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市清潔能源利用和推廣情況的的調研報告(通用7篇)
關於我市清潔能源利用和推廣情況的的調研報告(通用7篇)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我市清潔能源利用和推廣情況的的調研報告(通用7篇),歡迎大家分享。
我市清潔能源利用和推廣情況的的調研報告 篇1
一、我市清潔能源發展現狀
近年來,合肥市清潔能源產業從無到有,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以太陽能光伏為主,同時風能、生物質能、天然氣的使用比例也在逐年提升,煤炭清潔技術不斷推廣應用。
1.光伏產業發展增速全國領先
“十二五”以來,市委市政府加速發展光伏產業,將其作為推動我市產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戰略,大力鼓勵光伏企業來肥投資興業。晶澳、天合光能、三星SDI等重點光伏企業加速集聚我市,成功完成原賽維LDK(合肥)公司戰略重組。現擁有晶澳太陽能、陽光電源、通威太陽能、海潤光伏、中南光電等30多家光伏生產企業,初步形成了從矽料-電池-元件-逆變器-儲能產品-電站建設等較為完整的光伏產業鏈。2014年,合肥市光伏產業產值達246.8億元,是2010年20億元的12倍,今年計劃實現產值300億元。幾年來,合肥市光伏產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年均增長率達71.9%,增速領跑全市各主導產業。今年1-6月,光伏產業實現增加值34.34億元,增速29.9%,在市六大千億元產業中名列前茅。
2.綠色可再生能源建築蓬勃發展
截止目前,我市已建成投入使用可再生能源建築一體化應用專案98個,建築面積1035萬平方米(其中:太陽能光熱建築一體化應用專案71個,建築面積802萬M2;淺層地能應用專案27個,建築面積233萬M2),在建、擬建可再生能源建築一體化應用專案107個,建築面積2212萬平方米。根據測算,每年節能16.94萬噸標煤,減排二氧化碳41.8萬噸。獲得綠色建築設計標識專案25個,建築面積537.7萬平方米,佔全省的41 %;列入安徽省綠色建築示範專案32個,建築面積622.8萬平方米,佔全省54%。建築節能管理工作屢獲殊榮,連續8年獲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通報表彰。
3.“氣化合肥”工作穩步推進
“氣化合肥”自“十一五”以來穩步推進,截止2014年底,我市已建成天然氣門站12座,鋪設天然氣管道6000多公里,已基本覆蓋中心城區。“十二五”期間,“川氣東送”天然氣利用工程、繞城天然氣高壓管線工程、合肥至廬江高壓管線工程等多項重點燃氣工程的建設,進一步增強全市供氣保障能力。在LNG調峰保障方面,合肥燃氣集團所建西氣門站有1座5000立方米LNG儲罐,儲存能力280萬立方米,川氣門站建有2座5000立方米LNG儲罐,儲存能力560萬立方米,城市天然氣應急儲備能力達到7天以上。在建的北城LNG應急調峰氣源工程,計劃建設2座1萬立方米LNG貯罐,儲氣能力約為1120萬立方米。
4.新能源汽車應用走在行業前列
合肥作為全國首批新能源汽車試點市,新能源汽車在機動車保有量的佔比位居全國第一,家庭純電動轎車推廣應用總量位居全國第一,推出全球第一條純電動公交路線,全國第一個實現電動轎車大批次外銷的城市,新能源汽車的應用走在了全國的前列。截至目前,已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1.5萬輛,合肥市範圍內推廣的新能源汽車已達9656輛(包括新能源客車1844輛,新能源乘用車7610輛,電動物流車196輛,電動環衛車6輛),佔比全國4.3%。全市建成24座公交車充換電站,60個電動轎車電樁群,近6000個電動轎車充電樁(含簡易充電樁);建成城市級監控中心1座,資訊採集監控站3個,維保站10座。初步測算,合肥市新能源汽車執行總里程超過2億公里,節約燃油約3000萬升,減排二氧化碳7萬噸,取得了明顯的環境效益。
此外,農村沼氣利用專案大力發展,全市新建農村戶用沼氣15150戶,養殖場沼氣工程848處、4.884萬立方米。秸稈能源化利用也逐漸起步,2014年,全市秸稈能源化利用3.3萬噸,佔全市秸稈總量的0.8%,其中發電利用2.3萬噸,秸稈成型燃料利用1萬噸。
二、存在主要問題
我市清潔能源產業在較快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1.可再生能源資源有限。我市重點發展的光伏、風電等領域,受土地、風場、電網接入點等諸多因素限制,總體發展規模有限,預計到“十三五”末,將面臨光伏、風電資源嚴重不足的問題。開拓新的清潔能源領域,迫在眉睫。
2.技術水平和產業化規模有待進一步提升。我市除了光伏發電產業、技術具備國際領先水平外,其它清潔能源的利用技術水平和科技含量都還較低,缺乏自主研發能力和裝置製造能力,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與發達國家和城市相比差距較大,沒有形成產業鏈和規模化經營格局。
