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合集九篇

關於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合集九篇

  在現在社會,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9篇,歡迎大家分享。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以前總以為調查研究是一件簡單的事,只需要分工明確然後按部就班的進行下去就行了。但是當我們真正的去進行調查,去進行研究的時候才明白,一項調查研究的進行是不容易的,一個研究成果的展示背後蘊含了多少勞動與辛酸。當然,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我們也學到了很多知識,掌握了很多技能也明白了很多道理。

  我們小組研究的內容是大學生網路購物現象,這是我們第一次做調查研究,既沒有足夠的技能也缺乏必要的經驗。我們所擁有的只有一份熱情和興趣。還好有老師的熱心指導,我們的調查得以維持下去。 調查的過程是艱辛的,充滿了各種困難和意想不到的事情。首先就是問卷的設計與問題的選擇,先前看別人做的問卷,總感覺出的題非常乏味,缺少技術含量,所以就很隨意的給別人填答問卷。而當我們自己出題的時候才知道,問題的提出與篩選是一個很困難的過程,一份好的問卷承載了很多人的期望。我們團隊的六個人,經過了無數次的討論,一直在問題的選擇上有分歧,不能確定如何選擇。因為問題太多、太零碎,不易去系統的考慮,而且問題還必須與我們的研究主題相關聯,與我們的調查相協調。而問卷設計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結構和層次。其問題的擺放於設計都有其規律性與嚴謹性 ,有其層次與側重,這對於第一次設計問卷的我們都不是小的挑戰。最終我們六個人每人出一份將自己認為重要的問題全都羅列出來,將所有的問題彙總,然後再逐個甄別。經過兩個星期的篩選,終於將問卷的初樣整理出來了。

  問卷的發放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研究的物件是龍子湖高校大學生,不只是我們一個學校,對其他學校的調查就是一個難題了。我們印製了四百份問卷,分別傳送到航院、教育學院、財專等五個學校,這使得我們不停地奔勞,並呼叫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去幫忙調查,請了許多朋友協助分發問卷。由於其他院校並不熟悉,因而只能從自己的同學跟朋友著手分發問卷。

  最後對於問卷的統計分析,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本來有軟體spss可以幫助,但是我們不會用,只能採用傳統的手寫方法統計。一份份問卷進行,一個個選項記錄下來,這樣不停地寫不斷地記,期間還要求不能走神,因為很容易出錯,這為研究的結果做好了鋪墊。

  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真正體會到了團隊的力量。個人能力再強,終有窮盡之時,而集體力量是無窮的。對於調查研究,尤其體現出集體力量的重要。調查的進行是一個艱辛的過程,如果離開了團隊,我們哪一個人都難使調查進行下去。正是因為我們的密切合作,才使枯燥乏味的調查變得充滿樂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學會了如何團結協調工作。

  在調查的過程中,細心與耐心也是非常重要的。調查過程的每一步都需要耐心去完成,否則調查就會被中斷。在資料分析這一塊,更是要求要細心的對龐大繁雜的資料進行定量的研究。

  當然,貫穿整個調查過程的是我們的激情與熱心,而且,因為有一個好的團隊、好的隊員,我們的每一步都完成得很順利,並且在艱辛中體會到了成功的快感。所以,我們這次調查研究的收穫不僅僅是

  一份報告,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能力,培養了技巧,增強了團隊意識。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一個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各樣的閱讀資料向人們撲面而來。上世紀末至今,隨著海量資訊時代的到來,大眾文化取代精英文化成為市場的主流,閱讀物件也不僅僅是文字,更涵蓋了影像、畫面等等一切傳統閱讀並未包含的東西,似乎我們已經進入了淺閱讀的時代。而作為今後國家建設中堅力量的中國當代大學生,他們的閱讀狀況如何呢?為了瞭解大學生的閱讀情況,我們就雲南民族大學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進行了調查,發現了一些問題,並探討了其中的原因,找了一些解決方法。現將具體調查情況做如下報告。

  本次調查物件為雲南民族大學職業技術學院80名大學生,共發出80份問卷,收回76份有效問卷。調查主要針對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閱讀目的和動機、閱讀態度、閱讀媒介、閱讀愛好等。

  現在,隨著海量資訊時代的到來,大眾文化取代了精英文化成為市場的主流,搜尋式閱讀、標題式閱讀、跳躍式閱讀、網路閱讀和手機閱讀成為閱讀的主要形式,名著通俗本、精簡本、口袋本的盛行,財經、勵志類圖書以股市語言行文代替學術說理,以及各地書店中通俗讀物高居暢銷排行版前列的現象,多媒體、部落格、電子小說代替紙質圖書潛進大學生的生活,種種現象表明,這是一個“淺閱讀”的時代。什麼是淺閱讀?為什麼會產生淺閱讀?要如何看待淺閱讀?

  一、什麼是淺閱讀?

  淺閱讀它是指一種淺層次的、以簡單輕鬆娛樂性為最高追求的閱讀形式。內容上,以無厘頭式的消遣、娛樂或感官的刺激為上,充滿了遊戲精神及荒誕不經的色彩;方式上則以動漫、影象、影像等為主,文字為輔。相對於品茗式的傳統閱讀而言,這種快餐式文化追求的是橫向的廣度,即所謂的“碎片式的語言,拼盤式的內容”。以“知道”代替“知識”,這樣的快餐式、跳躍式、碎片式的淺閱讀正成為大學生時下的閱讀新趨勢。為此,我們針對在校大學生開展了一次書面的問卷調查,以瞭解他們的思想狀況和閱讀需求,從而分析大學生素質的現狀,併為進一步探索提高大學生素質參考依據。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閱讀認知度普遍較高。從調查結果看,47.6%的學生認為閱讀是一件有趣的事情,35.29%的學生認比較喜歡閱讀。而不太喜歡和很不喜歡閱讀的學生僅佔17.65%和1.96%。這說明絕大多數學生對閱讀重要性的認知程度普遍較高。

  2、閱讀時間較少。每天閱讀3小時以上的學生僅為5.88%,1-3小時的為54.90%,1小時以上的為29.41%,有9.80%的學生處於基本不閱讀的狀態。

  3、每月的平均閱讀量較少。每月平均閱讀5本書以上的學生僅佔1.96%,3-5本的學生佔5.88%,大部分學生每月平均閱讀量為1-3本,這說明大學生的閱讀量是少之又少的。

  4、從閱讀取向和閱讀興趣來看,我院學生的閱讀興趣表現出了個性化和多樣化,所涉及的範圍極其廣泛,種類也繁多,他們往往按照個人興趣來選擇課外書籍進行閱讀。時尚雜誌、人物傳記和通俗小說是我院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中最主要的讀物,這與這些種類書籍自身的特色與優勢有關。在緊張而又枯燥的專業學習之餘,大學生們希望閱讀一些高質量的休閒、娛樂類讀物,而以上種類書籍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各方面修養。在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學生對於閱讀名著、經典書籍的熱情不太高(僅為28.4%)。此外,經濟管理、英語、計算機課程等專業性較強的書籍成為我院學生重要的選擇。

  5、我院大學生的閱讀媒介呈現多元化趨勢,不僅侷限於傳統的紙媒體,網際網路作為一種新的媒體形式已經走入同學們的日常生活,構成了平時閱讀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約有30%的同學主要透過網路閱讀。而大多數同學在利用網路時能夠比較恰當的控制時間和內容,合理的利用網路資訊資源為自己服務,超過70%的大學生平均每天上網時間在2小時以內。

  6、我院55.8%左右的大學生將到圖書館借閱作為自己閱讀的主要途徑,找親戚朋友借閱、網上瀏覽、在書店看等也都是重要的閱讀途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學生買書熱情不高,僅有13%左右的學生將買書作為自己閱讀的主要途徑。

  由此可以看出,我院學生的閱讀方式已經進入到淺閱讀時代。

  三、出現淺閱讀的原因。

  1、進行“淺閱讀”是緩解無聊的方式。很多人認為,讀“深”的讀物乏味、吃力,讀“淺”的輕鬆、有趣,還能作為閒聊的笑料。 職業技術學院女生小羅說道:“現在女大學生們都喜歡看《瑞麗》《昕薇》這樣的時尚雜誌,平時上網多是瀏覽娛樂新聞和網站論壇,的確不嚴肅,但讀來十分有趣,大家都愛看。”

  2、沒有時間進行“深”閱讀,只好“淺”閱讀。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而就業問題也是壓在大學生頭上的一塊大石頭。很多大學生從進入大學的那天起就給自己制定了計劃,要考幾個證書,英語過幾級,要做多少兼職,似乎根本就沒有時間去靜下心來好好地讀幾本好書。越來越少有時間和心情讀名著了,這是大學生普遍的心理感受。被就業、升學、出國等各種紛擾著,沒有心思埋頭讀“用不著”的名著,只願讀“有用”的英語、計算機及專業書。他們更覺得,大學已經失掉讀名著的氛圍了。

  3、學術著作和經典名著讓人費解,不得已放棄。目前大學生扎堆看小說的勢頭很強。我們在走訪大學圖書館時發現,許多流行小說已被翻閱得十分陳舊,而不少學術性著作卻有八成新。為何少人讀?大學生感嘆,上課所用的課本就已經夠枯燥了,怎麼還敢碰更晦澀難懂的學術著作和經典名著?

