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情況調查報告

新農村建設情況調查報告

  新農村建設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對農村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建設,最終實現把農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下面是一篇關於實行新農村建設以後農村發展狀況的調查報告,一起來看看吧!

  為全面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根據鄉黨委《關於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施方案》的安排和要求,做好學習調研段的調查研究工作,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圍繞中央對新農村建設的“20字針”,為了解XX村的農村現狀,摸清該村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探索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途徑、方式和工作思路,確保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取得實效。我們村兩委班子,多次深入我村5個自然村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 村地處銅川市東區與東坡礦相鄰,銅罕線穿村而過,全村共有5個村民小組,農戶369戶,人口1489人,佔地面積16平方公里,有耕地2680畝,其中蘋果780畝,蔬菜350畝,黨員42人,兩委會成員5人,組幹部5人,黨小組5個,村民沿川道居住,分散複雜,村道長,路面老化,低窪不平,基礎較差,屬村礦結合部。近年來,由於黨的政策好,落實到位,加之上級黨委和政府的關懷,我村在基礎設施上有所改善,新建了村兩室、村衛生室,實施了移民搬遷,使我村向新農村建設邁進了一步。

  二、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中央、省、市、區、鄉各級黨委、政府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出臺和貫徹落實,XX村在經濟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改善,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進當地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一)農業生產情況:XX村現有耕地2680畝,人均耕地面積1.8畝,全村主要是以蘋果、蔬菜產業為主,產業發展比較滯後。2008年末農民人均純收入約為3100元。

  產業結構情況:二組以蘋果、糧食種植為主;三、四組以蔬菜種植為主;五組以林木、幹雜果,菸草和糧食種植為主。

  (二)、有關農村政策的落實情況。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全村的社會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發展。全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通電、通水、通電視、通電訊。現XX村建設有一所衛生室,解決了村民看病難的問題;村上建有1個科技文化活動室;全村享受農村低保戶120人,65週歲以上老黨員生活補貼6人,困難戶基本上得到救助,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人數1411人,參合率90%。

  (三)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情況。村“兩委”班子共5 人,其中:村黨支部委員4人,村民委員會委員3人;全村共有黨員42人,其中:男性黨員39人,女性黨員4人;每年召開黨員大會23次;實行村務公開、財務公開、政務公開,堅持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加強黨群、幹群關係,努力調動村民的參與政務、事務的積極性。

  三、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後,資金投入不足。主要體現在下幾方面:一是村組道路多年得不到修繕、巷道沒有硬化以及多數田間道路過窄、過陡,下雨天仍無法行走,從而影響了民村的生產、生活物資運輸,增加了生產、生活的成本;二是水利設施落後,不能滿足村民的農業生產、生活用水;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礎建設,缺乏統一規劃,多數村組建設雜亂無章,比較凌亂,路面硬化、美化、淨化設施建設不到位,環境衛生條件差,小組村還未實現道路硬化等;四是農村科技、文化和醫療衛生條件差,裝置、設施落後對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投入資金不足、投入困難,均制約著新農村建設的程序;

  2、全村農業生產自然條件差,生產水平不高,勞動力素質低。全村的田地比較零星、分散,多數是梯田和坡地,不利於機械化耕作,增加了勞動成本,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受到制約和影響,使農業增效、增收困難。勞動力素質低,其思想觀念還比較落後,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小進則滿”心理,農民素質不高的現狀嚴重製約著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程序。

  3、農民收入低,產業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窄。當前,全村仍面臨著缺乏新的產業支撐,農業產業結構、農村經濟結構矛盾突出,產品市場化程度低,農產品價格偏低,農民增收專案不多,農民增收難等諸多困難和問題。2008年,xx村的農民人均純收入約為3100元,在高樓河乃至全區村中處於中等水平;農業產業化建設起點較低,除蘋果種植具有一定產業化外,蔬菜種植產業化規模還較小,蔬菜土地面積太小,無法建溫室大棚,形成蔬菜產業化,還不具備市場競爭力,菸草、幹雜果種植才剛剛起步。

