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代理掃墓情況調查報告
清明節代理掃墓情況調查報告
作為傳統節日,清明節掃墓,不但是生者對逝者寄託哀思,表達敬重的一種方式,更是中國數千年來將就“死者為大”的觀念體現。
但最近在網路興起的“代理掃墓”業務引起了大家的熱議。有網友認為:如果實在沒有時間,又想祭拜親人,這種做法應該支援。也有部分網友對提出了異議:清明祭祀本來是悼念亡故親人,寄託哀思的,網路“代理掃墓”卻讓祭祀變了味兒?
四成受訪者清明節會回家祭祖,時間成祭祖最大阻礙。
資料顯示,僅有四成受訪者清明節會回家祭祖,45.93%受訪者明確表示沒有時間,不會回家祭祖,剩餘的二成受訪者則暫時還沒有決定清明節是否回家。
三成受訪者會選擇代理掃墓服務,超五成稱“請人代掃”不靠譜。
且不說,請人代理掃墓是否讓祭祀變味,或者是否是對死者的尊重,且就網路上給出的較高的代理掃墓基礎服務價格而言,超五成受訪者認為價格太貴,業務不靠譜,不會嘗試“請人代掃”,當然也有31.48%受訪者稱實在忙不過來的情況下,會嘗試選擇“代理掃墓”服務。
代理掃墓讓祭祀變味?五成網民稱是對血緣和情感的漠視
調查資料顯示,五成受訪者認為代理掃墓毫無意義,是對血緣和情感的一種漠視,另外有43.8%受訪者認為代理掃墓是一種道德的異化,不值得提倡。27.5%稱請人代掃太過於形式,可委託家鄉的親戚代為掃墓。當然,也有贊同的聲音,24%的受訪者稱實在忙不過來,代理掃墓也是一個辦法,亦可以表達孝心。
受訪者聲音:
1.代理掃墓毫無意義,是對血緣和情感的漠視:50.74%
2.代理掃墓是一種道德的異化,不值提倡:43.80%
3.請人代掃太過形式,可委託親戚代掃:27.50%
4.實在太忙,找人代掃也是一個辦法:24.12%
專家聲音:代理掃墓不能一票否定
相關專家表示,隨著社會的發展,掃墓的民俗形式也在發展,獨生子女也多了起來,如果實在來不及,找人代理掃墓也是一個辦法,不能一票否定。但是,他稱,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理應親自掃墓,以表達對親人的心意。他同時希望大家在祭奠、緬懷先人時,摒棄焚燒紙錢、燒香等不文明方式。
支持者:無奈的“代理掃墓”無可指責
事實上,當下中國人面臨的一大現實困境,確實讓人難以親身“慎終追遠”。在一波接一波的打工潮中,到底有多少人遠離故土?遠離祖先的墳塋?看看春運那個陣勢便知一二。清明節的區區三天小長假,真要國人親自到墓前去“慎終追遠”,那一定會造就“春運第二”,成為又一交通奇觀。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代理掃墓”或許是無奈的明智之選。實在不該被過分指責,至少不該被一棒子打死。對於“代理掃墓”的出現,我們甚至多少有一點傷感之念,甚至同情自己吧?
勿庸諱言,高節奏的現代生活使得很多人都難以做到每逢清明節都為先人掃墓。誰也不願意逝去的親人墓上長滿荒草,終年無人照管,在本人不能親自掃墓的情況下請人代勞,同樣是對逝者的尊敬。所謂“代理掃墓”不如不掃的說法,其實站不住腳。有人說,請人掃墓其實和把老人送到養老院一樣,很多時候只是分身乏術時的無奈之舉,這並不能說明當事人的孝與不孝。這很有道理。從古到今,我們祭祀先人的方式也一直在不斷變化,請人“代理掃墓”其實也可以認為是與時俱進的表現。只要我們的心裡有逝去的先人,採取哪種形式並不重要。時代不斷變遷,生活內容也在不斷更新,已經延續千年以上的清明掃墓,在文化內涵上有所更新,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反對者:“代理掃墓”讓孝心打了折
對於那些職業“代理掃墓”者來說,無論怎麼毫無心理障礙地在陌生人墳前磕頭喊爹媽、淚如泉湧,說到底都不過是一種練就的技藝,毫無情感因素在裡面,目的還是為了豐厚的報酬。事實上,依據傳統的倫理,死者為大,對逝者寄託哀思的方式,作為生者,無論磕頭還是痛哭,都應該是自己真實情感的流露,因此難以想象,讓一群陌生人代自己在墳前“磕頭喊爹媽”、“放聲大哭”,到底是對已逝親人的懷念與尊重,還是戲謔與侮辱呢?