  4、學校沒有讀名著的氛圍。如今資訊蜂湧,流行快餐文化,大家都需要迅速有針對性地收集自己需要的資訊,無法靜下心喝著午後茶翻看傳統的名著。 當前社會上對人才的需求是專業知識型的,再加上國際經濟全球化,不得不在外語上花大力氣。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許多大學生都忙於準備各種證件考試以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在一系列現實因素作用下,哪還有工夫安心讀“經典”呢?

  四、淺閱讀帶來的危害。

  淺閱讀是對經典作品的輕視與褻瀆,淺閱讀的讀書方式會導致讀者思維的鈍化;淺閱讀對青少年的個性培養不利 ;淺閱讀導致讀者語言運用能力的弱化。

  五、如何走出淺閱讀的困境?

  1、從社會方面來說。

  ⑴出版人應該把握正確的文化方向,做一個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出版人,做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出版人。經濟效益不是出版人的唯一追求,對此,出版人要有正確的認識。

  ⑵出版社的編輯在搞選題策劃時,要時刻牢記肩上擔負的社會責任,杜絕盲目跟風、粗製濫造的出版行為。要有明確的出書思路,不要為一時的經濟利益所左右,搞些沒有文化內涵的東西。要努力在創造性上下功夫,通過了解市場,瞭解讀者,出版有文化品位、能提高文化素質的精品。

  ⑶大力宣揚先進文化,拒絕淺出版。當讀者的某些需求還處於隱性狀態時,出版社應堅守自己的出版理念,用自己的眼睛去判斷。如果只是一味地迎合讀者而把自己的圖書降格為一般商品,那就是媚俗。

  2、從學校方面來說。

  ⑴幫助大學生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激發大學生閱讀好書的興趣,可以透過讀書評書活動,聯合教務處、學生處、學生會 等部門共同主辦,來提高學生閱讀健康書籍的興趣。

  ⑵鼓勵大學生有計劃的閱讀鼓勵學生參與辦好圖書館閱讀宣傳欄,簡明扼要、豐富多彩,及時地通告到 館新書、名家書評等 。⑶在學生剛入學的時候開設系統的閱讀課,閱讀內容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而定。老師酌情推薦閱讀書目,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書籍來閱讀。改善閱讀環境,方便大眾閱讀。

  ⑷進一步解決圖書館各種類書籍資源,讓 圖書館能夠在真正意義上成為大學生的天堂。

  3、就大學生本人來說。

  ⑴認識到深度閱讀的重要性,它讓求知的人從中獲知,讓無知的人變得有知。使我們增添人文素養,增長知識和內涵,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提高我們的認讀水平和寫作能力,乃至對於各科學習,都有極大的幫助。

  ⑵培養深度閱讀的習慣,嘗試著閱讀一些名著,用一種認真專注的態度去閱讀它,體驗書中的深刻內涵,品味別樣的閱讀樂趣。

  ⑶多做一些讀書筆記,比如抄下一些美麗的詞句,為寫作增添素材,積少成多,你自然會體會到深閱讀的好處。合理安排課餘時間,制定一定的閱讀計劃。在現階段考證、做兼職固然重要,可是閱讀是不能被忽視的。

  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一種長期投資,目前可能沒有明顯的收益,可是其長遠利益是非比尋常的。多關注一些好書推薦欄目,選擇有內涵的書籍,培養自己的閱讀品味,不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讀好書是人類進步社會 文 明的體現。大學生是沿著書籍築起的階梯,攀登知識高峰的社會新人。除專業學習外,課 外閱讀是大學生業餘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正處於青春期,同時,他們的觀念、性格 、情感等又正在發展的形成中,具有不穩定性特點,這就要求有足夠數量的有益的讀物來適 應他們的這種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一個既有物質文明又有精神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 ,理應用課外閱讀隨時引導學生們健康成長。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世界正在由厚變得更厚,閱讀是深還是淺,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智慧,淺閱讀時代 ,你是要隨波逐流還是重拾經典,勇攀書峰,這全在於你的智慧!只是別在暮年孫兒膝繞在你身旁充滿期待的看著你的時候,你卻沒有什麼可以講。這時,請不要感嘆:書到用時方恨少!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據不完全統計,大學生有75%以上都有過兼職經歷,全國百萬大學生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勞動力市場,而同時有些不法公司,中介又利用學生社會經驗不足,騙取中介費用。行走在寧靜大學校園,你一定能夠看到牆壁上、宣傳板上、櫥窗內形形色色的廣告,是機會還是誘惑?面對“急聘”、“招募”、“家教資訊”

  調查內容:大學生兼職情況、進行兼職的目的、工種及影響

  調查目的:透過調查瞭解大學生對兼職的態度,特別是剛入大學校門的大一新生的兼職情況。

  理財在近些年來形成了一股熱潮,不知不覺間,理財已經成為了一個話題、一種趨勢甚至成為了一項事業。大學生已經接觸到了理財這個概念,然而要培養大學生的理財能力,就要清楚地掌握大學生的理財需求。

  兼職,已成為許多大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我們從高中時期三點一線的緊張生活中解脫出來,進入相對寬鬆的大學生活時,就怎樣處理空餘時間方面我們有了更多的選擇。隨著觀念的改變,兼職現象在大學校園中已經非常普遍。無論同學們有沒有做過兼職,眼下都存在著一條漫漫兼職路,這條路我們到底要不要走,該怎麼走,要走向何方呢?為了更瞭解大學生的兼職情況,我們就長沙市內的"湖南師範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 "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 "長沙大學"等幾所高校的在校學生(多是大一新生)的兼職情況進行了調查。透過三天的調查研究方案的設計,四天的調查研究實踐,一天的統計,三天的調查研究報告討論,我們小組順利完成了"關於大學生兼職情況的問卷調查"。這次調查共發出問卷100份,回收率100%,其中82名為大一新生。透過這次調查我們得出如下啟示: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80.8%的男生,40.7%的女生做過家教,分別有16.3%的男生,78.4%的女生做過促銷,分別有13.2%的男生,29.4% 的女生髮過傳單,同時,還有少數同學從事過禮儀、家政、餐飲等兼職工作。從年級來看,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分別有65%,75.5% ,98%的同學做過家教,分別有5%,7.5%,26%的同學做過促銷,分別有20%,30%,16%的同學發過傳單。

  一、看待兼職的態度

  有這樣一種說法:態度決定一切,而學生對兼職的態度究竟對他們兼職的取向有多大的影響呢?有80%的大學生對兼職持接受但不支援的態度,而剩下的20%便既不支援也不反對,這樣看來大學生兼職的情況不容樂觀。而親友對學生兼職的態度有48%的表示贊同並鼓勵,44%的可接受,但不支援,僅有8%的是堅決反對。看來親友們並不十分反對兼職,他們大多認為兼職是一種鍛鍊孩子的方式能讓他們在社會這個大熔爐中吸取經驗,而少數的家長認為孩子在大學還是應以學習為重,不應該進行什麼“社會實踐”而擾亂正常的學習生活,因此他們堅決反對。

  方法:一是採用問卷調查法。問卷內容是根據大學生消費的相關情況自行設計,經預試、反覆修改後形成,問卷題型主要採用選擇題的形式。本次調查共收回問卷發145份,有效問卷138份;二是網路問卷調查,透過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讓各大高校的部分學生網上答卷。填寫網上調查問卷的人數110人,問卷做到了隨機發放;三是一對一談話或座談會等形式獲取資訊,進一步瞭解被調查者的消費心理和價值取向。訪談的方式隨機選擇了願意接受訪問的65人.三種形式形成互補,相互促進,使我們的研究更具客觀性。

  二、大學生兼職的經驗(主要針對大一新生)

  對於初入大學的新生而言,接觸兼職機會較少,在接受調查的100個人中僅有35人有過兼職的經歷,60%的大學生有想過兼職但從未實踐過,僅有5%的學生從未想過兼職。從資料來看,大多數的學生希望兼職來充實自己的生活,而由於多種原因並沒有實現。剩下的同學不是“一心想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便是認為無所謂,不兼職也沒什麼影響,只要自己把學習搞好就行了。但就我的觀點來看,對大學生來說,兼職經驗是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對我們以後走上各自的工作崗位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不管大學生是懷著怎樣的目的從事兼職,只要能從兼職中有所收穫我們對兼職還是應該懷著友好的態度的。

