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體育與健康學業質量調查報告

高中體育與健康學業質量調查報告

  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導下,我市體育教學迎來了令人喜悅的成果,教學模式、教育理念、課程結構、教學方法都發生了變化,給學校體育與健康課教學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學生學習的熱情一浪高過一浪,高考上線人數取得了歷史性的新突破。這是全體體育教師的驕傲,也是我市人民的驕傲。為了使體育與健康成績更上一層,下面就我市體育與健康學科做以簡要的分析:

  以平涼六縣一區中所選的省級示範性高中(2所)、縣重點高中(3所)、完全中學(5所)、鄉鎮中學(5所)四類15校為研究物件。對上述四類高中學校進行調查,對這四類學校上報國家體質健康成績、教師師資力量、專業生高考情況、體育場地器材等進行彙總分析並對所屬學校相關人員、校級分管領導進行訪問。

  一.基本情況

  1.學生基本情況:現有學生約為24973人,每個學校有三個年級,每個教學班人數約為65人;體育特長生約933人。

  2.教師基本情況:現有體育專業教師96人,大學本科學歷的59人,專科學歷的24人,後繼學歷的有13人;年齡在41歲以上的教師約為57人,在30歲以下的教師約為22人;高階職稱的約為11人,中級職稱約為63人,初級職稱約為22人。

  二、結果與分析

  1.教師理想中的高中體育與健康課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是高中教育的組成部分,要貫徹“健康第一”和“終生體育”的指導思想,體育教師對這一指導思想和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的性質、基本理念和目標,任務認識明確,期望開展好高中體育與健康課。調查表明:100%的體育教師認為體育與健康課中應貫穿健康知識講授,並且95%的教師在體育與健康課中經常或有時滲透健康知識傳授,有83.7%的教師認為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的目的主要是增進學生健康,教會學生終生健康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普遍認為應該努力開展好學校體育工作,特別要上好體育與健康課,具有全身心投入到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工作的願望,但因各種因素的影響,他們大多認為學校對體育與健康課重視不夠,有些學校甚至對體育與健康課都不能完全保證。

  如表1所示:有部分學校對體育與健康課的開展重視不夠,佔學校總數的26.7%,有73.3%的教師認為學校對體育重視一般或不重視;34.77的教師對自己所在的學校的體育現狀不滿意,65.23%的教師基本滿意。在高考追求升學率浪潮的衝擊下,農村學校體育與健康課往往會被其他學科所佔用;“應試教育”和“體育是副科”的弊病還依然存在,對待體育與健康課的態度仍然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這種理論與現實的反差,降低了體育與健康課應有的地位,加之學校對體育與健康課的漠不關心,使體育教師的地位也大大折扣,這說明教師理想的學校體育與現實存在較大差異。

  2. 師資力量層次不齊,年齡結構趨於老齡化

  據不完全統計(如表2顯示),我市體育教師大學本科學歷的59人,佔體育教師總人數的61.5%,專科學歷的24人,佔總人數的25%,後繼學歷13人,佔總人數的13.54%;城鎮和市區學校,本科學歷達標率較高,基本符合國家現定與要求,鄉鎮中學體育教師學歷偏低,農村很多的是後繼學歷,這與國家2000年中小學50%的教師分別達到本科學歷和大專學歷的標準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體育教師的職稱以中級和初級職稱為主,表明平涼體育教師隊伍的知識結構和職稱結構還有待於進一步調整,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其次,我市體育教師結構不盡合理,年齡偏大,趨於老齡化,41歲以上的教師佔55.2%,30歲以下的教師佔22.91%;41歲以上階段的體育教師在各類學校佔得比例較大,各縣重點中學41歲以上年齡階段的體育教師佔本類學校的13.54%,完全中學在這個年齡階段的教師的14.58%,鄉鎮中學佔本類學校的17.7%,這幾類學校41歲以上年齡段的體育教師所佔比例都高於同類年齡階段體育教師所佔的比例;再次,教師科研意識不強,水平較低,有57.6%的教師認為體育教師不需要科研或採取教師自願,有27.19%的教師從未發表過論文,有68.7%的教師認為教師評職、晉級和獎勵很難得到實現,自我價值和成果得不到肯定,調查表明,平涼高中體育教師結構呈上述狀態,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學校的內部管理及政策的落實及人員編制等問題。

