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深度報道對電視編導職業素養的要求》
論文《深度報道對電視編導職業素養的要求》
摘 要 面對媒體之間日趨激烈的競爭,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是突出媒體差異、構建核心競爭力、服務受眾的需求所在。電視編導必須順應新媒體環境的發展,努力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擔當好受眾的 “把關人”角色,善於對新聞內容進行深入整合,並豐富深度報道的形式。
關鍵詞 深度報道;電視編導;職業素養;要求
引言
隨著媒體競爭的日益激烈,電視新聞節目開始向深度報道發展,同時也對電視編導的職業素養提出更高要求。深度報道強調從不同層面和角度對新聞事件進行剖析,力求更好地發揮電視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因此,電視編導應注重對海量資訊的整合提煉,擔當好受眾的“把關人”,用豐富而深刻的新聞內容給受眾帶來啟發,並提升電視媒體的核心競爭力。
1 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需求
資訊科技的發展使新媒體異軍突起,並推動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其顯著特點之一就是新聞獲取途徑的多樣化。受眾既可以選擇傳統的廣播、電視、報刊媒體瞭解新聞資訊,也可以應用智慧手機、電腦等終端裝置登陸網際網路,隨時關注新聞動態。而且新媒體在新聞資訊的實時報道、關聯資訊提供、互動交流方面的優勢非常突出,網際網路中的入口網站可隨時向受眾傳遞最新的新聞資訊,受眾還可點選相關連結探尋事件的前因後果,並參與互動評論。因此,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是突出媒體差異、構建核心競爭力、服務受眾的需求所在。
首先,全媒體時代各大新聞媒體對新聞事件的報道存在趨同性,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對新聞事件的基本描述較為相似,缺少媒體差異和新意勢必會導致電視新聞媒體競爭力的下滑,例如在重大事件發生時,受眾往往是先從新媒體中接到通知。而深度報道則能夠充分藉助電視媒體視聽結合的優勢,在陳述新聞資訊的基礎上,對新聞事件給予全方位多角度的剖析,從而彰顯媒體之間的差異。其次,新媒體在新聞資訊傳遞的時效性、整合性以及互動性方面給電視媒體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電視新聞節目若要擁有穩定的受眾群體,不斷提高節目收視率,就必須在節目質量上下功夫。深度報道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正面或負面報道,而是對複雜事物多層次和多側面的描繪,直至揭示其本質。所以深度報道可以引導受眾更為理性地思考,避免停留於事件的表面,其節目內涵豐富、分析由表及裡,對樹立電視媒體公信力、構建核心競爭力都具有重要意義。最後,深度報道不僅涵蓋對新聞事件本身的探討,還涉及相關領域及未來的分析,受眾可從中受到深刻啟發,並用以指導自身的行為,因而深度報道也有助於提升受眾服務水平。
2 深度報道需求下電視編導提升職業素養的必要性
面對媒體的激烈競爭,電視新聞需要從傳統的新聞資訊播報向深度報道的方向發展,充分藉助電視媒體的優勢,從不同層面和角度對新聞事件加以剖析,以便更好地發揮電視新聞媒體的輿論領航作用,展現媒體公信力。因此,電視編導必須順應新媒體環境的發展,努力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
一方面,全媒體時代下,電視媒體對新聞資訊的報道不能再拘泥於傳統的思維。如果電視編導將新聞節目定位於新聞資訊的傳遞,而不是深度的分析和解讀,那麼電視新聞就會缺乏自身的競爭力,原先的受眾群體也會逐漸流失,轉而選取其他更為便捷、更具新意的媒體獲取新聞資訊。但深度報道也並非輕而易舉,其中既有新技術的應用,也有海量資訊的整合,以及深度分析內容的策劃。例如對重大新聞事件展開的深度報道,編導就要深入考慮事件所牽涉的領域,如何及時跟蹤新聞現場,如何還原事件的始末,如何用輿論引導受眾。這些工作都需要電視編導從思想到能力的轉變,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才能促進深度報道發展。
