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小朋友寫的道歉信
外國小朋友寫的道歉信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道歉信的使用越來越廣泛,道歉信都有實事求是,簡明扼要的特點。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外國小朋友寫的道歉信,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親愛的傑克遜:
"對不起,我在看書的時候睡著了。
書從我的床上掉下去了,有一頁紙撕壞了。
這不會再發生了。
我很抱歉"
傑克遜
這封道歉信被圖書館人員發到在facebook上後,引發了數萬網友的圍觀。
小小年紀的孩子這麼注重誠信,其實是得益於他從小接受的教育。雖然我們國家一貫稱自己是注重誠信的禮儀之邦,但外國父母在誠信教育上卻一點不比我們差,某些方面甚至比我們更重視更完善!趕緊來學習下,讓孩子養成誠信的好習慣。
加拿大:誠信比成績更重要
加拿大人的誠信習慣,得益於從幼兒園、中學到大學的誠信教育,家庭成員的正面影響與社會的規範。在幼兒園,老師採取講故事、做遊戲、參加集體活動等方式培養孩子的誠信習慣,特別注重賞罰分明,表揚守規則者,批評或懲罰撒謊者。在中學和大學,誠信教育受到高度重視,成績好固然重要,但若學生考試作弊或抄襲論文,則面臨取消考試成績、不能畢業的危險,而且要記入學生檔案,導致今後在社會上難以找到好工作。
日本:學校專設道德課
日本的中小學都設有道德課。每週一小時,每學年的'道德教育中必須有信用、誠實等內容。文部科學省會免費發給中小學生"心靈筆記"作為道德教育的輔助教材,學生可以記錄下日常的生活和體驗等,記錄下心靈的成長曆程。日本人畢業走向社會後,也會對身邊的前輩、同事、友人保持誠信的態度。若一個人在公司違背約定或有欺詐行為,就會被同事們所排斥、邊緣化,這樣的人還往往被大家認為是失敗者,並可能失去升職加薪的機會。
瑞士:將誠信寫入法律
瑞士人是誠信的先行者。1907年,瑞士國會透過的《瑞士民法典》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的民法典之一。法典的第二條規定:任何人行使任何權益或義務,都應以誠實、守信為根本準繩。
在歐洲,瑞士人的誠信是首屈一指的。在瑞士人看來,定好的事情,就是要雷打不動地執行,遲到和爽約對瑞士人來說,並不僅僅是再換個時間那麼簡單,這還體現了個人的誠信以及對他人、對法制的尊重。
德國:必須給孩子做榜樣
外國人常說德國人的腦袋是"方"的,意思是說德國人講誠信。可德國人的"方腦袋"並不是與生俱來的,這與德國父母的榜樣作用有很大關係。
德國人非常注意言傳身教:帶孩子坐無人檢票的公交車時,教孩子學會上車前自動買票;帶孩子過馬路時,即使沒車也不闖紅燈;與別人約會前,在筆記本上記錄下時間,做到準時赴會;給孩子建立兒童銀行賬戶,從小不賴賬……
誠信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它是世界溝通的語言,是人類的無形資產,是我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兒童的頭腦就像一張白紙,從小接受什麼樣的資訊和思想,其言行處事就會受到什麼資訊和思想的影響。要想使人把誠信形成下意識或生活習慣,就必須從幼兒園和小學開始進行誠信教育,家庭、社會也要構建誠信塑造場。
XXX
20x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