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史讀後感【800字】範文大全
創業史讀後感【800字】範文大全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創業史讀後感【800字】範文大全,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創業史讀後感【800字】範文大全1
《創業史》,是作家柳青的長篇小說,這部鉅著蘊藏著作者20年農村生活的豐厚積累,表現了我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程序中的歷史風貌和農民思想情感的轉變。
小說透過我國西北地區一個小村落蛤蟆灘的生活演變,廣闊地概括了我國農業合作化運動,初期的社會矛盾衝突,著重表現了在這場變私有制為公有制的革命中,社會的、思想的和心理的變化過程。小說一開始敘述了梁家老漢一家三代創家立業的悲慘歷史。這部歷史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走的歷史道路的典型概括。其意在表明,在私有制的基礎上,農民要真正致富,即使拼上畢生精力也是難以實現的,只有走黨指引的社會主義道路,農民才會有自己的光明前途。
然而“創業難”通向社會主義道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小說的正文圍繞著梁生寶互助組的建立,完整的概括了農業合作化運動中所遇到的複雜鬥爭,作者把這場鬥爭的主要對立面體現為中農郭世富,這個農村堅持個體經濟的代表人物,憑藉個人優厚的經濟力量,公開跟農業集體化反抗;反動富農姚世傑,這個狠毒的階級敵人站在郭世富得背後,施展陰謀詭計破壞互助組,還有黨內的自發勢力郭振山,作為土地改革後的新中農,熱衷於個人發家致富。暗中抵制合作化運動。他們相互之間也有矛盾,但在“走資本主義道路”的意向上,卻結成同盟。正是在這場鬥爭中,梁生寶互助組在黨的領導下,依靠教育和團結農民群眾,取得了節節勝利,顯示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
合作化運動的帶頭人梁生寶,是作者精心塑造的社會主義新人的形象。他小時討過飯,長大熬過長工,解放前在荒山野嶺當過“地下農民”,跟繼父一道飽嘗了創家立業的辛酸,並從父輩那裡繼承了勤勞、樸實、堅韌不拔的勞動者的優秀品質。這個年輕的預備黨員,在黨的教育下,一旦認識到私有制是萬惡之源,就決心走一條與父輩不同的創社會主義大業的道路。正當“老資格”的黨員郭振山在革命的征途上退了坡的時候,他勇敢地擔負起帶領莊稼人走互助合作道路的重擔,成為一個積極、聰明、公道、能幹的領袖人物。然而小說並沒有把他寫成“鋒芒畢露咄咄逼人的角色”。
他謙遜、純樸、老實、厚道、善於思考,從不以領導者自居,更不指手劃腳、誇誇其談,表面上甚至還有些面嫩口拙,愛情生活上更是缺少勇氣和機智。但是,聽黨的話,熱愛社會主義,富有犧牲精神,是他的最可寶貴的思想品質。
小說抓住他的性格中這一最主要特點。著重描繪了他為黨的事業奮鬥的堅實有力的行動。互助組初期,當莊稼人都把羨慕的目光投向富裕中農郭世富時,他跑到郭縣買回稻種,在互助組內搞稻麥兩熟。這件事比郭世富樓房架樑儀式更能牽動莊稼人的心,人們一下子就把注意力集中到糧食增產措施上來了。此一舉使郭世富深為不安,他想:“沒想到讓他小子跑到咱前頭去了!”“活躍借貸”時,富裕中農不願再把糧食借給困難戶度春荒,連有能力的郭振山都束手無策了,他卻組織人們進山割竹,解決了困難戶的糧食和互助組的肥料問題。
顯然這不是驚天動地的壯舉,然而正是這些看起來似乎很“平凡”的行動,在蛤蟆灘莊稼人的心底掀起重重波瀾,使他們看到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同時,小說還透過“買稻種的路上”、“和增福夜談”等章節“對梁生寶的內心世界作了深入細緻的揭示,展現了他的崇高的心靈美。他決心把自已的一切部獻給黨的事業,“他覺得只有這樣做,才活得帶勁兒,才活得有味”。他認為“照黨的指示,給群眾辦事,受苦就是享樂”。
