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
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
要使農村社會向著安全保障化、社會和諧化、全面小康化的方向邁進,進一步完善合作醫療制度,農村建設必不可少,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新農村建設情況調查報告,請參考,上公文站,發現學習。
新農村建設情況調查報告一
本次寒假社會實踐調查,我調查的是我的農村老家---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城陳集鄉鎮的一小村莊——趙元,這裡有勤勞樸實的農民,有一片片肥沃的土地,還有那一排排我所熟悉的老屋。我的家鄉是一個北方的鄉村,我用了將近一週的時間透過多種方式調查了關於我村的新農村建設的相關成果及出現的問題。下面我將分類介紹一下這次調查中我所獲得的所有資訊.
(一)農業:我先介紹一下這裡的農業發展狀況。“民以食為天”,小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大到整個社會國家的發展,農業都在其中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由於我們這個村地處北方平原地區,降水適中,因此這裡的主要農作物是玉米、大豆、花生、小麥、薯類等,這裡的耕地是旱地,是一年兩耕。
(二)教育:農村義務教育問題,歷來為國人所重視,它不僅關係到農村人才的培養,一個農業大省,農村人口多,農村義務教育比重大。由此可見農村教育在我省的地位和作用。在我村更是如此,這裡的村民普遍還是比較重視教育問題的,隨著農村裡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思想的轉變,更關係到農民整體素質的提高,同時也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我調查的農戶中大部分人都說孩子上學是一個比較好的出路,應該儘量支援孩子的學業。同時,這裡的中小學辦學條件不斷增強,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硬體、軟體
不斷完善,借鑑先進地區的教育方法,利用合作辦學的教育資源。但是農村教育與新農村建設存在脫節,受傳統習俗的影響多數的農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透過教育走出農村,這一個思想觀念一直貫穿在每一個農村孩子的受教育過程中。從小形成的走出農村,告別農民的思想觀念使義務階段的教育嚴重背離義務教育對農村教育的目標,沒有人選擇在掌握好知識後為農村作貢獻,甚至在學習知識選擇上避開農村避開農業。不僅在農村教育上產生了障礙,而且深層次的對農村經濟和農村文化的繼承發展也是一個嚴重的誤區。
(三)經濟:首先列舉一些有關農村的經濟新面貌:一是彩電開始普及,我到的農民家庭幾乎家家都已經用上了彩電,靠近城鎮的地方,有大部分接通了有線,大部分都是衛星接收。從調查情況看,電視是農民瞭解政策的最主要途徑。二是摩托車普及了,由於外出務工的人員增多,與城鎮中心地區交易來往增多,很多人都買上了摩托車。三是電話普及快,用手機的多。我們村中,85%的安裝了電話,還有一些農戶想安電話而安不成,因為電信的門子少了,比我高一個輩分的叔叔大爺中,一半使用了手機。這些都是由於近年來農村經濟發展建設取得的成果,在我採訪中,有人說:“新農村建設離不開農民、村社、社會各界和政府的參與。新農村建設不單是知識分子倡導的社會改良和實驗,不單是農民的自發行為,也不單是政府的一相情願,發揮政府、社會和農民三方面的積極性是新農村建設的關鍵。因此,政府主導、多元參與、工業反哺、工農互促、城鄉互動、和諧發展等,應該成為新農村建設的最鮮明時代特徵。”
也有人說:“培育和造就新型農民,整體推進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經驗告訴我們,既要看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農村勞動力向非農領域大量轉移的必然性,也要看到,農業兼業化、農村勞動力素質退化的嚴重後果,培育和造就新型農民迫在眉睫。”
(四)醫療:醫療對民眾特別是經濟不寬裕的農民來說曾經是一個十分沉重的負擔。但自從有了醫療合作制度後,我村農民只需交10幾元錢就可以在以後的醫療過程中報銷好多錢,基本上每個村民都對此政策大加讚賞。2006年,政府投資支援五大重點領域新農村建設擺在首位,新農村建設主要是普及和鞏固農村義務教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飲水安全,農村公路,沼氣等可再生能源,農村電網,農村公共文化,優質糧食產業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灌區建設,動物防疫體系及種養業良種工程等.可以說我們村正在日新月異的變化,希望這裡將來能取得更進一步的發展成果。三、建設新農村要首先理解農村貧困的根源。有了對農村貧困根源的知識,才能發現和尊重農村事務的規律。瞭解了這種規律,才可能恰當地處理國家援助與村民“自助”的關係,村民物質需要與文化需要的關係,以及農村眼下的迫切需求與歷史發展方向之間的關係。
中國農民貧窮,從根本上講,不是因為國家政權的“下沉”,不是因為基層政權的腐敗,不是因為“權利”被剝奪,不是因為農民稅費負擔過重,不是因為城市的剝削,更不是因為農村缺少“基礎設施”。中國農民貧窮,有五大根本原因:1、製造的產品已取代養殖
和種植的產品,成為人類財富的主要來源。農業已成為“產業”。占人口10%以下的農戶,用機器耕作遼闊的耕地,方能獲得城市普通人家的收入。2、中國農村人口過多。農村人均耕地少,構成“自種自食”的自然經濟,一半農產品不進入市場,而是供農民自己消費。中國農民人均耕作一、兩畝地,而在農業發達國家,人均耕作上千畝地。自種自食的自然經濟是我們時代最落後的一種生產方式。3、組織社群合作非常艱難。人們獨立自由,不肯合作,習慣以出工不出力、“搭便車”來抵制合作組織。中國農民家庭的經濟獨立和人身自由有兩千多年曆史,自足、獨立、自私、散漫、無組織無紀律的生活方式構成了“鄉村中國” 和人身自由有兩千多年曆史,自足、獨立、自私、散漫、無組織無紀律的生活方式構成了“鄉村中國”的“基因”,與工業時代嚴密的組織化生產格格不入。4、市場機制摧毀不肯合作的小農。小規模家庭農業無力應付市場上變動不居的成本和銷售價格,無力適應市場機制對規模效益的要求,更無力聯合起來建立非農的產業。所以,農村整體淪落到破產的邊緣:一部分農民陷入絕對貧困,大多數農民陷入相對貧困,農村與城市的鴻溝急劇擴大。市場經濟是事實,是農村衰落的原因,而不是挽救農村的手段。5、衰落的農村導致農民萎靡的精神。在市場條件下農村經濟的衰敗,以及中國一些農村政治政策方向上的失誤,導致了農村基層原有社群組織的潰敗。農村基層社群組織的潰敗,導致了農村文化的衰敗甚至倒退。然而,在迄今仍存活的少數集體經濟社群裡,我們能看到強大的非農經濟,蓬勃向上的精神,以及比較豐富
