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研究法讀後感

中國歷史研究法讀後感

  內容簡介:

  《中國歷史研究法》一書是依據梁啟超於1926年在南開大學講授的《中國歷史研究法》而整合的,其中涉及了許多關於歷史的知識,包括史的定義、意義和範圍以及中國的舊史學及其改造和新史學的建立,史料的蒐集與整理,是我們學史的一本入門書。

  讀後感:

  這段時間讀了梁啟超先生的《中國歷史研究法》有了一點體會,這本書中梁先生介紹了許多關於歷史的知識,譬如史的定義,範圍。同時他還特別注重歷史的發展,他認為歷史的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對史料的看法,現在我想談談我對他這部分內容的看法。

  梁啟超先生曾經說過:“史料為史之細胞,史料之不卻或以硬,則無複試可言,又何談冶史。” 在文中,梁啟起先生認為蒐集史料應對同類史料加以彙集與對比才能從中窺視一個時的現狀。我很認同。但我想,若想做到此點,我們必須要有廣博的知識。而最基礎的一點要求,則是我們平日所涉史料要足夠,並要在閱讀史料時注重尋覓自己所需的內容。如先生所言,蒐集整理史料要求我們必須具備敏銳的感覺與耐煩的秉性。史料的數量多且系統性弱,對於某一問題的研究,往要我們要從不同的史料去驗證查閱,這就要求我們既要看得準,又要坐得住。文中,梁啟超先生還強調了消極史料的作用。他認為前代普遍出現的某現象若忽然消失往往與某些重大的歷史事件有關。這對於我有很大的啟發,在我過去的學習中經常會忽視這種現象,現下卻有了許多思考,但我也存在一些疑問,先在對於已消失的現象又該如何進行聯想,而這言的與重大歷史有關又該如何證明呢?針對史料的蒐集上欲有所得而不能得的情況,粱啟超先生提出以相關史料從旁進行補充的觀點。我認為這種方法與西方所說的:“條條大路通羅馬有異曲同功之妙。文中先生所述的由各史《本紀》《左傳》等推測人口情況的例子紿了我很大的啟發。有時了到達“羅馬”我們需要改變方式,從另外的角度出發,觀察到別人所不能觀察到的地方。梁啟超先生還提出提出:“史料以求真為尚。”其將鑑別史料又細化為兩個方面,一為“鑑正誤”二為“論辨僑”兩個方面。文中曾多次強調第一等史料(當的,當地,當局上人所留下史料)的重要性,但同時也以自身研究玄奘生卒為例指出對其不能盡信,要求我們要求真,並對其加以辨析,但我想知道的是究竟我們應如何把握這個信與不信的度?如何對待直接史料與間接史料之間的異處,是否應該引入旁的史料?還有是否史學家一泉玄因地位的不同而使歪曲史實?在文中梁啟超先生提出了十二種辨書的方法、七種偽事的種類及由來和七種辨偽事的態度及方法。三個偽書出現的原因,而在其中,先生有一個貫穿始終的思想,即為“求真”,我覺得先生所提出的透過對書的來歷、流傳區域和統傳年代,與事實的對應關係等辨偽的`方法很認同,但我們卻要認識到這種方法是以研究者具有豐富的文史知識為前提的。

  梁啟超先生處於社會轉型的階段,此時中國受到了西方列強的侵略,與之相應的,西方的一些先進的研究方法對先生的歷史研究也產生了影響,如西方的科學與求真的思想,可以說,在當時那個時代,粱先生的研究方法是具有進步意義的。在本書內容中,有很多地方體現了求真二字,對於我們學習歷史專業的學生來說,一定要謹記這二字,在史料的蒐集中要有敏銳的感覺與耐心。可以說透過這次的閱讀我明白了一些關於歷史的相關知識,但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在日後的學習中我們應該保持一個求真的心態,並不斷的探索,擴大自己的知識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