作者創造這個農村新人形象,自然有其堅實的現實根基。儘管作者為了體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美學理想,有意對人物作了淨化的處理,略去了這個年輕農民身上不可避免的小生產者的思想意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形象的可信性。但是,這個形象所體現出來的那種勇於進取、堅忍不拔和無私的奉獻精神,以及嚴於律己和注重求實的作風,確實曾經有力地吸引了許多讀者。尤其是作者對陝西農民所特有的精神氣質、行動方式、感情狀態以至語言習慣的精細把握,更有助於他使這一形象保持著感人的魅力。
創業史讀後感【800字】範文大全2
革命有汙血,也有嬰兒。農村集體會充滿了苦難,但是,同時也是一次歷史的解放。
——魯 迅
閱讀柳青的《創業史》,是處在這個時代的我終生享受不盡的精神盛宴。因為它凝重渾厚,反映的是中國農民的歷史命運及對現實生活的真實再現……
展頁細讀,我可以瞭解到中國農村為什麼會發生社會主義革命以及這次革命是怎樣進行的,可以體會到中國農民的戀土情結和發奮精神,可以感受到中國農民要求改變苦難命運的強烈願望。在這部皇皇鉅著裡,中國社會形形色色的農民形象也早已躍然紙上。
梁三老漢是中國老一代農民的典型。在舊社會,他經歷了發家成夢的`辛酸史。他繼承父輩遺願,創造家業,租種田地,拼命苦幹十年,結果一身重病,創業失敗;後與漸漸長大的養子梁生寶共同創業,但因地租沉重,兵荒馬亂,他創業的幻想再次宣告破滅;解放後,梁家分得土地和農具,梁三老漢猛地挺直彎曲多年的腰桿,與梁生寶重新點燃了創業之火。對於梁三老漢來說,所謂創業的成功標準,或者說他創業的最終目標就是做一個“三合頭瓦房院的長者”,僅此而已。這就將一個揹負幾千年私有觀念的小生產者的個人意識和侷限性暴露無疑;同時,他又具有普通農民勤勞、善良、樸實的品質;當梁生寶不願聽從他的安排而組織互助組時,他便自發地反對集體事業,但土地的獲得、創業失敗的痛苦回憶以及父子之情,使他在精神和感情上接近梁生寶及其所從事的事業。梁三老漢精神上的複雜性,是老一代中國農民的真實寫照,從他身上,我們真正體會到了一個地道的中國農民的本質性格特徵。
與梁三老漢不同的是,梁生寶是一個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創業者。作為世代貧窮的農民子弟,他從父輩那裡繼承了與苦難命運抗爭的進取精神,而父輩們慘敗的事實和個人貧窮的生活經歷,使他意識到接受黨的教育的緊迫性。
書中梁生寶的角色近乎聖徒,天生具有一種新農民的品質:對黨忠誠,對私有制本能的仇視。柳青將梁三老漢設定為他的“繼父”,也許,就是為了切斷梁生寶與傳統農民的血緣關係,擺脫倫理關係的纏繞,使他成為一個“中國共產黨忠實的兒子”,服從黨的領導。所以,在他所從事的社會主義創業過程中,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困難和阻力,不管是社會的,還是自然的;不管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不管是公開的較量,還是隱蔽的破壞干擾,他始終毫不動搖,一往無前,反映了作為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創業者堅忍不拔的毅力和頑強的拼搏精神。
梁生寶是個共產黨員,他信奉“私有制是萬惡之源,剝削更是十惡不赦”。所以,忠厚、質樸的進取精神在他身上升華為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支配梁生寶拋棄個人的一切,把肉體與靈魂毫無保留地獻給集體事業。從這一點看,他無疑是一個在黨領導下,完全擺脫了小生產者私有觀念羈絆的新人形象。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就是蛤蟆灘的“三大能人”郭世富、姚士傑和郭振山。他們都反對互助合作,自覺地或者說本能地維護私有制,熱衷於個人發家致富,與梁生寶代表的社會主義方向相對立,但他們所採取的手段和方式又各不相同。
富裕中農郭世富,已從土改時驚惶狀態中恢復過來,他憑藉優厚的經濟實力,與互助組公開較量,為新瓦房上樑大擺慶祝宴席,八面威風,善於進行“合法鬥爭”,頑固維護私有制,幻想再度僱工剝削。
富農姚士傑,土改時彎下了腰,現在又想重振威勢,對新社會不滿,他表面老實,暗施陰謀,詭計多端,心狠手辣,慣於背地較量,妄圖扼殺互助組,實行階段報復。
共產黨員、村幹部郭振山,則熱衷於個人發家,幕後支援互助組的反對勢力,曲線干擾、抵制互助合作運動,既善於隱蔽,又鋒芒畢露。
