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調查報告(精選11篇)
關於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調查報告(精選11篇)
在不瞭解某一情況、某一事件時,我們要透過科學的方法去研究,並根據調查情況撰寫調查報告。怎樣寫調查報告才規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調查報告 篇1
一、調查工作概述
(一)、調查概況
筆者於秋對我實習所在的小學(x縣xx基金小學)進行了校園文化建設調查。透過調查研究,對該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現狀有了初步的瞭解,為準確地掌握當前農村小學的校園文化建設現狀,深化教育改革,加強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針對性,提高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研目的、意義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辦學理念的具體體現,是學校發揮育人功能的重要抓手。為加強校際學習聯絡,進一步探索具有各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新路子,開啟學校德育與教學相互促進的新局面。
(三)、調查切入點
此次調查以校園文化建設為主要內容,即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為主要切入點展開調查。
(四)、調查時間及物件
調查時間9月20日—1月20日
調查物件x縣xx基金小學及該校部分教師、學生
(五)、學校概況
x縣xx基金小學原名大埠中心小學,是一所始建於的名不見經傳的典型山區小學,因條件所限,學校規模極小,校園破爛不堪,當時的校園面積僅有3000多平方米,校舍不足1000平方米,且一半以上還是低矮破爛、陰暗潮溼的一級危房。在校的學生也不過200多人。因為校舍嚴重不足,周邊村莊裡的許多學齡孩子都無法入校讀書,只能分散在另外幾個教學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生產隊的土倉庫裡上課。就在這一年,正在尋找資助物件的洪逸揮先生,在贛州市旅遊局的牽線搭橋下,與大埠中心小學結上了不解之緣,大埠中心小學也從此更名為xx基金小學。
如今,該校的辦學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校園面積翻了幾番,危房全部被拆除,建起了寬敞明亮的教學樓和宿舍樓,教學環境和設施裝置得到大大的改善,學校辦學規模也不斷擴大,目前已擁有學生1167人,教職工46人,且30歲以下的教師佔教師總人數的2/3,比原來增加了近三倍。
來,逸揮基金會以一種全新的精神理念一直關心學校的成長,使學校管理大大加強,辦學質量顯著提高,由全縣後進一躍進入了先進行列。在舉行的三年級語文、四年級數學抽考中,該校成績分別名列全縣同類學校第一、第二名。起,在全縣抽考中,該校又連續四年取得全縣同類學校第一名。師生中還湧現了一大批工作、學業、操行優秀分子,受到各級表彰,其中有一名教師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加上學校其他各方面均取得不錯的進步,從起至今,該校連續獲得“市文明校園、德育示範學校”、“紅領巾示範學校”、“小公民道德建設示範基地”、“文明校園建立先進單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等眾多榮譽。
二、調查基本情況分析
x縣xx基金小學把校園文化建設置於體現學校理念、學校精神、學校品位的高度來積極構建,使其在倡導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素質的過程中,較好地發揮其育人功能,成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力支撐。
1、精心設計,構建綠化、美化、知識化的校園環境。
在建立過程中,學校在佈局調整、建築設計、區域劃分、小品點綴、綠化配套等方面進行了精心的設計與構建。尤其在學校內部環境的建設上,以“從新”、“從特”、“從細”來裝點佈置。目前,校園內教室、宿舍、走廊、活動室都能做到美觀潔淨,而各式宣傳櫥窗、畫廊、黑板報上豐富多彩的內容成為全校師生經常駐足,翹首以待的一道可口的精神快餐。展現在各區域的宣傳標語、校訓、名人警句無不體現出師生們的人生信仰或教育理念。教師、學生的一些書法、美術作品的點綴,加濃了學校典雅怡人的文化氛圍,給師生提供一個賞心悅目、充滿生機的教育空間。學校的校園環境真正成無字的詩、無聲的歌、立體的畫。
2、規範有序,形成制約、自律、激勵的法治環境。
以法治校、以法治教,應是實現學校管理序化最佳化的重要途徑,也是弘揚校園文化的重要原則。近三年來,學校依據學校章程,建立與健全了一系列具有客觀性、穩定性、系統性特點的規章制度,使學校在校園管理、評先薦優、行為規範、考績考勤等諸方面有章可循。在制定或修改每一項制度時,學校都組織教師或學生積極參與,發動大家充分發表意見,力求各項制度能為全體成員共同認可,共同接受。
3、與時俱進,倡導開拓、進取、創新的人文環境。
x縣xx基金小學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十分重視人文環境的構築,盡最大限度地把時代資訊、時代精神、時代理念融入校園文化之中,使學生能做到“立足校園、關注祖國、放眼世界”。一週一次的國旗下講話,直接成為“世紀論壇”。在這“世紀論壇”上,講話者歌頌改革開放以來的豐碩成果,介紹科技發展的最新成就,暢談個人的社會責任,描繪獻身四化、獻身祖國的宏偉理想,所有這些,激發了全校學生愛校愛國、立志成才的熱情。
4、以人為本,最佳化培養特長的活動環境。
校園文化的建設應是一種動態的過程,它應當以人為宗旨,以活動為載體,透過校園文化的張揚與滲透,來鮮明學校理念,鮮明教育理念,發展師生個性、陶冶師生情操,增加師生的自主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民主法律意識和開拓創新意識。近幾年來,學校採用“座標式”來組織開展各類活動。橫向以時間為序,在每學期,每學年中具體規劃好面與點的校園文化活動。活動內容的安排主要依據紀念節日、傳統節日、學校特點來組織。縱向以空間為序,透過陣地建設來組織安排活動。近幾年來,學校充分利用一切文化宣傳陣地,音樂、美術、書法等興趣小組、學校德育基地、社會實踐基地等,使教師與學生都有共同參與的空間,都有“露一手”的機會。校園文化活動的積極開展,既普及又有提高,使全校師生在活動中激發了興趣,發展了個性,培養了特長,形成了風格。形成校園文化的鮮明特色與風格。
三、調查收穫與思考
當代的學生具有“興趣多樣化,生活多色彩,成才途徑多”的特點。校園文化建設可以滿足他們求新知、求技能、求娛樂、求交際、善表現的願望及要求;能開拓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有利於他們在知識、能力、道德、情操諸方面的發展。因此,全面性、多層次、多角度地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對學校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1、校園文化建設在陶冶學生情操,豐富業餘生活的同時,能激發調動他們的創造性,使他們的剩餘精力得到渲洩,使他們的潛能得到開發利用。
2、校園文化活動可以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責任感,起到自覺維護班級、學校的榮譽,激勵他們為全面成長而努力學習、認真探索。
3、校園文化活動能調劑、豐富學生的業餘生活,使他們在緊張的學習之餘得到輕鬆愉快的休息,同時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促進學校全方位、多角度為學生成長、成才進行研究和探討。
4、可以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建設的教育作用,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學生在接受教師教育的同時,透過參加校園文化活動來提高自己的素質,為將來走向更高一級學校打好基礎,做好準備。
5、校園文化是學校師生共同創造的群體文化,優秀的校園文化寄託了全體師生的理想、希望、要求,滿足了全體師生共同的需要,使學校群體產生強烈的內聚力量和激勵力量。同時能夠激發全體師生對學校目標、準則的認同感。個體對群體強烈的歸屬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一方面,校園文化建設越發達、愈成熟,群體心理就愈協調、相融的越統一,學校對個體的吸引力、凝聚力、激勵力就愈大,群體意識就愈強。另一方面,處於社會中的體現凝聚力、激勵力的學校形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透過擴散、傳播,還會使外部公眾對學校的信念、目標、育人的有效性也產生認同和信心,這樣就可以強化學校內部的自信力,從而將個體目標整合為學校總目標。
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調查報告 篇2
校園文化是學校的重要特徵,學校的魅力在於它有豐富的智力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種學習、研究的氛圍本身就是一種引導人、教育人的力量。為充分掌握校園文化建設情況,我們展開了此次調查。
一、調查內容
此次調查我們以xx大學為的學生為目標群體,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98份,有效率為100%。調查的時間為20xx年9月12日至19日。
二、調查統計
1.對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滿意度情況:在教風方面,有41.67%的同學表示較為滿意,36%的說不清楚,16.73%的較不滿意,而有3.3%的同學覺得很滿意,3.3%的同學深感非常不滿。 學風方面,非常滿意的同學僅有1.43%,另一端,非常不滿意的同學佔有5.72%,較為滿意者有45.71%,而較不滿意者則有25.71%,中立者即不清楚的有21.43%。
2.學生對校園行為文化、學術、科技活動的滿意程度情況:覺得很滿意,對自己有幫助的佔調查人數的15%,滿意對自己有一定幫助的佔46%,感覺一般,沒什麼幫助的有13%,不能滿足需求的佔11%,不參加也不關心的群體佔15%。
3.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的調查情況:對校園文化建設的評價其中非常滿意的佔5%,較為滿意的佔43.33%,有18.33%表示說不清,而較不滿意者有25%,非常不滿意的仍有8.34%。
4.在我校是否需要建立校歌方面:有89%的人認為需要, 有11%得人認為不需要。
5.對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前景的預期:1.67%的調查物件持非常樂觀的態度,45%比較樂觀,31.67%說不清楚,18.33%的調查物件的態度比較不樂觀,3.33%非常不樂觀。
三、總結
透過調查,我們不僅充分了解了學校同學對於學院目前的校園文化建設的滿意度及看法,而且也能為加強和完善學院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一些參考,為同學們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學校應重視校園人文環境建設,視校內文化設施建設,加大人、財、物等方面的投入。
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調查報告 篇3
前言
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群體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學生為代表的文化觀念以及由引所規範的學生特有的思維特徵、行為特徵和方式;學生課餘生活中一切以群體形式出現的文化活動,如詩社、棋牌俱樂部、書社、文學社等社團活動,其中最能體現校園文化本質內容的是校園風氣或校園精神。