很多人都清楚,掃墓了,不代表這個人就一定有孝心,就一定在表達著哀思,同樣,沒有去掃墓,也不能就此說明這個人沒有孝心,忘了列祖列宗。所以,很多人似乎沒必要為了掃墓而掃墓,為了面子而花大價錢請人代理掃墓。其實,我們如今的很多感情表達,似乎都成為了面子的一種附屬品。比如網上祭祀,這個倡議已經很久了,也有人說參加的人越來越多,但這些年一直無法成為清明節祭祀的主流,因為儘管很多人可能內心比較贊同這種文明無汙染的祭祀,但從面子上卻無法忍受別人的嘲諷與冷觀,沒辦法只能繼續隨大流,沒有條件親自掃墓也得花錢請人代理掃墓,算是一種面子的滿足與心理的告慰吧。只是這樣的面子,對於清明節這個以感情為主打的節日來說,有些畫蛇添足。
反思:今天應該怎樣過清明
客觀條件的限制,以及商業氛圍的浸染,模糊了清明節的概念,很多人也淡忘了清明節的本意,僅僅將其視為一個用於消遣的普通假期。事實上,清明節的民俗活動是豐富有趣的。據說,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不該只是“掃墓節”,清明節應是對青少年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弘揚民族精神的好時機。有民俗專家指出,要讓清明節“打回”原形,促使全民對清明節日文化實現集體認同,就必須從孩子抓起:清明節日文化應該結合地域文化特點寫入教材,使其浸潤到孩子們的心靈深處。而我以為,拯救清明節日文化,要“從孩子抓起”,也要“從成人抓起”——唯有成人能把清明節文化言傳身教於孩子,清明節文化才可能得到更好的傳承。
清明節代理掃墓情況調查報告
“國之大事,惟祀與戎”。中國自殷周時起便有祖先崇拜的傳統,具體形式表現為對祖先亡靈敬奉的祭祖活動。祭祖心理的產生大致出於以下幾個目的:一是避禍,唯恐不小心得罪了祖先亡靈而受到懲罰;二是祈福,乞求祖先在天之靈保佑自己;三是悼念先人,表達緬懷祖先的情懷;四是追念祖先的功德,激勵後人。祭祖心理早期源於原始人對死亡與自然規律的不解與恐懼,偏重於前兩個目的,直至西周時出於確立王朝正統性與鞏固宗法制血緣政治組織模式的需要,開始重視祭祖心理的後兩種目的,對祖先進行“追孝”、“享孝”,並最終發展成涵蓋社會倫理各方面的孝觀念。祭祖的前兩個目的反而與宗教結合,成為民間宗教信仰。祭祖行為已成為以穩定農耕經濟為生產方式,以血緣宗族為社會組織形式的中國社會的顯著特徵,成為中國文化千年承續的紐帶。在祭祖祖先中所獲得的孝敬意識、光宗耀祖意識更成為內睦家庭,外興邦國的源泉。祭祖活動除了辭舊迎新時的家祭外,主要以清明祭祖為主。
關中作為周公制禮作樂之地,有著豐富的民間禮俗文化。清明祭祖習俗在關中也有著悠久傳統。據民國年間《續修陝西通志稿》記載,有“三月清明節,前二日為寒食,人民祭墓燒紙及錢馬,謂之上墳”,“清明折柳枝插門取‘清明’意”,“清明前二日攜冷麵祭墳”,“為鞦韆之戲,士女遊於郊原,日跴青,即踏青也”等豐富的禮俗活動。XX縣作為周文王豐京故地,XX縣始置於秦孝公時,均是禮樂文明,農耕文化發達之地;靠近西安城,又使其成為發展較快,工業化、城市化水平較高的縣域,不失為傳統社會轉型期的範例。XX縣與XX縣的禮俗活動狀況可以較全面地反映傳統禮俗的文化內涵及其在當地社會的變化情況。
為了全面瞭解關中農村各類人群清明祭祖的主要活動及蘊涵於其中的思想意識,透過對現代關中農村喪葬禮俗(喪、葬、祭)中的.孝道狀況及思想根源進行分析評估,為關中農村現有風俗提供合理化建議。本專案組以關中地區的XX縣與XX縣為例,就清明祭祖問題進行社會問卷調查。本調查採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以年齡段作為劃分依據進行抽樣。調查資料收集方法採用自填問卷法。本調查在兩縣合計發放問卷210份,收回問卷200份,問卷有效率為95.2%。
