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學生處理人際關係的幾點建議
對於中學生處理人際關係的幾點建議
對於青春期變化較大的初中生來說,由於他們的心理是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而由內而外逐漸封閉的,如何引導和培養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於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尤為重要。眾所周知,人際交往是有一定層次的,那麼如何引導學生在人際交往中把握相應的層次,從而進行良性的人際交往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對於中學生處理人際關係的幾點建議,歡迎閱讀與收藏。
在交往過程中不要一味付出。
有的同學在和朋友、同學交往時,往往付出很多,可換來的結果卻事與願違,朋友有的時候會莫名其妙的冷淡甚至疏遠自己,這對付出很多感情的同學來說,就會覺得很不公平,心理很不平衡,認為朋友不夠意思,自己太傻。其實,也並不是朋友有意背叛你,在心理學上有一種社會交換原則,人們總是希望得到的不少於付出的,如果付出的多於得到的,人們心理上就會不平衡,如果得到的多於付出的,人們的心理也會不平衡。為保持付出和得到的關係平衡,人們總是要知恩圖報的。如果你的付出太多,使人覺得無法回報或沒有機會回報時,他就會被一種愧疚感所籠罩,造成一種無形的壓力,這種壓力就會導致受到恩惠的一方選擇冷淡或疏遠。
主動交往,千萬不要自卑退縮。
即使是生活在集體中的最孤僻的人,他們的內心深處也渴望與人交往,他們不去主動交往往往是因為以前在感情上受到過挫折,現在不敢貿然主動與人交往,或者是由於某些原因本身非常自卑,害怕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和支援,只好把自己鎖定在一個小角落裡,獨自忍受孤獨的折磨。
人不能主動交往,主要原因是在交往過程中缺乏自信。所以首先就要樹立自己的自信心,應當不為一時的挫折而失去對自己的信任,並且要找到自己的優點,給自己恰如其分的評價。
任何人都不能期待著友誼找上門來,不管任何事情你不去爭取,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友誼也是如此。
觀察大家的共同話題和興趣。
每個人的個性不同,興趣也不同,但你要融入這個社會,就應該尋找到大家共同的話題,並積極參與進去,共同討論。
在和大家交往中尋找價值觀較為接近的.人成為好朋友。
善意的欣賞別人
有的同學之所以孤獨,是因為他們找不到可以交朋友的人,他覺得這些人或庸俗或虛偽,進而孤芳自賞,認為沒有人能成為自己的知己。他們看不到別人的優點,不能夠客觀準確的思考並分析問題,從而陷入到孤獨的境地。
幫助別人
我們一般都有這樣的體驗:當自己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此時如果有人來幫助自己,那麼我們肯定對人家感激不盡,以後見面顯得格外親近,從此就建立了友誼。以後如果對方有困難的時候,你一定會主動幫忙。
幫助,不僅是解決困難上的協助和物質的支援,而且也包括感情上的支援、對痛苦的分擔、觀點上的贊同以及提供建設性的意見。幫助別人是一種美德,也是建立深厚友誼的基礎,因此,如果你是一個樂於幫助別人的人,你一定會贏得真正的朋友和友誼。
不能處處以自我為中心
在生活上“自我中心”,對於集體生活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沿襲著在家中當“小皇帝”、“小公主”的習慣,覺得周圍的人讓著自己是應該的,你想幹什麼就得幹什麼,不管是否影響他人的生活習慣;在學習上“自我中心”,因為自己是班上的尖子,就覺得自己在學習上佔有較大的優勢,看不起一般的同學,不願與他人共同探討、相互學習,總認為自己是最好的;有的在社會活動、集體活動中以“自我”為中心。聽不進別人的建議和想法,總希望別人依照自己的“吩咐”去做,這種交往方式最易導致孤立、不受歡迎的局面,給自己、他人帶來不必要的煩惱,給集體帶來不必要的損失。以我為中心的人應該善於從他人身上吸取養分。
友誼需要經常維護,要真誠
維護友誼,不等於遷就對方、附和對方,靠一團和氣來調和矛盾,雖然表面上不傷情感,但實際上拉大了彼此的心理距離。交朋友必需堅持原則,有時不妨做諍友,給予他人真心的批評與建議,建立真正的、互幫互助的、和諧的人際關係。
尊重別人的價值觀
人是複雜的,每個人的價值取向也會各不相同,所以很難、也沒有必要千人一律。尊重對方的價值觀是交友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學會理解他人,在人際交往中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要做個讓人反感的人。
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考慮,努力理解對方的苦心
當觀點不一致時,應想辦法心平氣和地向他們講明你的想法,增進相互理解,使彼此間的感情融洽。切記不可粗魯、頂撞,那樣會傷害周圍朋友的自尊心。凡事多從他人利益著想,自己有錯時應主動承認,道歉,對同學的缺點也要給予寬容。平時多參加集體活動,多和同學交往,“化干戈為玉帛”
注重距離效應,增加相互交流的廣度。在互動的初期,中學生特別注重彼此之間的距離效應。比如,通常同宿舍同班級的學生比其他班級或者同年級不同年級的學生互動更頻繁。因此,為了有效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交往和學習習慣,必要時可以選擇適當的時機,將不同班級或年級的優秀學生介紹給班裡的同學,使他們在與這類學生的互動中產生一定的潛移默化的效果。從而縮小它們之間的距離差,增加它們相互作用的廣度。
學會互相包容,增加互動的互補性。
對於大多數剛進入初中的學生來說,由於他們的需求不同,對周圍事物的理解不同,他們的互動往往是非常自發的,隨意的,態度多變的。如果引導不當,他們有時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產生相互猜疑、嫉妒、互不信任、相互警惕甚至怨恨。在這種情況下,要注意隨時提醒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出現這樣的現象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偶然的。人應該能夠承受生活中的各種磨鍊和挫折。所以,學會包容別人,就是包容自己。在相互交流中,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別人的短處是很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在相互良性的交流中促進自我完善和發展。
學會善待他人,增加相互溝通的主動性。
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由於他們大多來到一個遠離家庭的全新環境,心理上特別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肯定。除了與老師的正常交流,結交新朋友,重建新的人際關係,將成為他們驅散因遠離家人而不可避免的內心孤獨和空虛,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措施。當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你情緒低落的時候,你也可以向朋友傾訴,緩解你的抑鬱情緒,這樣你就能理解,心情也會變好。為了滿足這種交流的需要,我們平時在與人交往時不僅要有一顆寬容的心,還要儘可能善良,注意相互交流的平等性,然後在此基礎上增加相互交流的主動性,這樣才能獲得大多數同學的認可和肯定,交到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