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讀後感
《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讀後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讀後感1
在最後一段時間的工作中學校領導的為我們每個教師推薦了一本教育書籍。當我看到書的名字的時候《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就給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覺。帶著熱情我開始了對於這本書籍的閱讀之旅,一開始我從前面開始閱讀,感覺文字很枯燥,但是我的學習熱情很高,所以堅持讀了幾十頁,始終是因為枯燥而沒有堅持下來。
後來李老師跟我要書,想想沒有讀完,挺可惜的,於是我決定先看看後面的教書育人的篇目。這個章節的內容讓我有種清新的感覺,也對於之前自己的教育思想是一種衝擊。突然發覺自己的教育理念,自己的教育視角是那麼的狹隘,總是把目光盯在學生的成績上面,盯在學生的一些小小的細枝末節錯誤上面。其實我們應該把教育的重心放在關注孩子本身,關注孩子自身的提升,關注孩子的自身世界,平等尊重的對待每個孩子,從孩子自身的需要出發。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最為老師應該揚長避短,讓每個孩子的優點都能夠得到發揮。
教育與我們每個人都是息息相關的,同時也是我們民族,我們國家的大事。就像這本書中談到對於教育的重視一樣。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都肩負著神聖的使命。我們要做的就是加強自身素養的提升,不斷地學習,更新教育理念,這樣自己才不會落伍,才會有長流水。
《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讀後感2
假期裡,有幸拜讀了顧明遠老先生寫的《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一書,感觸頗深。書中精選了數十篇顧明遠老先生的教育隨筆,內容涵蓋:教育理念、素質教育、教書育人、教師發展、童心與教育等方面。看完之後,令人深思,給人啟迪。
書中談到顧先生在參加成都市“減輕課業負擔”的座談會上,一位小學生髮言說到,希望國家定一天“無作業日”,就像“無煙日”“無車日”一樣,另一位小學生說到,作業還是要的,但希望老師不要佈置那種枯燥的、反覆練習的作業。顧先生談到,這是學生微弱的聲音,要求並不高,我們很少聽到學生的聲音。社會上炒得熱鬧的、媒體反映的,往往是教育者的聲音、家長的聲音,都是大人的聲音。我們的孩子在想什麼?他們需要什麼?我們大人們一概不知、一概不理,只要他們抬頭做練習,考出好分數,考上所謂的好學校。這樣能引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嗎?能培養人才嗎?
看到這裡,回想我們的教育,我們總是想著用我們想當然的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學生和孩子,總是以長者的身份對他們說,老師(爸爸媽媽)都是為了你們好,我們的經驗比你們多,你們就得聽我們的,這樣就會少走很多彎路等等諸類的話語。可是,我們卻忽略了孩子們真正想要的東西,忽略了孩子們的想法,讓他們在我們的殷殷期盼的目光中揹著沉重的包袱進行學、學、學……
蹲下來傾聽孩子們的聲音,他們的要求並不高,就像前面提到的,也許就是不寫那種枯燥反覆的作業而已。我們為孩子們安排好的道路,也是不是他們想走的,太過一帆風順的人生就會失去生命中本該有的五彩斑斕。有些事情只有自己親身經歷了,才會真正成長起來,而我們的家長、老師就是起到引領的作用,而不是進行大包大攬。不管我們作為家長,還是老師,在我們以後的教育中,我們要學會多傾聽、少說教、善引領,這樣才能知道孩子們真正的心聲,才會引導他們往更好的方向去發展。
總之,讀了顧先生的《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一書,我茅塞頓開,它不僅讓我對當前的教育改革有了更全新的認識,同時也讓我瞭解了自己的教育觀念有哪些偏差,並及時作出調整。我會把從顧先生那裡學到的教育理論用於自己的教學實踐,讓我的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讀後感3
開學來,有幸拜讀了顧明遠老先生寫的《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一書,深有感觸。書中精選了數十篇顧明遠老先生的教育隨筆,內容涵蓋:教育理念、素質教育、教書育人、教師發展、童心與教育等方面。文章的選擇也主要是基於基礎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視角,深入淺出,給人以啟迪,發人深思。
一、在教育理論篇裡,顧先生從宏觀的角度解析了教育過去的弊端,今天的變革,未來的發展,引領我們走出教育的誤區,用全新的視角看待今天的教育。說實話,在沒有讀這本書之前,我對教育的認識還比較模糊,對今天教育的弊端看得見,但總認為是不可改變的,中國的高考制度不改變,一切變革都是空談,並且認為教育的變革是教育部的事,與教師關係不大,因此在學校轟轟烈烈的變革中是盲目的跟隨,並且心理上是有所抗拒的。讀了這本書,心中豁然開朗,頭腦中對教育的認識也越來越清晰,在書中我不僅看到了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們為改變教育的現狀所做的努力,同時也明確了作為普通教師的我們應該為改變教育的現狀做些什麼。顧先生說:
1、思維方式:創造性、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決策和學習能力;
2、工作方式:溝通和合作能力;
3、工作工具:資訊科技和資訊處理能力;
4、生活技能:公民、生活和職業,以及個人和社會責任。那麼作為教師,要成為為每個學生設計最好的學習環境的設計者,成為指導學生正確選擇和處理資訊的指導者,成為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的幫助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參與教育教學活動
二、在素質教育篇裡,顧先生提出的“給每個學生提供最適合的教育”的觀點讓我耳目一新,也讓我看到了自己在教育觀念上的誤區。以前我一直認為教育要公平,顧先生卻提出了教育既要公平也要差異,有了差異才能真正達到公平,他提出的口號是:給學生提供一個最適合他的教育,使每個學生都能成功,或者讓每個學生都能健康的成長。差異教育就是因材施教,就是把學生放在第一位,以人為本。所以給學生提供最適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公平的教育。要達到教育的公平,教師就要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潛在能力,設計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最好的學習環境,指導學生能夠正確地處理不同的資訊,同時還要培養他們克服困難的毅力,經得起挫折的品德。
總之,讀了顧先生的《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一書,我茅塞頓開,它不僅讓我對當前的教育改革有了更全新的認識,同時也讓我瞭解了自己的教育觀念有哪些偏差,並及時作出調整。我會把從顧先生那裡學到的教育理論用於自己的教學實踐,讓我的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