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譜倡議書

修譜倡議書

  各位宗親、各位族人:

  大家好!

  今天,我們歡聚一堂,體現了我 氏家族的興旺發達,增強了 氏家族的凝聚力,展現了我 氏家族同心同德。

  古人認為,人生有三件大事,這就是修繕族譜、建立宗祠、保護祖墳。修纂族譜和建祠修墓是宗族的頭等大事,邦國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譜、自古而然。邦國無史,無以識其興衰;地方無志,無以證其沿革;家族無譜,無以考其世系。國盛修志,族旺修譜。

  “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史記一國之事蹟,譜敘世代之源流。”無家史,族無根;根不茂,族不興。宗譜是記錄家族組織活動的檔案材料,透過族譜,不但可以追溯本姓的根源世系,還可以看到變幻的歷史風雲以及跌宕起伏的人世滄桑。故而修譜可以“溯淵源,分疏戚,序尊卑。”可以敦親睦族、揚善懲惡,可以發揚傳統美德、尊祖敬宗、教化後代、促進社會和諧,更是延續人文、傳承文化的德行善舉。家族中有宗譜,家族成員都按字輩命名,雖歷經多年或遠隔千山萬水,同一家族成員均能按照家譜論出輩分高下和親疏來,所以宗譜是家族的“傳家寶”。

  茫茫史海,你的歷代先祖是誰;華夏滄桑,先祖歷史上經歷過那些榮耀和磨難;方圓大地,你的根在那裡;宗親聚會,你的輩分是多少,孰長孰幼;等等,要回答這些問題,最好的辦法只有透過編修家譜來解決。

  修譜聯宗睦族已成為我們家族生活中當務之急,以修家譜而考世系,溯本源,明人倫,別長幼;以修家譜而尋根訪祖,追念先輩美德,繼承祖宗遺訓,光達前人業績,傳我族根源;以修家譜而溝通宗親,團結族人,昭示後生,興丁旺族。修好家譜,等於為子孫留下一筆永久享用之精神財富。宋代名賢歐陽修說:“三十年不修譜,謂之不孝”,難道我等甘作家族的不肖子孫嗎?吾輩今日不修譜,三代以後誰識君?現在,我們家族人丁興旺、各行各業人才濟濟,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已具備續修繕我氏族譜的條件,為此,我們倡議:我氏族人立即行動起來,立即修繕《 氏族譜》!

  以往修編族譜,是一項浩繁的工程,非朝夕之間能夠完成。透過接觸【民族家譜】的電子家譜後才明白什麼叫真正的流芳百世。【民族家譜】採用計算機技術來替代傳統的紙製續譜方式,充分運用新載體網際網路修纂與傳承家譜,已經成為當今修譜的嶄新課題。而且電子家譜,使用方便,易於傳播,可將家譜資料,供多人複製或列印使用;通用性好,姓氏的老家譜,均能轉換為“電子家譜”,也可新篆寫家譜;記載瀏覽各種圖文資料,甚至可以把聲音和影片新增進去,在記載方式上實現新的突破和發展,為家譜修纂開闢了廣闊的'天地。雖然【民族家譜】提供了現代化科技,為修譜提供了很多的方便,降低了修譜的費用。必將還要耗費相應的人力、物力、財力,希望我們廣大 族人發揚崇尚族親、愛家愛祖的精神,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積極為修編族譜做出應有的貢獻。

  修譜資金的籌集,按照我氏族人 元/人收取,捐款秉持自願之原則,凡捐款 元者,贈新續族譜一部並載入功德名錄;凡捐款 元者除載入功德名錄外再登入個人照片一張;凡捐款 元以上者,再加登入個人簡歷。凡捐款 元以上者,除享受前列待遇外,再登入個人傳記一份。

  宗親們,此次修譜,功在當代,惠及子孫,望大家同心同德,儘自己應盡之責,修編《 氏族譜》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千秋功業,希望廣大族人同舟共濟、人人參與、廣泛宣傳、集思廣益,共同完成本次族譜修繕工作,以告慰 氏先祖,昭告 氏後代。

  特此倡議

  氏宗親修譜理事會

  年 月 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