  三、做兼職的目的

  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認為可鍛鍊自己的能力,積累社會經驗的比例佔84%,選擇可以賺錢,減輕家庭負擔的則佔14%,選擇可充實大學生活的比例僅為2%。由資料可知,做兼職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多的同學是為了透過兼職來接觸社會,拓寬交際面,積累社會經驗,鍛鍊能力,為今後的工作奠定基礎。有些家庭經濟較困難的同學考慮得更多的是增加自己的生活補助,從而緩解經濟壓力,減輕家庭負擔。總而言之,絕大部分同學從事兼職的目的比較明確,認為兼職的收穫主要是積累社會經驗的同時可緩解經濟壓力。

  四、影響兼職的因素

  大學生在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同學們在做兼職便要考慮到很多因素。有54%的同學認為如果選擇兼職至少要不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可見有很多大學生還是以學習為重的。30%的大學生考慮較多的便是工作的報酬,如果辛苦半天還得不到相應的報酬,自己的勞動力便這樣白白浪費還不如回寢室睡個大覺養會兒神咧。剩下16%的同學認為工作環境應該是最優先考慮的因素,儘可能找到靠近學校的工作場地,為同學更好地協調兼職與生活的關係提供方便。

  五、做兼職的目的

  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認為可鍛鍊自己的能力,積累社會經驗的比例佔84%,選擇可以賺錢,減輕家庭負擔的則佔14%,選擇可充實大學生活的比例僅為2%。由資料可知,做兼職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多的同學是為了透過兼職來接觸社會,拓寬交際面,積累社會經驗,鍛鍊能力,為今後的工作奠定基礎。有些家庭經濟較困難的同學考慮得更多的是增加自己的生活補助,從而緩解經濟壓力,減輕家庭負擔。總而言之,絕大部分同學從事兼職的目的比較明確,認為兼職的收穫主要是積累社會經驗的同時可緩解經濟壓力。

  六、影響兼職的因素

  如今社會大學生就業越來越難了, 大學生在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同學們在做兼職便要考慮到很多因素。有54%的同學認為如果選擇兼職至少要不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可見有很多大學生還是以學習為重的。30%的大學生考慮較多的便是工作的報酬,如果辛苦半天還得不到相應的報酬,自己的勞動力便這樣白白浪費還不如回寢室睡個大覺養會兒神咧。剩下16%的同學認為工作環境應該是最優先考慮的因素,儘可能找到靠近學校的工作場地,為同學更好地協調兼職與生活的關係提供方便。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一、當代大學生消費新概念

  1.消費方式已經進入網路電子時代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躍發展,社會消費方式已經從原來單一的現金交易向現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樣化的交易方式轉變,使人們的生活方式更趨方便快捷。當代大學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著開放的思想意識,從不落後於時代的發展。那麼在消費方式上是怎樣的狀況呢?在調查中發現,作為特殊的消費群體,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網路電子時代。許多大學生都有校園IC卡、交通IC卡、銀行取款卡、上網絡卡甚至運動健身卡等,"刷卡"時代使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瀟瀟灑灑,用某些同學的話來說,就是"卡一刷,錢就花"。

  2.消費多元化傾向

  21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的時代,步入這一時代的大學生們不再滿足於宿舍、教室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儘管書籍仍是主要的消費物件,但已不是首選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費專案。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手機、旅遊、電腦、影音娛樂是大學生的消費熱點。調查中,當問及"在經濟條件許可情況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時,大部分學生選擇了"旅遊",其次是"買電腦",反映出大學生具有想走出校園、融入社會與自然、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其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因此會盡量搜尋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會考慮那些儘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們更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4.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大學生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後於潮流,這是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專案。有調查表明學生手機擁有率不低於4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他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絡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他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髮型、服裝、飾物等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佔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後,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於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係,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討論會上,當問及對"財商"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調查報告《當代大學生消費調查報告》。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少數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在關於月平均消費一欄的調查中,有15.2%的同學在200元以下"有點痛苦"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28.3%的同學在250-350元之間"勉強過得去",有23.7%的同學在350-450元之間"稍為有點爽",有16.7%的同學在500元左右"可以瀟灑走一回";有6.9%的同學在600元左右"比較自由";有7.5%的同學月消費800元以上可以說是"跟著感覺走--無憂無慮"。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比較分明。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8元左右用於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淨飲食費需250元左右。

  大部分女生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慾,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淨選擇廉價的飯菜;問題是對健康飲食知識瞭解不夠。

  4.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討論會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5.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和討論會上我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500元。他們大多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

  三、當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偏頗的原因分析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係。

  今天的大學生生活在"沒有圍牆"的校園裡,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當學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經濟上滿足較高的消費條件時,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為上充分體現。更糟糕的情況是,有些家庭經濟狀況不允許高消費的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慾望不惜作出一些損人利己甚至喪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為。

  那麼對於大學生在消費中產生的問題,我們能提出什麼建議呢?

  1.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那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個人盲目的衝動不是獨立,是任性的表現,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腦中有獨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2.克服攀比情緒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首先,我們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但並不是所有的事物我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於別人,並不可恥,沒有必要抬不起頭來。透過這次調研,我們基本掌握了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趨勢及現狀。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離散趨勢明顯,個體差異大,這主要是生源來自全國各地,由於家庭情況的不同和消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費為主的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

  3.形成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並形成校風助學風的良性迴圈。因此,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並且持之以恆,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按照學校畢業實踐環節的要求,我利用休息時間,到遼寧天利金業有限責任公司進行調查,在實踐中調查發現,該公司在新入職大學生消費方面的一些情況,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基本內容。

  一、公司概況

  ***公司是***公司和***公司出資組建的股份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是我國自行設計、自行建設,具有完全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現代化企業。經過不斷的技術創新,技術日臻完善,形成了以***為核心技術的具有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工藝體系。

  隨著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新入職大學生作為公司特殊的消費群體,他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為突出而直接地影響新入職大學生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他們一生的品德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關注當今新入職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新入職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他們的“財商”,在當前就成為當代新入職大學生共同關注的課題。

  二、新入職大學生消費新概念

  (一)、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新入職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是當今“通脹”情況下新入職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新入職大學生經濟來源主要是自己掙錢,這使他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800-15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20xx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新入職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他們會盡量網路上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公司還是在公司外,當今新入職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鎮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他們不會考慮那些儘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他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二)、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在我們公司新入職的大學生大多在22歲左右,不管是來自農村還是來自城鎮,他們都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後於潮流,這是他們的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膝上型電腦。當代新入職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膝上型電腦的消費專案。本次調查中發現新入職大學生膝上型電腦擁有率已達到60%。此外,3G手機及相關消費也是他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絡卡,大至膝上型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新入職大學生的話來形容,他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髮型、服裝、飾物、生活用品,公司新入職大學生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佔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後,成為新入職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於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新入職大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新入職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三、新入職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一)、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係,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調查中,當問及對“財商”概念的認識時,很多新入職大學生表示陌生。當問及參加工作半年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新入職大學生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新入職大學生還需要向家人要錢,略有剩餘的新入職大學生也想著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個別新入職大學生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新入職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二)、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在關於月平均消費一欄的調查中,有15.2%新入職大學生在800元以下“有點痛苦”的生活線上;有28.3%的新入職大學生在800-1000元之間“勉強過得去”,有34.4%的新入職大學生在1000-1500元之間“稍為有點爽”,有14.6%的新入職大學生在1500-20xx元之間“比較自由”;有7.5%新入職大學生月消費20xx元以上可以說是“跟著感覺走”——無憂無慮。可見,新入職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和大部分商品物價上漲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他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三)、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新入職大學生的生活消費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社交開銷和生活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丹東地區的物價水平,以新入職大學生每天消費20元左右用於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新入職大學生每月淨飲食費需600元左右。

  我們驚奇地發現,在被調查的15名女生中,83.7%飲食費用在60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慾,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淨選擇廉價飯菜;而10名男生中也只有66.4%達到標準。當問及他們是否研究過自己的營養結構問題時,比如對“一杯奶養起一個民族”說法的認同時,90%的新入職大學生表示認可,但不怎麼在意。當他們把飲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在調查中指出的時候,他們當中,尤其是女生很多都承認自己對健康飲食知識瞭解不夠。

  (四)、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調查中,一些新入職大學生指出,為了擁有3G手機或者換上一款膝上型電腦,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生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生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其他同事借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新入職大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五)、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中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新入職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2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10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1000元(比如送名貴禮物給對方)。他們大多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這是讓人感到憂慮的方面。有趣的是,傳統意義上談戀愛的費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擔的局面已經完全被打破,而出現三種情況,即男方全部承擔、男女方共同承擔和女方主動全部承擔,女生的戀愛支出甚至有超過男方的情況。傳統與現代生活方式在當代新入職大學生中被充分演繹。

  四、新入職大學生消費心理及行為偏頗的原因分析

  當今新入職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公司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係。

  (一)、消費思想及消費行為

  新入職大學生生活在一個全新的社會里,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自己終於掙錢了。當某些新入職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公司領導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當新入職大學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經濟上滿足較高的消費條件時,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為上充分體現。更糟糕的情況是,有些家庭經濟狀況不允許高消費,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慾望,不惜作出一些損人利己甚至喪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為。

  (二)、消費觀念的導向

  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費的原則立場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物件。有些父母本身消費觀念存在誤區,又何以正確指導自己的孩子呢?

