民營企業的融資產品、融資模式,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拓寬直接融資渠道。33.3%的企業希望推動大型商業銀行擴大服務民營企業業務。打破認識偏差,充分認識小企業業務在大型商業銀行實現業務轉型和保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地位。適應業務“零售化”特徵,改變一味只強調企業財務資料和可抵押資產的傳統做法,注重小企業客戶的信用積累。將以大中型企業貸款為主的格局,逐步轉向大中型、小企業、個人信貸業務合理配比的結構。

  5、改進政府的管理服務。杭州在政府服務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店小二”的服務思維創造了較好的民營企業投資環境。在此次調查中,對政府服務不太滿意的企業僅有6家。但有31.9%的企業認為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一是搭建政府與企業良好的溝通機制。不僅使企業瞭解政府的發展戰略與導向,做大做強自身或是及時進行轉型升級;更重要的是使政府瞭解企業乃至行業的經營發展狀況,既能出臺“接地氣”的行業普惠性政策,也能針對個別企業所需提供針對性的服務。二是持續推進企業投資審批改革。進一步減少審批事項,擴大企業投資自主權。在審批過程中,減少審批環節,縮短審批時間,逐步實行網上辦理,以加快專案開工,減少企業投資時間成本。

  6、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作用。調查中,還有近四分之一的企業認為應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引導帶動作用,既做“加法”,也做“減法”。一方面,結合杭州經濟發展方向,在智慧經濟及資訊經濟相關產業、集聚區及特色小鎮等平臺中,針對投資量大、回報率低,民間資本無力或無意進入的領域,加大投資力度,改善投資環境,有效帶動民間資本進入。另一方面,政府要有序退出競爭性行業的投資,讓出部分投資效益好的行業和專案,刺激民間投資。同時,政府對公共品行業的投資也要考慮如何為民間投資創造更好的經濟環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