時過境遷,半個世紀後的我重讀《創業史》,掩卷沉思,仍然激動不已。我相信,再過五十年、一百年,或者更長的時間,當人們剖析中國農民,瞭解農業合作化運動時還需要藉助《創業史》來再現當時中國農村發展的全過程。依靠集體、依靠科學創業的方法會給現代社會的創業人士帶來很大的啟示。
創業史讀後感【800字】範文大全3
閱讀柳青的《創業史》,是處在這個時代的我終生享受不盡的精神盛宴。因為它凝重渾厚,反映的是中國農民的歷史命運及對現實生活的真實再現……
展頁細讀,我可以瞭解到中國農村為什麼會發生社會主義革命以及這次革命是怎樣進行的,可以體會到中國農民的戀土情結和發奮精神,可以感受到中國農民要求改變苦難命運的強烈願望。在這部皇皇鉅著裡,中國社會形形色色的農民形象也早已躍然紙上。
梁三老漢是中國老一代農民的典型。在舊社會,他經歷了發家成夢的辛酸史。他繼承父輩遺願,創造家業,租種田地,拼命苦幹十年,結果一身重病,創業失敗;後與漸漸長大的養子梁生寶共同創業,但因地租沉重,兵荒馬亂,他創業的幻想再次宣告破滅;解放後,梁家分得土地和農具,梁三老漢猛地挺直彎曲多年的腰桿,與梁生寶重新點燃了創業之火。對於梁三老漢來說,所謂創業的成功標準,或者說他創業的最終目標就是做一個“三合頭瓦房院的長者”,僅此而已。這就將一個揹負幾千年私有觀念的小生產者的個人意識和侷限性暴露無疑;同時,他又具有普通農民勤勞、善良、樸實的品質;當梁生寶不願聽從他的安排而組織互助組時,他便自發地反對集體事業,但土地的獲得、創業失敗的痛苦回憶以及父子之情,使他在精神和感情上接近梁生寶及其所從事的事業。梁三老漢精神上的複雜性,是老一代中國農民的真實寫照,從他身上,我們真正體會到了一個地道的中國農民的本質性格特徵。
與梁三老漢不同的是,梁生寶是一個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創業者。作為世代貧窮的農民子弟,他從父輩那裡繼承了與苦難命運抗爭的進取精神,而父輩們慘敗的事實和個人貧窮的生活經歷,使他意識到接受黨的教育的緊迫性。
書中梁生寶的角色近乎聖徒,天生具有一種新農民的品質:對黨忠誠,對私有制本能的仇視。柳青將梁三老漢設定為他的“繼父”,也許,就是為了切斷梁生寶與傳統農民的血緣關係,擺脫倫理關係的纏繞,使他成為一個“中國共產黨忠實的兒子”,服從黨的領導。所以,在他所從事的社會主義創業過程中,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困難和阻力,不管是社會的,還是自然的;不管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不管是公開的較量,還是隱蔽的破壞干擾,他始終毫不動搖,一往無前,反映了作為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創業者堅忍不拔的毅力和頑強的拼搏精神。
梁生寶是個共產黨員,他信奉“私有制是萬惡之源,剝削更是十惡不赦”。所以,忠厚、質樸的進取精神在他身上升華為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支配梁生寶拋棄個人的一切,把肉體與靈魂毫無保留地獻給集體事業。從這一點看,他無疑是一個在黨領導下,完全擺脫了小生產者私有觀念羈絆的新人形象。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就是蛤蟆灘的“三大能人”郭世富、姚士傑和郭振山。他們都反對互助合作,自覺地或者說本能地維護私有制,熱衷於個人發家致富,與梁生寶代表的社會主義方向相對立,但他們所採取的手段和方式又各不相同。
富裕中農郭世富,已從土改時驚惶狀態中恢復過來,他憑藉優厚的經濟實力,與互助組公開較量,為新瓦房上樑大擺慶祝宴席,八面威風,善於進行“合法鬥爭”,頑固維護私有制,幻想再度僱工剝削。
富農姚士傑,土改時彎下了腰,現在又想重振威勢,對新社會不滿,他表面老實,暗施陰謀,詭計多端,心狠手辣,慣於背地較量,妄圖扼殺互助組,實行階段報復。
共產黨員、村幹部郭振山,則熱衷於個人發家,幕後支援互助組的反對勢力,曲線干擾、抵制互助合作運動,既善於隱蔽,又鋒芒畢露。
時過境遷,半個世紀後的我重讀《創業史》,掩卷沉思,仍然激動不已。我相信,再過五十年、一百年,或者更長的時間,當人們剖析中國農民,瞭解農業合作化運動時還需要藉助《創業史》來再現當時中國農村發展的全過程。依靠集體、依靠科學創業的方法會給現代社會的創業人士帶來很大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