校園文化是學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氣氛,它包括校園建築設計、校園景觀、綠化美化這種物化形態的內容,也包括學校的傳統、校風、學風、人際關係、集體輿論。心理氛圍以及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和學校成員在共同活動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規範的行為準則。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文化是學校在建設和發展歷程中所形成的一切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如今的大學校園,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均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透過對在校大學生的調查,瞭解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的基本情況,找出利弊,可以更好的對學校的校園文化進行建設。
調查分析
學校的發展是一個漫長而又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學校的壯大的過程中,校園文化的建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校園文化質量的提高,會影響到一個學校多方面的發展和變化,影響學校內教師和學生的素質和能力的提高,校園內各項活動的開展,文化和物質方面的建設。所以,關注校園文化的建設關係到整個學校今後的發展方向和目標、規劃的設定。
校園文化是以學校校園為地理環境圈,以社會文化為背景,以學校管理者和全體師生員工組織校園人為主體,在學校教育,學習、生活管理過程中的活動方式和活動結果,這種方式和結果以具有校園特色的物質型號司和精神形式為其外部表現並影響和制約著校園人的發展。校園文化的最高價值在於促進校園人的發展。校園文化包括三個基本形式,即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和制度文化建設。物質文化建設是學校的物質基礎,是校園最直觀的外在表現形式,包括學校的校容校貌、圖書資料、人文景觀、校園綠化、環境衛生等。這些都是在一定計劃和要求下創造的“硬體”文化成果,回對校園文化主體的思想行為和情感產生一定的影響。優美舒適的校園環境可激發和薰陶師生積極向上、奮發進取的精神,能增強學校的吸引力、感召力和知名度。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校園精神文化內涵豐富,其中以社團文化活動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校園精神文化是校園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的保障和體現。制度文化建設使學校環境能夠對學校學生實施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全面教育,保證學校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秩序,從而有條件、控制其他對高校育人工作的不利因素。成為改善和整合校園整體文化對學生髮揮積極作用的重要因素。
調查實證材料
一、在物質文化建設方面
校園文化氛圍不能憑空產生,它須藉助一定的物質或載體來營造和傳播。校園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的物質載體,它是整個校園文化的外在標誌,所以應該重視校園文化中的物質載體和文化活動所營造出來的環境氛圍。
我們主要對當前學校內硬體設施,綠化,衛生情況及圖書資料進行了調查,由調查可知,我校在逐步完善和建設時期,有許多方面存在著資源和設施的短缺,特別是在學校圖書資料置備方面,學校還需要加快配備的速度,以儘快滿足廣大師生對所需書籍的需求。
但從總體上看,廣大學生對學校的物質建設的變化是有目共睹的,對校園內基本物質建設還是滿意的。依託物質建設為基礎條件,學校在其他文化活動方面才可以更好的展開,為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精神文化建設方面
狹義的校園文化是指學校的藝術教育和學生的各種課外活動,以社團為主要的表現形式。在對校園精神文化建設調查時,我們主要抓住校園內學生與社團的聯絡,學生對社團的看法等進行調查,以透過分析我校社團建設情況,發現和分析我校在精神文化建設的不足和缺陷。
大學生社團是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重要場所,是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第二課堂,對豐富學生的業餘文化生活和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有著重要作用,是學生提高素質和能力的重要途徑。社團活動是大學生認識能力的互動,最終將推動大學生知識和能力的豐富和提高。
由第五題調查結果可知社團活動在校園文化活動的比重還是很大的,這就反映出社團活動在我校的校園文化中的地位不可忽視,社團活動的好與壞,成與敗,可能會直接影響到我校校園文化的建設,進而對我校總體發展產生作用。由問卷第六題可反映出學生們對社團建設和發展的建議和希望,即社團的建設要以專業知識,文化活動,體育等方面的活動多產生聯絡和互動,這樣更能調動和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著以為學生服務為目的的宗旨,滿足學生的需求,真正使學生受益。
大學生主動選擇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除了有著一種積極的熱情和踴躍參加的激情外,還有著積極向上的目標,即培養自己的能力,豐富課餘,追求知識的主動上進的想法。作為社團的組織者領導者應該意識到這一點,恰當的利用和合理的發揮學生們的特點。不僅對會對整個社團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和優勢,同時也是使學生們的能力得以展現和進一步得到鍛鍊。從而對我校的精神文化建設產生推動作用。
在社團發展和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於組織活動的單調和缺乏吸引力(見第七題)。導致在社團招募新社員和組織活動時,學生的配合不夠積極,主動,學校在這方面也應該給於社團相應的重視,在社團的內容的豐富性上下功夫,以調動廣大學生參與與組織活動的積極性。
三、制度文化建設
一個學校要正常執行,就必須有一套完善的規章制度,並且各項制度要賞罰分明,對於表現優異的學生,要及時給予必要形式的獎勵,而對於無視規章制度有意違反校規者,要給予必要的處罰。在規章制度面前賞罰分明,久而久之,使我校學生自覺規範言行養成良好的校風校紀。在這方面,我校學生對學校管理普遍認為過於嚴格。
調查結果分析
透過以上對大學校園文化的分析,至此提出一些建議,希望能有助於校園文化建設的開展和進步。
一、充分發揮學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學生在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中的"主體"作用一般應當包括兩方面的含義:
其一、校園文化對學生而言,一定要滿足他們的需求,使他們真正受益。沒有了學生的認同和參與,任何校園文化都是殘缺的或者說是沒有價值和沒有意義的。學生應當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
其二、要使校園文化真正滿足學生的需求, 真正使學生受益,校園文化活動的組織者最好應該是學生自己。校園文化的開展更多的是在課外活動中進行,所以,它不能有太多的說教與約束,而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依靠學生自己為自己盡情得創意、盡心得組織和盡力得參與。學生是針對自己的校園文化的組織者主體。所以,今後必須切實重視和充分發揮學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不斷受益中,依靠自己真正促使校園文化不斷地多樣化、豐富化和有效化。
二、校園文化在形式上要有所創新
我校是一所剛剛新建的高等院校,存在著許多未成型的觀念和體制,隨著我校的不斷建設和發展,我們在實踐中會摸索到新的方式和方法。
第一,在校園物質文化方面的創新。即透過規劃設計、建立、修整或擴充內涵,以增加或增強校園設施、裝置等設施及功能,把校園建設成為讀書做學問的好地方,為創新人才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第二,是校園精神文化的創新。即培育、提升和塑造優良的校園群體意識和文化概念,這是校園文化創新的核心和靈魂。透過精神文化的創新,為創新人才的成長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第三,是校園制度文化的創新。即變革學校的組織形式、管理體制以及具體的方針政策等,這是校園文化創新的核心。透過制度文化創新,為創新人才的成長創造良好的機制和氛圍。
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調查報告 篇4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關於大力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通知》等檔案精神,按照萬盛經開區教育局工作統一部署,結合重慶市進盛實驗中學辦學實際,經過大量資料收集和分析,形成此調研報告。
一、學校簡介
重慶市進盛實驗中學校創建於
1945年9月,由東林礦業公司萬盛煤礦員工子弟小學校開辦;1950年更名為“西南工業部四0三煤礦子弟學校”;
1951年更名為“公私合營東林煤礦職工子弟學校”;
1959年9月更名為“魚田堡煤礦子弟校”;
1965年,更名為“南桐礦務局職工子弟校”;
1968年更名為“南桐礦務局機修廠子弟校”;
1978年更名為“南桐礦務局第二職工子弟校”
1982年9月成立“南桐礦務局中學校”;
1983年更名為“南桐礦務局第一中學校”;
XX年1月更名為萬盛區東林初級中學校,XX年11月,學校恢復高中辦學,更名為重慶市萬盛區東林高階中學,XX年7月,與原進盛實驗中學校合併,成立重慶市進盛實驗中學校。
目前學校佔地面積30203平方米,建築面積27511平方米。其中教學樓5棟,實驗樓1棟,共計教室78間,功能室19間,辦公室47間,會議室5間。室外塑膠運動場2塊,面積8000平方米,室內塑膠運動場923平方米,食堂948平方米,教師宿舍1棟,學生公寓3棟,學生浴室1棟。目前有班級個,其中高中班,學生人,教職工人。美術、音樂、舞蹈、計算機等教室基本具備。
二、文化現狀
學校的誕生與抗戰和採煤都有密切的關係,經過70餘年風雨,學校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並逐步形成底蘊厚重的文化理念、辦學理念。
重慶市進盛實驗中學的文化理念是“竹文化”,以培養高尚、正直、有用的人才。文化特色是“礦工底蘊、修竹氣質”。文化建設方向是“傳承·弘揚·拓新”。文化建設途徑是“承載傳統文明·打造時代特色”。
重慶市進盛實驗中學的辦學理念“奠基成功人生”。學校精神是“負重自強、和諧共進”。校訓是“知行精進、日新月盛”。校風是“虛心致遠、止於至善”。教風是“兼百家之美、嚴不倦之教”。學風是“博採眾長日高日上”。
根據這一系列完整理念,確立了學校的教育主線,這就是“竹韻勁節、文武兼習、擔當責任、永懷感恩”。圍繞這一教育主線,學校辦學質量的提高既要重視書本知識的學習,又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通過歷史挖掘和地區實際,以及學校優勢、傳統等等,逐步形成以武術、羽毛球為教育品牌,兼顧其他藝術學科,以“感恩與責任”為德育主線,強力推行校園文化的建設工作。
(一)武術特色:
圍繞武術特色教育教學工作,近年來先後完成了一定的武術文化建設工作。如一是完成了武術文化浮雕;二是以年級、班級為單位,建立了武術廊道文化;三是在體育課中全面推廣武術專案;四是開展了以武術為主的大課間活動;五是開展了一年一度的全校性的武術套路比賽;六是確立了“武術教育在學校全面開展的”課題研究;七是以班會課等為載體,大力弘楊武術文化;八是在學校各種活動中均有意識的穿插武術節目,以達到宣傳武術特色;九是在師生中建立武術業餘愛好者聯盟,開展晨練等;十是與有關部門聯姻,建立太極拳、跆拳道、散打等專業訓練隊伍……目前,已經初步營造出武術文化氛圍。需要指出的是,重慶市進盛實驗中學開展武術特色教育教學活動的資料、新聞先後在《重慶日報》、《西部開發報》、《萬盛經開報》,以及地區電視臺得以報道,並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在重慶市的各種運動會中,武術也獲得了各種金牌十餘枚。
(二)竹韻文化:圍繞竹文化
一是完成了校歌、校旗、校徽、校訓、班牌等等的設計工作,並廣泛應用於學校各種媒介中;
二是發行了校刊、校報;
三是完成了竹文化廊道文化建設;
四是將學生的書畫作品上牆展覽;
五是製作了大量反映學校的展板;
六是開展了系列大型“竹韻勁節書青春”舞臺活動;
七是開展了寢室文化、辦公室文化、教室文化的建設工作;
八是全面綠化、美化校園,種植了比較多的樹木花草;
九是重點開展了以學生會為中心的講文明、愛衛生活動;
十是開展了有上千人參加的各種特長生專業訓練,藝術體育高考成績突出。
同樣需要說明的是,在萬盛子如廣場開展的“竹韻勁節書青春”大型活動,得到了廣大市民的交口稱讚。而恢復高中辦學後,藝術體育培養的學生前後有700餘人進入了各級院校,其中不乏“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成都體育學院”、“西南大學”等等知名大學,較好的實現了高考與文化建設的結合。
三、存在問題
雖然重慶市進盛實驗中學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從縱向看,還沒有完全發掘出學校豐厚的歷史底蘊;從橫向看,與兄弟學校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具體表現在特色不夠鮮明,文化不夠彰顯,繼承不夠統一,執行不夠嚴肅。在文化特色與應試教育中還左右搖擺,缺乏足夠的毅力和恆心來辦好校園文化建設,部分幹部教師對於校園文化建設的認識還存在偏見。透過調查研究,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還存在問題。
一是特色教育沒有有效開展,特別是武術特色的開展工作還處於低效率狀態,還沒有樹立成學校的文化品牌,沒有成為學校對外交流的一張名片。個別教師主人翁意識淡薄,敬業精神不強,缺乏工作的積極主動性,對學校佈置的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存在一定的牴觸情緒,工作中敷衍了事,馬虎應對,消極幹事。
二是校園文化建設工作還缺乏系統化和常態化,部分工作屬於見子打子狀態,缺乏前瞻性,結果導致工作疲於命,但效果未必最佳。一些分管領導也圍繞著自己的小地盤打算,缺乏全盤意識和犧牲精神。許多工作各自為陣,使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執行力度不夠,沒有最大限度完成此項工作。
三是已經完成的校園文化符號還沒有最大限度地宣傳展示,沒有有效利用校園的地理環境,因地制宜地營造校園文化,以至於學生還對於學校的各種標識不夠了解。
四是校園衛生做得多,保持差,亂丟垃圾現象十分突出。語言不夠文明現象時有發生,校牌佩帶堅持不好,亂塗亂畫時有發生。
五是部分幹部教師缺乏正確的校園文化觀,潛意識還存在主、副課觀點,始終頑固堅持傳統課堂教學,忽略課外活動,特別是社會實踐。就是高中考試中十分重要的藝術體育考試,也認為是小兒科現象。評優評先、獎金制度、福利待遇等方面沒有考慮藝術體育教師的利益和感受,使部分特長教師也存在工作消極情緒。
四、今後方向
為此我們認為學校下階段在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中,將著力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將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有機結合,完善制度,加強執行力,儘快形成完整的校園文化體系,確立校園文化建設完成時間表,嚴格檢查力度,務求完成工作。避免走形式、喊口號。
二是在原有校園文化建設領導班子的基礎上,重新進行職能分工,特別是對於那些具有交叉性質的工作,要嚴格執行領導負責制,落實領導具體負責。
三是在當前基礎上,有效利用學校的圍牆、教室、花園、房屋、操場、廊道,以及學校廣播站、電腦、網頁、校刊、校報、校訊通等,全面豐富學校文化氛圍,如張貼校徽,播放校歌,強力營造文化氛圍。
四是重點開展武術活動,開設專門的武術課,儘快形成武術周活動體系,儘快形成全校參與的高潮,建設學校武術用教室和陳列室。以此為核心,將學校已經頗有影響和成績的藝術、體育特長訓練做大、做強。
校園文化建設不僅彰顯了學校辦學的教育魅力,還為深化素質教育,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奠定良好基礎。今後,重慶市進盛實驗中學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將努力創出特色、形成品牌,加強人文關懷、提高人文素養,讓學校真正成為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為萬盛這方熱土培養大量有用的。
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調查報告 篇5
中學建校兩年來,堅定不移地走”以德治校、特色辦學“之路,致力於學校文化特色建設,擴充套件了自己的生存空間,促進了學校持續不斷的發展。學校以《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見》為指導思想,在強化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教育、教學活動場所的同時,積
極開展了學生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對學生道德情操的培養和行為規範的養成起到了較好的教育內化作用,逐步形成了”校以育人為本,師以敬業為樂,生以成才為志“的良好風尚。
一、加強物質文化建設,美化校園環境。
物質文化是一種直觀性文化,它直接表現出師生所處的文化氛圍,如校園佈局、建築裝飾、教學設施、環境衛生等。我校的物質文化建設以”三個面向“為指導思想,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充分體現了全校師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審美觀。兩年來,學校借建立市級示範初中之際,加大了校園文化硬體建設的力度,投入大量資金用於校園的改造和美化,學校的綠化面積、品位均有了較大的提高,校園內鮮花爛漫,綠樹成蔭,走進校園,櫥窗會”說話“,牆壁會”育人“,莊嚴肅穆的楊獻珍紀念像、耀人眼目的金字校訓碑,以及高標準的革命傳統教育展室和文化長廊等,處處洋溢著和諧樸實的文化韻味。
學校還在校園中建有一個長約十餘米的宣傳長廊和兩個閱報欄,集校板報、畫廊和校務公開公告欄於一體,簡潔、美觀、大方。學校在校園的醒目位置、所有教學區域的走廊、教室內外,張掛、書寫了名言警句、名人畫像等,真正做到了讓每一面牆壁都發揮教育作用,使學生在賞心悅目的環境中身心得到陶冶,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對他們的品德和行為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加強制度文化建設,強化管理機制。
制度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是確保學校教育有章、有序和有效的主要保證。兩年來,我校遵循教育規律,依據教育方針和教育法規,建立和健全了各種規章制度,我校的各種規章制度,主要體現以下四個特點:
1.全。學校根據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情況,全方位制訂各項規章制度,做到事事處處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學管理制度、總務管理制度、內部體制管理制度等。
2.細。我校制訂的各種規章制度,能較好地體現學校的實際情況,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學校對各種規章制度中口號式的文句儘量減少,充實了具有較強可操作性的內容,便於各規章制度的具體執行。
3.嚴。學校按照教育教學的高標準,以建立示範初中的要求,以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嚴格制訂各項規章制度,充分體現科學管理思想,做到以人為本,賞罰分明,嚴格規範了全校師生行為。
4.實。學校在科學制訂各項規章制度的同時,狠抓了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學校按適用範圍將教職工管理制度及學生管理制度分訂成冊,定期組織師生學習掌握制度內容。學校還建立了一個完善的管理網路,成立了以校長掛帥,主管校長負責,各處室負責人、教研組長參加的工作領導小組,分工明確、職責分明,考核措施到位。
三、加強課餘文化建設,豐富校園生活。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我校多年來十分重視學生課餘文化的建設,形成了以嚴格執行課程計劃為手段,以藝術教育為特色的課外活動。
我校的課外活動遵循自主性、實踐性、發展性和教育性的原則,每一種興趣小組、每一次活動都要求做到有計劃、有記錄、有成果、有總結,並且要定人員、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對興趣小組活動學校還要求負責老師記好臺帳,學校定期檢查活動的開展情況。
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調查報告 篇6
一、調查目的
為了瞭解遼寧中醫藥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情況和同學們對校園文化的理解和意見,我們在課餘時間進行了此次調查活動,此次問卷調查採用系統抽樣和簡單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調查物件涉及我校經濟管理學院,資訊工程學院,針灸推拿學院,基礎醫學院,護理學院,外國語學院,第一臨床學院等大一至大五學生,問卷共發放100份,共回收了100份,由於時間與能力有限,可能不能真實的反映本校學生的想法,請諒解。透過這次對本校大學生關於遼寧中醫校園文化建設情況的調查問卷的統計,存在以下幾個問題,我們也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二、調查物件與方法
(1)調查物件
遼寧中醫藥大學在校大學生
(2)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採用系統抽樣和簡單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校園文化活動喜愛調查情況
校園文化活動喜好情況
如上圖所示,根據抽樣情況,學院同學有40.67%喜愛思想教育活動,有11.56%的同學喜愛科技創新活動,有28.33%的同學喜愛社會實踐活動,有6.1%的同學喜愛學術座談活動,有7.32%的同學喜愛社團活動,有6.02%的同學喜愛文體活動。由此可以分析出,本校應該加大思想教育活動力度。
(二)學校舉行活動頻率調查情況
如上圖所示,有46%的同學認為本校舉行活動頻率合理,有23%的同學認為本校活動舉行活動頻率比較少,有17%的同學認為學校舉行活動頻率比較頻繁,有14%同學沒注意過本校活動舉行頻率。由此可知,大部分同學還是比較滿意本校活動舉辦的頻率。
(三)學生認為校園文化建設注重內容調查情況
由下圖可知,大多數同學認為本校應該著重綠化建設和名聲效益,小部分人認為學校應該著重校風建設,班風建設,宣傳作和道德教育。
(四)調查問卷填寫各年級人數分佈情況
四、建議與對策