  (三)公司教育環境對新入職大學生消費觀念培養的重要影響作用

  事實求是,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對新入職大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進行。社會對新入職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不足。由於對新入職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了解不夠全面、客觀等因素,與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教育在公司沒有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

  另外,企業建設範疇中普遍缺少倡導新入職大學生勤儉節約生活消費觀的內容。新入職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除了在個人喜好、穿著打扮等較少方面比較注重突出個性以外,他們對於時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費用的額度等主要消費內容都具有群體從眾心理。在企業建設上注重塑造和強化新入職大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培養新入職大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

  五、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新入職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總體上處於成長健全期。他們在質量、價格、品牌、情緒等諸多影響購買的因素裡面,他們首先考慮質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與情緒的影響。因此可以說企業新入職大學生充滿的是感性而略摻有理性的消費觀。而對於流行與時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個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適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過分的攀比會產生危險的影響。

  那麼對於企業新入職大學生在消費中產生的問題,我們能提出什麼建議呢?

  (一)、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

  現今的新入職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公司和社會中生存,那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個人盲目的衝動不是獨立,是任性的表現,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腦中有獨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二)、克服攀比情緒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他們應該如何面對呢?首先,他們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新入職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尤其是工作能力的競爭,但並不是所有的事物他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於別人,並不可恥,沒有必要抬不起頭來。

  透過這次調研,我基本掌握了新入職大學生消費心理趨勢及現狀。新入職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離散趨勢明顯,個體差異大,這主要是他們來自全國各地,由於家庭情況的不同和消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費為主的新入職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

  (三)、形成新入職大學生良好的消費風氣

  良好的消費習慣和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新入職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是體現新入職大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和加強,就會對良好社會風氣的塑造起促進作用,並形成社會風氣的良性迴圈。因此,應該把新入職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新入職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並且持之以恆,以新入職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企業“彎道超車”、“又好又快”的發展。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摘要】

  所以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應正確地認識愛情的本質,處理好戀愛關係,愛情就會給人生帶來幸福,否則就可能成為人生不幸的誘因。

  【關鍵詞】大學生戀愛,存在益處,存在弊端,如何如何應對

  【正文】

  愛情是永恆的話題,人們不惜用最美麗的語言來描繪愛情的永恆和不朽,認為愛情能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激勵、情緒上的歡愉、生活上的充實,沒有愛情的人生是蒼白的、消沉的,甚至是沒有意義的。也有人由於看到他人的不幸或自己經歷過不幸,對愛情持悲觀的態度,認為美好的愛情只是文藝作品中的演繹,而生活中的愛情帶給人更多的是痛苦而不是歡愉。

  因為愛情是大學校園裡的熱門話題,也是校園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正值青春期,從艱辛的高中步入的大學生,沒有了學業的重壓,沒有了父母的管束,沒有了老師的叮嚀,就如同打開了鳥籠的小鳥,在蔚藍純潔的天空中自由飛翔。隨著性生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發展,渴望愛情,想談戀愛已成為大學生中較為普遍的心理狀態。但是,由於大學這個特殊的社會環境,以及大學生自身的一些因素,許多人在承受學習壓力的同時也承受著戀愛與性有關的各類問題的困擾。

  研究大學生戀愛心理特點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所以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應正確地認識愛情的本質,處理好戀愛關係,愛情就會給人生帶來幸福,否則就可能成為人生不幸的誘因。因此,我們這次主要以調查問卷的形式,輔之以網路調查手段,重點調查了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學生戀愛的相關問題,發現了一系列問題,並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方案。

  所謂愛情是一對男女基於一定的社會基礎和共同和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相互傾慕,並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終身伴侶的一種強烈、純真、專業的感情。性愛、理想和責任是構成愛情的三個基本要素

  戀愛能發生在任何時候,戀愛不只是大學裡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在我們的調查問卷第一個問題裡:“你有談過戀愛嗎?”回答 “有”的人達到了43%,很明顯,這個雖然沒有過50%,但是,出於中國“男多女少”的這一社會現狀,說明了43%這個比例已經非常高了。而在我們對於有沒有談過戀愛這個問題的後續個問題裡“如果有,那是在什麼時候談的”,選“大學”的竟然高達87%,而且,在沒談過戀愛的人群裡說想談戀愛的也很令人吃驚的達到了93%,當然,這個數字是不能概括一切,可是這個數字已經可以反映了許多問題了,說明了大學裡談戀愛這個現象已經是普遍存在的了。就談戀愛正確不正確這個問題不是我們研究的範圍,暫不討論,可是基於以上統計的數字我們已經可以對大學戀愛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了。

  經過了我們學習研究小組的討論以及網上調查瞭解,大學戀愛主要存在2個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

  1.大學生談戀愛的益處

  2.大學生談戀愛的弊端

  所以,我們就以上兩個方面著重進行討論與分析。

  一.大學生談戀愛的益處

  ① 增加學生的交際能力和語言表達

  在戀愛的過程中,少不了甜言蜜語的滋潤,而在確認一段愛情之前,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自信,在擁有自信的前提下,對心儀的女孩子進行追求。並且在和異性交流的過程中,不斷增加自己的交際能力與語言表達。

  要有效地提高社交能力、可循兩方面入手,一是對社會情境的辨析能力,一是提高對其他人心理狀態的洞察力。所謂對社會情境的辨析能力即為社交能力的一個重要部分。一個人如果能夠對情境間的細微不同之處加以區分,往往更能掌握社交環境的變化而做出合宜的行為,以適應不同性質、千變萬化的環境。而洞察別人的心理狀態也是社交能力重要的一環。一些人看到別人的行為時,不嘗試去了解對方做事時的處境和感受,便馬上從別人的行為去判斷對方是一個怎樣的人。這種重判斷而輕瞭解的取向,是社交能力發展的一大障礙。可是但是本人在談戀愛的過程中,發現這兩點關鍵都可以充分的鍛鍊,因為女孩子是世界上最難以琢磨的動物。

  ② 可以開闊思維

  在開闊思維這一方面,我們可以從一個很簡單的案例經行分析:

  光棍節當晚,廣東工業大學的男生用獨特的方式展示了他們的“寂寞”,用宿舍的亮光組成了“11.11,i love u,廣工,mm”幾個字,寓意為:11月11日,我愛你,廣東工業大學的mm們。網友們說,一間嚴重缺乏女生的大學,光棍節自然成為一年一度的民間嘉年華。確實如此,廣東工業大學就是典型的代表。

  看過了此案例,我們可以想到在沒有戀愛之時都已經有如此廣闊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那麼在談戀愛之時呢?談戀愛就必須得討好女孩子,所以說,談戀愛可以開闊思維。

  ③ 可以從中學會關心別人

  俗話說,女孩子天生就是要被呵護的,那麼,如果當某個女孩子是你的女朋友時,你還不更加的對她進行呵護嗎?這一點我們無需過多進行議論。

  ④ 瞭解多一些有關情感的事,有的也可以從中得到鍛鍊,不至於以後過多的感情用事

  感情是雙方面的,連上帝都不可能單手拍掌,談戀愛,首先就是一個過程,無論結果如何,都起碼經歷過了,因為,談戀愛絕對能對人進行鍛鍊。

  ⑤ 從生理角度來說,談戀愛可以緩解大學生某方面的需求

  這個觀點是學習小組裡的調查員的觀點,本筆者並不太認同,所以不多進行論述。不過這一點是確實是存在的。

  ⑥大學生在獨立生活的過渡期,談戀愛在生活、學習上的互相幫助有助於減緩過渡期的不適

  從高中升入大學的新生,絕大多數年齡在十七八歲左右,很少有單獨外出旅行的經驗,而卻隨著近年來大學新生中獨生子女的比例的增大,對生活環境改變的不適等等因素,促進了大學生戀愛這種現象的發展,“找到另一半”也的確對在生活、學習上有著互相幫助並助於減緩過渡期的不適。

  ⑦ 有助於促進成熟

  隨著年齡的增長與心理、生理的逐漸成熟,大學生有愛與被愛的權利,如何正確地駕馭愛情並且將其轉化成人生髮展進步的動力是每一個人都需要正視的問題。我們應當樹立正確的大學生高尚的審美情緒,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建立起大學生中自尊、自愛、自強的學習榜樣,引導學生在戀愛的過程中保持高尚的情趣與文明舉止,並明確人生的志向與奮鬥目標,用理性地思維方式駕馭自我,在以學業為重的同時,學習以人相處的方式,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和戀愛觀.