新農村建設情況調查報告二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和國家全面建設小康和現代化、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程序的重大舉措,是時代的召喚,是廣大農民的迫切願望和心聲。“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20字方針的貫徹與落實,使得以往的貧窮落後的山區和不發達地區,經過幾年的艱苦奮鬥,如今已是另一番新景象。這次,藉由課程需要的機會,以及為了瞭解新農村建設情況,我利用寒假時間走訪我村的各家各戶,做了個實地調查。
一、村容村貌介紹
xx村系xx市xx縣xx鎮第一大行政村,是一個面積6.5平方千米的村莊,有村民1325戶5500多餘人。有耕地面積2500多畝。背靠麒麟山,地處縣城北郊外,距離鎮區2公里,毗鄰斗尾港,林輞溪斜貫村之西南;村之東北為泉惠石化園區,西南為國家級農業示範園區——走馬埭。本村屬省定革命老區村。國道324線、省道201線,沿海大通道分東西中並行南北走向於我村及周邊,玉輞公路東西走向橫貫本村,泉肖鐵路穿村而過,所轄自然村公路縱橫交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多年以來,村兩委堅持以“三個代表”主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福富村強民這一工作重心,牢牢抓住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這一歷史機遇,堅持抓班子,帶隊伍,理清思路,完善制度,最佳化體制,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格局,促進了全村經濟建設和各項公益事業的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斷向前推進,全面達到並超過xx市寬裕型小康村標準,“三個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二、調查物件與方法
(一)調查物件
2014年1月25日-28日,對xx村的村民做了問卷調查活動。
(二)調查方法
本次以書面問卷為形式,深入各家各戶調查走訪,以及街頭隨機調查。其中,有效份數100份,街頭調查佔了31份。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調查結果
1.被調查人資訊
從性別看,男性所佔比重為70%,女性為30%;從年齡看,25歲以下的`佔24%,26-55歲佔50%,55歲以上的佔26%;從學歷看,文化程度是小學及以下的佔31%,初中文化程度的佔35%。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上的佔34%。
2.被調查人對新農村建設的瞭解程度
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村民中有4%對新農村建設很瞭解;有20%比較瞭解;57%不太瞭解,只是聽說過;還有19%的不瞭解新農村建設這一說法。
3.被調查人的收入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中10%的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是農業所得;64%為外 出打工;26%為其他行業收入
4.新農村建設中的首要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中12%的認為是環境衛生;39%的認為是醫療保健;29%的認為是文化教育,還有20%的認為都很重要。
5.被調查人對教育的看法
對子女的上學態度都非常支援,如今考上名牌大學的有一部分人,希望自家的子女能向他們靠前。他們認為,農村要擺脫貧窮,就必須要有文化的人來幫助農民脫貧致富。
6.村裡基礎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公路、電、電話等基礎設施建設較好。村鄉之間一般都連通了水泥公路,甚至房子與房子間的小道也普遍用水泥鋪成,還有路燈照明,格外溫馨。農村個人交通工具主要為腳踏車與電動車,其中電動車越來越普及。
7.被調查人對徵地拆遷的看法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徵地現象比較普遍,受傳統觀念和生活習慣的影響,大多數農民的“戀土”情結較濃,不願離開賴以生存的土地。雖然部分年青人在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過程中,開始離開土地外出務工,逐漸融入大都市的生活中,但是他們更相信祖輩傳統的“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倘如徹底改變他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他們仍覺得故土難離,特別是對於沒有一技之長的“4050”人員,更擔憂失去土地而喪失了生活的依靠。二憂拆遷而導致生活質量下降。部分農民雖然對改善居住條件和生活質量十分嚮往,但是由於自身素質較低,收入不穩,對搬遷建設新居缺乏足夠的信心。一方面,他們盼望自己現在的居住條件能夠儘快得到改善。另一方面,他們又擔心把僅有的一點積蓄都投入到建房上去之
後,往後的生產和生活無所依靠,因此,他們對搬遷到農民新村既贊同又擔憂。同時,部分農民擔心進入農民新村集中居住後,家庭費用支出增多,特別是水、電、氣等費用的支出而導致生活質量下降。
8.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投入
