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調查報告

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調查報告

  自然保護區是指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佈、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蹟等保護物件所在的陸地、陸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以下是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調查報告,歡迎閱讀!

  1、自然概況

  碭山酥梨自然保護區位於XX縣中部,位於東經116o09′~116o35′,北緯34o22′~34o34′,大致處於黃河故道的南北大堤之間。行政區劃上包括官莊壩鎮、西南門鎮、唐寨鎮北部,玄廟鎮、周寨鎮、葛集鎮的南部,良梨鎮、權集鄉、碭山果園場、XX縣園藝場、XX縣果科所、XX縣林場、官莊林場的全部。

  地勢呈西北高,東南低,海拔高度在54.3~40.4m,地貌型別可分為黃河故道、高灘地、背河窪地、緩坡平原、湖窪地等,以緩坡平原為主要型別。

  土壤成土母質為黃泛沉積物,型別簡單,為潮土類的黃潮土亞類、鹼化潮土亞類和鹽化潮土亞類,以沙土屬和泡沙土屬為主。

  水系屬淮河流域的新汴河水系和南四湖水系,前者主要有利民河、大沙河、巴清河、文家河和東洪河,後者主要有故黃河和復興河,故道的南大堤是兩水系的分水嶺。

  氣候屬暖溫帶半溼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4.1℃,年均降水量761mm,58%的降水集中在6~8月。

  自然植被型別只有溝谷草甸和沼澤植被二種型別,人工型別有果樹、防護林、村片林、農作物等。

  保護區範圍內的主要生境有果園、套種果園、溼地、防護林、村落、農田、荒地等。果園是保護區內最主要的生境,主要樹種為碭山梨、蘋果、桃、李、葡萄、石榴、柿等,其中以碭山梨樹種的覆蓋面積最大,其次是蘋果樹。在一些果園中套種玉米、花生、山芋、小麥、大豆等作物;溼地生境主要分佈在黃河故道中,主要植被有蘆葦、菖蒲、蓮等;在農作區和堤壩上有呈帶狀的防護林,主要樹種是泡桐、雜交楊、刺槐等;村落及其周圍有村片林和四旁林,主要樹種是刺槐、柳、榆、椿、樟等;沿故道兩側在果園與果園之間;在黃河故道的西端有大面積的沙土地,大部分為荒地,周圍種植一些山芋和豆類作物。

  2、調查時間與調查方法

  2.1調查時間

  本次調查從20**年5月份開始,於20**年11份,歷時7個月,前後進行了4次野外調查。20**年5月28日至6月1日重點調查魚類、兩棲爬行類和夏候鳥;20**年10月1日至10月4日重點調查旅鳥和齧齒類;20**年11月28至30日日重點調查冬候鳥。

  2.2調查方法

  魚類、兩棲類、爬行類採用定性調查的方法。在調查區域的水域內僱用當地居民用撒網捕獲魚類,將調查時採集到的魚類、兩棲和爬行類用甲醛固定後製成標本帶回實驗室鑑定。

  齧齒動物採用鋏日法定量調查,鋏具為鐵板鋏。

  鳥類採用定性、定量和訪問調查的方法。每次調查選擇相對固定的路線,採用路線調查法,按一定的方向,於天明之後,10:00之前,以及16:00之後,天黑之前統計路線兩則50米範圍內所遇見的鳥類種類和數量,其它時間作定性統計。根據數量統計劃分常見種和優勢種。訪問村民和果農中的鳥類愛好者,透過圖譜中鳥類形態的識別和特徵的描述,瞭解當時鳥類的季節分狀況。巡訪鳥市,瞭解籠養鳥的野外來源。