  二.大學生談戀愛的弊端

  ① 過分的沉溺於戀愛,荒廢學業,會失去自我,失去人生目標

  在這一問題上,我們有一個很簡單的案例:一名大學生正在上課,突然間手機響了,然後就不顧正在上課匆忙的和老師請假要求離校。後來才知道,他女朋友要他陪了,他必須得去陪他女朋友。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很容易就能發現這名男生已經沉溺於戀愛之中而荒廢了學業了。

  ② 浪費時間浪費錢財

  和女朋友一起,總不能天天只散步吧?因此,談戀愛在物質方面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而且又是必須的。

  ③ 和朋友在一塊的時間太少

  這裡我們有一句很形象也挺幽默的諺語:有了媳婦忘了娘。連娘都忘了,那還有什麼不能忘呢?雖然這只是少部分人的思想,但是這一現象絕對存在。

  ④ 沒有足夠的經驗,可能有錯覺,很容易受傷,不好受,影響心情

  俗話說:戀愛能享盡人生百味,酸甜苦辣,樣樣皆有。有甜,就必有苦,所以,只要有戀愛就必然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啦!

  ⑤ 浪費自己的感情和別人的感情,或者最後還是分手

  有些同學在與異性交往中,不能準確區份友誼與愛情兩種性質不同的感情體驗,給雙方平添許多麻煩。或者有些戀人由於家庭,出身,種族,信仰等不同而不能夠由戀人變為夫妻,最後難免分手收場。

  ⑥ 淚水會流很多

  戀愛會流淚嗎?答案是肯定的。無論是你在感動的時候或者傷心的時候,都會流淚,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鐵石心腸的人,而戀愛,是最能感人或者傷人的一件事。

  【總結】

  在經過以上對戀愛的益處與弊端的分析之後,我們已經可以對大學生戀愛進行一個客觀的總結了。

  當代大學生對於愛情,從總體上看是能夠正確認識和把握的,能夠正確地處理學習、戀愛和人生的態度等關係,以及戀愛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諸如戀人之間的誤會、失戀等等。大學生對愛情應該持慎重的態度,避免在戀愛問題上把握和處理失當。我們應該客觀的吸取戀愛中的益處與避免戀愛中的弊端。

  我們的報告完畢,謝謝。

  引用資料:《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附件:問卷調查

  附件:

  關於大學生戀愛問題

  問卷調查

  1.你有談過戀愛嗎?( )

  a.有 b.沒有

  2.續1,如果有,那時在什麼時候( )

  a.幼兒園 b. 小學 c.初中 d.高中 e.大學

  3.續1,如果沒有,那麼你想要談嗎( )

  a.想 b.不想

  4.你認為大學生談戀愛有什麼益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認為大學生談戀愛有什麼弊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謝大家花費寶貴時間填寫完這份問卷!

  班別:___________ 性別:_____

  大學生戀愛心理調查報告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說過,人生有兩次出生:頭一次是在開始生活的那一天;第二次則是在萌發愛情的那一天。伴隨著青春的腳步,愛情悄悄地降臨到我們的身邊,隨著心理的成熟,對愛情的嚮往與追求,自然會在大學生的內心萌發。那麼我校大學生是怎樣對待愛情、追求愛情的呢?就這些問題,我對全校各個院系做了抽樣調查,結果分析如下:一、大學生的戀愛特點1. 普遍性。在被調查的同學中,42%的同學表示自己談過或是正在戀愛,而有31%的同學則表示目前未談,若遇到合適的也會陷入其中,只有不到三成的同學明確表示至今未談,也不準備在大學期間談。南京大學心理協會的一份關於“大學生戀愛問題”的調查資料也顯示:在接受調查的學生當中有近99%的人在校期間有過戀愛的經歷。

  2. 成功率低。調查資料顯示:希望畢業後結婚的不到3%,而在校期間因種種原因導致分手的比例竟高達85%.特別是畢業生在面臨畢業、就業等諸多方面壓力時“大學戀情”就像溫室裡的牡丹,放到現實環境中不堪一擊。

  3. 低年級化。當前大學生的戀愛,呈現低年級,而且數量一直在增加。我看到南京一高校的調查統計顯示:從大學一年級到四年級,談戀愛的學生在同年級學生總數中所佔的比例分別是:20%、40%、60%、80%. 4. 公開化。在當靜的大學校園裡,無論是教室、圖書館、馬路上還是在食堂、操場……都有大學生談戀愛的身影,一雙雙,一對對,隨處可見;在大庭廣眾之下擁抱、接吻的都習以為常了。現在的大學生談戀愛生怕別人不知道一樣。

  5. 世俗化。大學生戀愛的世俗化有兩層意思:一是大學生戀愛中的性衝動明顯增多;二是戀愛的非責任化(所謂非責任化,就是不少同學對戀愛更多地抱有一種遊戲的態度,而不是以十分嚴肅的態度對待戀愛)傾向明顯。

  6. 大學生戀愛心理特點1. 戀愛心態健康,擇偶標準個性當先。現在大學生在選擇戀人時注重對方的修養、人品德等內在素質,希望雙方能有思想、心靈層次的溝通,而不是單純的把金錢、地位、漂亮的容貌放在首位。調查顯示:80%的人選擇“兩情相悅”。由此可見大學生的戀愛心態是健康的。

  2. 戀愛的浪漫色彩濃烈。大多數學生在經濟上依靠父母,缺乏對現實社會真實、深入瞭解,對未來生活的設計過於樂觀,對將要面臨的困難和挫折也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所以,大學生的愛情多是海市蜃樓般的美麗虛幻,經不起矛盾和挫折的考驗,在現實面前往往以分手收場。

  3. 戀愛盲目性較大。大學校園濃厚的戀愛氛圍,使一些大學生覺得戀愛是一種“時尚”。他們看到周圍的同學都成雙成對的,就想要自己進行一場不計後果的戀愛,這些人只是盲目地隨風而動。

  4. 大學生對戀愛挫折的承受能力較弱。大學生中“有情人”雖多,但“成眷屬”者少,這樣就有很多人失戀。大學生感情受挫後應該對自己和對方都採取寬容的態度,尊重對方的選擇。但仍有一部分同學擺脫不了“感情危機”,有的失去信心,立誓:“橫眉冷對秋波,俯首甘為光棍”,放棄對愛情的追求。

  5. 注重戀愛過程,輕視戀愛結果現在大學生流傳著一句順口溜“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一些大學生把戀愛當作一種感情體驗,及時行樂,藉此尋求刺激,滿足精神享受,“戀愛只是為了獲得經驗”這種觀點或者在校園中還並非主導,但已開始被越來越多學生提及。一些大學生之所以戀愛,是為了滿足與異性交往的慾望,尋求刺激、填補精神上的空虛,把戀愛當作一種遊離於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費。一些大學生則是為了充實課餘生活,排除寂寞,填補空虛,把戀愛當作一種消遣文化。只注重戀愛過程,輕視戀愛結果,實質上是隻強調愛的權利,而否認了愛的責任。但根據調查,28%的大學生談戀愛是為了“體驗愛情的幸福”;38%是為了“充實大學生活”;11%的為了是“將來能結婚成家”;10%的是為了“趕時髦”。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注重的是戀愛過程,至於戀愛的結果已經不太在意了。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一、前言

  教育部於20xx年3月29日召開新聞釋出會,頒佈了修改後新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刪除了原《規定》中“在校期間擅自結婚而未辦理退學手續的學生,作退學處理”的規定。這意味著普通高校學生在校期間結婚不再需要獲得學校同意,只要根據國家《婚姻法》和《婚姻登記條例》執行即可登記結婚。這個規章的修改帶來了一系列影響,首先就是原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大學生婚戀問題浮上水面,並且具備了一定的制度基礎,那現在大學生婚戀觀究竟如何呢,打破“禁婚令”是否意味著在校大學生結婚會如洪水猛獸般衝向靜謐嚴肅的大學校園呢?本調查小組就是在這種研究背景下展開調查研究的。

  二、調查研究相關說明

  (一)研究目的

  本次調研活動由《和諧校園的構建研究》SRT專案組實施,具體目標如下:

  1、透過調查研究瞭解當代在校大學生婚戀觀現狀,掌握不同年級、性別、生源地在校學生的婚戀觀區別。

  2、在以上調查的基礎上,分析不同性別的調查物件對同一問題有不同答案的原因。

  3、提出建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加強其責任意識。

  (二)調查實施方法

  本課題組於20xx年6月成立,在徵求指導老師意見之後確定操作程式,設計調查問卷,並於10月份進行試點調查,在總結試點調查工作之後重新修改調查問卷,並最終確定調查方案。