  在調查中還發現(表1顯示),大部分學校每個年級分配三名體育教師去擔任本年級的教學任務,相對師資力量缺乏的學校安排兩人。60.42%體育教師每週都在14節課以上,並且每週還有3-4節課外活動,可見他們的工作量很大;此外,學生與體育教師的人數比例基本上接近470:1,這與有關規定最大比例不超過360:1的要求不符合,若按每60人為一個班,師班比接近1:7.34,這與國家1:6的比例相比有差距;由表2顯示出主要的問題是體育教師男、女性別失調,根據《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中第十八條“學校應當根據學校女生數量配備一定比例的女體育教師”的規定,按照學生男女性別比為3:1的調查結果,體育教師中性別比基本上也應和這個比例相當,但男女教師性別比接近8:1的結果說明中學女體育教師人數太少;由此可見體育教師仍存在較大缺口,部分學校只有4-5名體育教師,不能滿足學校體育教學的需求。教師數量不足、質量不高、教學水平較低是影響我市體育教學質量的主要原因。

  3.高中學生體質健康及學習態度、專業生高考的情況分析

  體質健康是人生命活動的最重要的物質基礎,這一目標在我市高中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中仍在繼續淡化,學生的體質健康越來越令人擔憂。作為中學體育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面對現實去調查研究,分析當前我市高中體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大力推動高中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廣泛開展,不斷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

  表3是對上述四類學校學生體質健康情況進行調查與分析,抽取10屆和11屆學生肺活量體重指數、男1000米女800米、50米三項,透過上表體質測試可看出,高中學生同一級體質水平在同類項目中處中等偏上程度,男女比例1:0.7。各項都能達到《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不足25%,各項均不能達標的30%左右。將這些學生的體質測試結果與同類學校比較,發現同類學生所處的環境不一樣,測試的成績就有所不同,4類學校呈階梯型,依次為鄉鎮中學,完全中學,縣重點高中,省級示範性高中。進行數字化比較,發現部分學生體質有下降趨勢,這和我國近年來的體質調查一致,青少年體質健康持續下降,情況讓人擔憂。雖然現在學生在身高、體重等形態指標上持續增長,但是在反映個人綜合體能素質上卻持續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城市與農村學生的體質健康存在明顯差別。其中,城市學生出現亞健康狀態的比例嚴重高於農村學生。由於本次研究只選取部分學校學生的體質測試上報成績作為參考資料。但是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健康傾向比較能夠代表一個未來的趨勢。我們希望,全市越來越多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中學生,能夠引起學校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如表4所示,高中階段,學生體質出現了兩頭弱,中間強的傾向。有6.4%的學生每天參加課外活動為5-10分鐘,原因源於高考及他們對體育課的認知態度,認為如果參加體育活動就會影響學習,浪費時間;有66.42%高一學生處於羞澀和膽怯,怕運動,更談不上參與,只能在教師的要求下去應付這份不願意吃的“美餐”;這大大影響了學生的體質。體育課每週上2節是合理的,也是符合國家的要求。據不完全統計,高三每週上2節數的比例達到71.2%。但有些學校雖然在課程設定上安排了體育課,由於種種原因取而代之,這一現象應引起學校領導及體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表5顯示,在被調查的學校中,有40%學校有運動隊,53.3%的學校每年都進行全校性體育競賽活動。學校運動訓練主要集中在籃球、足球、田徑等專案上。每年大都舉辦1-2次運動會,有的學校還開展籃球、乒乓球、廣播操、拔河等小型比賽。但開展內容和專案還不夠靈活多樣,參加人數不夠廣泛。只有46.7%的學校在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並有老師指導,有63.6%的學校是自由活動,沒有教師指導,其餘的學校在課表上有所顯示,往往會被會議、班會、補課、自習課所替代,這與國家規定每天運動1h相差較遠,從而限制了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機會。