二、問卷分析
(一)調查物件的個人資訊
受訪者居住於城鎮者(城市、城郊、鄉鎮)與居住在農村者大致持平(108∶92)。性別比基本均衡(113∶87)。在年齡分佈中,20—40歲人口比例最高(32.5%),其次為20歲以下人口(28%),60歲以上人口僅佔16.5%。由於歷史原因,現在40歲以下的人群普遍經歷過傳統文化的斷層階段,復甦後的傳統民俗往往陷入有“文”無“獻”的形式化境地,他們對清明祭祖活動的認知是不拘於傳統的,這對清明祭祖活動價值取向無疑是雙刃劍。“先認識,後實踐”,在從事清明祭祖活動時較前人的因循守舊更多了個體意識的參與,他們對清明祭祖活動的思考與實踐決定著傳統文化今日的發展方向。
受訪者的家庭內部關係既是其家庭倫理關係的反映,也會對其祭祖目的產生影響,故筆者以多項多選方式考察了受訪者的家庭結構。受訪者多處於中青年年齡段,負有贍養老人與撫育後代的雙重責任。在已婚的受訪者七成以上選擇不與父母或長輩同住,家庭結構以只有夫妻二人或兼有子女的子系核心家庭為主。
對傳統民俗文化的認知主要來源於周邊環境(如家人的思想意識,當地經濟方式、信仰狀況),但受訪者的文化程度與職業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自身對外界事物的理性認識能力與認同度。就兩縣受訪者文化程度而言,以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下為主(初中文化38%,小學及以下文化20%),高中文化程度(22%)及大學文化程度(20%)及以上者較少,農民(39.5%)、與自由職業者(11%)的比例超過五成,在客觀上也使其接觸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機會減少,對清明祭祖現象的認識不會完全與社會主流文化契合,在傳統與反傳統間具有多元性的個體意識。
鑑於家庭經濟狀況會對受訪者清明祭祖規模的支援能力產生影響,本調查分別考察兩縣受訪者的家庭年收入。兩縣受訪者家庭年收入均多集中於5000元以下區間(38%)及5000—10000元區間(6%),除生活基本支出外難以有過多財力用於禮俗消費。
(二)受訪者清明祭祖的大致狀況
54%的受訪者都選擇清明節“一定會”祭祖,幾乎沒有人選擇“從來不會”(1.5%),這反映了清明節祭祖民俗的廣泛性與永續性。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受訪者選擇“大部分時候會”(26%)及“偶爾會”(18.5%),生活節奏的加快與人口流動性的增加使人們因生計忙碌難以返回故里,清明節祭祖隨之無法按時,有可能會造成人們精神信仰的缺失與孝道觀念的淡漠。
一般認為祭祖方式主要為墓祭,我們的調查也證明了這一觀點。70.5%的受訪者都選擇墓祭方式,墳墓是亡者的魂魄合一之處,“祭在如神在”,視故去者為親密家庭分子的觀念仍佔主導,不同於完全地將死者神靈化、虛無化的宗教祭祀,反映中國人傳統的重實際、重倫理的觀念。此外有15.5%的受訪者選擇在家祭祖,也各有少量受訪者選擇“在風景優美處祭奠”(8%)及“在網上祭奠”(6%),這種既與近些年盛行的環保風尚有關,也是儒家傳統“心喪”文化的延續。