  本調查為自填式問卷的隨機調查。問卷發放方式以實地面訪為主。調查的範圍為南京農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的在校本科大學生。訪問地點為各校教室和宿舍。實地調查共發放問卷165份,回收問卷163份,有效問卷160份,有效回收率為96.9% 。

  本問卷設計採用依照自然性徵區分調查物件,核心調查的是調查物件的婚戀價值觀。

  三、具體資料分析

  在對問卷進行分析時主要從四個角度,分別是:大一大二的學生和大三大四的學生(依據是從不同的年齡段),城鎮的學生和農村的學生(依據是從不同的地區成長的,環境的不同),男生和女生(性別的不同)以及對於概括問卷調查的總體資料分析四個方面。對整個問卷進行綜合分析後得出如下結果:

  (一)大一大二學生和大三大四學生的角度

  1、在被問及是否贊成在校大學生談戀愛的問題時,被調查的學生中,有56%的大一大二的同學贊成在校大學生戀愛,而大三大四的只有23.9%的同學贊成。

  2、在問到不贊成在校大學生戀愛的原因時,大三大四學生中有11.8%的人選擇影響學業,39.4%的人選擇沒有經濟基礎,而17.5%的人選了感情不純,7.8%人選擇影響正常社交,而在僅有的反對談戀愛的大一大二的同學中有37.5%的人選擇沒有經濟基礎。透過這些資料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大三大四的同學由於經歷了大一大二的年齡階段,他們更多是著眼於將來的工作,所以他們選擇談戀愛會影響學業從而會影響到將來的工作,並且他們比較現實的看到自己沒有經濟基礎,現在的錢主要來源於父母;而大一大二的同學更多的沒有考慮到這些因素,可以看出隨著閱歷的增加,就業壓力的增加,許多的同學選擇應該是把學業放在第一,抓緊時間認真學習,從而為將來的工作打下基礎。

  3、在被問及在校大學生的戀愛動機時,大一大二的同學中有26%的人選擇在校大學生戀愛的動機是找個生活上的伴侶;24%的人選擇是打發時間,排除寂寞;32%的人選擇愛情沒有動機,有緣中意即可;14%的人選擇受周圍環境的影響;4%的人選擇為了生理方面的需要。大三大四的同學中的資料跟大一大二的基本相同。說明大學生談戀愛時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並且並不受年齡的影響。

  4、在問到在校大學生戀愛最後能發展為婚姻的機率時,無論大一大二學生,還是大三大四的學生都認為這種機率很小。而我們從身邊的事例中,從與學長的交流中瞭解到由於種種原因,校園情侶關係由戀愛轉化為婚姻關係的是非常少的。大學生戀愛一旦面臨畢業時的種種情況,比如工作地點的不同,導致雙方的距離越來越大,最終不得不選擇分手。所以有很多的因素影響著大學生由戀愛走向婚姻。

  從以上的關於大學生戀愛觀的情況調查中,我們發現大一大二的同學中更多的贊成談戀愛,而大三大四從實際的角度出發,選擇大學裡應該多花時間在學習上而談戀愛更多的是浪費時間和精力,而且現在的就業壓力這麼大,所以應該把更多的花時間在學習上。而且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隨著時間的推移,閱歷的增加,大三大四的同學明顯比大一大二的更現實,考慮的東西多與將來的工作有關,原因應該是後者面臨較大的工作壓力。

  5、在被問及自身交際圈中在校大學生結婚情況,大一大二同學有99%的周圍的人沒有結婚,而大三大四中有90%的人沒有,可見現在在校大學生的結婚還是很少的,是少數現象。這種情況也將成為下文研究的重點之一。

  6、在回答是否贊成在校大學生結婚的問題時,大一大二的同學有80%的人贊成在校大學生結婚,大三大四的有75%的人贊成。而僅有少部分的同學表示反對。

  7、對於校方是否有權力禁止或限制適齡大學生結婚的問題,在被調查的學生中,無論是大一大二的學生還是大三大四的學生都認為學校沒有權力阻止在校學生結婚。有80%的大一大二的學生選擇結婚與學校的管理體制不會衝突,而僅有50%的大三大四的學生選擇沒有衝突。其他50%的大三大四的學生選擇在校大學生結婚會給學校現有的管理體制帶來很大的衝擊。可以看出,大三大四的學生更多的是從學校的角度,從全面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8、在被問及在校大學生結婚的最主要障礙時,有9.5%的大一大二的學生選擇在校結婚家長會反對,有11.9%的選擇社會影響,19.1%人選擇個人的精力不濟,還有23.8%的學生選擇個人的物質基礎欠缺。在同一個問題上, 57.6%的大三大四的學生選擇物質基礎欠缺會阻礙在校大學生結婚。

  的確,結婚是神聖重大的事情,而且結婚後,雙方的生活更多的是需要物質基礎的,良好的物質基礎是婚姻存續發展的關鍵性的因素。在這一點上,大三大四的同學考慮的比較多,相比而言,大一大二的則少了很多。

  9、在回答有關在校大學生結婚後面臨的問題的時候,有45.2%的大一大二的學生選擇學業受到影響,有15.2%的大一大二的學生選擇正常社交受限,16.2%的大一大二學生選擇是生育問題。而在大三大四的學生中,有57.6%的學生選擇是經濟問題,13.8%的學生選擇是住房問題。

  從這個問題可以看出,大三大四的學生更多的關注的是實質性的也即有關物質性的問題。相比而言,低年級的學生考慮的問題比較多一些。

  10、在被調查的學生中,幾乎所有人都表示知道我國法定的結婚年齡。

  從以上在校大學生戀愛婚姻的基本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大一大二還是大三大四的學生,絕大部分是贊成在校大學生結婚的,並且有絕大部分的學生選擇學校無權干涉在校大學生結婚,但是,從現實的角度來說,他們是不會選擇在校結婚的。從考慮的側重點來說,大三大四的學生更多的是考慮物質性的內容,顯然比大一大二的學生更成熟更理性更務實。

  (二)從城鎮學生和農村學生的角度對本次調查問卷進行了分析,其中城鎮學生有88問卷份,農村學生有72份問卷,在具體的資料分析中,我們發現無論是城鎮的學生還是農村的學生,在關於戀愛和婚姻的調查中,對許多的問題的回答是相似的。

  1、在被問及是否贊成在校大學生談戀愛的問題時,城鎮學生有59.1%的贊成在校大學生戀愛,而農村的學生有65.2%的贊成。

  2、在被問到不贊成在校大學生戀愛的原因時,城鎮學生有10.1%的選擇戀愛影響學業,20.3%選擇沒有經濟基礎,25.6%的人選擇感情不純。44%的人選擇愛情排他性影響正常的交往,而農村學生更多的選擇沒有經濟基礎,佔到了70.9%。

  3、在被調查的學生中,農村的學生有79%的人贊成在校大學生結婚。而城鎮的學生有76%的贊成。

  4、對於校方是否有權力禁止或限制適齡大學生結婚的問題,無論農村的學生還是城鎮的學生都選擇學校沒有權力干涉在校大學生結婚。但是60.4%城鎮學生選擇在校大學生結婚與學校的管理秩序不會發生衝突時,有72.4%的農村學生的回答是否定的。

  5、在被問及在校大學生結婚的最主要障礙時,城鎮學生有56.3%選擇在校大學生結婚學業受到影響,而有68.6%的農村學生選擇經濟問題是大學生結婚後面臨的主要的問題。

  由以上的資料可以看出對是否贊成戀愛,是否贊成結婚時,絕大部分的學生是贊成的,在考慮到戀愛,結婚的具體的問題時,雙方的側重點不同,農村學生更多的是物質經濟方面的東西,這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有這麼多的農村學生贊成結婚,這是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的。其實從分析原因來講,現在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農村的不斷髮展完善,再加上受教育程度的增加,我國城鎮和農村學生的看法在許多問題上是一致的。

  (三)在對男生和女生的資料進行分析時,我們發現男生和女生對很多問題的看法基本相同,也是絕大部分贊成戀愛,絕大部分贊成在校大學生結婚,比率超過了75%。

  (四)從整個問卷的角度分析,在160份問卷中

  1、有80.9%的大學生是贊成談戀愛的,在19.1%不贊成的大學生當中,被問及不贊成的原因是,有20.3%的學生選擇沒有經濟基礎。

  2、在關於談戀愛的動機有20.4%學生選擇找個生活上的伴侶,有27。1%選擇打發時間,排遣寂寞。有28.4%的學生選擇愛情沒有動機,有緣中意即可,24.2%的學生選擇受周圍環境的影響。

  3、有78.9%的學生是贊成結婚的,100%的學生選擇,學校沒有權力干涉在校大學生結婚。

  4、有78.3%的學生選擇在校大學生結婚與學校的管理體制沒有衝突。

  5、在涉及到在校大學生結婚的主要阻力時有26.9%學生選擇校規校紀所限,25.1%的學生選擇家長反對,26。3%的人選擇社會的影響,12.4%的人選擇個人精力不濟,9.3%的學生選擇個人物質基礎缺乏。