調查結果顯示,有34%的認為很好;60%的認為一般;還有6%的認為不好。
(二)調查分析
1.新農村建設宣傳力度不夠。
雖然中央、省級媒體對新農村建設宣傳力度較大,部分黨員群眾還沒有真正認識到位。同時,具體操作中難以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村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積極性,進而影響了新農村建設的程序。
2.村民對於徵地拆遷沒有很好的認識。
由於以前石頭房的老舊,有諸多安全隱患,政府大力推進房屋改建工程,但是,另一方面,農民的“戀土”情結較重,這使得農民對政府工作的開展不夠理解和支援,從而給政府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3.環境汙染還存在一定問題。
環境問題是農村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企業不斷湧現,汙水的處理不當造成嚴重的水汙染。另外,還有蓋房產生的建築垃圾,建築商為了降低成本,直接就把垃圾就地掩埋或者倒掉,以至於土地的有效利用率下降。
4.農村的文化建設有待加強。
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豐富農民的文化生活很重要。儘管在近年的春節活動有所增加,但是還有不少農民反映文化水平低是限制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平時的文娛活動也很少,除看電視、打撲克、打麻將外,基本沒有什麼活動。
5.不同村民,不同立場。
各自所關心的利益也不近相同,並且對新農村的建設具有一些差異,從村民們家庭生活情況看出,大多數家庭條件都不錯,有些都已經達到小康水平,但一些偏僻的地方出行還不太方便,生活環境不是那麼理想,一些村民的思想有些落後,這些東西是不能完全避免,改革開放帶來的迅速發展必然會帶來地域發展的差異與不平衡。
三、解決對策
(一)要大力宣傳新農村建設新形勢
要利用標語橫幅、宣傳車、走訪等將新農村建設的意義、標準、要求進行全方位宣傳,在全社會營造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群眾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圍繞中央“20字”方針,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農民是建設新農村的主力軍。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是將農村巨大的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的根本途徑。在下一階段的工作中,我們必須加大宣傳力度,讓廣大群眾瞭解國家政策,增強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性、長期性和艱鉅性認識,讓他們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要採取舉辦培訓班、走出去學、請進來教和農業科技下鄉等形式,提高農民素質,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讓他們掌握致富實用技術,用現代農業科技、法律知識武裝農民;要加強農村的思想道德建設,積極開展“文明家庭”、“和諧村組”建立活動,堅持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讓群眾自覺抵制封建迷信活動,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
(三)經濟上,推進農業現代化
農業問題是“三農”問題之一。使農業向著市場化、產業化、規模化、公司化、多樣化、科技化、生態化、綠色化、服務化、自主合作化的方向邁進,有利於實現富村強民。同時,也要大力發展節水節能高效農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有機農業、觀光農業,深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與農業技術創新。
(四)社會保障方面,要全面改善
要使農村社會向著安全保障化、社會和諧化、全面小康化的方向邁進,進一步完善合作醫療制度,積極推進老齡、孤兒、貧困與意外方面的保障制度建設,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諧農村社會。對農民工要普遍推行綜合保險,包括勞動保險、意外保險、醫療保險等,有條件的城市,要有序地不斷地使長期在該城市服務的農民工轉為城市市民。使農村文化向著多元化、多樣化、多彩化、現代化,農村道德向著規範化、合法化、合情合理化的方向邁進。
(五)文化上,多元化、現代化等是關鍵
要使農村文化向著多元化、多樣化、多彩化、現代化,農村道德向著規範化、合法化、合情合理化的方向邁進。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文化教育娛樂健康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多種形式與內容的社會教育。在核心價值觀與道德建設方面,要以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觀、八榮八恥觀、生態文明觀引領新農民培育,大力弘揚優秀傳統道德文化,積極推進傳統道德的科學化、規範
化、合法化與現代化。從觀念變遷看,新農村建設要充分發揮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自主性與自覺性,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面向市場、具有企業家精神的新農民。因此,政府及有關開發機構不僅要傳授農民各種實用的知識與技能,特別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資源知識及其技術,以提高農民的技術與管理水平,尤其要著力培育農民的市場與創業意識、生態與社會意識,使新農村建設普遍成為現代文明對農村的洗禮,真正使農村迸發出持續發展的內在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