我校的校園環境在總體上並不十分令人滿意,表現在各個方面。其中,校園綠化,宿舍樓和食堂設施及情況最待改善。這些方面關係到同學們的生活,因此,我們建議,校方能夠採取措施改善條件。校園文化缺少必要的硬體載體,缺少基本的活動設施,比如,校園沒有像樣的報欄,海報多而亂,雖然都是些小問題,但卻足以反映我們的文化氛圍。當然,這些環境的改善,尤其是軟環境的改變,需要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不是某一個人,一個部門可以解決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
校園文化重在建設,它包括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和制度文化建設,這三個方面建設的全面、協調的發展,將為學校樹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物質文化
物質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撐。校園物質文化,屬於校園文化的硬體,是看得見摸的著的東西。校園物質文化的每一個實體,以及各實體之間結構的關係,無不反映了某種教育價值觀。
完善的校園設施將為師生員工開展豐富多彩的寓教於文、寓教於樂的教育活動提供重要的陣地,使師生員工教有其所、學有其所、樂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樂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和教育。完善的設施、合理的佈局、各具特色的建築和場所,將使人心曠神怡、賞心悅目,將有助於陶冶校園人的情操,將塑造校園人的美好心靈,將激發校園人的開拓進取精神,將約束校園人的不良風氣和行為,將促進校園人的身心健康發展。
精神文化
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它主要包括校園歷史傳統和被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是一個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園精神文化又被稱為"學校精神",並具體體現在校風、教風、學風、班風和學校人際關係上。
(1)校風建設。校風建設實際上就是校園精神的塑造,校風作為構成教育環境的獨特的因素,體現著一個學校的精神風貌。在校風體現形式上,校風主要表現在校訓、校歌、校徽和校旗上。好的校風具有深刻"強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環境氣氛要求的心理和行為時刻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使每一位校園人的集體感受日趨鞏固和擴充套件,形成集體成員心理特性最協調的心理相容狀態;好的校風具有對學校成員內在動力的激發作用,催人奮進;好的校風對學校成員的心理發展具有保護作用,對不良的心理傾向和行為具有強大的抵禦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種不良心理和行為的侵蝕和干擾。
(2)教風建設。教風是教師在長期教育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教育教學的特點、作風和風格,是教師道德品質、文化知識水平、教育理論、技能等素質的綜合表現。要抓好校風建設首先必須抓好教風建設(包括工作作風建設),因為學校是育人的場所,是人才的搖籃,而教師是人才的培養者,理應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的過程中發揮主力軍的作用,只有在幹部職工中樹立起實事求是、艱苦奮鬥、勤政廉政、團結協作、高效嚴謹、服務周到、細心耐心的工作作風和在教師中樹立起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治學嚴謹、認真負責、耐心細緻、開拓進取的教風,才能引導和促進勤奮學習、積極向上、嚴謹求實、尊師重教、遵紀守法、舉止文明的優良學風的形成。總之,沒有良好的工作作風和教風就難以形成良好的學風。
(3)學風建設。學風是指學生集體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治學態度和方法,是學生在長期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衛生習慣、行為習慣等方面的表現。優良學風像校風、教風一樣,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對學生人格品質的發展和完善,對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義。
(4)學校人際關係建設。學校人際關係包括學校領導之間的關係、學校領導與教職工之間的關係、教師之間的關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係。良好的學校人際關係有助於廣大師生員工達到密切合作,形成一個團結統一的集體,更好的發揮整體效應。
制度文化
校園制度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內在機制,包括學校的傳統、儀式和規章制度,是維繫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系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規章制度、規範了師生的行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風,才能保證校園各方面工作和活動的開展與落實。
但僅有完整的規章制度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負責將各項規章制度予以執行和落實的組織機構和隊伍,因此,還必須加強相應的組織機構建設和隊伍建設。也就是說,制度文化建設實際上包括制度建設、組織機構建設和隊伍建設三個方面,組織機構建設和隊伍建設是確保制度建設落到實處,並使其真正起到規範校園人言行的關鍵環節,校園文化組織機構的健全和完善,校園文化隊伍的勤奮與能幹,對正常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決定性的作用。
建設方案
1.校園文化改造
校園是每個孩子學習生活的地方,是他們成長的搖籃,也是實現他們理想,放飛夢想的地方!對於每一位學生來說,良好的校園環境給他們帶來的是溫馨、舒適的學習和生活狀態。你可以想象一下,那種漫步林蔭大道,與同學們一起端坐在草地上,仰望蒼天,激揚文字那種豪邁之情;走進古香古色而又富有現代氣息的圖書館內,那種寧謐、神聖的氛圍讓你融入到書海的世界裡,享受那五千年的人文情懷;一方池塘,芬芳的花香,讓我們感受那花園般的清新。對校園文化進行改造就是對校園的整體佈局進行調整,以及對校園環境進行昇華,讓學子們有著更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環境孕育希望,理念放飛未來,教學樓走廊牆面文化是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一環。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講:要把教育和知識變成空氣一樣,瀰漫於宇宙。
2.校園文化宣傳
校園文化宣傳校園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它所包含的內容是十分廣泛的,它透過豐富多彩的內容和的形式對學生價值觀念、道德情操、思想內涵和行為模式的形成和發展起著較深的影響。校園文化多種多樣,其主要形式:一是宣傳教育,即以形勢政策、愛國主義主旋律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各種報告、講座、媒體宣傳等。二是各種文化活動,即知識講座、辯論賽、講演賽、各種徵文比賽、讀書工程、體育節、學術講座等等。三是社會實踐,即社會調查、社會服務等。四是社團活動,既有大學生根據興趣愛好自願組成的社團組織,在學校有關部門指導下開展活動。五是社群文化活動,即以社群為單位組織的各種文化活動,包括宿舍文化活動等。六是心理諮詢,即心理測試、心理諮詢等。校園文化的推行除了對內加強宣傳,也要加強對外的宣傳方式,這樣才能達到將校園文化的精神傳遞到每個人的腦海裡。
總之,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發展的重要保證。
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調查報告 篇7
近幾年來,銅茨學校在提升教學科研水平、增強辦學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十分重視學校的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果:堅持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不斷加強中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廉政文化走進校園、走進課堂,素質教育有較大拓展,優良校風、教風、學風得到進一步弘揚,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基本形成,校園精神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校園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大力加強校園優秀文化品牌體系建設,切實抓好新宿舍樓的規劃和建設,校園面貌日益綠化和美化,進一步優化了校園環境。
當前,學校根據沙灣教科局發展的新形勢和新任務,確定了新的發展目標。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全域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納入學校整體發展規劃,精心設計,全面部署,整體推進。按照學校群眾路線教育活動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學校由黨支部牽頭組成了專題調研小組,對學校校園文化建設進行調查研究,著重查詢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與不足,分析成因,提出對策和建議。
本次調研工作主要透過座談會、學生家長意見書、資料查詢、周邊學校經驗學習等方式進行,相關責任部門分別寫出分析報告,最後形成本調研報告。
一、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要問題與不足
(一)校園文化建設規劃工作亟待加強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的一項戰略性任務,校園文化建設規劃應與學校的總體發展戰略緊密結合,以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特色和發展目標為基礎,確立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方針和原則,前瞻性地提出校園文化建設的目標和任務,制定可操作的實施方案,並明確責任與分工,落實相應的工作機制。
在教師意見中提出的“目前我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校園文化建設缺乏系統規劃”,說明絕大多數教師認為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規劃比較薄弱。
實際工作考察結果也表明,我校對校園文化建設的規劃工作重視不夠,缺乏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前瞻性和系統性研究,缺乏明確的總體建設目標和總體實施方案,沒有將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充分納入到學校的總體發展規劃中,校園文化建設的各項任務統籌協調不夠,校園文化建設聽取廣大師生員工的意見建議還不充分。
(二)以學校精神為核心的凝聚、培育與弘揚不夠