  6、有20.4%的人選擇學業會受到影響,有25.2%的人選擇正常社交受限制,有23.6%的人選擇大學生結婚生育問題無法解決,有17.2%的人選擇經濟問題,有13.6%的人若為住房問題。

  從整體上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在校大學生對戀愛是持贊成態度的,在僅有的反對的人群中,反對的理由也有很多,主要是影響學業,沒有經濟基礎等等。在談到由愛情發展到婚姻的機率時,絕大部分的學生選擇是很少能成功的。可見,現在的大學生對大學的戀愛還是有著清醒的認識的,並不是非常盲目的。

  對婚姻的贊成態度也是建立在合法的基礎上的,即達到法定的結婚年齡。對結婚後面臨的問題,並不是非常盲目的,基本上有了一定的理性的認識。在涉及到學校方面時,選擇學校沒有干涉的權力也是目前社會的主流看法。

  四、有關在校大學生結婚的深入分析

  (一)在校大學生結婚的原因可總結為兩種型別

  1、理想型 許多在校大學生經過甜蜜的戀愛階段後就再也分不開了,立刻進入了婚姻的程式。婚姻是甜蜜的,愛情是偉大的,但是愛情也是盲目的,缺乏理性的。他們選擇擁有了愛情就擁有了一切,毫不顧忌生活的現實性和殘酷性。

  2、現實型 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和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使得我國社會經濟成分、利益關係分配方式多樣化,市場經濟的實用觀念、利益機制也影響著大學生的心理和道德防線。而且,高校連年擴招,高等教育已逐步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成長的壓力,就業壓力無比沉重,大學生的經濟意識也呈現出新形勢。有些大學生為了逃避就業的壓力,追求更便捷、更輕鬆的生活之路,便在學習期間找尋外界社會中合適的結婚物件。

  (二)在校大學生結婚沒有成為主流現象的原因

  年齡較大的研究生和博士生結婚相對於在校本科生結婚,更容易得到理解和認同。而對於本科生,教育部頒佈的新的《普通高校學生管理規定》,對學生能否結婚不再作特殊限制。新《規定》雖然賦予了大學生應有的權利,但並不等於提倡鼓勵在校大學生結婚。因為符合結婚條件的在校大學生屬於沒有獨立經濟能力,並且尚處在學習階段的特殊婚姻主體。他們正處於人生知識積累的關鍵時期,學校是專門的教育場所,在校大學生結婚不僅與國家晚婚晚育的政策相沖突,而且會給學校管理和家庭以及大學生自身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1、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

  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口的迅速增長已嚴重阻礙了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並且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因此我國制定了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我們要堅決擁護國家的方針政策。大學生是國家培養的優秀人才,要具有比普通人更高的政治思想意識,貫徹執行國家的方針政策。而在校大學生結婚的行為顯然不利於國家政策的實施,是國家不鼓勵、不支援的。

  2、學校管理以及軟硬體條件的制約

  在校大學生結婚,要經過戀愛,然後走向婚姻。組成家庭之後,還有許多其他的事務需要做,要承擔家庭的義務和責任,學生能不能嚴格按照學校的規章制度的要求來完成學習任務,就成了一個大的疑問,這給高校對學生的管理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大學生租住高校附近民房同居也給學校管理帶來了新的難題。假如申請的雙方同在一所高校就讀,若校方批准他們結婚,他們是否可以在校外租房居住?從情理上說,既然是合法夫妻,租房居住也無可厚非。但是從管理的角度來看,允許他們租房,就無法對他們的生活進行有效地管理,而他們一旦在外租房,對未婚大學生將產生一定的影響,難免就會效仿其行為。

  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場所,不是自由市場,不能隨心所欲。大多數高校對大學生同居仍然持否定態度,在《南京農業大學學生守則》上明確規定:“學生宿舍不準留異性住宿”,在女生公寓的牌子上也清楚地寫著“男士止步”,男生樓前宿舍須知也相應地寫明“女生止步”。但隨著禁婚令的接觸,允許在校大學生之間或是已婚人員和在校大學生共同生活學習,必然會加速同居現象的蔓延。學校住宿管理是為了保障同學們的安全與隱私,學生結婚也是其實現自身權利的體現,在此矛盾上,學校應該如何處理呢?

  而一旦學生結婚並且懷孕,那也將成為一個令學生和學校雙方頭疼的問題。因為按照我國目前的高校現狀來看,本科學習階段四年的課程是相對固定的,對學生按時定期完成學習的要求還是較為嚴格的,達不到規定學時就不能順利畢業,這個問題應該由學生自己解決。有些學者稱,實行學分制能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這牽涉到我國高校的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非一日而成。

  懷孕學生一朝分娩後,孩子的戶口問題也是一個問題。按照我國戶籍管理規定,如果雙方都居住在同一個城市,或一方居住在城市,那麼按照國家計生政策,有合法婚生子的,理應為其子女辦理入戶手續;但是如果雙方都是外地人,只是在某一城市就讀,才將戶口遷入該城市,在其畢業後去向未定時,婚生子能否擁有當地城市戶口就成了一個問題,如果落戶在學校,就無疑增加了學校的管理壓力,而且該問題決不是高校所能獨立解決的。

  在校大學生婚姻對校園環境也會產生不利影響,校園是神聖的授業學習場所,近年來由於受外界不良風氣影響以及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沒有及時跟進,出現了與校園環境不相協調的現象,有些學生在大庭廣眾之下摟抱、接吻而旁若無人,損害了大學生形象,也破壞了校園嚴肅的教學氣氛。打破“禁婚令”後,這種情況很可能愈演愈烈。另外,試想,在大學校園經常出現成雙成對的夫妻或大腹便便的少婦,這也與校園的學術氛圍極不協調,與我國現在提倡建立“和諧校園”的宗旨相違背。

  3、來自家庭的阻力

  我國大學收費與國民平均收入的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是第二名日本的3倍,一個農民家庭要供養一個大學生讀完大學本科需要不吃不喝41年,更有很多學生是依靠貸款才完成學業的,在此情況下,如果還要承擔子女在校戀愛甚至結婚的費用,對大多數家庭來說更是無法承受的。而且據調查,絕大多數父母都反對子女在校時結婚,其理由主要是選擇學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對於戀愛婚姻等其他事情應該學有所成之後再考慮。父母都希望子女都能順利完成學業,事業有成後再結婚生子,建立家庭。

  4、大學生自身能力的不足

  首先,對於夫妻雙方都是在讀大學生的經濟來源問題。在我國,大學生是純消費群體,生活費用和教育費用絕大多數都來源於父母的資助。而婚姻不是空中樓閣,婚後生活也不單是談情說愛,必須有經濟基礎作支撐才行,最具有現實性,沒有經濟基礎的婚姻是不會穩固和長久的。儘管有的學生在不斷學著自立,邊打工邊上學,用來補貼學習所需,但也難以完全自立,更何況負擔婚姻生活。所以,在校大學生結婚,會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因而大學生不宜在校結婚。

  其次,未來生活的不確定性是大學生在校結婚的又一大障礙。畢業了,大學生夫妻將何去何從?你有你的專業和理想,你的另一半也有自己的工作和方向,當這些與婚姻發生矛盾的時候,更增加了婚姻的不穩定因素。

  影響學習是在校結婚的最大弊端。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戀愛、婚姻、經營家庭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以及精力的,在校期間的學習是很緊張的,要完成好學業,就應當全身心投入,如果把精力用在戀愛、婚姻、家庭中,這對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極大的影響。如果錯過了在學校學習的機會,走向社會後再想學習,在工作和生活的重壓之下,是要付出更多代價的。而且如果婚後生活出現波折,勢必會分散更多精力,學習成績也會直線下降。所以,在校大學生結婚,會影響到學習,是不值得提倡的。

  經過我們之前做的問卷調查,發現大學生對教育部打破“禁婚令”的新規定普遍表示歡迎,但多數人表示,並不會在大學期間結婚。而根據教育部對70多所高校調查結果顯示,在這些高校中登記結婚的學生只有不到萬分之一,也表明了大多數大學生還是理性的。

  五、解決方案

  (一)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引導

  1、家庭內部的教育

  父母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不僅需要給予經濟物質方面的資助,更需要教育和鼓勵子女在學校中以學習為中心,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和獨立意識。

  2、社會傳媒等要注意正確的輿論導向,要注意宣傳正確的婚戀觀、道德觀,樹立正確的社會責任感導向,法律開禁並不等於鼓勵在校大學生結婚。

  3、學校應明確規定不提倡在校大學生結婚,強調即使大學生結婚也要自覺遵守學校規定,學生應該積極告知自身婚姻,以便學校進行管理。另外,要加強針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使其明白自身的責任和義務所在。

