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能隨意焚燒垃圾
為什麼不能隨意焚燒垃圾
垃圾焚燒即透過適當的熱分解、燃燒、熔融等反應,使垃圾經過高溫下的氧化進行減容,成為殘渣或者熔融固體物質的過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為什麼不能隨意焚燒垃圾,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在城市小區,時常可以見到焚燒枯枝落葉的情形,有人還會焚燒生活垃圾。儘管焚燒產生的煙霧嗆人喉鼻,揚起的灰燼也會汙染空氣,但不少人以為,枯枝落葉等綠化垃圾焚燒後可作為肥料,是一種變廢為寶的舉動;焚燒垃圾可以大大減少垃圾量,減輕垃圾處理的負擔。其實,這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隨意焚燒垃圾至少會帶來三點危害:一是汙染環境,造成PM2.5指數上升;二是煙氣嗆人,影響周圍人們的身心健康;三是帶來火災隱患,危害自身及鄰居的安全。
在大多數情況下,焚燒枯枝落葉等垃圾往往是不完全燃燒,燃燒的同時會向大氣排放多種有害物質,排放的氣體中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氣、氮氧化物、硫化氫、甲烷、甲醛、丙烯醛等,因此所產生的煙氣會有辛辣的臭味,甚至使人咳嗽、流淚;而垃圾焚燒過程中排放的固體微粒,則主要是碳、氫、氧、硫等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其中不少是多環芳烴類,有致癌作用。
尤其是在焚燒生活垃圾時,其中常常混有塑膠類氯化物,垃圾中的有機物質在含氯的`環境下燃燒,就會產生二噁英類化合物,有極強的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和內分泌毒性。而且二噁英類化合物具有脂溶性,進入人體後會產生生物累積作用,因此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列為一級致癌物。
生活中自行焚燒垃圾和垃圾處理廠焚燒垃圾有著本質的不同,後者採用高溫焚化爐,垃圾焚燒充分徹底,焚燒後的廢氣和殘渣還要透過專門的處理才可以排放。據測算,每噸垃圾焚燒後會產生大約5000立方米廢氣,還會留下不少有毒的灰渣。生活中隨意焚燒垃圾,只是把部分汙染物由固態轉化成氣態,可以說是一種汙染轉移行為。
大氣層中的汙染物是流動的,會在大氣對流層底部的近地空間對流,散佈至四面八方,除部分易降解物會隨時間有所減少外,其餘大部分有毒的有機物和重金屬汙染並未消除。所以,以為把垃圾燒了就可以消除身邊的汙染物,實在是一種一廂情願的想法。生活中的垃圾還是應該透過正常的收集、處理程式,才能加以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