  由表6資料顯示,近年我市體育專業高考人數已初具規模,學科結構、統考人數比例更趨合理,而且統考上線率和單招上線率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但因種種原因,我市普通高中體育教育發展緩慢,已成為制約教育發展的'瓶頸。尤其在鄉鎮,教育基礎差,教學設施落後,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比較突出,教育發展不均衡,這為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驗及專業訓練工作帶來很多實際困難。高中課改直接面對高考,備受社會各界關注。體育高考專業生,必須透過兩關:專業考試成績關和文化課成績關。專業考試相對以往來說,考試專案減少,難度也有所降低,這樣無疑增大了專業考試的過關率。但由於各大專院校招生數量有限,必然要在文化課考試上增加難度,提高文化課成績錄取分數線。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體育專業生往往在初中升入高中時,以"特招"的方式,招收具有體育特長的學生,這些學生是普通高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在思想、文化學習與體育技能方面都有其特殊的特點;把他們培養成能夠升入大學的體育人才,必須要有文化課成績做保證。由於這一原因,每年高考都有很多體育特長生被拒之大學門外,所以在體育選拔特長生時,應文化課成績和體育成績兼顧。體育專業考試是普通高考的第一步,專業考試成績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文化課考試成績,所以專業考試非常關鍵。從考試專案、考試情況和考生的現狀來看,要在體育專業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必須從體育管理、選材和訓練等方面著手。

  4. 參與課改情況

  由表7顯示,我市參與調查的老師對課改和培訓的態度都是很積極的,對課改知識瞭解較少,迫切需要透過培訓掌握課改佔絕大數,也有透過網路和自學瞭解的。在培訓以後,因為工作需要而主動收集和學習瞭解課改知識的也有不少。自2010年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市體育教育不論從學生的學習動機或體育成績都有了明顯地變化,各學校教學模式、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都有改革和創新。充分說明了新型的教學模式有力地促使了我市體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據調查,參與新課程培訓後對體育教學有影響的學校在65%以上,大部分學校逐步進入新課程,能夠根據課改要求上課。但對課改持懷疑和擔心的教師接近1/4,原因是評價改革滯後,一線教師看重的是學校對自己的綜合評價,所以課課程改革,學校領導改革思想觀念和評價方法、體育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尤為重要。

  5.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的現狀

  表8:抽樣被調查高中體育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 採用學校 百分率

  1. 必修模式(共同) 5 33.3℅

  2 .選項模式(自主選項) 4 26.7℅

  3.必須與選修相結合模式(共同必須與自主選項) 6 40℅

  當前平涼的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有很大的進展,取得了可喜的改革成果,出現了新的面貌。如:高中體育與健康課 “必修”教學模式、“選修”模式、“必修與選修相結合”模式等,這些形式的改變對推進高中體育教學改革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但從表8不難看出,現有的改革形式,沒有完全脫離傳統教學帶來的不足,學生在身體素質,運動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個體差異,體育課評價中的被動作用,教學內容的遞進與發展問題,還沒有真正解決,按班級上課依然是教學形式的主體。

  6.體育經費與場地設施不足

  平涼教育經費雖然逐年增加,但由於縣(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經濟相對落後,財政困難,尤其鄉鎮學校,體育經費嚴重短缺,很多學校體育場地和器材匱乏,致使學校體育課程不能很好的開展。《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中規定“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當根據學校體育工作的實際需要,把學校體育經費納入核定的年經費預算內,予以妥善安排”。在調查中發現,許多學校體育經費所佔比例不到學校教育經費的1%,有的學校體育經費每年只有1000-3000元甚至更少,達不到全國平均中學生人均4.4元/年的水平。調查顯示,有67.4%的學校體育場地和器材不能滿足學生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的需要。有標準田徑場地的學校只有11.32%,有少數學校建有體育館或訓練房,人均佔有場地面積低於全國中學生人均6.8%的標準水平。體育器材達標的學校有6.4%,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調查還顯示,47.83%的學生因為“沒有喜歡的專案”、42.16%的學生因為“沒有場地和器材’而不參加體育鍛煉,有64%的被調查教師認為學校場地器材的短缺是影響學生體育鍛煉效果的直接原因之一。