  3、脊椎動物種類組成與區系分析

  3.1物種組成

  本次調查在XX縣酥梨自然保護區錄得魚綱13種。分屬於5目,其中鯉形目8種,鱸形目3種,合鰓目1種,鯰形目1種。

  錄得兩棲和爬行類6種。兩棲綱無尾目4種,爬行綱有鱗目3種。

  本次調查錄得碭山酥梨自然保護區鳥類96種,分屬於13目,30科。

  本次僅錄得獸綱兔形目1種,食蟲目1種。由於僅布鋏一次,在果園套種的花生地中置鋏86只,未捕獲到鼠類。據劉春生等1984年9月在黃樓鄉,張家林等1997年9月在黃河故道,劉洪等20**年3月高寨的調查,本區域共有齧齒目6種,食蟲目1種。此外,《安徽》記述該地區有齧齒目的東北鼢鼠和食肉目的狗獾分佈,因此,共有獸綱4目12種。

  3.2區系分析

  在兩棲爬行中,古北種佔33.3%,東洋種佔22.2%,廣佈種佔44.5%,廣佈種佔優勢。在93種鳥類中,留鳥25種,冬候鳥30種,夏候鳥23種,旅鳥15種,留鳥和夏候鳥共47種,因此,繁殖鳥類中,東洋種佔31.9%,古北種40.4%,廣佈種佔29.8%,可見黃河故道的'鳥類區系表現南北過渡的特徵,但以古北界鳥類為多。在11種獸類中,古北種9種,佔81.8%;東洋種1種佔8.2%,古北種佔優勢。

  4、生態分佈

  保護區範圍內的主要生境有果園、溼地、防護林、村落、農田、荒地等。

  4.1果園

  果園中分佈的主要脊椎動物有兩棲綱的中華蟾蜍(bufogararizans),爬行綱的麗斑麻蜥(eremiasargus)。鳥綱有燕隼(falcosubbuteo)、灰背隼(f.columbarius)、山斑鳩(streptopoliaorientalis)、珠頸斑鳩(s.chinensis)、四聲杜鵑(cuculusmicropterus)、戴勝(upupaepops)、家燕(hirundorustica)、金腰燕(h.daurica)、白鶺鴒(motacillaalba)、白頭鵯(pycnonotussinensis)、虎紋伯勞(laniustigrinus)、棕背伯勞(l.schach)、黑枕黃鸝(orioluschinensis)、黑卷尾(dicrurusmacrocereus)、灰椋鳥(sturnuscineraceus)、喜鵲(picapica)、紅點頦(lusciniacalliope)、大山雀(parusmajor)、暗綠繡眼鳥(zosteropsjaponica)、麻雀(passermontanus)、金翅雀(carduelissinica)、黑尾蠟嘴雀(eophonamigratoria)、三道眉草鵐(emberizacioides)等,哺乳綱的北方刺蝟(erinaceuseuropaeus)、大倉鼠(cricetulustriton)、黑線倉鼠(c.barabensis)、黃胸鼠(rattusflavipectus)、黑線姬鼠(apodemusagrarius)等。這一生境中的動物以鳥類為主,夏季以山斑鳩、黑卷尾、灰椋鳥、大山雀和暗綠繡眼鳥為常見種,以山斑鳩為優勢種;冬季以山斑鳩、灰椋鳥和大山雀為常見種,灰椋鳥為優勢種。在果園生境中,由於樹種單一,物種豐富度低,而套種玉米、花生、山芋、蔬菜等作物的果園,由於食物多樣化程度相對較高,吸引了不同食性的鳥類,因而鳥類的豐富度相對較高。

