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資訊產業分析報告

電子資訊產業分析報告

  [摘要]

  隨著電子資訊產業的迅速發展,電子資訊科技已覆蓋了我國的多個領域,其增速一直領先國民經濟增長速度,是我國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型、先導型和

  支柱型產業。無論是國家政府還是機構投資者都應瞭解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產業政策,同時又要看清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才能更好地因地制宜制定相關政策、做出明確的投資決策。 關鍵詞:電子資訊產業;發展;創新;

  一、電子資訊產業在中國的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電子資訊產業發展迅速,目前我國的電子資訊產業規模已排名世界第二,具有規模大、技術進步快、產業關聯強等特徵,也是我國國民經濟重要戰略性產業,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電子資訊產業對中國GDP的比重貢獻率逐步上升,發展到現在已明顯高於其他產業的增長值,2014年,整個國民經濟增速不斷下行,而電子資訊產業能夠與工業和國家形式深度整合,穩住工業的領先地位。同時,在這一期間,也逐漸形成了一個以電子資訊、科學研究、產品銷售為一體的產業網路,並由此保證我國的電子資訊產業增長保持至今。同時,隨著我國經濟政策的不斷變化,電子資訊產業的發展也得到了不斷地最佳化,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所有的產品在研發、銷售等方面朝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完善。而自2014年以來,我國電子資訊產業總體發展平穩,呈現出產了多方面的發展特徵。

  (1)產業總體實現生產銷售平穩增長。自年初以來,電子製造業增加值始終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領先於全國工業水平2個百分點左右。全行業完成銷售產值74096億元,同比增長10.2%,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提高1.2和0.6個百分點。

  (2)產業效益水平不斷提升。我國電子資訊產業效益不斷提升,利潤總額由2006年的1137.6億元增加到2012年3194.2億元,年均增長18.2%,增長速度較快,但最近幾年電子資訊產業利潤總額增長速度開始放緩。

  (3)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有進入提升期的`趨勢。自2004年中國的出口額躍居世界第一後,其國際市場份額呈現出穩定增長的趨勢,與其他國家的差距進一步拉大。雖然經過了2008年的經濟危機考驗,但最終中國的電子裝置工業逐漸適應了新的國際定位和市場形勢,自2008年經歷了小幅跌落後基本上穩定在0.12左右。同時,近年來中國的電子資訊產業比較優勢指數遠高於1且不斷上升,2013年該指數值創歷史新高。

  (4)產業投資增長放緩。2014年1—9月,電子資訊產業500萬元以上專案完成固定資

  產投資8624億元,同比增長10.5%,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回落0.4和1.3個百分點,低於全國工業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

  (5)行業結構不斷調整。目前,軟體與元器件等基礎行業繼續成為產業增長的主要力量,全年增速比規模以上產業高,通訊計算機和視聽產品則比行業平均水平低;另一方面高階產品保持快速增長。

  (6)電子資訊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愈加突出。。電子資訊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5%,對全國出口增長的貢獻率為 30%,新增從業人員與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的比例接近1/20。

  (7)電子資訊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產業規模大而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自身深層問題仍舊突出。還沒有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規模性產業叢集,生產效率、資源使用、環境保護等難以形成規模化最佳化調整。此外,電子資訊產業以製造業為主,軟體業、資訊服務業佔的比重低,發展不平衡。

  2)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核心基礎產業薄弱。電子資訊產業一直追求高速、粗放型增長,注重模仿其他國家產業產品,而在自主研發方面仍較薄弱,自主研發產品科技水平不高,從而導致我國電子資訊企業的產品市場競爭力相對偏弱、附加值較低、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不強。

  3)缺乏高技術人才。國內的電子資訊產業方面人才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所欠缺,高校高素質人才外流情況嚴重,一定情況下制約了電子資訊產業向技術和資訊密集型產業轉變。

  4)產業發展不平衡,區域增長及內外資企業增速差距日益明顯。今年來,中西部地區產業收入增長速度高於東部地區,同時,東部地區增速下滑又快於中西部地區。外資企業收入少於內資企業,而同時收入降幅又大於內資企業。

  二、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的探索性建議

  (1)政策扶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堅持市場運作與政府扶持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快完善體制機制,改善投融資環境,培育優勢企業,扶持中小創新型企業,促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2)促進產業結構有序調整。加速整合並促成一批面向中高階市場的產業叢集、產業基地和產業園區,同時鼓勵高新技術發展,支援產業技術創新;透過政策引導和規劃,建立若干重點應用示範區,快速促進電子資訊新領域的市場擴散和電子資訊新產品的普及應用,拉動消

  費與投資。

  (3)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推動產業的創新發展,尤其是注重引導和支援創新要素向優勢企業集聚,逐步形成適應產業發展規劃和現實條件的產業技術創新執行體系,同時,充分發揮政府在管理調控方面的角色定位,透過政策法規的制定、體制改革的深化營造公平而有利於創新的市場環境,以激發企業開展技術研發創新的內在動力。

  (4)透過激勵機制的構建來推動人才隊伍培訓工作。企業有必要構建多元化的激勵方式,在實現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結合的基礎上體現出對員工精神需求以及物質需求的關心。在此方面,電子資訊企業既不能過分依賴物質激勵,同時也要避免過分誇大精神激勵的作用,透過實現二者的合理組合與平衡使用來讓員工的實際需求得到滿足。另外,電子資訊企業有必要對國外人才培訓方面的成功經驗作出借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