  三、改進措施與建議:

  1.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學校應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積極進取的態勢,促進現代體育思想和體育文化的傳播。高中生學習任務重,腦力勞動量大,如果沒有適宜的體育鍛煉,將直接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目前,全市高中體育教學現狀不容樂觀:一是片面追求升學率,把體育課視為“副課”,可有可無,任意佔用;二是對體育教學認識不足,沒有認識到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在高中學生一生髮展中的深層意義;三是對學校體育在教育學生中的特殊作用認識不足,忽視體育及體育教師的作用。這種認識上的誤區,必然導致學校對體育教學管理和制度的失衡。

  要從根本上解決目前現狀,廣大體育教師,特別是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必須改變辦學理念,掌握新的教學策略,新的教學方法、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深入理解新課程,新標準,進一步提高認識,轉變觀念,使學校體育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給體育教師外出學習和交流及提高學歷的機會,改革體育教師職稱評定、晉級和獎勵制度,從管理上調動體育教師的積極性。並根據學校體育發展的趨勢,結合學校辦學實際,不斷強化學校體育工作,促進高中體育工作持續發展。

  2.加大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和課程建設

  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目標,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要以課程改革為契機,不斷改革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開發校本資源;在教材內容選擇上,突出健身性、娛樂性、終身性,要符合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符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徵,更要適應社會體育變化與發展的需要,向著“易學、易用、少而精”的體育實踐教材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參與能力和體育素養,形成學生終身體健康與發展思想。開設多種運動專案以及體育與健康有關的理論知識,使課程內容多樣化、彈性化。讓體育成為一種習慣。在體育與健康課中,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力爭創造一個民主平等,能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主動性的體育教學環境,更要重視體育文化的傳播和體育健康知識的普及,把從事運動作為促進健康的一種手段。

  3. 重視課外體育教育,形成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

  學校要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體育競賽及課外體育活動,保證早操、課間操和每天1h以上的課外體育活動。組織多種運動專案的課外訓練與運動競賽,並以“體育為健康”、“陽光體育”為主題,有計劃地開展體育節和體育文化周活動。要從提高學生的體育認知水平、體育素質、健康能力和意識著眼,構建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新體系。採用社群、教育部門、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多邊互動的方式,形成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

  4. 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體育教師素質

  教育行政部門要把體育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程來抓。一是要抓好體育教師專業技能的培養,,二是要採用多種形式,對現有體育教師進行崗位培訓,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不斷提高體育教師的業務水平。三是各縣區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特殊政策,幫助體育教師解決一些實際情況,在獲獎評優,職稱晉升、津貼、福利發放上要做到一視同仁、公平對待,體現廣大體育教師主人翁精神和事業成就感,為體育教師創造一個奮發向上的發展空間。四是引進體育人才。教育部門應加大宣傳力度,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和支援體育專業大學生到學校任教。

  5. 加大經費投入,逐步改善體育場地和器材設施

  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認真履行《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不斷加大對學校體育經費的投入,做到專款專用,同時,也要多渠道、多途徑籌措經費,鼓勵各種社會力量支援學校體育工作。以滿足農村學校體育教學的需要,同時要加強對體育器材的保管,以提高器材的使用壽命和使用率,保障體育課的順利開展。

  學校體育教育是一項系統而又複雜艱鉅的工作,始終堅持以健康第一,終身體育意識的指導思想,把體育與健康課教學作為落實素質教育和開展“陽光體育”活動的著手點和突破口,注重學生的體育興趣、技能、特長與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與形成;始終把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貫穿在體育健康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育工作者要結合工作的實際不斷探索、總結和改進體育教學方法,努力探索適合我市高中體育教育教學體系,使體育教學科學化、終身化、健康化、可行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