學校精神是學校校園文化的靈魂,它的核心是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的價值追求。辦學理念主要是以中小學理念為基礎,反映學校建一所什麼樣的學校,如何培養學生的認識、觀念和態度。銅茨學校正處於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如何形成為全校師生員工共同認可的辦學指導思想、辦學理念與辦學定位,形成全校師生員工共同的價值追求,既是推進學校新時期發展戰略的重要任務,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學生家長意見書中認為學校校園文化中中小學精神體現是一般和不充分,部分教師認為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最薄弱。說明學校精神文化建設的不足在師生中具有共識。
目前在學校的校風、教風、學風建設中彰顯不夠,體現中小學理念的現代化建設還不夠健全,未充分重視挖掘、提煉、培育體現我校歷史傳承、學科特點和辦學特色的學校精神,新時期學校的辦學理念尚未成為全校上下的共識,相關研究和建設工作比較滯後,精神文化在學校發展中的引領和激勵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
(三)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機制尚不健全
校園文化建設涉及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協調,整合資源,合理分工與相互支撐,保證學校的文化建設按照學校發展的總體要求,遵循組織的文化理念,圍繞校園文化建設目標,分層推進,形成合力。
目前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機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統籌協調不夠,有序組織比較欠缺,發動各部門和依靠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建設的決策機制、責任機制和激勵機制不夠健全。
(四)教師與學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尚未充分發揮
校園文化是以教師、學生和管理服務人員為主體共同創造的。校園文化以知識及其學科為基礎,以育人活動為主要功能,這是中小學文化區別於其他社會組織文化的一個根本特徵,由教師群體和學生群體之間的互動而形成和創制的文化構成了學校文化的主要內容,這就決定了教師與學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在教師意見書和學生家長意見書中認為學生是主體。反映出師生均對學生髮揮校園文化建設主體作用的期待比較高,但同時也反映出教師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凸顯不夠,導致大家對教師建設主體地位認識不足。
由於學校地理位置的原因,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比較缺乏,教師對學生文化活動的深入指導和共同建設不夠;具有學校特色的師德師風建設還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優秀教師風範的引導、培育、宣傳不夠,教師在校園文化的傳播、示範、引領、感染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
學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主體作用的發揮還不夠充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學等活動中沒有充分體現,缺少鼓勵和培育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主成才,以及培養實踐能力和發展個性、興趣及創新精神的校園氛圍。
(五)學校文化特色不夠鮮明
學校文化特色是影響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因素,追求個性、鑄造品牌、彰顯特色是校園文化的內在要求,以特色求創新,以特色促發展,是一所學校的生存根本。
(六)校園環境建設缺乏文化內涵的矛盾比較突出
校園環境是校園物質文化最主要的內容,傳遞和表現著校園文化精神的內涵與韻律,是校園文化精神的物化形態。優秀的校園環境是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有機結合,有發揮著催人奮進的激勵作用和潛移默化的感染、啟迪和薰陶的育人功能。
目前學校校園環境建設中的主要問題是:由於教學樓維修加固,文化長廊雖然建設,但是各種制度較多,比較死板,自然景觀還比較單薄,缺少體現中小學文化特徵的文化景觀和文化氣息,校園視覺識別系統尚未按照校園文化特點完全建立,建築物、道路的命名沒有系統規劃與設計,缺少文化意蘊,校園建築物內缺少人文內容和具有中小學特色的文化表現。
二、校園文化建設問題與不足的成因分析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涉及學校整體發展戰略和各方面工作的系統工程,具有全域性性、複雜性、長期性和艱鉅性的特點。學校在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工作中所出現的問題與不足,有著多方面的主客觀原因,主要表現為:
(一)校園文化問題研究不深入,思想認識不統一,科學的校園文化建設理念尚未真正確立
校園文化建設既是一個實踐問題,也是一個理論和認識問題。我們對校園文化問題研究還不夠深入,對校園文化的內涵、特點、地位、作用以及發生發展規律認識還不深刻,科學的校園文化建設理念還沒有真正確立。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就不能真正做到將校園文化建設放在整體辦學方向和培養目標的大背景下來思考和實施,就難以真正把校園文化建設納入學校長遠規劃,從而導致了校園文化建設規劃工作較為薄弱,也使校園文化難以體現學校特色,難以鑄造特色文化、打造特色品牌。
(二)文化創新精神不夠
新的歷史條件下校園文化建設面臨著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需要以創新的精神、創新的方法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新發展。學校文化建設工作中,我們的創新意識還不強,創新精神不夠,缺少對校園文化生活,特別是中小學生文化生活新特點、新需求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缺少對校園文化建設新方法、新措施的積極探索。因此,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機制和工作方法缺少創新,開展文化載體的建設還比較滯後,具有學校文化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還比較缺乏。
(三)對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宣傳不夠
校園文化建設需要全校師生員工的共同參與,需要全校師生員工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工作要求和工作內容形成共識,需要全校師生員工瞭解學校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的情況,互相交流、互相促進。這就需要我們大力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的宣傳教育工作。目前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宣傳做得不夠,校園文化建設的引導、示範比較薄弱,相互促進、相互交融比較欠缺,使得各部門和師生員工對校園文化建設認識還不夠統一,這也是產生問題與存在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與建議
學校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中負有重任,學校園文化建設必須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貫徹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全面協調、與時俱進的發展原則,大力開展文化創新。銅茨學校正處於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加快建設富有歷史傳承、時代特徵和學校特色的銅茨學校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戰略使命。
(一)進一步明確校園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
我們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堅持弘揚和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遵循文化發展規律,以中小學精神文化建設為核心,以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環境文化建設為載體,把校園文化建設與學校的發展定位、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結合起來,以促進學校又好又快發展為目標,勇於創新,打造特色,建設具有一流文化品位的中小學。
(二)立足學校發展總戰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與規劃
適應學校新時期發展戰略和發展目標的需要,把校園文化建設納入學校發展總體規劃中,學校確立了“加速發展,創新強校”的新時期發展戰略,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提出了“更新觀念、加快轉型、創新強校、”的發展要求,我們要緊緊圍繞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定位和發展目標,遵循文化發展規律,加強校園文化的理論研究,樹立科學的文化建設理念,對校園文化建設進行前瞻性研究和系統規劃,提出明確的建設目標,制定實施方案,明確責任分工,提供政策保障,實現學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的協調發展。
(三)建立科學有效的工作機制,形成校園文化建設合力
校園文化建設要在學校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形成共建意識,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統籌協調,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責任機制和激勵機制。學校要高度重視建立調動廣大師生積極性、充分發揮師生主體作用的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機制,將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與要求滲透到教學、科研活動中,體現在育人培養模式上,讓最能體現校園文化內涵和實現文化傳播的教學、科研及學術活動等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渠道。
(四)高度重視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充分彰顯學校精神
學校要高度重視以中小學精神為核心的學校精神的挖掘、凝聚、培育與弘揚,圍繞學校的發展要求和辦學理念,加強學校精神文化建設,重視校史校情研究和優秀傳統的繼承,重視學校辦學理念、辦學目標、辦學特色的宣傳與教育,重視學校校風、教風、學風優良內涵的挖掘、培育與弘揚,重視校園先進事蹟先進人物的宣傳。透過校園精神文化的積極構建,營造體現中小學精神、中小學理念的文化氛圍,展現校園精神文化的獨特魅力,充分發揮校園精神文化的重要作用。