  4.2溼地

  河道中一部分面積較大的水域人工放養了魚類,相當一部分為低窪的淺灘,分佈的魚類為一些小形魚。在故道的東端,兩側開墾種植水稻。由於黃河故道區地面水域面積相對較小,因此故道的水域成為動物重要的水源,同時又為魚類和喜溼的兩棲爬行類和水禽提供了適宜的棲息環境,因此該區域的動物類群最多,物種最為豐富。兩棲爬類以澤蛙(ranalimnocharis)、黑斑蛙(r.nigromaculata)、中華蟾蜍(bufogararizans)、紅點錦蛇(elapherufodorsata)較為常見,黑斑蛙和澤蛙是優勢種。鳥類中常見的小(tachybaptusruficollis)、蒼鷺(ardeacinerea)、池鷺(ardeolabacchus)、黃斑葦鶯(ixobrychussinensis)、慄葦鶯(i.cinnamomeus)、黑鳽(i.flavicollis)、綠翅鴨(a.crecca)、斑嘴鴨(a.poecilorhyncha)、黑水雞(gallinulachloropus)、白骨頂(fulicaatra)、白腰草鷸(tringaochropus)、扇尾沙錐(g.gallinago)、須浮鷗(chlidoniashybrida)、普通翠鳥(alcedoatthis)、家燕(hirundorustica)、灰鶺鴒(motacillacinerea)、白鶺鴒(motacillaalba)、灰椋鳥(sturnuscineraceus)、大葦鶯(acrocephalusarundinaceus)、黑眉葦鶯(a.bistrigiceps)、黃胸鵐(emberizaaureola)、灰頭鵐(e.spodocephala)、田鵐(e.rustica)、白眉鵐(e.tristrami)。小、黃斑葦鶯、慄葦鶯、白骨頂、須浮鷗、家燕、白鶺鴒、大葦鶯為夏季鳥類群落的優勢種,小、綠翅鴨、斑嘴鴨、扇尾沙錐為冬季鳥類群落的優勢種。

  4.3防護林

  區域內農田之中、堤壩上、公路邊的防護林為高大的喬木林,為鳥類提供了適宜的繁殖和棲息環境。常見的鳥類有雀鷹(accipiternisus)、大鵟(buteohemilasius)、普通鵟(buteohemilasius)、白尾鷂(ciruscyaneus)、燕隼(falcosubbuteo)、灰背隼(f.columbarius)、四聲杜鵑、大杜鵑(cuculuscanorus)、山斑鳩、灰頭綠啄木鳥(picuscanus)、大斑啄木鳥(picoidesmajor)、星頭啄木鳥(p.canicapillus)、山鶺鴒(dendronanthusindicus)、白頭鵯、棕背伯勞、黑枕黃鸝、黑卷尾、灰椋鳥、灰喜鵲(cyanopicacyana)、喜鵲、大山雀、暗綠繡眼鳥。山斑鳩、白頭鵯、灰椋鳥、喜鵲大山雀始終為優勢種,暗綠繡眼鳥為夏季的優勢種。防護林鳥類兼有農田、村落的群落特點。

  4.4村落

  村落動物主要兩棲類中的中華蟾蜍、爬行類的赤鏈蛇、多種鳥類和小家鼠(musmusculus)、褐家鼠(r.norvegicus)、黃胸鼠等小型獸類。鳥類主要棲息於村落的房前屋後的村木以及四旁林和村片林,在樹上營巢或在房屋等建築物上營巢。常見的鳥類有四聲杜鵑、大杜鵑(cuculuscanorus)、山斑鳩、珠頸斑鳩、火斑鳩、戴勝、灰頭綠啄木鳥、大斑啄木鳥、星頭啄木鳥、家燕、金腰燕、山鶺鴒、白鶺鴒、樹鷚(a.hodgsoni)、白頭鵯、紅尾伯勞、棕背伯勞、黑枕黃鸝、黑卷尾、灰椋鳥、灰喜鵲、喜鵲、北紅尾鴝(phoenicurusauroreus)、烏鶇(t.merula)、大山雀、銀喉長尾山雀、暗綠繡眼鳥(zosteropsjaponica)、麻雀、金翅雀、.黑尾蠟嘴雀。留鳥中山斑鳩、白鶺鴒、灰椋鳥、麻雀為優勢種,夏候鳥中家燕和金腰燕為優勢種,冬候鳥中灰椋鳥為優勢種。