另一方面,全媒體時代不僅新聞獲取途徑多樣化,電視新聞節目的形式也同樣在向多元化方向轉變,無論是嚴肅性的新聞話題,還是民生類的新聞,其中都不乏大量的深度報道。而受眾的審美能力、受教育水平也在與日俱增,他們對新聞資訊的關注除了時效的要求,還有新聞質量的訴求。千篇一律的`新聞報道已經不能吸引受眾的目光,解說式新聞、訪談式新聞往往更能提高受眾對電視新聞的忠誠度。所以隨著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發展,深度報道的涉及面更廣,其中還暗含文化藝術、人文關懷等思想和訴求,電視編導也必須不斷提升職業素養,才能更好地駕馭深度報道工作。
3 深度報道需求下電視編導提升職業素養的方向
為推動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工作的發展,電視編導首先應擔當好受眾的“把關人”角色,進而對新聞內容進行深入整合,並豐富深度報道的形式。
第一,擔當受眾的“把關人”角色。電視媒體的優勢在於公信力強,尤其在重大事件發生後,受眾更願意透過傳統媒體確認資訊的真實性和關注事件的發展。所以電視編導在提升職業素養的過程中,首先要將服務受眾作為重要使命,踐行媒體的社會責任,擔當好受眾的“把關人”。當前在強調個性的新媒體環境中,傳統媒介的“把關”作用被削弱。面對海量的新聞資訊,受眾也需要從中進行篩選,關注有價值的新聞資訊,對一些新聞資訊的真偽加以辨別。受眾對新聞資訊篩選和過濾的需求恰恰是對新聞“把關人”的訴求體現。電視編導要善於策劃和選取深度報道的主題,在海量資訊中尋找有代表性、有助於樹立媒體公信力的切入點,透過深度報道的傳遞,使受眾能夠“近距離”接觸新聞事件的始末,掃除對種種問題的疑惑。而且電視編導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才能在重大事件、突發事件發生後,及時捕捉深度報道所需的新聞素材。
第二,對新聞內容進行深入整合。深度報道雖然要求具備豐富的素材,但並不是簡單地將各種論證依據一一羅列,而是要有嚴謹的前後邏輯關係,環環緊扣,步步深入,這樣才能達到牽動人心的效果,提升節目的影響力。因此,電視編導需要具備組織和策劃能力,能夠結合新聞主題深入挖掘相關的素材,並將素材編輯整合起來,形成有機整體。無論是宏觀的審時度勢,還是微觀的精雕細刻,都是與編導的綜合素養分不開的。例如,面對重大事件、突發事件,編導要迅速把握新聞主導方向,然後確定對新聞現場的跟蹤調查方法,適時透過演播室與現場聯線溝通;對於影響廣泛的新聞事件,編導不僅要重視一線資訊的反饋,還應邀請重要的專家,提供專業的分析論證,以及將不同時間、地區的相關資訊進行對比追溯,發起和受眾的互動交流等等,使深度報道節目形成系統性的貫穿。
第三,豐富深度報道的表現形式。既然是深度報道,就不是簡單地表述新聞資訊本身,而是要用充實的素材去論證去分析,因而其表現形式也關係到深度報道的質量。對一篇新聞報道來說,內容代表的是深度,而表現的形式和手法凸顯的是厚度,深度與厚度相輔相成。電視編導的閱讀和思考能力、審美能力、創新能力都要上升到新的高度。電視編導不僅要充實自身的文化底蘊,拓展知識面,增加社會閱歷,還要廣泛學習國內外知名新聞欄目的經驗,善於推陳出新,使深度報道更具文化藝術水準,從而增強節目對受眾的吸引力。從某種意義上說,受眾觀看新聞節目已經不再是單純地獲取新聞資訊,而是將觀看新聞的過程視為一種精神享受。所以電視編導應借勢新媒體發展,促進媒體之間的融合,用多種形式強化深度報道的表達效果,提高新聞節目的觀賞價值。
參考文獻
[2]冶進海.淺談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專題節目中的編導意識[J].東南傳播,2013(3).
[3]周恩佳.新時期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特點與優勢[J].新聞研究導刊,2014(15).
[4]左治.如何做好電視新聞深度報道[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