(五)大力進行文化創新,努力培育學校特色文化
文化創新是校園文化發展的根本動力。學校要大力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機制創新、制度創新、方法創新和載體創新,以特色求創新,進一步凝鍊辦學特色,堅持傳承與創新相結合,培育特色文化,凸顯學科文化與學術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注意吸納地域文化資源,積極打造學校特色文化專案和活動品牌。
四、實施校園文化建設行動方案,加快校園文化建設步伐
為加快校園文化建設步伐,積極推進各項建設任務,同時力爭在2019之時初步形成校園文化建設的標誌性成果,應儘早部署實施校園文化建設行動方案:
(一)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實施“銅茨學校科學加汗水精神”提煉。
——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宣傳教育,挖掘和提煉學校的優良傳統與辦學特色。把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與弘揚和培育“銅茨學校精神”結合起來,豐富學校精神的內涵,增強凝聚力,使之成為全校師生員工共同追求的價值取向與目標。
——開展校訓、校標、校歌等學校標誌性文化形象符號的建設工作。結合學校辦學特色和辦學目標,進一步開展校訓和校風、教風、學風特色專題討論和研究工作,深入發掘和提煉學校發展過程中所積累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形成一批反映學校辦學理念、價值追求,揭示學校獨特品質、風格、特色的研究和宣教成果,並在此基礎上凝鍊出我校校風、教風、學風的基本內涵。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制定完善師德規範,嚴格師德管理,加強教師思想品德和學術道德教育,宣傳師德建設先進典型,開展“名師文化”建設工程。透過建立相關工作機制和評選措施,不斷培育和推出優秀教師群體,並透過對優秀教師群體的宣傳和開展各種型別的師生互動活動,展現優秀教師的精神氣質、思想風貌和學術風範,為培育和弘揚銅茨學校精神、銅茨學校特色文化提供重要資源。
(二)實施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工程和學校形象識別系統建設
——校園環境文化建設要按照“體現文脈傳承、彰顯銅茨學校特色、傳遞人文精神、表達自然韻味”的要求,遵循“總體策劃、對位設計、分步實施”原則,制定相應的建設方案。
——開展學校形象(視覺)識別系統的建設工作,進一步豐富和拓展學校形象標識。創制體現學校特色的校標、校訓、校歌,規範校標、校訓、校徽等學校形象標識的使用,充分利用各種載體表達和傳遞學校形象標識,逐步構建比較完整的銅茨學校形象(視覺)識別系統。
(三)實施文藝和體育工作振興計劃
——實施文藝工作振興計劃,推進文藝工作與學校整體同步發展,在文藝水平、文藝設施、文藝服務等方面爭創一流,努力走在全省高校前列。
——實施體育工作振興計劃,推進體育工作與學校整體同步發展,在體育競技水平、體育設施、校園體育文化等方面爭創一流,努力走在XX區前列。
——積極營造學校特色文化品牌。鼓勵各科教師以學科文化建設為基礎,加強自身形象設計和宣傳,注重品牌專業、品牌課程、品牌師資等優勢文化建設,加快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學校文化品牌。
——加強學校重大活動、慶典儀式的規範化、品牌化建設。
(四)實施校園文化陣地建設計劃
——《銅茨學校簡報》要進一步凸現銅茨學校的特點,體現學校特色,加強編輯部人員建設,建好宣傳通訊員隊伍,創立若干個深受廣大師生喜愛的品牌欄目,不斷提高辦報質量,使之成為反映學校建設發展,體現校園文化特色,展示學校形象的重要視窗。
五、加強對校園文化建設的組織領導
(一)應切實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總體規劃和指導,把握學校文化建設的政治方向,定期研究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確保校園文化建設緊緊圍繞學校的中心任務不斷創新發展。
(二)學校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負責校園文化建設的統籌協調和組織落實。各部門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統一思想、齊心協力、各司其職,認真做好所承擔的工作。
(三)學校要研究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建立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和發揮廣大師生員工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定期評選和表彰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個人。
(四)學校要加強對校園文化建設的支援和保障。大力支援校園文化建設的各項工作,切實解決校園文化建設中人、財、物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鼓勵廣開籌資渠道,採取多種合法的方式從社會上籌措經費,學校在有關政策上要為校園文化建設專案的籌資提供支援與幫助。
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調查報告 篇8
一、調研背景
校園文化是構成學校建設的重要元素之一,涵蓋了校園內所發生的一切文化現象,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等,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優良的校園文化能營造出積極、健康、向上的氛圍,在潛移默化中給學生正確的.導向,有效的激勵,強烈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以此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的提升,培養積極向上的校園精神。而面對新時期教育發展和新課改的需要,如何打造優良的校園文化環境更成為各級各類學校必須有效解決的一項重要課題。而我當塗縣今年制定了全新的《當塗縣校園文化建設提升年活動方案》,旨在跟名優學校求知取經,力求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得到更長足的進步。
二、調研目的
1.透過獨秀小學校園文化建設與其他校園文化建設的對比,探究當前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總結歸納獨秀小學的成功經驗,對症下藥,學習指導校園文化建設的程序。
2. 有效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完善與發展。
三、調研時間
20xx年4月15日
四、調研物件
安慶市懷寧縣獨秀小學
五、調研方法
實地觀察、訪問調查
六、調研成員
馬鞍山市“唐世春名校長工作室”8名校長
七、報告正文
校園文化建設是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對教育教學的長遠發展還是對學校、教師、學生的成長來說都具有不容小覷的作用。
本次調研的物件是獨秀小學,這所學校雖然校齡不長,於2002年建成,2003年正式招生,起初只招收了49名學生,5個班級,最少班級2人,有13名教師。而如今它已經發展到了已招收4000多名學生,60多個班級,170名教師的規模。被譽為“懷寧的深圳速度,教育的一枝獨秀”。更重要的是短短的10年間,獨秀小學以獨具特色的文化理念躋身進全省優秀學校行列。
(一)獨秀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成功之處
透過調研,我們看到獨秀小學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的成功之處主要體現在它的建校核心非常明確——“文化立校,特色興校”。在明確的方針指導下,校園建設便有了總綱。“文化”是獨秀小學自始至終圍繞的內容,也是獨秀小學在各類中小學中脫穎而出的最大的特色。學校的 “三秀”理念用“三雅”來支撐, “三秀”理念以“三雅”為追求,做到了學校高雅、教師儒雅、學生文雅。雅在其內,秀在其外,雅秀一體。
1.利用家鄉名人優勢聚合人氣,營造文化氛圍
陳獨秀和鄧稼先絕對是在中國現當代史上起到舉足輕重地位的人物,他們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同來自於安慶,獨秀小學高瞻遠矚,充分利用這兩大家鄉名人的優勢,在建校初就以“獨秀小學”的雙關命名宣佈了自己的高起點、高素質、高品位建校理念。這樣的起步是高階的、深厚的,聚合了強大的人氣,凝結了不小的潛力。在文化名人的家鄉建立的一所以“文化”立校的特色小學也必將贏來眾人的側目和支援。
2.積極建設主題景觀,鑄就書香特色
主題景觀在學校的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可以說獨秀小學十分重視細節傳遞出的書韻。從進校始,校門入口三角地帶建有愛心園到花草氤氳中的陳獨秀、鄧稼先的塑像、硯池狀的噴泉池、筆架型的假山、四友園、經典園、鄉園、雅園、秀園、韻園再到各個樓層的主題文化建設,主題明確,條理井然,和諧統一。尤其是“三雅堂”、“三秀廳”佈置的更是巧妙,大量的圖片把孩子們的學習和文化成果展現出來,讓觀看者無不為之受到強烈的感染,不由被濃烈的書香氛圍深深薰陶而樓層。而不得不提的是樓層主題建設別具匠心,一樓一主題,一牆一故事,既讓樓層不單調,也能給學生潛移默化的文化薰陶。諸如此類的小細節,燈箱、走廊、時刻小品,只要能利用的都會考慮進去,力求處處皆書韻,時時普文化,提升學生文化品位,營造校園文化氛圍。
3.開展多項文化活動,豐厚文化底蘊
獨秀小學倡導文化,宣揚文化,但並不讓這種文化變得死板。正如獨秀小學蔣校長所說:“一種理念,沒有活動,就不能成為流動的風景。”所以獨秀小學十分注重用有活力的書香活動,讓讀書顯得樂趣無窮。每年都會開展一屆讀書藝術節和校園文化節,給孩子們展示的空間和快樂的讀書體驗;經常進行優秀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讓千人操前誦讀的壯觀景象震撼和感染每一個師生;紅領巾廣播定期就“看好書、讀好書、評好書”、“聽名曲、賞名詩、觀名畫”專題節目給學生以文化薰陶;學校的校報校刊鼓勵學生自願交流,校歌、校徽、校訓也廣泛徵求師生的建議;每年學校還側重和家長的溝通,除了評選書香班級、書香少年,還鼓勵家長參與,評選書香家長,做到家園結合,讓校園文化推行到家中,更好地給學生文化激勵。透過各種活動,讓每個學生的文化底蘊豐厚起來。
4.施行自上而下讀書活動,增加榜樣輻射效應
讀書不分年齡,教師要想與時俱進,給學生先進的知識,讓學生喜歡閱讀,還得不忘自己經常讀書,提升自己的素質,用熱愛閱讀的表現給學生以榜樣的效用。獨秀小學要求每一名教師把讀書當成習慣,每期精讀一本教育專著,每月深讀一本教學期刊,每週品讀一兩篇經典文章,而且要定期撰寫書評和讀書筆記,鼓勵教師相互交流讀書心得,做學生報告。並且對教師提出了閱讀高要求:每位教師在三年內要到百家講壇活動中作一次讀書講座;學校給每個教師的教師節禮物就是一本書。獨秀小學的教師愛書,而教師對書本的熱愛,無疑以身體力行的表現給本校的學生上了一堂精彩的文化師範課,越來越多的學生受到感染喜歡上了讀書。
(二)某些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與獨秀小學的校園文化建設相比,許多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存在著一系列問題:
1.不明確辦學理念,人文性不豐厚
我縣的許多中小學辦校理念模糊,沒有傳達出文化內涵,沒有什麼特別出眾的、有特色的學校。而辦學理念對於一個學校的發展來說十分必要,或者說它是一個有力的支撐。在辦學理念中就應該貫穿文化理念,積極營造人文性,讓學校有特色起來。還要以敏銳的嗅覺充分利用可用資源,例如我縣就有一個可以利用的李太白,這無疑對於打造文化類學校有很大幫助。