3.政策補貼壓力增大。一直以來,清潔能源推廣應用依賴於強大的政策資金支援,雖然相關企業的技術在持續進步,成本有所降低,但是還是高於傳統能源。我市在促進清潔能源(新能源)推廣應用方面,出臺了予以財政補貼的優惠政策,隨著推廣規模的不斷增加,財政補貼將成倍增加。
4.高階專業人才相對匱乏。我市在專業人才引進及培養上存在明顯不足,我市清潔能源基礎研究、人才集聚、成果轉化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由此導致的創新能力的欠缺將成為我市清潔能源發展的薄弱環節。加快技術進步,掌握核心技術,降低生產成本,創新應用模式,未來我市才能在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及應用推廣方面開啟新的局面。
三、幾點建議。
1.加大政策支援、最佳化發展環境
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對我市發展清潔能源的政策支援,進一步建立健全我市清潔能源產業的政策支援體系,促進本市清潔能源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對清潔能源產業專案所需的土地、交通、資金、供電等各要素要優先予以保證,對專案審批、建設、投產提供全過程全方位服務,保證專案順利實施。對開發中存在的裝置技術不成熟、前期投入成本高、風險大等問題,積極爭取政策資金支援,幫助企業突破難關,確保參與清潔能源研發、生產的企業有利可圖,促使企業更積極地投入到清潔能源產業中,為我市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2.確立發展目標,推動清潔能源廣泛應用
要確立全市清潔能源發展戰略目標,動員全社會積極開發、推廣、應用各類清潔能源。在不斷降低單位GDP能源消耗總量的同時,增加清潔能源佔總能源消耗的比例;在不斷增強我市戰略性新型產業經濟發展總量的同時,增加清潔能源產業所佔比例;在持續增加財政扶持力度的同時,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進入清潔能源研發、應用、推廣領域。
3.注重人才培養,提升綜合競爭力
鼓勵企業與高校聯合定向培育新能源產業方面的碩士、博士研究生。支援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企業聯合建立博士後流動站和工作站。落實管理、技術、知識等要素參與分配的政策,重視保護智慧財產權,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來基地創業。
4.強化技術進步,實現創新發展
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成效取決於技術進步,要透過多種形式引進、消化、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積極探索解決我市在清潔能源利用中出現的新問題,如農村分散式光伏發電與用地的矛盾;生物質能(下轉18頁)(上接14頁)源的開發利用與資源收集、運輸能力不足的矛盾等等。同時要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工作,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大投入,結合合肥產業發展實際,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技術,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和專利技術,加強創新成果產業化,提升清潔能源產業核心競爭力。
5.加強規劃引導,形成產業集聚
透過規劃引導,最佳化產業基地佈局,發揮區、縣產業發展的比較優勢,形成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新能源產業發展格局。引進一批國內外龍頭企業,做強一批有一定優勢的重點企業,培育一批有發展潛力、成長性好的創新型企業,形成新能源基地的產業鏈配套優勢。拓展投融資渠道,支援有條件的企業在國內外上市融資。鼓勵國有、民營、外資等多種所有制企業參與推動本市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支援新能源企業的重組、兼併和戰略合作。
我市清潔能源利用和推廣情況的的調研報告 篇2
一、企業概況
1、企業所處地理位置及相關情況;
2、審計期企業主要產品名稱及產量;
3、主要財務指標(當年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利稅總額、產品xx成本);
4、主要工藝裝備及產能(簡述)
