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橋承重試驗》教案分析
《紙橋承重試驗》教案分析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紙橋承重試驗》教案分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在親自實驗過程中,認識紙橋的形狀不同,承受力大小也就不同。
2.培養學生善於提出問題、積極地解決問題的科學探究能力。
3.採取分組的活動形式,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有序的工作能力;透過成品展示、競賽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既合作又競爭意識。
4.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培養學生認真細緻、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製作過程中,培養他們不畏艱難,不循舊規,敢於創新的精神。
5.透過對橋的造型設計,提高創作模型的技能、技巧及可觀賞性。
6.學習科技製作、理解橋的主要結構的作用,透過紙橋的設計與製作在探索中理解材料的強度與它的幾何形狀有關(折成皺褶狀原理:有助於分散力,使力發散開來,有助於承受重力。折成三角形原理:等邊三角形是做堅不可摧的.圖形了,你可以自己做實驗。折成圓筒狀原理:折成圓筒狀紙之間留出一定空隙,亦可很好的分散力)。
活動重難點
在自主探究中發現橋的承受力大小與橋的剖面形狀有關係。
活動過程
一、欣賞匯入,創設情境
1、欣賞橋的圖片
2、認識橋的組成(板書:橋)師:看了剛才的圖片,再聯絡我們生活中的橋,想想橋有哪幾部分組成?生:由橋面和橋墩組成。(橋面:為人、車輛所用的部分)
3、想辦法自己搭橋
(1)師:生活中的橋都是用哪些材料造的?可是現在我們沒有水泥、石頭等材料,你能利用我們現有的東西也來搭一座橋嗎?(可以利用我們組桌上的東西,就用紙做橋墩,也用紙做橋面)那我們搭的是一座紙橋(板書課題:紙橋)
(2)師:現在老師先來搭一座紙橋。我拿兩個字典做橋墩,這裡老師強調一點,兩個橋墩之間的距離必須為30cm。(師量距離)接著我用一張A3紙來做橋面。
4、認識平面橋的力量很小。師:看,橋搭好了,那這橋怎麼樣呢?我們來試一試。老師手上有一個鉤碼,現在我把它放在橋面上,看看會發生什麼現象?(橋面塌了)師:橋面為什麼會塌?
5、提出問題
師:平面橋真是太不結實了,連一個砝碼都承受不了,能承受的重量太小了。但是一座橋最重要的是什麼啊?要能夠承受足夠的重量。(板書:承重)那你們能不能想辦法,不改變橋墩的距離,還是用這些紙,重新設計橋面,讓它能承受住更多的鉤碼呢?那今天我們就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紙橋承重比賽,請同學們做設計師,看哪組同學設計的橋面承受的鉤碼數多,承受能力強。
二、設計、製作橋面
1、紙橋要求
(1)用一張A3紙製作橋面(折、裁、剪、粘、貼)
(2)把橋面架在兩個橋墩上,距離按要求做。
(3)在橋面上放鉤碼,承受鉤碼最多者為優勝。
2、猜想那種形狀的橋面承受力最大明確了而製作要求和比賽規則後,你想要做一個什麼樣的紙橋呢?開動你的腦筋想一想,看看誰的想法最奇特,與眾不同。
3、小組合作製作橋面
(1)小組製作一個橋面
(2)各小組推選出本組最好的橋面進行承重測試
(3)使用小刀、剪刀時注意安全
三、紙橋承重試驗
1、請各組代表帶上你們的作品到前面來,先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介紹完後開始擺砝碼,進行承重測試。
2、啟發學生思考,得出結論:師: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我們剛才的實驗結果,看看你能發現什麼?因為橋面形狀不同。你認為橋的承受力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係生:與橋面形狀有關係。
小結:橋的承受力大小與它的形狀有關.
四、聯絡生活(總結)
1、透過今天的活動,你們發現什麼?
2、師總結生活中改變物體形狀的做法不光運用在造橋中,還有好多的地方應用了我們今天學到的知識。有很多物體,為了增加承受力,往往要改變它的形狀。只要大家平時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你就會發現大自然中的許多奧秘。最後,有一句話,老師要和同學們共勉:不斷嘗試,不斷探索,這就是科學發現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