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幸福感的調查報告
大學生幸福感的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是對某一情況、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質,尋找出規律,總結出經驗,最後以書面形式陳述出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學生幸福感的調查報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摘 要】作為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當代大學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薰陶,在當前經濟社會條件下,享樂主義、物質主義、自由主義、個人主義等思潮異化了他們對幸福感和幸福觀的追求。因此培養當代大學生幸福感和幸福觀,使高等學校自身功能更加充分的發揮出來,是目前高等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針對大學生幸福感的調查,瞭解大學生的幸福需要及他們的幸福追求,以便更清楚地探尋大學生積極心理,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幸福感;積極心理學;社會工作實務;調查
一、大學生幸福感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轉型的不斷加劇,社會各階層貧富差距的擴大和利益分配的不平衡,形成了各種社會問題。人們面對這些問題時似乎越來越多地表現出消極情緒和消極心理。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他們是祖國的希望,是國家的未來。研究他們的幸福感將有助於提高他們的社會生存和競爭的實力,增強社會適應能力。我選擇的調查物件是L大學的大學生,有效問卷為813份,包括不同的年級和專業。
二、L大學大學生幸福感的調查結果
對L大學813名同學的問卷調查和個案訪談,以及對相關文獻的分析、理論的分析。從各種因素的影響結果來看,當代大學生的幸福觀還是比較正確的,對親人的關心、擁有健康的身體、有自己的知心朋友等無不體現著大學生的積極的人生態度;其次就是受到理解和尊重以及良好的人際關係,可見作為特殊群體的大學生在大學生活中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他們幸福的重要指標。當然也有一部分大學生認為豐厚的物質條件也是決定他們是否幸福的因素之一。
在問卷調查的結果中,幾乎所有的被調查者都談到了家庭幸福。他們認為:家庭氛圍的和諧溫暖、親友的關心愛護、親人的平安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研究結果表明,家庭的生活質量在他們心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三、大學生獲得幸福感的影響因素
(一)幸福的影響因素
1.積極的情緒。即積極的心理態度或狀態,是個體對待自身、他人或事物的積極、正向、穩定的心理傾向,是一種良性的、建設性的心理準備狀態。在對L大學大學生的調查中積極的情緒的確為他們帶來了幸福感,比如:有份理想滿意的工作、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家人的健康等等,無不體現著大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2.投入。在字典中投入指的是一個經濟體系使用其現有的技術將投入轉換為產出。
3.人際關係。社會學將人際關係定義為人們在生產或生活活動過程中所建立的一種社會關係。心理學將人際關係定義為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絡。
4.意義與目的。情感的賦予,就是事物的意義,意義的事物在情感裡的關係程度,就是意義的本身。目的通常是指行為主體根據自身的需要,藉助意識、觀念的中介作用,預先設想的行為目標和結果。作為觀念形態,目的反映了人對客觀事物的實踐關係。
(二)影響因素
綜上所述,影響大學生獲得幸福感的因素有其自身的因素,也有外界的影響,當然也會受到學校的影響,校方應該對大學生的健康心理教育傾注更多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