xx年本企業主要生產工藝裝置及生產能力,包括:焦爐:爐型(孔數或炭化室高度)、座數、能力燒結:型別、臺數、面積、能力球團:豎爐面積、座數、能力
鏈蓖機——迴轉窯規格(直徑、長度)、能力
帶式焙燒機——焙燒面積、能力鍊鐵:單座高爐容積、座數、能力
電爐:容量、座數、供電形式、變壓器容量、能力
轉爐:爐容、座數、能力
精煉:型別、爐容、能力
連鑄機:型別、臺數、能力
熱軋機:型別、產品規格、能力
冷軋機:型別、產品規格、能力
二、企業外購能源結構
xx年本企業外購各種能源總量折標準煤xxx萬噸,外購能源詳情見下表:(略)
注:
1、表中能源介質一欄可增加橫行;
2、序號一列中的小序號可變(增或減)。
3、在企業能源平衡中,水不應計入外購能源總量計算,但水在企業內部迴圈中是要消耗電能的,這部分電能消耗應計入動力轉換及各耗能部位的能源消耗計算中。
我市清潔能源利用和推廣情況的的調研報告 篇3
一、研究物件簡述
飯店、45000平方米、VRV空調、光伏。本次設計地點選為濟南市。
1. 根據給定建築面積進行負荷計算,主要包括用電、製冷、供暖及熱水四部分;
2. 根據建築負荷計算一般用能方案,即燃氣熱水和外部供電;
3. 透過冷熱電源裝置(分體式空調+燃氣熱水器;VRV空調;分冷熱泵;熱電聯產)來滿足建築用能,並根據負荷進行裝置選型;
4. 基於選定裝置的效能特性及給定的裝置價格,計算系統的經濟性(動態回收期)。
5. 根據屋頂的設計,制定屋頂光伏的匯入方案。
二、各負荷計算與分析
1. 飯店各負荷需求分析
根據此計算表格繪得下圖:
上圖為飯店各項負荷需求在月份中的分佈圖,從上往下依次為供冷負荷、供暖負荷、熱水負荷和電力負荷。從圖中可以看出熱水負荷在全年各月基本保持不變,電力負荷同樣比較穩定,只是夏季略有上升,這主要由於飯店全年穩定運營的特性決定;夏季的供冷量較大,其中8月份為最大,達到1296104.65KWh;該飯店從11月開始供暖,5月結束供暖,其中12月、1月、2月供暖負荷較大,最大供暖量出現在1月,為859813.95KWh。
2. 飯店夏季各負荷單日分時變化分析
由於8月份為夏季各負荷均較高的一個月份,具有一定代表性,因此取飯店8月15日負荷隨時刻的變化繪圖。從圖中可以看到夏季沒有供暖。其次,熱水負荷在一天中比較平穩,無較大變化,電力負荷雖有一定程度上的變化,但變化幅度並不是很大。與之對應的是供負荷,從早上7時開始上升,在11時急劇上升,13時又有小幅度劇增,14時達到峰值,之後趨於穩定,20時開始急劇下降,至第二日5時一直穩定在低負荷狀態。出現此種變化是由於作為酒店而言,很多裝置都需要24小時全天執行,因此電力負荷較為穩定;而白天,特別是11時至20時是客人最多的時段,此時應滿足舒適性的要求進行大量製冷。
3. 飯店冬季各負荷單日分時變化分析
此處取飯店1月15日負荷隨時刻的變化繪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冬季各負荷在0時至5時均較低,5時開始,各負荷開始上升,熱水負荷劇增。分項來看,從8時開始到23時仍然沒有停止供冷,這主要是用於飯店食品保鮮等工作的需求;電力負荷的變化比較平緩,白天高,夜裡低;熱水負荷從5點開始增加,白天基本保持在較高水平不變,18點開始增加,21點達到峰值,之後逐步下降;供暖負荷是冬季的主要負荷,早上6點開始上升,9點到14點基本穩定,16時達到峰值,19時開始劇降,之後逐漸減小,到22時變為零。
4. 飯店過度季各負荷單日分時變化分析
上為某飯店4月15日負荷隨時刻的趨勢變化圖。由圖可以看出與前兩季不同的是,此季的變化在夜晚幅度較大,尤其是供熱負荷與供冷負荷。電力負荷各時刻變化比較平緩,沒有劇變,趨勢是早上5時開始上升,之11時達到最大且至19時為止基本保持穩定不變,19時開始下降;熱水負荷從4時開始上升,6時達到小高峰並趨於穩定,至17時有大幅度上升,到21時達到峰值,之後急劇減小,到3時減小為零;供暖負荷波動較大,早上4點開始逐步上升,在8點到9點有一個小幅度下降過程,之後又逐漸上升,到17時達到峰值,之後開始劇降,21時減小到零,之後又開始急劇上升,0時達到小高峰並立即下降;供冷負荷在23時至7時為零,從7點開始逐步上升,13點達到峰值,之後稍有下降,15至20時基本保持穩定不變,20時又有小幅度上升,22時出現並在23時減小為零。
三、方案設計、裝置選型及系統執行能耗計算
方案一
分體式空調+燃氣熱水器+電網供電
1. 基本負荷情況
2. 分體式空調選型與投資計算
3. 燃氣熱水器投資計算
4. 裝置總投資費用
5. 年執行費用計算
方案二
VRV中央空調+燃氣熱水器+電網供電
1. 基本負荷情況
2.VRV中央空調投資
3. 燃氣熱水器投資計算 同方案一燃氣熱水器投資計算;
4. 裝置總投資費用
5. 年執行費用計算
方案三
燃氣發電機組+煙氣直燃複合型機組+電網補電(冷熱電三聯供) 本系統根據以下原則設計:
以熱定電,燃氣發電機組所產生的餘熱供給煙氣直燃複合型機組,煙氣直燃複合型機組可實現供冷、供暖、供熱水。在燃氣發電機組提供的餘熱不足以滿足冷、暖負荷的需求時,向煙氣直燃複合型機組中通入天然氣進行補燃。當滿足熱負荷的電能不足以滿足電力負荷,此時實行併網不上網,不足電能向電網購買。
根據此原則,可以得出下面系統設計示意圖:
1. 基本負荷情況
