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去非詞作《喜遷鶯》鑑賞
馮去非詞作《喜遷鶯》鑑賞
【作品介紹】
《喜遷鶯·涼生遙渚》是南宋文人馮去非的詞作。此詞表達了詞人決心遠離名利場而隱居的思想感情,上片是寫眼前景,下片換頭由映入“清鏡”裡滿面征塵的自我形象,轉入對仕途往事的回憶。
【原文】
喜遷鶯
涼生遙渚。正綠芰擎霜,黃花招雨。雁外漁村,蛩邊蟹舍,絳葉滿秋來路。世事不離雙鬢,遠夢偏欺孤旅。送望眼,但憑舷微笑,書空①無語。
慵覷。清鏡裡,十載征塵,長把朱顏汙。借箸②青油,揮毫紫塞③,舊事不堪重舉。間闊故山猿鶴,冷落同盟鷗鷺。倦遊也,便檣雲舵月,浩歌歸去。
【註釋】
①書空:用手指在虛空中寫字。
②借箸:意為出謀劃策。《史記·留侯世家》載張良在劉邦吃飯時進策說:“臣請借前箸為大下籌之。”箸,筷子青油:即青油幕,指軍中帳幕。
③紫塞:原指長城。秦築長城,土色皆紫,故云。這單泛指邊塞。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表達詞人決心遠離名利場而隱居的思想感情的詞。當時作者因受專橫恣肆的丁大全的排擠而被罷官,於是乘一葉扁舟,準備歸返故里南康軍(今江西星子)。在歸途中,作者觸景生情,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喜遷鶯》,回顧了他往日的宦海生涯。
【賞析】
上片起句“涼生遙渚”至“降葉滿秋來路”六句,是寫眼前景。“遙渚”、“綠芰”、“漁村”、“蟹舍”,皆是舟行所見景:“涼”、“霜”、“黃花”、“絳葉”皆是具有季節特徵的感受與景物。十一月,在北國,已是冬景蕭蕭,但在江南,卻是黃花絳葉,宛若深秋。說“來路”,正是說“歸路”。作者於寶佑四年的上半年被召為宗學諭(宗室子弟學樣的教官),而在十一月罷官歸裡,“來路”尚記憶猶新,應詔而來時,一路青翠,至此則紅葉滿路了。“來路”一句貌似平淡,其中卻寄寓著諸多深沉的感慨。從春到秋,這短短的時間,作者卻已體驗到宦海浮沉、人生無常的悲痛和無奈,“雙鬢”正是這種經歷和心境的反映。
據《宋史》本傳記載,丁大全是用了先打後拉的手段,逼迫馮去非就範。“遠夢偏欺孤旅”,實指可能就是這件事。去非對丁大全的這種行徑,又憤怒又好笑,同時對官場又多了一層深刻認識,更堅定了遠離官場,隱居而終的決心。所以詞中接下去寫道:“但憑舷微笑,書空無語。”“微笑”,既是對丁大全之流嗤之以鼻,也是作者在訣別官場之後心境安詳的表露。
“書空無語”,是用東晉殷浩的典故。《世說新語。黜免》載,殷浩被廢,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書空,用手指在虛空中寫字。這個典故用得很貼切,作者位雖不及殷浩,但懷抱相似,遭遇相同。作者對這種不公平的遭遇,無話可說,只有書空無語而已。寥寥數語刻畫出一個經歷過宦海浮沉,見識過卑鄙小人後日趨曠達的歸隱者形象。因此,幽憤之情,溢於言表。
下片換頭由映入“清鏡”裡滿面征塵的自我形象,轉入對仕途往事的回憶。“慷覷”,懶得看,實際上是不忍看。“十載”句,指詞人前後算來,他的仕途“征塵”生活,也不過十年左右。“長把朱顏汙”,沉痛之中,雜有憤恨,對當時官場的批判,深刻犀利。《世說新語·輕底》雲:“庾公(亮,字元規)權重,足傾王公(導)。庾在石頭,王在冶城坐,大風揚塵,王以扇拂塵曰:”元規塵汙人!“塵汙”一詞,主要用它政治上的寓意,矛頭直指權奸丁大全之流。經歷過十年的仕途坎坷生活後,詞人從形象到心境都發生了極大改變,往日的朱顏已成“塵滿面,鬢如霜”,所以不忍看。容顏已然蒼老,心境也不例外,對長招朱顏汙“的官場和小人,詞人有了無奈而深刻的體認。
“借箸”、“揮毫”兩句,是具體回憶自己仕途生活中可茲紀念的`內容。“借箸”即出謀畫策,出於《史記》“青油”指軍中帳幕。這裡的“紫塞”,是泛指北方邊塞,馮去非“嘗幹辦淮東轉運司,治儀徵”(《宋史》本傳),儀徵地處南宋的北邊境,比作“紫塞”,亦無不可。從“借箸”、“揮毫”兩句看,馮去非智謀超常,所以能在公卿間出謀運策,在邊塞之上倚馬揮毫。可是卻被罷官,“借箸”,已成陳跡,作者用“舊事不堪重舉”一筆結束過去,同樣寓有不堪回首的沉痛。“間闊”以下,轉寫隱逸志趣。人生中原本不止一種美麗,一種價值。實現仕途抱負固然值得羨慕,但如果客觀條件不允許,何不縱情山水?山林之趣也值得嚮往啊!“間闊”、“冷落”等句,承“十載征塵”而來,對久違的“故山猿鶴”、“同盟鷗鷺”有抱歉之意,同時又開啟結句的“倦遊”一層,脈絡井然。結句則形象而明快地寫出了歸隱的行動。“檣雲舵月,浩歌歸去”,蕭灑而決絕。
應該說這首詞在藝術技巧上是比較成功的。《蕙風詞話》卷二曾全首引錄。並說“此詞多矜煉之句,尤合疏密相間之法,可為初學楷模”。矜煉之句確實不少,如“擎霜”、“招雨”,一“擎”一“招”,把“綠芰”、“黃花”、傲霜鬥雨的精神狀態寫活了:“檣雲舵月”句的“檣”、“舵”,皆名詞用作“意動詞”,即以云為檣,以月為舵,形象豐富,造語空靈而秀美,給人以高逸騷雅、飄飄欲仙之感,與寫歸隱的內容極相貼合。另外,作者恰當地穿插使用了散體句,對句密麗,散體清疏,對句與散體參差成文,這就是況蕙風所說的“尤合疏密相同之法”。
【作者介紹】
馮去非(1192-?)字可遷,號深居,南康軍都昌(今江西星子)人。宋淳祐元年進士。嘗為淮東轉運司幹辦。寶祐中,召為宗學諭。丁大全為左諫議大夫,三學諸生叩閽言不可,理宗下詔禁戒,且立石三學,去非獨不肯書名。寶祐五年,罷歸廬山,不復仕。景定三年,為範晞文《對床夜語》作序,並有書信一首,自署“深居之人”。論詩以氣節自尚。年八十餘卒。《宋史》有傳。去非與丞相程元鳳、參知政事蔡抗善。吳文英有詞與之唱酬。《全宋詞》從《陽春白雪》中輯其詞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