  4、新農村建設,缺乏科學規劃、統一佈局。xx村委會在新農村建設上,村“兩委”班子存在思路不夠清晰,缺乏統一規劃、安排和部署。有的村組幹部在新農村建設上還存在認識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夠、方法不多;在宣傳、發動群眾方面也還有不到位的地方;對如何建設、怎樣建設本村的新農村路子不寬。

  5、近年來,根據各級黨委政府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落實,以及按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部分組已經進行了一定的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成專案和原有集體資產的日常的管理維護不到位,對這些資產,村組沒有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維護制度,村民對建成的設施保護意識薄弱,特別是在移民搬遷、鄉村道路等農村公共基礎設的管理維護上意識淡薄、措施不力、制度辦法不到位。

  四、對策及建議

  (一)加大新農村建設和各項涉農政策的宣傳力度。宣傳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宣傳涉及“三農”問題的法律法規,宣傳黨委、政府關於“三農”工作的有關決議、決定和重要舉措,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增強發展意識、民主意識、法制意識。充分利用標語、黑板報、村組會議等進行多渠道宣傳,在村內營造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群眾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中央“20字方針”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突出新農村建設主體意識,加強班子建設。新農村建設要政府引導,農民為主體,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推進新農村建設,需要一個好的班子帶領大家向前發展;村黨總支與村委會加強團結,緊密溝通、嚴密組織,要形成一支有號召力,能幹實事,樂於奉獻的村“兩委”班子,明確黨組織在農村的領導作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建設的主力是農民自己,激發廣大群眾建設自己美好家園的積極性是關鍵。要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動員全體村民以集資、投工投勞等方式積極參與各村組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三)科學規劃,分類指導,逐步落實。村級“兩委”班子要認真研究,立足本村實際,突出本地特色,提出符合本村實際的新農建設發展規劃,要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統籌規劃,統一佈局,協調發展,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生態環境,對於新農村建設,要按照規劃穩定有序推進。在專案規劃上,近兩年xx村委會在專案規劃上的重點一是加強鄉村公路修繕、養護,保障公路的暢通,爭取能列入路面硬化專案;二保障部分村組的生產、生活用水;三對於實施整村推進專案、鄉村道路規劃、衛生共廁建設、村民科技文化室建設、等建專案要根據上級黨委、政府的部署逐步安排。

  (四)抓好農業科技文化的.培訓、推廣。一方面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識的宣傳和培訓力度,要積極推廣運用各種集約、高效、節約型農業技術,提高農業資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如積極推廣配方施肥等農業科技實用技術。另一方面要積極推進農村勞務的開發,全面實施外出打工人員培訓工程,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和自我發展能力,積極鼓勵農村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增加農民的收入。

  (五)要抓特色產業的發展和培育,著力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民增收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內容,要搞好規劃,保護好耕地。應堅持“圍繞增收調整結構”的思路,正確引導農民按照市場需求,對當地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進行扶持、培育,並發展好現有的優勢產業。

  (六)推進民主法制程序,完善各種制度。堅持和完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規範和完善村級事務決策管理機制和各項村規民約,增強村幹部、村民對公共基礎設施的保護意識,確保公共基礎設施安全完整,增強群眾依法維護合法權益的能力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性,為新農村建設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加強維護社會穩定工作,確保農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

  總之,新農村建設涉及千家萬戶,是一項系統的工程,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長期努力,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從解決農民最關注、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實際問題入手,以增加農民收、發展產業支撐和改善人居環境為突破口,充分調動農民群眾廣泛參與的積極性,調動全社會共同參與支援的積極性。用3至5年,或更長時間,使我們XX村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農民生活更加寬裕,村容村貌更加整潔,農民的居住和生活環境更加優美,社會更加和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