2.不注重打造細節,文化氛圍欠缺
細節可以傳遞出書香味。獨秀小學讓校園一草一木都能營造書香,積極利用每一處資源來說文化。而我縣某些中小學並沒有注意到這個方面,尤其是一些農村學校,雖然辦校也有幾十年的歷史了,但毫無特色,根本不注重細節也可以營造書韻,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妨在校園內設定一些文化專欄,開闢出讀書角等,在班級和樓道里張貼一些文化名人名言,在花草從間安放一些校訓校規等,透過細節處給學生潛移默化的正面影響。
3.不善於利用讀書活動,教育教學死板僵化
我縣的許多中小學在教學質量上過多重視,輕視了對學生文化底蘊的薰陶。很少有學校每年定期開辦讀書活動周或校園藝術節,即便有流於形式的也不在少數,不能廣泛動員起多數學生的積極參與。改變這種現狀的方法不妨學習獨秀小學的策略,讓學生成為主人,鼓勵家長參與,尊重學生的看法和成果,要讓節目完整而有意義。
4.不強調教師讀書,榜樣效用未能彰顯
眾多教師只要求學生讀書,而且只讀課內書,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而有些教師自己不愛看書,出口欠缺書卷氣,對學生便產生了消極影響。獨秀小學讓我縣的教師看到了校園文化建設缺失不了教師的參與,自上而下,先從教師自己開始,多讀書,讀經典書,讓自己成為一本最好的教材,給學生好的榜樣。老師愛讀書,學生也愛讀書,校園書卷氣息瀰漫,文化建設便得到巨大的推動。
總而言之,此次調研給了我許多啟示,讓我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有了許多深刻的認識,我會將從獨秀小學學習到的經驗推行到本校的建設中去,積極響應“當塗縣校園文化建設提升年活動方案”,努力促進校園文化建設新的突破。
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調查報告 篇9
校園文化是一種自覺地以文化為導向的現代教育管理模式。《中國教育改革和基礎綱要》明確指出:“要建設健康生動的校園文化,樹立良好的校風、學風,使學校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陣地。”作為一種育人環境和氛圍的創設,它在學校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尤其是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效果。
一、目前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分析
目前,很多學校面臨極大的生存危機,教學質量成為學校的生命線,許多學校將大量的精力投入教學質量而無暇他顧,學校逐漸失去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在專業設定、課程開發、培養目標及常規管理等方面往往盲目隨大流。同時,學校領導和教職工缺乏對學校文化本質特徵、功能作用、表現形式及方法途徑等方面的認識,而將學校文化僅僅侷限於一般意義上的文體娛樂活動,加之學校文化建設無法在短期內見效,學校從實用功利的角度也不太重視。造成問題的主要原因
1.培養目標不正,思想認識不夠。
由於受“質量唯一論”等影響,眾多學校一味注重文化課教學,嚴重忽視學生的技能訓練和思想教育。學校領導層的思想認識未形成共識,多數領導認為應該以升學率作為衡量學校質量高低的主要指標,所以在新形勢下對校園文化活動的特點、問題和做法等沒有積極進行研究與部署。
2.注重硬體設施的建設,忽略制度體系的改良。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學校佈局的調整,原本薄弱的教學基礎設施越來越不適應發展要求,故學校加大經濟投入,重視硬體設施的建設,改善校容校貌,但是卻忽略了學校軟體設施的建設。部分學校沒有完整的辦學章程,在教學質量的考核中,缺乏科學考核學生全面發展水平的指標體系,使學校的發展很不穩定,起伏跌宕,不能走上健康、可持續的發展軌道。
3.格調上庸俗的社會文化衝擊著校園。
由於市場經濟促進文化市場的發展,許多格調上庸俗低下的社會文化衝擊著校園。學校附近的一些不良網咖、錄影廳、卡拉ok廳、桌球室、電子遊戲室等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包圍著校園,課餘時間,學生們成群結隊地湧向這些場所,打發著寂寞的時光,甚至通宵達旦,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校園學習生活。
伴隨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新課改的有效實施,校園文化建設在傳承的基礎上也面臨著挑戰,只有適應時代的需要,適應當今的教育背景,與時俱進,校園文化才能煥發出新的活力和魅力,這就要求我們對校園文化進行重新認識,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重建和發展。
我們認為校園文化應是一種基於學校的彰顯個性的文化。由於受特定的地理環境和區域文化的影響,學校要突出地方特色,立足本土,建設富有鄉土氣息的特色校園文化。基於以上思考,本人想結合當地、學校實際,開展《挖掘鄉土人文資源激發校園文化活力的實踐研究》一課題研究。
二、當地深厚的人文背景
學校座落在瀛山書院腳下,瀛溪畔,是南宋瀛山書院的延伸,歷史文化悠遠而濃厚。南宋大理學家朱熹曾多次來此書院講學著書,留下“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千古絕唱。在學校教學樓可以遠眺到瀛山書院遺址勝景——清風徐來,松柏蒼翠,歷代修葺過的八角涼亭依舊佇立在瀛山之巔。瀛山書院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史蹟眾多,文化底蘊深厚,有著與眾不同的人文精神特點。學校將“瀛山書院”獨特的人文資源運用於校園文化建設中,建立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校園文化,是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調查報告 篇10
一、研究背景
20世紀80年代,校園文化一經提出就受到人們的重視。透過研究,我們發現了三個方面的客觀原因。
第一,校園文化作為一種微觀現象,這是學校管理發展的高層次追求。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發展,校園文化成了各級各類學校育人的一條重要途徑,成了學校管理的一種重要手段,充分顯示了文化管理的高層性、規範性和科學性,為學校管理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二,校園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加強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發展的需要。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和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為校園文化的培植創造了優越條件。
第三,隨著我國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迫切需要學校教育在教育方法、教育內容和教育手段上開闢一條新的路子,以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要求。因此,校園文化在我國的興起是客觀必然的。
二、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一)研究目的
校園文化帶有時代和社會的烙印,並極大影響學校教育功能的發揮與人才的培養。因此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學校這塊學生生活的主陣地,我們有必要、有責任、加強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充分發揮其調適、導向的育人功能。我校要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健康人格、人品,“校園文化”品牌的提升勢在必行。
(二)研究意義
1、構建起和諧、美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使教師活得幸福,教得精神,使學生過得開心,學得主動。
2、使學校有“魂”(精神)可守,帶動學校沿著良性迴圈的軌道發展。
3、完備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使各項規章制度合法、科學、人性。
4、以校園文化建設為切入點,推動學校素質教育實踐的深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
三、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和主要內容:
(一)研究目標
1、透過營造一個優美、和諧的校內自然物質環境和人文文化氛圍,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2、探索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方法和規律。
3、探索校園文化與學生綜合素質的關係並構建校園文化的教育模式。
4、科學界定“校園文化”的實質與內涵,構建完整的可供操作評估的“校園文化”教育價值的目標體系。
(二)主要內容
1、物質的校園文化建設。包括校園環境的綠化美化、道路景觀建築物的命名、校徽校旗的設計、校歌的制定、學校網站的建設與管理等;
2、制度的校園文化建設。包括日常規範、獎懲條例、教育科研、教師培訓、學生活動、飲食衛生等等;
3、心態的校園文化建設。包括和諧人際關係的構建、學校精神的打造、師生心靈的呵護、團隊價值觀的形成等等。
四、本課題研究的方法和步驟:
(一)本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法
2.討論法
3.訪談法
4.行動法
(二)本課題研究的步驟:
1、課題準備階段(20xx.5——20xx.6)
(1)形成課題方案。
(2)組建課題領導小組和課題研究專門小組等。籌備課題研究經費。
(3)廣泛收集師生意見,分析調查現有校園文化建設情況。
(4)上報有關職能部門尋求支援。
2、課題實施階段(20xx.7——2012.10)成立課題組,制訂各自具體的研究計劃,具體實施課題研究,完成相關論文和實驗報告。
3、中期論證階段(2012.11——20xx.2)進行階段檢查和總結,調整和改進下階段研究工作,撰寫中期研究報告,接受有關專家中期評估。
4、結題鑑定階段(20xx.2——20xx.12)
撰寫課題的終端研究報告,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和結題報告,論文結集,論著出版,接受課題組的終期評估鑑定。
五、研究時間:
20xx.5——20xx.12
六、人員組成
組長:劉仲祥
副組長:王曉銳沐鳳霞
成員:王海峰盛晶涵潘潤玲李亞範鞠振吉
七、人員分工
組長:劉仲祥全面負責
副組長:
王曉銳:制度文化與精神文化建設,負責課題研究指導工作
沐鳳霞:負責課題研究指導工作
成員:
王海峰:課題研究、檔案管理、宣傳版建設。
盛晶涵:教育教學新課程改革、各項相關教學的活動。
潘潤玲:心理諮詢及環境的佈置。
李亞範:選修課、科技發明小組的建設。
鞠振吉:未成年人教育、學生道德行為規範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等。
八、本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研究資料:研讀文獻
2、研究時間:20xx.5——20xx.12
3、研究裝置:
(1)學校的全力支援。學校已經深刻地意識到,本課題研究在學校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意義,所以,相信學校將會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全力支援。
