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詞作浪淘沙慢鑑賞
周邦彥詞作浪淘沙慢鑑賞
此詞表達了作者對久別戀人的懷念之情。詞的上片回憶當初離別時的情景,中片把別後思念之情集中一個夜晚作充分的描述,下片當下的怨、恨之情。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首詞吧。
●浪淘沙慢
周邦彥
曉陰重,霜調岸草,霧隱城堞。
南陌脂車待發,東門帳飲乍闋。
正拂面垂楊堪攬結。
掩紅淚、玉手親折。
念漢浦離鴻去何許,經時信音絕。
情切。
望中地遠天闊。
向露冷風清無人處,耿耿寒漏咽。
嗟萬事難忘,唯是輕別。
翠樽未竭,憑斷雲、留取西樓殘月。
羅帶光銷紋衾疊,連環解,舊香頓歇。
怨歌永、瓊壺敲盡缺。
恨春去,不與人期,弄夜色,空餘滿地梨花雪。
周邦彥詞作鑑賞
全詞以時間的推移為線索,表現出離別、思念、追悔、期望、怨恨、空茫這幾個人物思緒發展的階段。整首詞層層鋪陳,多層次、多角度描寫,把離人的離情、思情、愁情、恨情寫得真摯而深切。
上片回憶當初離別時的情景,其時秋季,故有霜調岸草、漢浦離鴻等典型的秋景意象。曉陰重三字,分量顯得很沉重,離別清晨,其時漠漠窮陰,籠罩天地,造成了抑鬱的氣氛。岸草經霜枯萎,城堞被霧遮障。這些描寫,把行者和送者那低沉悵惘的心情烘托了出來。以下幾句敘離別之事。南陌、東門,只是泛說。脂車,車軸塗上了油脂,以示準備遠行。帳飲,是臨別的飲宴;乍闋,是剛剛結束的意思。帳飲乍闋指行人即將上路,馬上就要分手的時刻。正拂面垂楊堪攬結。掩紅淚、玉手親折。寫到折柳送行人。折柳送別,是我國的古老風習,也是詩詞裡常用的典故,柳與留諧音。
送行者希望行人能夠留下來,於是就攀折路旁的柳枝以表示這種心願。周邦彥這首詞寫折柳送別,並非單純地搬用詞藻典故,而是採用舊有的材料重新加以鋪排描述。秋季,楊柳凋落較晚,其枝條仍堪攬結攀折。紅淚、玉手,並不完全是裝飾性的詞藻。紅淚,猶言血淚,這是用王嘉《拾遺記》所載薛靈芸的典故,以言其悲傷之深切;玉手,除言其白皙柔美之外,亦喻純潔的心靈。這幾句生動的描寫,使人物的心情、神態活現於紙上。漢浦離鴻,喻指以前離去的行人, 去何許,猶言去何方,言其遠:經時信音絕,言其出行日久,且沓無資訊,接下來作者進一步把別後思念之情集中一個夜晚,作充分的描述,其時亦秋季,故有露冷風清、西樓殘月等句。情切二字,直呼心聲,它的分量很重。登高眺望,唯見地遠天闊,所念之人沓遠難尋。透過這種意念高度集中的情況,說明了對行人思念之情的深切與專注。向露冷風清無人處,耿耿寒漏咽。寫到夜深人靜時分獨自悲傷的'涕泣,很是悽婉動人。銅壺滴漏很象人的流淚,用作比喻很貼切。
至此感情只能透過意象來表述,故而只須點出露冷風清、耿耿寒漏的客觀環境就能表現,萬語千言也訴說不清的離愁別恨。以下幾句,都是由此順流而下的補充文字。嗟萬事難忘,唯是輕別。這兩名錶述了一種特定的心理感受,由於深諳離別以後的痛苦,從而導引出了一種悔恨的念頭,覺得當初的離別太輕易了,悔不該輕率地分手。翠樽未竭,憑斷雲、留取西樓殘月幾句,則全用比喻聯想,表示能夠等待到行人歸來的一種信念。意思大體是杯中酒未空,待歸來重酌;斷雲仍空中飄蕩,讓它纏帶住西天的殘月不要落下,我好舉目相對,寄託相思。
下片一開始就連續列舉了五種遭到破壞的美好事物:羅帶光銷,絲織的衣帶失去了光澤:紋衾疊,花色美麗的被子弄得折皺了:連環解,本來連為一體的玉連環被分解開了:舊香頓歇,用晉人韓壽的典故,意謂情人所贈的香已經失去了芬芳。
怨歌永、瓊壺敲盡缺,用王敦的典故哀怨的歌子唱得時間太長,隨著拍子敲打唾壺,把壺都敲得殘缺了。王敦常於酒後,詠曹操老驥伏櫪,志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詩句,即以所持如意打唾壺,壺口盡缺,見《世說新語(豪爽)。這五個比喻,訴說了離別之苦對人的無情折磨,表示了怨恨的深重。
這種連珠炮式的寫法,實為詞的罕見。接著,作者把思緒歸結起來。發出了恨春去、不與人期的怨言。不與人期,意即不與人預先知會,於是轉而恨春,表達了一種痴頑的、無可奈何的心情。結句弄夜色,空餘滿地梨花雪,用具體的梨花落滿地以象徵春去。梨花色白,故可與雪互喻。弄夜色者,如王安石《寄蔡氏女子》詩之積李兮縞夜(李花亦白色。縞夜,使黑夜生白)。楊萬里《讀退之李花詩》有句雲遠白霄明雪色奇,可為周詞註腳。此兩句恨春去匆匆,只留下滿地梨花如雪,極寫怨恨之情,這裡將人情移至春夜落花,是移情手法的妙用。
陳延焯評價此詞說:蓄勢後,驟雨飄風,不可遏抑。歌至曲終,覺萬匯哀嗚,天地變色,老杜所謂‘意愜關飛動,篇終接混茫’也。這一評價,可謂精當。全詞既照顧到詞的整體結構,又注意到區域性的靈活自如,充分顯示出詞人駕馭長調、結構長篇的藝術才華。詞之結尾尤以景語隱括,給人以美的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