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他人的關愛作文

我對他人的關愛作文

  我相信每個人都對自己都很關愛吧,但我們在關愛自己的同時也可以嘗試著去關愛別愛人,因為關愛別人就是自己。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是我對他人的關愛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我對他人的關愛作文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題記

  敬老是一個永久的話題;老人,則是話題中不曾褪色的字眼。人生的問卷答到了這裡,我們是否可以以耐心和愛心來續補這空缺的橫線,在老人的闡述中重踏他們曾走過的路,從敬老的氛圍中感受熾熱的回憶。

  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敬老愛老並非一個傳說,你必須用真誠去充實它。

  唐朝有個姓楊的人,家境貧寒,是不報復,但十分孝順,靠討飯養其父母,故人們叫他楊乞。他在外討的食物,皆帶回家去供奉二老。父母沒有嘗過,他雖然飢餓也不敢先嚐。如有酒時,就跪下捧給父母,等父母接過杯子即起來唱歌跳舞就像小孩一樣,使父母快樂。有人憐憫他窮困,勸他給人打工,用所得收入養親。楊乞答道:“父母年邁,若為人家打工,離家太遠,就不能及時侍奉他們。”聽到的人感到他是個孝子。後來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討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著食物去墓前哭祭。(話外音――若有親孝駐心間,乞食下跪又如何?)

  著名哲學家康德曾經說過:“老年時像青年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該有他的夜曲。”老人的生活不應是黯淡的,更多的應富含生的氣息與愛的歡笑。老一輩革命家朱德著文《回憶我的母親》,以無限的深情讚頌了母親無比的愛和高尚的品質。偉大主席毛澤東接到母親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晝夜兼程,他撫摸著母親的棺木放聲拗哭,悲痛之中揮筆寫下《祭母文》:“吾母高風,首推博愛。”名人尚且如此,我們是不是應該年邁的親人做些什麼呢?

  其實,人生便是平日司空見慣的太陽。它日復一日地遵循著東昇西落的軌道。沒有永遠的烈日當空,無論你的人生多麼不凡,最後你也是會慢慢老去,逝去,最終緩緩地被人們遺忘。人生匆匆,如白駒過隙,繁華如夢,往日歲月如雲煙般流過天際而無可挽留,不奢求天空對它的眷戀,只為靜靜儲蓄飛翔的力量。那些老人們便是我們前行的高標,你無法忽略他們的存在,試說,如果沒有徐徐落下的太陽,又怎會有“夕陽無限好”的美景呢?百善孝為先,是中國的傳統,現在它以飛快的腳步遍佈世界,我相信,“孝”將會佔據道德的核心,它將會是為人處事的底線。敬老愛老,應從現在開始。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終於結束了,回首人生所列出的'假設而我的回答,你滿分了嗎?

  我對他人的關愛作文2

  記得在五年級的暑假中,我去圖書大廈購買參考資料。正當我專注地翻閱書籍時,聽到了一個小男孩的哭聲,我趕忙放下手裡的書,向四周望了望,發現在我不遠處,有一個大約三、四歲的小男孩坐在地上,一邊喊媽媽,一邊哭,看意思是在尋求幫助。我急忙跑過去把他扶起來,擦擦他臉上的淚水。問:“你為什麼哭?是找不到媽媽了嗎?”小男孩連連點頭,接著又禁不住“哇”的大哭起來,我只好安慰到:“小朋友,你別哭了,你看,我來幫你找媽媽,可以嗎。”小男孩漸漸地停止了哭聲,非常信任地向我點點頭。此時的小男孩由於找不到媽媽,哭得滿身大汗,臉漲得通紅。為了儘快找到小男孩的親人,我瞭解了小男孩子的具體情況,他叫小強,和媽媽來買書,自己貪玩亂跑找不到媽媽。小強一邊抽噎,一邊中處張望,尋找媽媽身影。可那天正巧是週末,來買書的人要比平時多一倍還多,小強年齡又小,也說不清媽媽具體穿著長相,我帶著小強不停地在人群中來回穿梭,但始終也不見“親人”的身影。這下可把我難住了,找親人真是比解一道數學題還要難上加難。這下怎麼辦呢?最終,我們只能用最笨的辦法-----守候尋找。

  我和小男孩到三樓工具書附近站下尋視著過往的人,此時我心裡也非常著急,恨不得忙上幫小強找到媽媽,我的身上臉上也冒出了大滿。小男孩也時常用企盼的眼神看著我,好象在說:“大姐姐怎麼辦呢?"我一邊俯下身安慰小男孩,一邊心裡想:小強的媽媽一定因找不到孩子而著急。我們不能站這死等了,應該想一個更好的辦法。就在這時,我突然起到,我小時候和親人走散,是一位阿姨把我帶到了廣播室,幫我找到了媽媽。於是我便帶著他向廣播室走去。

  我們找到一位在那裡工作的阿姨,把事情經過告訴了她。那裡的工作人員很熱情,並及時把小強與媽媽走失的訊息播報出去。不過5分鐘一位慌張的婦女跑進廣播室,此時小強見到了媽媽,兩隻眼睜得大大的,不顧一切撲向了媽媽。母子倆悲喜交集緊緊地抱在一起,我見此情景也為她們的相逢感動得落下了眼淚。這時我看見她們母子高興的樣子,我也悄悄地離開了廣播室。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想:“雖然今天沒買到參考資料,但我心裡甜滋滋的,因為,我今天幫助小強成功的找到了親人,這是我成長中最值得喜悅的一件事。

  喜悅是花朵,綻放出光明和希望;喜悅是果實,回報以芳香與甘甜。在成長過程中只要時時想著付出與奉獻,成功的喜悅就會時常伴你左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