在受訪者除清明節外去公墓陵園祭奠親人的次數方面,65.5%的受訪者選擇“兩次及以上”(據筆者走訪當地喪葬行業從業者及普通群眾的調查,其他的祭祖時間應為冬至日或農曆十月初一。在農曆七月十五的“鬼節”給亡人“送衣服”(焚燒紙紮的衣服)也屬於祭祖活動。部分地區新亡者頭三年還要在春分祭祖,俗稱“新分”)。而選擇“一次”的比例也有23.5%。清明與冬至(十月初一)分為春秋,既同《孝經喪親章》雲:“春秋祭祖,以時恩之”,有周禮遺風,更有在季節變換時對長輩關切之意,莊嚴中有深厚而樸素的人性之美。
清明節祭祖情況在兩地較為普遍,55%的受訪者就“在您的居住地開展清明祭禮的狀況”問題選擇“非常多”,選擇“沒有”項的人數為6%。綜上所述,清明節以墓祭的方式祭祖仍是關中地區一個傳統而普遍的民俗,祭祀祖先在關中人的家庭倫理與精神生活中仍佔有重要地位,清明文化在關中地區擁有廣泛深刻的群眾基礎。
(三)受訪者具體的祭祖具體儀式
根據筆者20**年4月在XX縣農村對清明祭祖情況的實地調查及對XX縣、藍田兩地喪葬行業者的走訪,當地清明祭祖活動以家人與親戚參與為主,具體儀式比較簡單。由此本調查就以“祭祖時您會舉行哪些活動”、“您選擇的祭品”及“您拜祭掃墓的總花費”三個選擇題與“您的家鄉清明祭祖時特別的風俗及其含義”一個開放性問題調查具體的清明祭祖儀式。
與一般意義的祭祖活動一致,“焚燒紙錢”是關中清明祭祖活動的主要內容(157人)。“燒紙錢”這一民俗據李祥林先生考證,有盼望生命復活祈求靈魂轉生之意。當然也有對亡者“噓寒問暖”之意,反映了關中人祖先崇拜的生活化特徵。與此相似,“向先人敬獻供品”(121人)與“進行拔草添新土等墳墓修繕工作”(57人)也佔有較高比例,充分體現關中祭祖文化中“事死如事生”的孝道觀念,一定意義上對參與祭祀者起到孝道教化作用。
至於這種行為是否會造成經濟上的負擔與鋪張浪費,就本調查反映的情況基本是不存在的。50元以內的拜祭掃墓總花費是最為普遍的(70%),100元以上的花費在當地比例較低(10.5%),這一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關中農耕文化的現實主義精神,即將無實際意義的精神活動僅停留在信仰層面,絕不擾亂正常生產生活,亦與當地孝敬父母、厚養薄葬的良好民風有關。
受傳統習慣的影響,紙錢或紙紮仍是最為主要的祭品(165人),但是鮮花已成為位列第二的祭品(79人),超過傳統的祭祀食品(60人)。據受訪者的回憶,當地過去有多種祭祀食品,如炸果、油角等面制炸物,式樣很豐富,而鮮花則是“學你們城裡人開花店才有的”。一方面是兩縣均距中心城市較近,更易接受外來西化風俗;另一方面傳統祭祀食品以家庭製作的點心為主,現在會這類手藝的人也不多了。傳統民俗的流失是從相關民間工藝的消亡開始的,清明祭祖禮俗的保護工作也要注意其中相關的民俗工藝的保護。
開放性問題“您的家鄉清明祭祖的特別風俗及含義”回答率不甚理想,兩縣回答率均不過20%,但其中也有不少亮點。如XX縣一位老人用數百字回憶了計劃和老戰友一同參謁烈士墓卻因突發疾病未果的經歷,反映了傳統文化中家國一體觀念與清明祭祖在社會主義價值觀下的新內涵。還有受訪者提到關中特色的蒸花饃(各種人物造型)習俗,反映了將先祖偶像化的觀念。祖先崇拜中的祈福心理在當地也有所體現,當地有清明節當日全家吃煮雞蛋以祈求先輩保佑家人和睦平安之俗。雞蛋意味著“圓滿”與新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祈願家族興旺的思想。至於XX縣也有出嫁女歸寧祭拜父母,全家吃家做食品“油角”之俗,還有打鞦韆這種清明古風。兩縣均有在燒過紙後在墳頭上壓紙三張之俗,以示此家有後人祭掃祖墓,不為“孤魂野鬼”,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觀念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