(2)強大的研究隊伍。本課題組成員,以學識論,幾乎全是學校骨幹;
從素質看,全部擁有可貴的敬業精神和嚴謹的治學態度,且都能憂心於學校發展,願意為學校的發展竭盡自己的力量;從行政職務上看,包括了學校黨務、行政、政教、教務、總務、工會六大方面,既能在研究中高瞻遠矚,又便於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實現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做好上傳下達的工作。
4、研究經費保障:課題啟動後,學校將在研究經費上予以全力保障。
九、本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
本課題將努力形成有實效、科學的研究成果,形成階段性論文,課題研究報告包括研究方案、經驗總結、調查報告、論文等,同時全力爭取透過研究查詢問題,努力把我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推向新臺階,使校園文化環境進一步提升。
透過研究,我們不斷總結,體會到要使校園文化建設水平有所提高應該注意的問題有: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和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四有”人才必不可少的條件,是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的載體。如何挖掘校園文化的潛在功能,並使之成為學生的內在需要,是我們不斷思考的一個問題。幾年來,我們立足於班級文化建設,組織研究員進行校園文化建設的專題研討活動,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確立進一步提升我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教科研課題,並且在實踐中透過各班提出班級口號、設計班歌、創設愛心角、綠化角、文化牆等形式,形成了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在學校層面上,透過組織校體育節、讀書節、藝術節等重大活動,不斷最佳化校園文化環境。透過近兩年的努力已凸現出校園文化建設在形成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中的巨大作用,目前正進一步探索實踐和研究校園環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建設,不斷提升校園文化對師生啟迪、薰陶、感化和塑造等潛移默化的內化功能。
1、塑造校園文化精神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關鍵
校園精神是校園文化的核心,是校園文化的靈魂,它包括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師生的精神風貌、集體輿論、心理環境等重要因素,塑造校園精神,樹立積極向上的團隊意識,使全校師生的精神支柱和價值準則,是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關鍵所在。
2、要形成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標誌
校園文化建設的範疇很廣,我們要力求創新,不斷改革,創設出有特色的模式,形成有特色的文化標誌,不能千篇一律,如:要在原有的活動基礎上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小組活動,豐富小組活動內容,
(1)學生的自我管理是校園文化創新的動力。學生是學校中最活躍的群體,學生文化是構成校園文化的主導文化,是教育的主要物件,我們要培養學生自信、自強、自立的良好素質,要為學生提供創造的機會,充分調動他們的自主精神,和自我管理約束能力,不斷完善學生的崗位實踐活動,繼續豐富文明禮儀示範板、示範崗、午檢等教育,保持早會學生管理模式以及學校大型活動學生參與組織、策劃等好的優良傳統,讓校園的自主管理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自強精神、自我約束力。使校園文化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
(2)班級文化的創新是校園文化創新的重要渠道。班級是學校的細胞,教室是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場所。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對塑造學生高尚的情操和優良的品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成為校風建設的促進力量,
(3)和諧平等的人際關係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源泉。我校要繼續從營造民主、和諧、寬鬆的校園人際環境入手,繼續發揚領導與教師民主、協作的關係;同事之間團結互助關係;師生之間平等、民主關係;學生之間的公平競爭、相互合作關係;以及學校領導要求本校教職工與家長、社會有關方面的關係,總之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形成教育合力。使學生精神面貌得到不斷提高,我校教育教學工作邁向新臺階。
我們在幾年的實踐中深深地體會到,校園文化作為一個綜合的教育系統,並不是在某一個方面、用某一種方法發揮其育人作用,而是在一個系統的文化氛圍中,對學生的情感、意志、信念、行為習慣等等加以綜合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一次演講比賽、一次愛國主義影片播放、一次國旗下演講不可能把學生塑造的盡善盡美,要反覆地運用文化育人的手段、文化薰陶、對學生進行感染、陶冶、磨練、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校園文化建設是社會先進文化的主導,以師生為主體,以校園精神為底蘊,從營造最佳化的素質教育的育人環境和濃厚的素質教育氛圍來研究和建設校園文化,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
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調查報告 篇11
一個學校的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的品牌,是學校文化底蘊的綜合體現,它既反映學校硬體建設水平和學校的辦學水平,又體現學校內涵發展的教育實力,同時,它又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和廣闊途徑。同樣一個學校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反映了學校的整體形象,體現了學生的整體素質,反映出了學校師生員工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形成的人生觀、價值觀、信念與追求,它是學校具有特殊意義的寶貴精神財富。根據要求,我們對學校校園文化和道德講堂建設情況進行了認真總結,自查自評,現彙報如下:
一、學校校園物資文化建設基本情況
花茂學校始建於19xx年,這是一所十二年一貫制的學校。學校現有18個教學班,在校生1000餘人,學校建有多媒體教室、德育活動室、實驗室、圖書室、留守兒童之家等。配有電腦39臺,圖書室藏書10000餘冊。學校在辦公樓、教室設定不鏽鋼標牌,教室懸掛名人畫像,各班教室及各專用功能室佈置名言警句、班級文化各具特色,教育氛圍濃郁,學校佈局合理,簡潔美觀。
二、加強校園文化和道德講堂建設的主要舉措
1、定位學校的辦學目標
學校的教育理念,辦學思路,質量意識是學校的頭等大事,確定學校的辦學
定位,選擇學校的辦學目標,是對學校管理智慧的挑戰。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新課程改革,要求學校培養具有個性與創造力的接班人,這就要求學校有一個可以期待的、具有共性的培養標準和辦學目標:
學校理念
辦學思想:依法治校,以德育人,科研興校,爭創一流。
辦學理念:為發展而教育。
辦學宗旨: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成功。
辦學目標:建立平安學校,培養創新人才。
學校校訓:求實創新,和諧發展。
學校校風:文明、團結,勤奮、向上。
學校教風:愛崗、敬業、求實、開拓。
學校學風:樂學、會學、學好、學活。
明晰的學校辦學目標,提升了學校辦學品位,促進學校了向管理規範化,條件
現代化,科研課題化,環境人文化方向發展。
2、精化學校章程制度
加強學校制度建設是學校依法辦學的具體體現,是實現科學化管理的重要舉措,形成學校高品位的辦學特色,必須有高品位的制度文化作保證。我校在學校辦學思想指導下,建立起一套比較完整的制度體系,更好的發揮制度管理效能。完善的制度體系不僅保證了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秩序井然,也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3、美化學校校園環境
校園的環境建設是學校精神風貌的反映,是學校個性的體現,是調動師生積極性辦好學校的重要條件。它是學校校園文化的基本建設之一,是育人的基礎工程。本學期,透過多方努力,學校的場地建設有了很大的突破,完成了運動場的硬化建設,下一步還將鋪設塑膠運動場,運動場完工後,我們下一步的工作是完成綠化,圍牆亮化,校園櫥窗宣傳,學校在強化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十分注重場地設施和校園環境的教育性、從整體和長遠考慮制訂校園整體改造規劃,按照“高起點”的建設思路,積極爭取綠色學校建立,校園綠化美化基本做到土不見天。
4、精神文化建設
精神文化建設就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靈魂工程,學校的精神文化對學生身心發展和人格健全起著巨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有著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創造力,加強學校精神文化建設是增強學校競爭力的前提和保障。我們努力建設以人為本的管理文化,以人為本就是從各方面關心教師,關心教師的學習、生活、工作環境,儘量滿足教師自我展示和自我發展的需要,為教師自我展示搭建平臺。讓教師感受到溫暖,產生歸屬感,依附感,從而調整心態,平衡情緒,激發熱情,積極向上。教師做的是塑造人的事業,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首先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自己。學校十分重視精神文化的的培育,不斷擴充套件精神文化的範疇,為了把這種精神文化轉化為學校的精神動力,學校採取多種措施加強對師生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學校的勞動實踐活動,每年一屆的校運會,六一兒童節,五·四活動以及12·9活動等無一不是展現了我校對於精神文化的高度重視,不斷地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去影響和教育學生,形成了學校精神文化的主旋律。
三、推進校園文化和道德講堂建設高品位發展的基本思路
1、以科學的發展觀推進學校持續發展。
2、以先進教育理念引領學校高品位發展
3、彰顯學校辦學特色實現學校內涵發展
4、鎖定目標創造條件加快發展
總的說來,我校校園文化建設和道德講堂建設上還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還有很多需要加強的地方,我校要做的工作還很多,我們相信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會根據上級的要求努力把我校校園文化建設和道德講堂建設的提升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