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文化遺產的倡議書
保護文化遺產的倡議書
導語:地造化,日月精華,孕育了神州的山河大地;廣土眾民,毓秀鍾靈,創造出五千年燦爛的文化。這山川與文化交相輝映,共同織就了錦繡中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保護文化遺產的倡議書,歡迎借鑑!
保護文化遺產的倡議書一:
文化遺產是人類燦爛文明、輝煌歷史和非凡創造力的集中體現與智慧結晶,是歷史發展和人類社會進步的永恆記憶,是後人傳承歷史、繼往開來的文化源泉,更是全人類共同的寶貴精神財富。保護文化遺產是與整個人類社會的未來發展密切相連、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業。
重慶市是一座舉世聞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巴渝文化的發祥地,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達3000多年。她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文物古蹟眾多,文化遺存豐富,然而隨著歲月風雨的侵蝕,戰亂無情的蹂躪和後世人為的毀壞,保留至今的文化遺產越來越少,我們引以驕傲的文化根基正在逐漸消失,這使得我們保護文化遺產的歷史重任刻不容緩。
今年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主辦行了20XX年文化遺產宣傳月系列活動,提出了:文化遺產與美好生活的活動主題,旨在透過活動的開展,提升廣大市民對文化遺產的認識,同時也提高大家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從而達到更有效地保護、利用和管理文化遺產的目的。 作為重慶文化遺產保護志願者的代表,我們發出如下倡議:
一、 提高我們自身對文化遺產的正確認識和保護意識,主動加強對文化遺產的宣傳,使得更廣大的人民群眾參與到這些具有偉大意義的事業中來。
二、 文化遺產無價,保護遺產從我做起。文化遺產不可再生,從今天開始,一梁一柱,一碑一刻,一磚一石,都是我們堅守的陣地。我們呼籲更多的愛好者參與到保護文化遺產的全民運動中來,為我市文物部門更高效地保護文化遺產提供必要的線索和幫助。
三、 積極宣傳文物保護法,明確屬於國家所有的文物,非法買賣必將嚴懲。積極宣傳堅持依法保護、科學保護的方針,克服阻力、排除困難,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朋友們,時不我與,讓我們為了珍貴的文化遺產攜起手來共同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為美好的生活攜手行動起來吧!讓我們時刻牢記我們對祖先遺產的責任,讓我們的努力變成後世子孫的交代,讓我們自己留住自己的根吧!
保護文化遺產的倡議書二:
2017年中國文化遺產日的主題是文化遺產與一帶一路,中華民族有著悠久而豐厚文化遺產,它們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彌足珍貴的文化資源,同時也是連結民族情感的紐帶和維繫國家統一的基礎。
但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增強,經濟和社會的急劇變遷,我國文化遺產的生存、保護和發展遇到很多新的情況和問題,面臨著嚴峻形勢。
我們希望:
旅遊管理部門能夠:
(1)把關責任分工,把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納入城市建設規劃,設立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規劃良好結合機制。依法、科學地保護文化遺產,完善文化遺產保護機制。
(2)加強引導宣傳,落實好文化遺產宣傳政策,提高社會公眾參與度,鼓勵市民參與到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來,群策群力,使得文化遺產監督保護工作自下而上地完善落實到位。
文化遺產景區能夠:
(1)強化區際合作,搭建全國曆史文化名城之間深化各領域交流合作平臺,加強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借鑑。
(2)加強工作人員對文化和自然遺產的鑑定、保護、儲存、展出和恢復方面的培訓,瞭解基礎性科學和技術研究知識,整體上制訂出能夠解決景區記憶體在的文化和自然遺產隱患的實際方法。
社會公眾能夠:
(1)積極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參加各類文化遺產宣傳活動,加強對文化遺產價值的認知與瞭解。
(2)積極發揮群眾監督作用,發現破壞文化遺產行為時儘快舉報,使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更好地推進。
希望能夠透過此次倡議使公眾真正地參與進文化遺產保護的隊伍中來,透過提高社會參與度使得中國文化遺產活起來,真正做到保護文物、人人有責。
保護文化遺產的倡議書三:
文化遺產是人類千百萬年來積累起來的最豐富的連線歷史記憶、應對未來挑戰的發展資源。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中華文明作為惟一沒有中斷、連續50XX年發展至今的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蹟,留下了數不清的珍貴文化遺產。在當今社會快速發展的歷史程序中,對於這些依附著民族魂魄的珍貴文化遺產,尤其需要我們倍加呵護,依法保護,這樣才更有利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人類文化的繼往開來。
作為長期活躍在文化遺產保護一線的民間志願者,我們目睹了全國各地在大拆大建中迅速消失的歷史文化遺產,深感責任在肩。為了喚起全民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切實的落實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作為首屆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年度傑出人物獎和年度貢獻獎獲得者,我們發出如下倡議:
第一,加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堅持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堅持依法保護、科學保護,克服阻力、排除困難,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呼籲儘快修訂、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加大對破壞文物的刑責懲處力度。
第二,停止對歷史文化名城核心老城區的大拆大建。將文物保護納入政府的城市規劃中去,對歷史城區、街區實施成片保護。設立歷史城區、街區保護委員會等機構,以應對非法拆遷對文物的破壞。
第三,對暫時不具備文物身份的歷史建築,採取謹慎處理、保護為主的方針。
第四,加大對文物日常維護的投入。對文物的修復,實行嚴格監督,杜絕肆意篡改、拆後重建等有悖於文物保護精神行為。
第五,大力扶植各類民間文化遺產保護機構。鼓勵民間團體和個人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研究不可移動文物的開發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鼓勵民間團體及個人參與監督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以喚醒全民文保意識。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鼓勵設立私人博物館,鼓勵將私有文物捐獻國家,化私為公。
文化遺產保護形勢嚴峻,讓我們共同承擔起歷史的責任,最大限度地留住承載著數千年中華文明史精髓的物質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