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高齡農民工調查報告
廣州高齡農民工調查報告
66歲的文叔是清遠人,雖然過了退休年齡,但因為擔心養老沒保障,他依然每天四處拉貨。文叔是高齡農民工的典型代表——高齡農民工,是指50歲以上的進城務工群體。廣州高齡農民工的數量或超50萬人,他們大多是上世紀80~90年代來到廣州的第一代農民工大軍。
擔心沒錢養老 66歲繼續做
文叔今年66歲,在長壽路一帶幫人用三輪車搬運貨物。記者見到文叔時,他支了塊木板坐在三輪車上,捲起褲腿,一邊抽菸一邊等著開工。
文叔是清遠人,上世紀80年代,他洗腳上田,南下廣州打工,成為一家修理運輸社的工人。然而,隨著90年代大批國企倒閉,文叔也下了崗。
“年紀大了,找工作哪裡還有人要?所以就決定單幹了。”從這時起,文叔騎著自己的三輪車,幫人搬貨。
文叔心裡清楚,年紀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從前,他背100斤的貨物走上9樓,大氣都不喘,現在揹著100斤的東西,途中要休息兩三次。“不能退休啊,擔心不夠錢養老。現在最希望的就是少生病,能多幹幾年。”文叔說。
但病痛總會在不經意間來襲。來自湖南的趙水平已經56歲,目前在芳村的一家工地做雜工,每天負責搬運陶泥。他說,自己已經牙疼了好多天,導致半張臉一直腫脹。“但不敢上醫院,不知道得花多少錢。”
子不肯承父業 體力活難找人
如今的高齡農民工,絕大多數是上世紀90年代左右就外出打工的第一代農民工。56歲的裝修工人鄭師傅便是其中之一。他工作的地點,位於西塱一處新落成的樓盤,如今正趕著將房子裝修好,迎接新業主。
鄭師傅告訴記者,在這個裝修團隊裡,10個人中有7人超過40歲。而年齡最小的就是他剛年滿20歲的小兒子。父子兩人一起做瓷磚工,兒子負責切磚,父親負責貼磚。
長年在裝修工地上工作,鄭師傅耳朵不太靈光,總要靠近他耳旁說話,他才聽得清。他說,做裝修這行,每天能賺200~300元,收入不錯。看著一旁拿著鋸齒切磚的'兒子,他希望小鄭子承父業,但兒子卻撇撇嘴,“太辛苦了,做一段時間準備去工廠。”對於兒子的打算,鄭師傅表示理解,“做我們這行太辛苦了,天天用手和水泥,找老婆都難,人家看不起你。”
鄭師傅坦言,他們這一輩出來打工時,自己和身邊的人都20~30歲,可時間過去20多年,身邊仍是這一群中年人。“以後恐怕更難找到人來幹苦力活了。”
未來:有人悶頭苦幹,有人自我提升
“我要幹到自己幹不動為止。”在採訪中,大多數受訪的高齡農民工都有著這樣的共識,對於“退休”,他們沒太多的概念。
今年57歲的包荷花和丈夫餘壽松在白雲區精神康復醫院當護工,一做就是18年。包荷花坦言,由於沒有退休工資,“退休”對她來說沒什麼感覺。她告訴記者,她所在的醫院,有上百名護工,近半都是年逾半百的中年人,她並不覺得自己很特別。
相比之下,45歲的黃源智對未來很有想法。從工地鋼筋工做起的他,如今已成為基層管理人員,還擁有自己的辦公桌。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沒想到原本幹體力活的,現在變成幹腦力活的了。”
顯然,黃源智從一開始就為自己的將來做好了打算。上世紀90年代,他還是20多歲的小夥子,放下家裡的農活,來廣州打工。他跟著老資歷的施工員學習如何看圖紙,畫圖紙,並自學各種建築書籍。終於,他從一名工人成為工地的鋼筋翻樣員——“自我提升,事業才會有出路。”黃源智總結說。
高齡農民工出路在何方
根據《2014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農民工“五險一金”的參保率分別為:工傷保險26.2%、醫療保險17.6%、養老保險16.7%、失業保險10.5%、生育保險7.8%、住房公積金5.5%。雖然參保率逐年提高,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然而,即使是有了養老保險,由於農村的養老保險水平很低,大多數高齡農民工稱,每月的保險金額不超過100元。
此外,兒女工資收入不穩定,難以贍養老人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趙水平說,兒子今年20歲,平時靠幫人開車拉貨為生,工作不穩定。他不能再給兒子增加負擔,因此選擇外出打工。
對此,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吳克昌認為,農民原本主要依靠土地和家庭養老,但隨著城市化,這種保障模式被打破。由於缺乏新的保障制度,高齡農民工不太可能純粹靠土地來解決養老、醫療問題,他們必須透過繼續勞動維持生計。所以,高齡農民工不是不想退休,而是不敢退休,“這不是靠某個企業就能解決的問題,而需要整個社會養老制度的完善。”
據介紹,目前學界一般將農民工群體細分為第一代農民工(高齡農民工屬於該群體)和第二代農民工(或稱新生代農民工)。
吳克昌認為,第一代農民工生存條件差,養成了吃苦耐勞、要求不高的特點,能夠接受體力勞動量很大且工作環境惡劣的建築業。但到他們的後代“出場”,無論眼界、文化和環境,都與父輩不一樣,因此很難要求他們繼續承擔繁重的體力勞動。
他坦言,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實際上已經出現。但從好的方面來看,這會促進勞動力報酬待遇提高,同時也會倒逼產業的自動化改造,促進產業升級。
上月月底,國家統計局釋出《2014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農民工總量繼續增加,雖然青壯年勞動力仍是農民工的主力群體,但40歲以下農民工所佔比重已持續下降。相反,50歲以上的高齡農民工佔比逐年上升,達到17.1%,農民工平均年齡也由35.5歲上升到38.3歲。
2009年
全國50歲以上農民工佔4.2%,約965萬人。
2010年
全國50歲以上農民工佔12.9%,約3125萬人。
2011年
全國50歲以上農民工佔14.3%,約3615萬人。
2012年
全國50歲以上農民工佔15.1%,約3965萬人。
2013年
全國50歲以上農民工佔15.2%,約4088萬人。
2014年
全國50歲以上農民工佔17.1%,約468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