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卜算子》石孝友詞作鑑賞

關於《卜算子》石孝友詞作鑑賞

  【作品介紹】

  《卜算子·見也如何暮》是南宋石孝友的詞作。詞上片是總寫相見、相別、後會無憑,把過去現在將來概括一盡,下片全力以赴寫臨別,突出最使離人難以為懷的一瞬,使全曲終於高潮。

  【原文】

  卜算子

  見也如何①暮②。別也如何遽③。別也應難見也難,後會難憑據④。

  去也如何⑤去。住也如何住。住也應難去也難,此際難分付⑥。

  【註釋】

  ①上片的“如何”:猶言“為何”。

  ②暮:遲;晚

  ③遽(jù):急,倉猝。

  ④難憑據:無把握,無確期。[2]

  ⑤下片的‘如何’:猶言怎樣

  ⑥難分付:宋人口語,猶言不好辦。

  【白話譯文】

  相見為何太晚,而離別又為何如此匆匆。是離別難相見也難,再見無確期。

  離去該怎樣離去,留下又該怎樣留下。是留下難離去也難,此時怎麼辦。

  【賞析】

  眾所周知,離別是中國文學史上萬古常青的一大主題。雖自《詩·邶風·燕燕》以來,描寫離別傷思的.上乘之作不止萬千,但讀這首《 卜算子》,卻仍覺清新俊逸,令人百看不厭。

  “見也如何暮。”起句即嘆相見恨晚。著一“也”字,如聞嘆惋之聲。如何,猶言為何。相見為何太晚,主人公是個中人,見也如何暮,其故自知,知而故嘆,此正無理而妙。從此一聲發自肺腑的嘆恨,已足見其情意之重,相愛之摯矣。但亦見得其心情之棖觸 。相見太晚的原因是“別也如何遽。”又是一聲長嘆:相別又為何太匆忙,原來,主人公眼下正當離別。此句中如何,亦作為何解。嘆恨為何倉促相別,則兩人忘形爾汝,竟不覺光陰荏苒 ,轉眼就要相別之情景,可不言而喻。上句是言過去,此句正言現在 。“別也應難見也難 ”,則是把過去之相見、現在之相別一筆挽合,並且暗示著將來難以重逢。相見則喜,相別則悲,其情本異。相見時難,相別亦難,此情則又相同。

  兩用難字,挽合甚好,語意精闢。不過,相別之難,只緣兩情之難捨難分,相見之難,則為的是人事錯迕之不利。兩用難字,意蘊不同,耐人尋味。見也難之見字,一語雙關,亦須體味。見,既指初見,也指重見,觀上下文可知。初見誠為不易——“見也如何暮”。重見更為艱難——“ 後會無憑據”。後會無憑,關合起句“見也如何暮”,及上句“ 見也難”之語,可知此一愛情實有其終難如願以償的一番苦衷隱痛。主人公情好如此,而終難如願以償,其原因不在主觀而在客觀方面,也可想而知。事實上,雖說是願天下有情人終成了眷屬,可是畢竟是此事古難全呵。上片嘆恨相見何晚,是言過去,又嘆相別何遽,是言現在,再嘆後會無憑,則是言將來。在此一片嘆惋聲中,已道盡此一愛情過去現在未來之全部矣。且看詞人他下片如何寫。

  “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 ”,寫行人臨去時心下猶豫。此處的“如何”,猶言怎樣,與上片用法不同。行人去也,可是又去不得了、不捨得走,可是要“住” ,即留下不去,情勢所迫,又不能夠,正是“住也應難去也難 ”。此句與上片同位句句法相同 ,亦是挽合之筆 。句中兩用難字,意蘊相同。而“別也應難見也難”之兩用難字,則所指不同。此皆須細心體味。寫臨別之情,此已至其極。然而,結句仍寫此情,加倍寫之,筆力始終不懈。“此際難分付。”此際正謂當下臨別之際。分付訓發落,宋人口語。難分付,猶言不好辦。多情自古傷離別,而臨別之際最傷心。此時此刻,唯有徒喚奈何而已。詞情在高潮,戛然而止,餘音卻在繞樑,三日不絕。

  此詞在藝術上富於創新。其構思 、結構、語言、聲情皆可稱道。

  先論其構思。一般離別之作,皆藉助情景交煉,描寫離別場景 ,刻畫人物形象,以烘托、渲染離情。此詞卻跳出常態,另闢蹊徑,既不描寫景象,也不刻畫人物形象,而是直湊單微,托出離人心態。如此則人物情景種種,讀者皆可於言外想象得之。此詞以“見”、“別”、“去”、“住”四字為綱領,反覆回吟聚短離長、欲留不得的悵惘。前後上下僅更動一兩字,拙中見巧,確是言情妙品。可知詩文不必求花描,情之所至,口邊語亦自佳。用白描手法抒情,也是此詞最大特色。所謂白描,即用筆單純簡練,不加烘托渲染。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即指不著筆墨於人物形象情景場面 ,而讀者儘可得之於體味聯想。在中國文學中,意內言外含蓄之美,並非限於比興寫景,也可見諸賦筆抒情,此詞即是一證。

  次論其結構。《卜算子》詞調上下片句拍勻稱一致,此詞充分利用了這一特點營造其抒情結構 。上下片句法完全一樣,全幅結構結態便具有對仗嚴謹之美。但上片是總寫相見、相別、後會無憑,把過去現在將來概括一盡,下片則全力以赴寫臨別,突出最使離人難以為懷的一瞬,使全曲終於高潮,便又在整齊對應中顯出變化靈活之妙。

  再論其語言。此詞語言純然口語,明白如話,讀上來便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尤其詞中四用如何,五用難字,八用也字,兼以分付結尾,真是將情人臨別傷心惶惑無可奈何萬般難堪之情 ,表現得淋漓盡致。可謂極詞家以白話為詞之能事。

  最後論其聲情 。《卜算子》詞調由六句五言、兩句七言構成,七言句用平聲字為句腳,五言句皆用仄聲字叶韻。此詞上下片兩七言句皆用難字為句腳,全詞用去聲字叶韻。八用也字,四用如何,及四用難字,皆用在上下片同位句同一位置。這樣,整齊的句拍,高亮的韻調,復沓的字聲,便構合成一部聲情協調又饒拗怒、悽楚激越而又迴環往復的樂章,於其所表現的纏綿悱惻依依不捨之離情,實為一最佳聲情載體。此詞能在眾多的離別佳作中別具一格,顯出魅力,確有其藝術獨創之奧妙在。[1]

  名家點評

  “詞中白描高手,無過石孝友。《卜算子》……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清李調元《雨村詞話》卷二)

  【作者介紹】

  石孝友,南宋詞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詳。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進士。填詞常用俚俗之語,狀寫男女情

  愛。仕途不順,不羨富貴,隱居於丘壑之間。 石孝友著有《金谷遺音》,《直齋書錄解題》著錄一卷,明《唐宋名賢百家詞》

  本作《金谷詞》,不分卷。有明汲古閣《宋六十名家詞》本、《四部備要》排印本。《全宋詞》據毛□校汲古閣本收錄。更多

  古詩詞賞析內容請關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