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是怎樣從壽王妃變成貴妃的?
楊玉環是怎樣從壽王妃變成貴妃的?
楊玉環號太真。姿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后妃中鮮見,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公爹唐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香消玉殞。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一流傳千年,用來形容海誓山盟、纏綿悱惻的愛情之名句,就是當年唐玄宗李隆基和貴妃楊玉環在驪山華清宮(天寶年間稱謂)享受溫泉沐浴時,快樂地吟唱出來的。在這一對看似幸福無比的老夫少妻中,女主角楊貴妃其實曾是李隆基貨真價實的兒婦,即壽王李(玄宗第十八子,生母為武惠妃,其死後被追封為皇后)的王妃。那麼,楊玉環是怎樣從壽王妃演變成楊貴妃的呢?
自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十二月唐玄宗的寵妃武惠妃(即壽王生母)去世後,玄宗整日鬱鬱寡歡、悶悶不樂,後宮數千佳麗竟然沒有一個能入得他的法眼,討得他的歡心,這樣了無生趣的日子差不多持續了將近三年。最懂得主子心思的.宦官高力士,只得從宮外尋覓物色可心的新人選了。當他看到壽王李的妃子楊玉環後,覺得楊玉環不僅“姿色冠代”,還能歌善舞,通曉韻律,嫻熟各種樂器,驚為天仙下凡。隨即奏報,並得到唐玄宗的首肯。於是,高力士找了個藉口,把壽王妃楊玉環召進宮來。一見之下,李隆基果然迷戀上了這位美麗乖巧的兒婦。隨後,唐玄宗選擇了在驪山溫泉宮(開元年間稱謂)泡溫泉的時機,派人將楊玉環裝扮成女道士召來相會。這次溫泉宮度假,是自武惠妃去世後,唐玄宗過得最為歡暢,最為愉快,最有激情的一段幸福時光。此時的李隆基雖已年過半百,但從壽王妃楊玉環身上卻找回了青春,找到了激情,重新煥發了旺盛的生命力。可惜良宵苦短,半個多月的光陰轉瞬即逝,唐玄宗不得不返回京城。然而,經過這次驪山相會,兩人已到了難捨難分的地步。如何讓楊玉環永遠名正言順地留在自己的身邊,便成了唐玄宗當時最重大、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李隆基雖然風流,但並不昏聵;人倫常理與皇家顏面還是要顧及的,直接把自己正式的兒婦弄來做自己的嬪妃那是說不過去的。由是,這位梨園行的祖師爺就導演了一出讓壽王妃變身成女道士好戲。接下來,就有了楊玉環要求出家當女道士的“申請”;再接下來,就有了唐玄宗頒佈《度壽王妃為女道士》的令。《新唐書.本紀第五》是這樣記載李隆基在溫泉宮私會楊玉環的:“十月甲子,幸溫泉宮。以壽王妃楊氏為道士,號太真。”其意思是: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十月甲子(十一日),唐玄宗到驪山溫泉宮度假。特意將壽王李的妃子楊玉環裝扮成女道士召來相會,並賜道號為“太真”。下面是唐玄宗正式批准楊玉環“申請”當道士的令全文。
在唐玄宗從驪山回京後不久,壽王妃楊玉環就正式向皇帝提出出家當道士的“申請”,李隆基也很快就作了同意的批覆。在清人董誥編的《全唐文》中,收錄了這篇批覆的全文。題為:《度壽王妃為女道士》,全文如下:“聖人用心,方悟真宰;婦女勤道,自昔罕聞。壽王妃楊氏,素以端,作嬪藩國;雖居榮貴,每在精修。屬太后忌辰,永懷追福,以茲求度,雅志難違;用敦宏道之風,特遂由衷之請,宜度為女道士。”這篇令的前半段,主要是稱讚壽王妃楊氏,身為藩國嬪妃,素以端莊大方示人;雖然享受榮華富貴,但仍時時不忘精誠修心。後半段則表示,值此皇太后忌辰,楊氏玉環期盼為亡靈祈福,因此請求出家超度,這種高雅的情志實在難以違背;為了敦促宏揚此道德之風,特滿足楊氏這一由衷請求,批准其為女道士。
這篇唐玄宗批准壽王妃楊氏自請度為女道士的令,頒佈時間應該是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正月初二。因為這一天是李隆基的母親太后的忌日(被武則天殺害),這也就對應了文中說的:“屬太后忌辰,永懷追福。”為什麼本人要特別強調令頒佈的時間呢?這是為了推算從開元二十八年十月甲子李、楊相會溫泉宮,到開元二十九年正月初二頒佈令的相隔時間。也就是說,僅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楊玉環的身份就由壽王妃變成了女道士。繼而,又從女道士變成了楊貴妃。那些什麼“雖居榮貴,每在精修。屬太后忌辰,永懷追福,以茲求度。”等等冠冕堂皇的話,統統是騙人的鬼話。只有壽王妃楊玉環變成了貴妃楊玉環才是真的。
楊“太真”變成楊貴妃以後,得到了唐玄宗“三千寵愛在一身”的專寵。自此,“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就在唐玄宗盡情享受“雲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的時候,也許是歷史的宿命,也許是上天的警示;“漁陽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亂爆發了。不但絕代佳人楊貴妃冤死馬嵬驛,就連大好的盛唐江山也差點被老年的唐玄宗玩完了。
宋朝的歐陽修、宋祁在《新唐書.本紀第五》中是這樣評論唐玄宗的:“方其勵精政事,開元之際,幾致太平,何其盛也!及侈心一動,窮天下之慾不足為其樂,而溺其所甚愛,忘其所可戒,至於竄身失國而不悔。考其始終之異,其性習之相遠也至於如此。可不慎哉!可不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