2. 燃氣發電機組選型與投資計算
3. 煙氣直燃複合型機組選型與投資計算
4. 其他投資
5. 補燃及選型與投資計算
6. 裝置總投資費用
7. 年電費、天然氣費用計算
8. 其他費用
9. 年總執行費用計算
四、各方案經濟性、能耗分析對比
1. 三種方案投資、執行費用匯總比較
透過圖表的分析比較,可以直觀的看出在初投資上,方案一的投資費最少,方案二較方案一稍有增加,但方案三的投資費用最高,高出近四倍。但是在執行成本方面,方案三的卻是最少的,較方案一、二少了近一倍。
2. 節能環保計算分析
從圖表分析可以看出方案三在各排放物方面都是量最少的,特別是二氧化碳和粉塵的排放,與前兩種方案相比而言有大幅度減少,在霧霾如此嚴重的當前,採用此種方案可以有效減少霧霾程度,值得推廣。
3. 動態回收期計算
五、光伏發電匯入方案
1. 設計原則
光伏發電方案主要包括確定最佳傾角、光伏板的選擇與分佈佈置、匯流箱、逆變器、交流配電箱、蓄電池的選擇。
2. 設計背景
此處以濟南市為例,濟南市位於北緯36°39′45〃,東經117°1′37〃,地處中緯度,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日照充分,年平均氣溫13.6℃,1月最冷,平均氣溫-1.9℃,7月氣溫最高,平均氣溫27℃。年平均降雨量614毫米。
3. 基本引數
4. 光伏板的選型
5. 光伏板分佈佈置、數量確定及投資間距佈置如圖所示:分佈佈置如圖所示:(留白部分為管線通道,考慮到碉堡頂上裝配光伏板的施工困難,因此碉堡頂不設光伏板)
6. 匯流箱的選型及投資
7. 逆變器的選型及投資
8. 交流配電箱的選型及投資
9. 蓄電池的選型及投資
10. 支架元件的選型及投資
11. 光伏發電裝置總投資
12. 光伏年發電量
13. 動態回收期計算
我市清潔能源利用和推廣情況的的調研報告 篇4
摘要
根據甘肅省經濟委員會[2007]253號檔案《關於對年耗能10萬噸標準煤以上的企業進行能源審計的通知》和省經委8月28日會議要求,為全面掌握靖遠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能源管理水平及用能狀況,排查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挖掘節能潛力,尋找節能方向,降低能源消耗和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靖遠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於2007年9月~11月進行了2005年度能源核查,目前已完成《靖遠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能源審計報告》,主要內容如下:
一、企業概況
靖遠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靖煤公司)是以煤炭生產為主的生產經營企業。截止2006年末,礦區保有地質儲量8.0億噸,成煤期為侏羅紀,煤種為不粘結煤。主導產品“晶虹”煤具有低硫、低磷、低灰、高發熱量等優點,廣泛用於電力、冶金、化工、建材等行業。年生產能力在800萬噸以上。
目前,全公司裝備大型綜放工作面9個,輕型綜放工作面5個,裝備“綜掘機+轉載機+皮帶機+錨杆鑽機”的綜掘機械化作業線11條,基本滿足了綜掘綜放“一保一”的配臵需要。截止2007年9月底,採煤機械化程度達到100%,煤巷掘進機械化程度達到57.7%,全員工效為4.776噸/工日,礦井建設正朝著安全、高效、集約化方向邁進。
2005年公司總資產286,856萬元,其中:流動資產147,855萬元,長期投資7,018萬元,固定資產99,291萬元,無形及其它資產27,942萬元。負債總計167,915萬元,其中,流動負債155,328萬元,長期負債12,587萬元;資產負債率58.14%。淨資產118,940萬元,其中:實收資本為102,539萬元(未經股東會確認)。股權構成:省國資委66,102萬元,佔總資本的64.47%;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為35,184萬元,佔總資本的34.31%;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為1,253萬元,佔總資本的1.22%。2005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03,534.90萬元,工業增加值50,814萬元,利稅17,182萬元。
二、企業能源消費結構
2005年企業能源消費結構彙總表
三、主要產品能源消費情況
靖煤公司2005年原煤生產能源消耗折標煤65396.572噸,其中:綜合電力單耗24.3932千瓦時/噸,原煤單耗19.7530 千瓦時/噸。
注:原煤生產用能包括各生產礦井採掘開、通風、排水、壓風、提升、運輸、其它和輔助生產(各礦的機械制修基本上屬於修舊利廢環節,量少且加工過程較為簡單,因而用能統計到原煤輔助生產系統)。
