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文化調查報告
漢字的文化調查報告
一、研究性學習開展的背景
背景說明:漢字的產生及發展時間非常長,因此有很多演變以及不解之謎。我們同學們已經學習了五年的語文知識了,認識了多少的漢字,但是有很多漢字中蘊藏的內涵我們還是不很清楚。因此我們需要進行多方面的瞭解。
課題的意義與價值:漢字歷史悠久,因此不僅在我們的國家文字的發展過程中有很多的不解之謎,並且對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文字產生有一定的影響。同時在我國的文字發展過程中,也有很多變遷產生了很多有意思的變化。因此,對我們的祖國文字進行更多地瞭解調查,能夠有更為深入的瞭解會更有興趣。
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的
(一) 知識與技能:透過對文字的起源、發展和變化的瞭解,更深入地對文字的內涵有所瞭解,能夠更好地認識到文字的作用,掌握文字的一些擴充套件知識。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經歷研究的過程。
(2)學生透過研究活動培養自主能力和收集、整理和加工資訊的能力。 (3)學生透過和小組同伴的協作互助經歷合作學習過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瞭解身邊的文字,培養對漢字的學習興趣。 (2)指導學生科學認識生活中的各種文字。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本專題學習面向的物件為五年級的學生,學生有了初步的上網蒐集資訊進行學習的能力,具有一定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對新事物和新知識有著較強烈的求知慾望,特別是對生活中的漢字有著濃厚的興趣。
四、研究的目標與內容
本專題學習的主要主要透過學生透過網路查詢漢字的起源、發展、演變過程,而且還能透過學生對於收集的資訊進行篩選、小組內互相溝通討論,理解這些領域中漢字都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1.推薦研究方法
文獻調研法:透過搜尋網路和圖書報刊、雜誌等資源,進行文獻學習。 2.推薦研究步驟
(1)第1~2周,資訊收集階段,透過各種新渠道瞭解有關生活中漢字起源和演變的情況。
(2)第3~7周,小組組織一個有關文字知識的專題講座,由小組中推舉同學主講。
3.學習進度安排
(1)第1周,組成小組,提交活動設計方案。
(2)第2周,開始自主活動。
(3)第3~4周,綜合實踐研究實施階段。
(4)第5周,綜合實踐總結階段,撰寫漢字起源、漢字發展、諧音趣聞等專題報告。
(5)第6周,綜合實踐彙報階段。
(6)第7周,評價和反思階段。
4.成果要求
在本學期的綜合實踐學習中,每個小組都要提交下面的作品:
(1)實施計劃:以Word文件形式提交。
(2)開題報告:簡報。
(3)活動計劃和活動報告:以Word文件形式提交。
(4)結題報告:簡報、小報。
(5)知識講座:“有趣漢字”的主題講座。
5.評價方法
以過程性評價和定性評價為主。
五、資源設計
1.根據主題教師提供的資源:
(1)文字領域的老師及相關人員。
(2)電腦、網路等技術支援。
2.學生自行準備的資源:
(1)照相機、攝像機、電腦等記錄裝置。 (2)文獻性雜誌、生活雜誌等資料。 (3)必要的基礎知識學習。
六、研究性學習的階段設計
七、總結提高
在專題學習結束時,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評價分為教師評價、小組長評價、小組組員互評、個人自評等方面。教師要對本專題學習內容和各專案標完成情況加以總結。
具體評價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參與綜合實踐活動專題學習的態度和積極性;
(2)專題知識的掌握程度;
(3)研究方法和策略是否得當;
(4)各項成果是否如期保質完成;
(5)創造性見解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