  (二)學校更新其自身觀念,實現人性化管理體制

  1、更改校規中對於學生結婚進行處罰的規定。

  2、及時瞭解學生的婚育情況,主動關心。

  3、有條件的學校儘量改善軟硬體,為小部分的已婚學生提供獨立生活空間或者有償提供夫妻公寓,對懷孕學生在學時和學制上採取彈性化方法,效仿美國大學住宿政策,為懷孕學生特闢育兒公寓。

  (三)國家應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支援

  由於在校大學生結婚帶來的一系列新的問題從而給學校造成的管理成本的增加,不能由學校獨自承擔,國家要給予政策、程式和物質上的幫助和支援。

  總之,面臨新規章、新形勢,若要繼續保證並加強高校教學科研水平,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增強社會競爭力,一方面需要學校與時俱進,採取有針對性的、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另外一方面必須嚴肅在校大學生婚戀觀,糾正其只顧個人感情的狹隘心態。只有兩方面共同努力,互相促進,才能營造出一個求實創新、民主活躍的和諧校園。

學生調查報告 篇8

  調查名稱:中學生網路交友調查報告

  調查目的:有助於人們瞭解和容觀看待當代中學生的網路聊天交友狀 況

  調查步驟:

  A:制定計劃,確定調查物件,然後在組內進行人員分組,分配任務。

  B:收集資料,做好記錄。

  C:整理資料、組內成員集中交流。

  D:分析問題、結論、建議。

  調查表明:約半數的中學生傾向於“坦誠”“幽默”和“文明”的人作為自己的網友。女生更在意網友聊天時說話是否文明,在遇到說話不三不四的人會馬上刪除,約9%的人表示最看重網友的素質,17%的 人看重網友的才華,19%的人看重對方的外貌,31%的人看重人品,其餘的學生則是憑感覺交網友,“聊得來就聊聊,聊不來就不聊。”

  調查發現:中學生最熱衷與網友交流的話題是學習方面,日常生活和人生體驗等內容。談論學習的人不足三成。由於是網路虛幻世界,因此,有69%的人選擇打字聊天,覺得這樣“更有神敏感”。另有11%的人會選擇語言聊天,有12%的人喜歡影片聊天,僅有4%的人會“見面聊天”。處於網路時代的“90後”的中學生,交友的動機也是多樣的。49%的人期望從網友那裡得到情感上依戀和支援,38%的人只在心情不好時找網友聊天。一些被調查的學生說:“進網咖就好像回家,網友的問候會很關心,會讓覺得比父母還親切。”還有的學生說,有許多話不便於父母說,向網友傾訴後會釋放心裡的壓力和鬱悶的心情,會頓感輕鬆和寬慰。還有些中學生為了與網友長時間聊天,競學會了逃課或逃晚自習、甚至揹著父母通宵網聊。

  調查結果發現:認為透過交網友可以促進學習與成長的學生僅佔6%,而且也僅有不足一成的人認為網友的幫助比現實生活中大。

  建議:

  1、要有較高的分辯能力,要選擇文明、高雅、有才華的人

  2、不要輕易相信網路中“朋友”的言論,不要被他們傳播的資訊或情緒影響

  3、不要對網路和網友有依賴心理,這樣會影響學習和生活。

  4、不要常到網咖裡同網友聊天,想一想!你坐在網路時你的父母正在做些什麼。

學生調查報告 篇9

  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是教育的熱點和焦點問題。因為現代社會變得十分複雜,價值觀多元化,家庭不穩定,還有各種社會思潮無不影響著廣大中學生的健康成長,適應社會,學校環境對於一些學生來說,已經是很困難的事情。從實習過程來看,透過和同學們的接觸,許多學生或多或少存在這心裡問題。在實習過程中發現許多孩子都是留守兒童,缺乏父母的關愛,性格孤僻,不善交際,有厭學的思想。而學生的健康關係著學生的未來,而我們的中學生是我們國家的未來,因此,在培養學生的智育的過程中要更家注重學生的心裡健康發展,使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顯得尤為重要。

  一、調查概況

  我於20××年9月中旬,在安康市五里鎮這進行實習,在實習過程中發現了不少的問題,很多學生的成績特別差,透過觀察發現好多學生他們父母在他們小的時候外出打工,家裡只有爺爺和奶奶,缺乏父母關愛,性格孤僻,不善交際。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的目標

  1、學生的學習心裡健康狀況

  2、學生的學習心理健康的特點

  3、引起學生的心理健康成因及對策

  (二)具體的方法

  透過學生問卷的形式,主要對他們的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的需求和學習的目的四個方面來進行調查,問卷調查共發放了56份,實際有效的為50份,接近理想的目標,接近理想的樣本數,具有可操作性。

  三、調查的結果

  對學生進行調查,可以發現這些學生的心理健康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徵,反應了許多的社會問題,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中學生無法抵制來自網路的誘惑,以及各種社會問題。

  (一)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的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都有自己明確的教育價值觀,64%的學生認為學習可以改變自已,提高各方面的素質,2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考上好大學,16%的學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以後幹什麼,對自己未來沒有考慮過。另外一方面,學生的教育價值觀與經濟的發展有密切的聯絡,他們認為學歷高的比學歷低掙的錢多。

  2、學習態度

  調查顯示,64%的學生對學習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12%的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另外,90%的學生不喜歡學英語,認為英語作用不大。大部分人喜歡學習數學、物理、化學等與實際比較密切的。

  3、學習的需要

  每個學生都有特長,而且大多數學生有正確的認識,大多數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還有一部分學生希望得到老師的幫助。

  4、學習的目的

  大多數學生有自己的目標,考上一個好大學,少數的學生暫時還沒有考慮。

  (二)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的特點

  現在的學生心理與以往學生的心理有明顯的不同。

  1、教育價值的需求多樣化

  大部分人認為教育可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可以掌握基本的生存必要的科學知識,而且可以提高就業的競爭力。另外,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徵,他們的教育價值觀趨向於功利化,越來越多的學生把教育與經濟價值聯絡在一起。由於中學生的價值觀還尚未成熟,他們的認知,

  判斷能力都還不穩定,相當一部分的學生的教育價值觀比較迷茫,其原因在於: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大學生就業比較困難,從而對考大學失去信心。還有學術性較強的課程不能瞞足他們的職業需求,使許多的學生產生厭學的思想。

  2、學習的需求多層次和多目標

  在調查中發現,在學習基礎、學習目標、對未來的期望的差異,使他們對學習的需求也產生了不同的需求,高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識,而想考上大學的學生不僅要掌握,而且要很優秀,學業成績達到上等的水平。

  3、學習目的明確,但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調差顯示,大多數的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存在著不協調性和主觀性,有很多學生知道就業很難,但在實際的學習中表現得不積極,還有一部分學生雖然學習目標很明確,但是思想和行動上出現不一致,學習不積極,呈現出一種消極的學習態度。說明了學生的學習態度有嚴重的不協調性和主觀性。

  四、學校的老師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心裡健康的教育。

  一、教師應該有健康的心理而且具備一定你的心理健康的知識。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言行、舉止、行為對學生帶來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不但具有很高的教育業務水平,而且應該

  有良好的心裡素質。同時,教師還應該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識,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同時進行心靈的教育。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教師應給與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援。學生也只有在老師的真心、真情、真愛下,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才會積極的投入學習生活中。

  二、關心學生的心理,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

  作為老師,不但要重視學生的學業發展,而且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師雖然掌握了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識,但是要處理學生的心理問題還是有難度的。其實,中學生有他們自己的特殊心理,比成年人更加的敏感和脆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心理問題,首先跟家長取得聯絡,不然會使學生失去信心,從而導致學生的心理問題的出現。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不但是提高教學的有力保證,而且是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保證。教師要主動通學生進行交流,這樣不僅加強了學生興趣、信心、和勇氣,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協作、共同探究和積極向上的精神。

  三、滿足學生的合理需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

  中學生的合理需要包括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安全、交往、和愛的需要,還有尊重的需要。這些合理的需要如果沒有滿足,那麼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的成長。因此,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的發揮教育的功能,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方面的引導,幫助他們來認識事物和判斷事物。由於中學生的心理發展還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抵制不住誘惑,很容易走錯路。這就要求老師給與治療和指導,是他們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四、心理健康的關鍵是教師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體老師共同參與,教師不僅為學生傳授

  知識,還為學生做好榜樣。做好這一點,教師應該做到一下幾個方面

  1、教師尊重學生

  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成績,尊重學生的隱私。

  2、教師要講誠信

  教師應該如實的向家長說明孩子的學習等各方面的情況,教師用做到客觀。

  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擁有心理健康尤為重要,這意味著當一名老師不僅要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還應該成為一個合格的心理輔導員。作為師範生的我們即將走向教師崗位,我們不僅要有較強的專業知識,而且要具備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