四、能源成本與利用效果評價
靖煤公司2005年能源消耗摺合標準煤約82,050.36噸,能源成本為11,065萬元,佔總成本比例為10.89%。工業產值綜合能耗為0.792噸標準煤/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為1.615噸標準煤/萬元;工業產值綜合電耗為1,625.68kwh/萬元,工業增加值電耗為3,312.36 kwh/萬元。其電耗摺合標準煤67,999.05噸,佔總能耗量82.87%;煤耗折標準煤12,029.08噸,佔14.66%。說明企業能源消耗以電力和原煤為主。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節能潛力分析
1、在用的部分機電裝置電耗高,功效低,執行成本高。 由於大部分生產礦井都是上世紀70年代設計和建設投產的老礦井,設計起點低,生產工藝相對落後,礦井裝備技術含量低,採掘工藝落後,所用裝置大部分都是20世紀70年代末的老產品,裝置能耗高,電機效率低,可靠性差。靖煤公司改制以來,大力推進科技進步與創新,先後對五對礦井進行了綜合機械化採煤、掘進方式的技術改造,使得技術裝備有了很大提高。但與目前行業先進水平相比,生產裝備仍然處於劣勢,部分在用裝置的技術與安全效能還沒有完全達到國家和行業規定的標準。
2、電網及變配電裝置陳舊,安全保障程度、可靠性和執行效率較低。
地面在用的5座35KV區域變電所,14座6KV變電所,大型變壓器114臺,大部分為上世紀七十年代產品,其容量96,800KVA,佔總容量的85%,國家明令禁止的鋁芯線圈變壓器仍在使用。隨著礦井開採水平延伸,工作面供電長度和開採強度不斷增加,供電線路距離隨之增長,井下6KV線路最長已達4KM,井下低壓網路縱橫交錯,終端全部是電動機負載,線路損耗大,功率因數低。井下變電所仍然使用效率低、空載損耗大的KSJ型變壓器,而井下供電負荷均為感性負荷,造成供電系統功率因數低。
3、電動機型號繁雜,高耗及老舊雜裝置居多。
礦井使用電動機拖動的生產機械主要有:採煤機、掘進機、乳化液泵、溜子、皮帶運輸機、礦井主排水泵、主提升機、壓縮機、主扇風機等。各生產礦井使用電動機總裝機容量93,004KW,最大單機容量2,100KW;主要型號為JB、BJO2、JR、JO型,佔電動機總裝機容量15%,大部分是七十年代產品;其執行效率低,可靠性差。
我市清潔能源利用和推廣情況的的調研報告 篇5
能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長期以來,隨著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不但迅速消耗著地球億萬年積存下的寶貴資源,同時也帶來了氣候變化、生態破壞等嚴重的環境問題,直接威脅著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對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風能、太陽能、水能及生物質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的認識不斷深化,其開發利用日益受到高度重視,為使我縣經濟能夠快速持續發展,縣政協經濟農業委組織部分委員對我縣新能源開發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目前新能源建設情況
(一)高新技術光伏矽產業
1、洛陽世紀新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由洛陽天源集團於xx年6月發起組建,投資興建的年產1萬噸多晶矽專案一期工程於xx年12月在伊川縣奠基,公司計劃用3年時間建設包括年產3000噸物理提純法多晶矽專案、1000噸三氯氫矽硫化床法多晶矽專案、6000噸矽烷硫化床法多晶矽專案及配套7250噸矽烷生產專案,總投資逾50億元。 目前該專案已投資76000萬元,轉化包已經轉化完成,試生產三個月,由於市場變化成本較高,正在進行裝置升級改造,改造後成本可由原來55萬元/噸降到30萬元/噸;耗電量由原來的'200度/公斤降到50度/公斤;產量由原來200噸/年,提高到500噸/年。
2、北京利爾高溫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太陽能光伏矽片生產專案
該專案總投資350000萬元,計劃建設年限為xx年6月至xx年6月,建設規模為:年產1.5萬噸多晶矽。目前該專案正在平整土地,xx年投資目標為50000萬元,截至7月底已完成投資1100萬元,佔年度投資目標的2.2%。
3、伊川縣宇光新能源照明開發有限公司發電照明生產專案專案
該專案總投資51341萬元,計劃建設年限為xx年3月至xx年6月,建設規模為:年產太陽能蓄電池1萬套、太陽能照明燈具20萬盞、微型發電裝置2萬套。目前該專案已建設辦公室二層、宿舍樓四層、一車間封頂、其他三車間一層,xx年投資目標為xx0萬元,截至7月底已完成投資9358萬元,佔年度投資目標的48.79%。
(二)風力發電專案進展情況
