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志願者聯合行動實施方案範文

科普志願者聯合行動實施方案範文

  目前,我省註冊科普志願者已達60餘萬人,對提高我省公眾的科學素質做出了重要貢獻。為更好地發揮全省各級各類科普志願者在創新驅動發展和公民科學素質提升中的重要作用,推動全省科普志願服務全面深入開展,制定方案如下。

  一、全省科普志願者服務公民科學素質提升聯合行動

  今年科普日期間,透過省、市、縣科協,省級學會、高校科協等,以公民科學素養大賽和農民知識競賽為活動載體,組織全省科普志願者開展服務公民科學素質提升聯合行動,不斷提升我省公民科學素養,著力在全社會營造創新創業文化氛圍。

  (一)培訓物件。以青少年、農民、城鎮勞動者、領導幹部和公務員四大人群為主要服務物件。

  (二)培訓形式。進社群、學校、農村、機關、科普基地等開展以課堂授課、輔導、影片微課堂等形式的`培訓。

  (三)培訓內容。以《公民科學素養讀本》(精選本)為大綱,適當增加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xx科普特色內容。《科學大眾》雜誌社提供精編公民科學素養讀本內容,省科技幹部進修學院負責印發全省各地。

  (四)培訓時間。8月10日—9月30日,配合xx省首屆公民科學素養大賽活動,透過市、縣科協和基層組織,省級學會、高校科協等進行組織發動科普志願者開展培訓。

  (五)服務結果認定。科普志願者開展培訓等志願服務由各級科協,省級學會、高校科協在網上或手機客戶端平臺登記服務內容、認定服務時間,發放電子證書。認定結果將作為優秀科普志願者評選的依據。

  (六)工作目標。各地註冊科普志願者開展培訓參與率要達到60%、合格率達50%(合格是指每個志願者服務時間不少於20小時/年),到今年年底,各地、各省級學會、高校科協科普志願者動態增長率達10%。

  二、開展優秀科普志願者、優秀科普志願服務專案評選

  (一)名額分配

  全省優秀科普志願者評選名額30名,優秀科普志願服務專案15個。

  每個設區市分配2名優秀科普志願者、1個優秀科普志願服務專案候選名額。

  省級學會、高校科協共分配4名優秀科普志願者、2個優秀科普志願服務專案候選名額。

  (二)優秀科普志願者推薦條件

  1、熱心科普事業的科普志願者,已在“xx省科普志願者”網和“志願xx”網註冊登記。

  2、今年參加科普志願服務時間不少於20小時。

  3、積極參與科技活動周、科普日以及專題性科普活動,服務覆蓋面廣、取得較好社會效益。

  4、受眾獲得感強,效果明顯。

  5、優秀科普志願者要具有代表性。

  (三)優秀科普志願服務專案(活動)推薦條件

  1、專案符合“四服務”定位,面向基層,促進創新驅動發展,促進公民科學素質提升。

  2、專案實施遵守法律法規,成效顯著,有創意、可評估、可持續,有示範、引導作用。

  3、具有健全的組織體系和規範的管理制度,經常性開展科普志願服務活動。

  4、開展活動經常化,專案實施時間一年以上,專案覆蓋面廣,實施成效好,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應。

  (四)申報、評選程式

  1、以各省級學會、高校科協,各設區市科協為單位,按分配名額推薦報送候選人和專案(活動)有關材料。各省級學會、高校科協推薦優秀科普志願者不超過1名,專案不超過1專案。

  2、根據候選人事蹟材料、專案材料,組織有關專家進行評選。

  3、省科協黨組審定。

  4、評選結果網上公示。

  5、通報表揚(優秀科普志願者頒發證書、優秀科普志願服務專案(活動)授予獎牌)。

  三、常態化開展科普志願服務活動

  持續在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級學會組織、高校科協、基層組織中發展科普志願者,進一步深化活動內涵、完善工作方案、提升服務水平,常態化、制度化開展“三百行動”等群眾性、社會性科普志願服務活動,即“百名首席科技傳播專家進百校”、“百個科技傳播專家服務團進百縣(市、區)”、“百個科普志願者服務團進百村(社群)”等活動。以需求為導向,開展以主題科普報告會、科普講座、培訓等形式的科普志願服務活動,將科技教育、科學傳播與普及工作覆蓋到鄉鎮(街道)、延伸到村(社群),確保活動深入有效開展並取得實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