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孩子社交恐懼的方法
預防孩子社交恐懼的方法
寶寶與人交往到底有多重要?
1、生存的基本需要
孩子從小就表現出與人交往的需要。當媽媽喂嬰兒吃奶時,用“呵呵”的聲音與嬰兒交往,孩子會用眼睛看著媽媽或以笑作答,這是親子之情的流露和表現;孩子也非常喜歡跟小夥伴交往,即使不認識,只要碰在一起,八、九個月大的嬰兒便會互相摸抓,以表示親熱。
年齡大一點的則因為有共同的樂趣、相互能懂的語言,很自然地在一起玩耍。而且當孩子的這種交往需要得到滿足時,往往特別高興。因此,家長應正確認識幼兒與人交往的需要,有意識地創設交往的條件,滿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
2、有利於智慧發展
人際交往是一種基本智慧,指能夠察覺並區分他人的情緒、意圖、動機和感覺,並運用語言、動作、手勢、表情、眼神等方式與他人交流資訊、溝通情感的能力。
2~6歲是人際交往智慧成長的關鍵時期,當媽媽生病時,能理解、感受媽媽的難受,並且說一些關心的話語;對遊戲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糾紛,能夠學會剋制獨佔、利己的想法,能與他人共同協商等等。最近,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人際交往能力是教育的四個支柱之一,兒童早期的人際交往技能、交往狀況會深深影響其未來的人際關係、自尊,甚至幸福生活。
3、有利於心理健康
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為:人際關係代表著人的心理適應水平、是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標誌,而人際交往不良常常是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缺少正常人際交往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如下適應困難:拘謹膽小、害羞怕生、孤僻退縮,或自我中心、不能合作、任性攻擊。而人際交往中的尊重、分享、合作、關心則是預防和治療這類心理問題的靈丹妙藥。
由此可見,從小培養幼兒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水平,對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預防各種心理疾病有著積極而重要的意義。
社交是生活中人人不可缺少的活動,但有的孩子怕見生人,甚至與熟人談話時都感到緊張和臉紅,不願到人多熱鬧的場合。有時還會口齒不清、口吃、不敢抬頭看人。嚴重時,在與人交往中出現惶恐不安,出汗、心跳加快、手足無措等現象。這些現象稱之為“社交恐懼”。這些孩子常常被某些家長誤認為孩子老實、聽話、不頑皮。其實,這些孩子的心理出現了一定的問題,是孩子自卑的外部表現。
這些孩子,生活中常受到父母的批評,有時只是因為一個小小過錯而遭到父母過分嚴厲的訓斥,甚至受體罰;有時則因為父母情緒不好而毫無道理地發洩到孩子身上。孩子在這種家庭裡,心裡便產生懼怕心理,孩子甚至不能辨別該做什麼,該說什麼,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孩子大多數時間生活在恐懼和焦慮之中,他們從父母的行為中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自己很無能,總是做錯事,是個一無是處的孩子。這類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有程度不等的社交恐懼傾向,嚴重者會成為社交恐懼症患者。患了此病,無法建立穩定的人際關係,他們會變得內向、孤獨,人生觀也變得消極、悲觀。那麼,如何才能防止孩子患上“社交恐懼”呢?
1、作為父母應重視並注意觀察孩子是否有社交恐懼傾向。及時審視自己對待孩子的行為是否恰當,並儘早糾正不恰當的教育行為。對孩子給予更多愛護、表揚和鼓勵。有必要時則帶孩子進行心理諮詢,在醫生幫助下查詢孩子的心理問題。
2、有時人的羞怯不完全是由於過分緊張,而是由於知識領域過於狹窄,或對當前發生的事情知道得太少。因此,平時要加強對文學、音樂、藝術等方面的學習,多看課外書籍、報刊,廣泛地吸收各方面的常識,有了知識會幫助你樹立自信,克服羞怯。
3、孩子在交往中出現上述症狀時,強迫自己做數次深而長的有節奏的呼吸。心裡要想著自己與對方是平等的地位,這可以使緊張心情得以緩解。平時注意訓練用大膽而自信的眼光看別人,為建立自信心打下基礎。也可教孩子做一些克服羞怯的運動。例如:將兩腳平穩站立,然後輕輕地把腳跟提起,堅持幾秒鐘後放下,每次反覆做30次,每日做三次,可以消除心神不定的感覺。
如何預防寶寶出現社交恐懼?
1、帶孩子多見識世界。孩子出現社交恐懼,主要是孩子跟外界接觸的機會少,而且獨生子女的環境下成長缺少與同齡人的溝通和交流,加之父母工作忙碌,少機會留意孩子的變化,久而久之便出現了社交恐懼,要消除和預防社交恐懼,最好就是家長帶孩子多接觸同齡人,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接觸世界的機會多了,那麼孩子就樂意跟人交往了。
2、家園配合。家長和老師的作用不可或缺。比如在幼兒園裡,老師可以請小朋友做手拉手的`遊戲、讓他們自我介紹,讓他們交朋友;上課的時候,可以多點提問,消除孩子陌生感;家長方面,不要認為社會複雜就拒絕鼓勵孩子社會交往,家長應該多帶同齡的孩子在家裡玩,比如過生日、才藝展示,至少要有3個孩子營造一個社會系統,多讓孩子在人家面前說話和講故事……只要堅持,孩子就會離社交恐懼越來越遠。
放手讓孩子自己解決人際關係問題
一個和睦的家庭對於孩子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據統計,兒童心理創傷多來源於家庭內部愛和安全感的缺失,而且形成創傷的年齡越早,對一個人的心理影響越大,甚至會影響終生。
另外,有的家長不能接受孩子在別的孩子面前吃一點兒虧,見到孩子們之間爭吵打架,就要立即親自出馬干預,或指責對方,或找上門跟大人理論,或找到學校向老師告狀。他們的動機是愛自己的孩子,實際上卻阻礙了孩子自己解決人際關係問題的渠道。
其實,孩子之間打架爭吵是很難避免的,他們在爭鬥中碰了釘子,就會有意識地忍讓一些,獲得暫時的平衡。被欺負的一方實在忍讓不了,奮力反擊也是理所當然的,男孩子即使受點皮肉之苦,也比失去尊嚴要好。老師和家長不要用“是好孩子就不能打架”的刻板觀念限制孩子競爭的天性。孩子們正是在打了好、好了打的不斷博弈中慢慢成熟起來的,這就是孩子的“社會化”程序,也是成長中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