大唐洛陽熱電廠擬在伊川縣境內建設風力發電專案。該專案需經測風一年具備建設風力發電條件後,將在伊川縣區域內建設該專案,大唐洛陽熱電廠承諾一年內開工建設,三年內投資金額1億元人民幣。若風資源豐富,爭取“xx”末風力發電裝機達到150mw,投資總額15億元人民幣。
(三)太陽能產業
伊川雙通太陽能熱水廠。該專案計劃投資xx萬元,佔地30畝,年生產熱水總量72萬噸,每噸市場價為26元,年銷售收入可達1872萬元,實現利稅504萬元,目前,已安裝太陽能2萬支,日生產熱水200噸,收益5200元。
(四)生物能利用情況
1、洛陽新豫能源有限公司。該專案是利用秸稈產氣的生物能專案,是與新加坡亞洲威虎集團合資,總投資xx萬元,xx年建廠,年消耗秸稈20萬噸,產沼氣1500立方米/年,沼渣4萬噸/年;目前,試生產二個月,銷售收入2萬元,已供應園區內二個工業企業用氣。
2、秸稈發電專案進展情況。秸稈發電專案原材料調查顯示:按xx年農業生產情況計算,可供發電秸稈共計539547噸,其中:小麥秸182177噸,稻草4044噸,玉米稈218040噸,穀子杆30689噸,紅薯藤26951噸,花生蔓8320噸,油菜籽杆2687噸,芝麻桿8205噸,豆秸12857噸,棉花稈25207噸,烤煙杆20370噸。
目前秸稈發電專案已與新華水電進行了對接,新華水電的已表示有投資意向,並對伊川秸稈的存量及周邊輻射半徑存量情況進行了初步認可;目前全縣有沼氣池近5萬座,每年可節約煤2.5萬噸,節約肥料1000噸。
二、存在的問題
我縣新能源開發利用工作雖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新能源所佔比重還很低,仍處於起步階段。
(一)新能源利用比例較低。煤炭是我縣利用的主要能源,以煤為主的發電機組發電量佔總發電量高達99.6% 。其它能源僅佔1.4%。生物能利用大型企業僅就一家,農村沼氣管理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二)技術開發和產業化剛剛起步。洛陽世紀新源、北京利爾雖然專案起點較高,但都缺乏自主技術研發能力和裝置製造能力,太陽能技術利用水平和生產能力與其它名牌產品相比差距較大,缺乏市場競爭力。
(三)發展缺乏統一規劃。我縣新能源開發利用沒有發展個規劃和發展目標,現有技術和政策環境下,大多數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成本較高,加之規模較小,生產不連續等,存在著產能較低問題。
三、意見和建議:
(一)加強規劃引導,推進產業集聚。加強對發展新能源的統一規劃,加快培育市場主體,加強產業引導,實施品牌帶動,推進產業叢集和集聚。要加強與國家和省有關部門的溝通、銜接,出臺符合我縣特色的各項新能源發展規劃,將新能源重大專案納入國家、省重點建設序列,為新能源產業加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加大政策支援,引進培養人才,最佳化發展環境。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對我縣發展新能源的政策支援,研究制定我縣新能源產業的激勵政策,加大對新能源產業的扶持力度,加快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引進和培養高階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提升新能源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和推廣應用能力水平。對新能源產業專案所需土地、交通、資金、供電等各種要素要優先予以保證。為我縣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全面發展生物能產業。我縣是農業大縣,秸稈資源豐富,年產各類秸稈53.9萬噸。秸稈發電將使大量的秸稈變成可再生的新能源資源,也利於保護環境、節約能源。
(四)進一步拓展沼氣發展空間。我縣是全市發展利用沼氣較早的地區,農民有很好利用沼氣的習慣,已經培養了一批建設服務沼氣發展的技術人員隊伍。當前,我縣的沼氣使用者已達5萬戶,發展潛力巨大,可繼續加大財政扶持力度,鼓勵和支援新上一批較大規模的秸稈沼氣池專案,最佳化農村能源消費結構和生活環境。
我市清潔能源利用和推廣情況的的調研報告 篇6
審計報告是審計機構或審計人員在完成某一項審計工作後,向委託或授權者提交的全面反映審計情況、分析結論、評價結果及其處理意見的一種書面報告。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企業能源審計報告範文讓大家閱讀參考。
一、摘要
二、企業能源消費結構
xx鋼用能以煤炭為主,按當量值計算佔企業總能耗的99.57%,其次是電耗佔企業總能耗的6.93%。2005年企業總能耗按當量值計算163.8580萬噸標準煤。
三、主要能源指完成情況如下:
2005年xx鋼產量為237.7958萬噸,生鐵產量為231.988萬噸,線材產量為231.0511萬噸,全焦產量為95.2416萬噸,總能耗按當量值計算為163.8580萬噸標準煤,噸鋼綜合能耗0.6891噸標準煤,噸鋼可比能耗0.5751噸標準煤,工業總產值678350.18萬元。氧氣耗電0.52kwh/立方米,鼓風機電耗0.22kwh/立方米。
四、能源利用效果評價:
按當量值計算萬元產值綜合能耗2.42噸標準煤/萬元,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為11.28噸標準煤/萬元,均高於國家統計局2005年GDP能耗通報中河北省平均水平,說明該鋼鐵企業確實屬於耗能大戶(據2004年統計鋼鐵工業能源消費佔中國能源消費量的15.18%。);
五:
單位GDP電耗為1256.5kwh/萬元,低於通報中全國和全省水平,該企業用生產過程中的副產二次能源為燃料自發電,降低了企業外購電量,說明該企業有一定的餘能利用水平。
下面“全國重點鋼鐵企業2005年主要能耗指標完成情況表”中資料為按等價值計算能耗,為與同行業的指標進行比較,一下是按等價值計算的2005年xx鋼主要能耗指標完成情況。
在全國重點鋼鐵企業中該企業按等價值計算噸鋼綜合能耗為783.2kgce/t,處於中等偏下水平;噸鋼可比能耗641.4kgce/t,處於中等偏上水平;主要工序能耗鍊鐵454.9kgce/t,燒結62.3kgce/t,球團36.7kgce/t,焦化161.9kgce/t,鍊鋼221.6kgce/t,高線84.3kgce/t。其中,焦化工序能耗偏高,燒結工序能耗低於同行業平均水平,鍊鐵工序處於先進水平,其餘工序均處於較先進水平。
六、審計結論和建議
1、該企業萬元產值綜合能耗按當量值計算為2.42噸標準煤/萬元,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為11.28噸標準煤/萬元,單位工業增加值電耗為1256.5kwh/萬元。
2、按當量值計算噸鋼綜合能耗689.1kgce/t,在同行業中處於中等偏下水平(由於該企業鐵鋼比較高,而鍊鐵工序是鋼鐵企業的能耗大戶,其工序能耗佔企業總能耗的60%
),噸鋼可比能耗575.1kgce/t,在同行業中處於較先進水平;焦化工序綜合能耗為154.7kgce/t,在同行業中處於較落後水平;鍊鐵工序綜合能耗為447.2kgce/t,在同行業中處於較先進水平;燒結工序綜合能耗為53.5kgce/t,在同行業中處於較先進水平;球團工序綜合能耗為28.6kgce/t,鍊鋼工序綜合能耗為11.7kgce/t,在同行業中處於較先進水平;高線工序綜合能耗為53.5kgce/t,在同行業中處於較先進水平。
3、該公司2005年實施完成了十二項較大節能技改專案和多項節能技措專案,同時各工序採取降低能耗的攻關措施及加強能源管理,噸鋼綜合能耗較2004年降低了22.22kgce,年節能5.279萬噸標煤,萬元產值能耗較2004年降低了3.21噸標煤/萬元能源審計報告範文能源審計師。
4、鍊鐵工序能耗佔全公司總能耗的60%,工序節能的重點在鍊鐵。鍊鐵工序主要應降低焦炭消耗;鍊鋼工序主要是提高轉爐煤氣回收量,降低鋼鐵料消耗(系統節能);高線工序主要應提高成材率、降低加熱爐燃耗,同時加強餘熱回收。
5、加強管理節能,建議健全和強能源管理機構,設立公司能源管理中心,負責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對各種能源的監視、監控、調整、故障分析診斷、能源平衡等。
6、強化能源計量管理,完善氣體計量儀表,完善三級計量儀表,加強各計量儀表的巡檢和定期檢測,提高各計量儀表的完好率。
7、焦爐紅焦採用幹法熄焦工藝,增設餘熱回收發電裝備。
8、線上材廠的加熱爐上採用蓄熱式燃燒技術,利用低發熱值的煤氣,提高加熱爐的熱效率。
9、將線材廠的加熱爐改為汽化冷卻方式,回收加熱爐的餘熱,產生的蒸汽併入公司蒸汽管網。
10、在高爐熱風爐上使用膜法富氧技術,對熱風爐進行富氧燃燒,提高熱風溫度,提高噴煤量,實現節能降耗。
11、在鍊鋼、鍊鐵工序的烘烤鋼、鐵包過程中,採用蓄熱式燒嘴,降低煤氣消耗量等。
12、根據各工藝對水質、水溫的不同要求,依水質的優劣串接使用,做到一水多用,達到零排放能源審計報告。
我市清潔能源利用和推廣情況的的調研報告 篇7
摘要:根據廣東省經貿委《關於印發廣東省重點耗能企業“雙千節能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印發企業能源審計報告和節能規劃稽核指南的通知》、《關於做好我省千家企業能源審計報告和節能規劃的補充通知》和《關於組織做好企業能源審計報告和節能規劃稽核等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為政府加強能源管理,合理使用能源資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保護環境,持續地發展經濟提供決策依據;同時促進企業加強能源管理,瞭解自身能源管理水平及用能狀況,排查能源利用方面x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尋找節能方向,挖掘節能潛力,降低能源消耗和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深圳xxxx瓶有限公司根據生產實際情況進行了能源審計,能源審計報告內容摘要如下:
一、企業概況
深圳xxxxx有限公司成立於1990年6月,原由深圳市南山區xx管理公司、深圳中鐵二局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物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科威特國阿·巴哈爾公司、深圳市醫藥生產供應總公司等六家股東共同投資興建的中外合資、國有控股企業。公司註冊資本人民幣4800萬元,總投資累計人民幣3.19億元。20xx年由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委託深圳市通產實業有限公司進行資產重組,目前已完成資產重組工作,仍屬中外合資、國有控股企業。
xx公司位於深圳市南山區xxxxx北區,佔地面積約5.8萬平方米,年生產規模為10萬噸xx瓶,相當於2.5億支啤酒瓶的生產能力。20xx年xx窯爐熔化xx液91576.522噸,生產xx啤酒瓶成品89288.84噸,摺合xx啤酒瓶26367.40萬支,完成工業總產值15589.42萬元,工業增加值5679萬元,利稅1075.6萬元。
二、20xx年企業能源消耗結構
公司在20xx年綜合能源消費量當量值18017.72tce,能源消費結構見下表:(略)
三、20xx年主要產品能源消耗指標
(略)
四、能源成本與能源利用效果評價
公司萬元產值綜合能耗為1.1553 tce/萬元,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為3.1715tce/萬元,單位工業增加值燃料油耗為2.7131 tce/萬元(15407.84/5679)。其燃料油消耗佔85.51%,說明該公司生產的能源消費結構是以燃料油為主。
該公司每噸成品“綜合能耗”為201.79 kgce/t產品(成品),“xx熔化能耗”(單耗)為168.25
產品名稱:單位產品綜合能耗燃料油(單耗)電力(單耗)
備註xx啤酒瓶(txx) 0.20xx tce/ t 168.25 kgce/t 187.41 kwh/t xx啤酒瓶(萬支) 0.6833 tce/萬支584.35 kgce/萬支650.90 kwh/萬支kgce/t,萬個成品燃料油消耗為584.35 kgce/萬支。比國內同行業平均水平低10~20%,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根據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20xx年第3號公告《日用xx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試行)》中的一級指標“能源消耗指標”之“綜合能耗”與“xx熔化能耗”分別為“320 kgce/t產品、172kgce/txx液”,該公司的xx熔化能耗比清潔生產評價指標的資料更低。
由此可見,該公司的主要耗能裝置xx爐窯的能源利用水平比較高,能源利用效果較好。
五、主要問題及節能潛力分析
1、由於重油消耗佔綜合能源消耗85.51%,因此xx窯爐節能在已經取得成績的基礎上,擬進一步探討摸索節能新途徑和新方法。另外窯爐使用年限已超過5年設計壽命,20xx年5月新建的窯爐在後期的熱量損失較大,應考慮採取保溫或者新建的方式降低能耗。
2、在產品能耗定額考核方面,未能分工序細化考核,對主要用電裝置應採取就地補償方式,降低電消耗,同時考慮進行供電系統統一補償措施。
3、能源基礎管理工作有待進一步提高,能源統計和計量工作有待強化,涉及能源購入貯存、加工轉換、輸送分配和最終使用四個環節應當設定的分類統計報表的建立尚不夠完善,不利於對能源利用的適時分析與細化考核。
4、本年度年公司改進生產工藝,其主要產品啤酒瓶平均單個重量下降。雖然產品產量增加不少,但是由於總出料量降低,其噸產品單位能耗還是有所增加。
六、審計結論和建議
1、該公司單位工業增加值電耗為:3022.1kwh/萬元,產品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為3.1715tce/萬元。
2、企業擬進一步探討摸索xx窯爐節能新途徑和新方法。考慮選用新的能源。
3、進一步完善節能管理的體系建設,使企業能源管理工作更上一層樓。
4、企業儘快完善對各工序及主要耗能裝置的三級計量儀表的配置,建立並完善細化的產品能耗考核指標體系,實施分級考核,強化能源統計工作,完善各種能源消耗統計報表,以利於細化對工序及產品的能耗考核。增加萬個單位產品能耗統計單位。
5、根據空壓機節能監測的結果分析,該公司應採取合適方式對空壓機進行節能技術改造,進行裝置自身的節能和供氣、用期管網的綜合節能。
6、大功率用電裝置如風機等應進行就地功率因數補償或選用新型高效節能風機。供料道等電加熱裝置應注意合理的使用條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