  4.5農田

  農田作物春夏季以小麥為主,秋季以玉米、大豆、花生、水稻、山芋等為主。見於農田的兩棲動物有中華蟾蜍、花背蟾蜍、澤蛙、黑斑蛙等,澤蛙和黑斑蛙是優勢種;爬行動物有麗斑麻晰、紅點錦蛇、白條錦蛇(elaphedione)和赤鏈蛇等,麗斑麻晰是優勢種;常見的鳥類有鵪鶉(coturnixcoturnix)、雉雞(phasianuscolchicus)、山斑鳩、珠頸斑鳩、戴勝(upupaepops)、小云雀(alaudagulgula)、家燕、金腰燕、白鶺鴒、田鷚(anthusnoraeseelandiae)、樹鷚(a.hodgsoni)、白頭鵯、紅尾伯勞、棕背伯勞、楔尾伯勞(l.sphenocercus)、黑卷尾(dicrurusmacrocereus)、灰喜鵲、喜鵲、麻雀、金翅雀(carduelissinica)、黃胸鵐(emberizaaureola)、灰頭鵐(e.spodocephala)、三道眉草鵐、田鵐(e.rustica)、白眉鵐(e.tristrami)、山斑鳩、家燕、金腰燕是夏季和秋季的優勢種,山斑鳩、灰椋鳥、金翅雀、麻雀是冬季的優勢種;常見的獸類有北方刺蝟、大倉鼠、黑線倉鼠、東北鼢鼠(myospalaxpsilurus)、黃胸鼠、黑線姬鼠等,大倉鼠、黑線倉鼠為優勢種(劉春生等,內部資料)。

  4.6荒地動物

  黃河故道的荒灘只有一零星的農作物主要是豆類、玉米和山芋等,沙土質的開闊地。心玉米、大豆、花生、水稻、山芋等為主。常見的爬行動物有麗斑麻晰;常見的鳥類有山斑鳩、戴勝、大鵟(buteohemilasius)、普通鵟(b.buteo)、三道眉草鵐等。據村民反映,碭山的黃河故道西部,有大鴇分佈,當地居民稱之為“綿羊脯”。我們對該地進行了察訪,未發現大鴇,但發現官莊附近確有大片適於大鴇越冬的生境,至於是否有大鴇分佈尚需進一步調查。

  5、果園和溼地野生動物保護

  在碭山酥梨種質資源自然保護區中,黃河故道46公里的河道,橫貫保護區,是安徽最北部重要的溼地之一,成為鳥類的重要棲息地,同時也蘊含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整個保護區內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8種,是安徽省一級保護動物9種,二級保護動物19種。這36種重要動物中,鳥類佔30種。

  在果園生態系統中,食蟲鳥和猛禽在捕食食物鏈中充當重要的角色,對於果園蟲鼠害的防治起到積極的作用。食蟲鳥終年基本上以害蟲為食,食谷鳥一繁殖季節亦大量捕食害蟲,是果樹害蟲的重要天敵;猛禽大量捕食果園害鼠,有效地控制鼠害。它們的存在維持果園生態系統的穩定,可大大減少農藥的使用,對無公害水果的生產具有積極的意義。

  基於鳥類大果園生態系統中不可取代有地位,建議採取下列措施加以保護,以維持果園生態系統的物種多樣性。

  (1)棲息地的保護要加大故道內溼地的保護力度,減少溼地的開發利用等人為干擾,恢復受損溼地的植被,維持溼地的自然面貌,保護溼地鳥類的棲息地。在果園生態系統中增加生境的複雜性,如採用果園-灌木林-經濟林-農田相合的景觀格局。使鳥類棲息的環境多樣化,從而增加鳥類的多樣性。

  (2)繁殖生境的保護禁止採割故道中的蘆葦和菖蒲等,保護溼地繁殖鳥類的繁殖生境。在已經進行魚類養殖的河段,種植水生植被,恢復水鳥的繁殖生境。在果園中設定巢箱招引食蟲鳥類,設定棲木招引猛禽。

  (3)開展保護野生動物的宣傳教育通過當地的媒體(廣播、電視)和中小學教育等途徑向公眾宣傳野生動物保護的知識,林業公安加大亂捕亂獵野生動物行為的處罰力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