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銀杏樹的調查報告

關於銀杏樹的調查報告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銀杏樹的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在上海由徐浦大橋直奔浦東國際機場,首先映入人們眼簾的是好大一片新村,這就是20世紀的綠色住宅——三林城。城中心客運廣場邊上,有一個小區,取名古銀杏苑。據百草綱目記載,銀杏。果實外殼堅硬,果肉甘苦帶澀,是華人家庭喜愛的健康食品。在小販中心常吃的“清湯”,菜館提供的“芋泥”,一般家裡“熬”的“補湯”裡都加有白果,可口又保健。

  據考古學家從化石的研究,發現白果植物早在二億年前經已生存著,是一種至今猶存的最古老植物品種之一。它們的壽命頗長,有的可以活上千年!

  白果屬銀杏科,又名公孫樹、鴨掌樹、靈眼、佛指甲等。產於中國各省(廣西、四川、河南等地尤多)。一般傳統醫學認為白果味甘苦帶澀,性平小毒。主要功能是斂肺氣、定喘嗽,止帶濁,縮小便。

  其實,白果植物對人類的貢獻是多部位的,如樹皮、樹根、樹葉、果仁都有不同的醫療價值。其中白果葉(銀杏葉)在西方國家的醫療保健使用量是所有草藥之冠。據悉世界各國(尤其是在法國和德國)每天有數以萬計的處方,數百萬的人在服用銀杏葉。

  現代醫學對銀杏的研究,最早者是西德的希瓦醫生(Dr. Willmar Schwabe)。他在1950年肯定了銀杏葉的醫療價值。當時,他花了兩個星期,經過27個提煉步驟,從50磅(約22.7公斤)的幹銀杏葉中提出了約1磅(454克)的標準提取物(Ginkgo leaf extract)。後來醫學家陸續從其提取物鑑定了160多種成分,包括白果苦內酯A、B、C類(Ginkgolides A, B, C)、山奈酚(Kac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芸香甙(Rutin)、白果雙黃酮(Ginkgeting)、黃酮醇(Flavonol)等等。他們也發現銀杏葉所發揮的功效是整性,即其中的多種成分聯合引起的療效比任何單獨的一個成分強得多。

  古銀杏苑之名緣於這裡有兩株樹齡150和100年的銀杏樹。這兩棵樹均被市綠化管理局列為古樹名木加以保護,編號分別為0357和0502。清宣統二年(1910年),本地財主喬讓木(字楠)在宅后辟地20多畝,興建亦園(又稱喬家花園)。園東、南、西三面繞以河浜,宅、園間有木橋相通。北面外圍竹笆,內種枸橘,以此為牆。園中有瀝青小路、玻璃暖棚、荷花圓池,廣種玉蘭、梔子等名貴花卉,還有桂花、臘梅、龍柏等常綠樹木。《荻山史話》稱,這種設計佈局“既能在曲徑小路上、碧荷綠波畔、鳥語花香的環境裡欣賞園林景色,又可待價出售,一舉兩得,顯示主人精明治家之能”。

  亦園的東北隅,瀕河臨水處,興築雅緻的承先堂。酷暑天氣,推窗捲簾,涼風習習,令人心曠神怡;隆冬季節,背風朝陽,風和日麗,讓你陶醉在大自然的`風光中。當地小學堂,一度遷入設班上課。1958年,和平人民公社五大隊在此創辦安樂全託幼兒園。建造三林城前是荻山村的老年活動室,常見老人們在銀杏樹下喝茶聊天。

  建造三林城後,人們便把環林東路742弄1~12號小區取名為“古銀杏苑”,鑼面大的字就刻在小區的門口,十分顯眼。

  20xx年5月14日,新區政協唐國良同志約幾位同事前來考察這兩株古銀杏樹時,發生令人難忘的插曲。人們圍著兩株樹細細觀察時,發現其中一株奄奄一息了。為大家帶路的已退休的金茂祥老村長非常心疼。他圍著兩株樹轉過去轉過來,又背過身看看周圍住宅樓,向大家宣佈:“這棵樹搬過了,是搬死了的。”此言一出,大家都十分驚詫,均表惋惜。“不對,建房時我就在這裡當門衛了,沒見這棵樹移動一步。”門衛老伯急忙出來辯駁。老村長不服輸,用自己的腳步丈量,用眼睛想尋找過去的參照物。這個從小玩耍的地方如今不熟悉了,完全是陌生世界。他苦苦回憶,仍然斷言:“位置移動了,肯定移動了,否則好端端的大樹為啥要死?”

  在20xx年的浦東地區古樹統計表上,這兩株樹的“生長狀況”欄裡都是“瀕危”的結論。眼下正在輸液搶救,吊著盛滿營養液的玻璃瓶子,綁著嫁接插入的銀杏小枝,一身“傷殘”。事後,從園林綠化部門得到證實:樹的確是沒有搬,但原來邊上的小河填埋了,建房宅基墊高了,此地成了窪地。銀杏樹不怕流水,最怕死水。根鬚浸泡水裡,時間一長必爛。現挖了水井聯通街上洩洪溝,有水即流,降低了地下水。

  經過一年多救治,樹齡百年的東株已經脫離“危險期”,枝青葉綠,長勢趨旺。而樹齡150多年的西株,病重難治,尚在生死線上掙扎。不過,只要還有一絲能救活的希望,園林師傅們總會千方百計搶救,決不放棄。

  而今,這裡生活著600多戶百姓,1500多人口,大家都深深喜愛自己的家園《古銀杏苑》小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