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保護母親河倡議書

我們要保護母親河倡議書

  倡議書中雖然有所建議,但它一般是面對群眾,帶有一定的號召性,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我們要保護母親河倡議書,一起來看看吧!

  “保護母親河 我們在行動”倡議書

  水,生命之源,萬物之靈,文明之搖籃。河,滋潤一片土地,哺養一方人民,孕育一種文明,因此我們把河流敬為母親。然而,一片片森林的毀滅,一片片水域的汙染,一段段河床的乾涸曾幾何時,河水不再清澈,環境不再美好,黃河開始斷流,長江時常氾濫,一條條“母親河”在痛苦地呻吟。

  生態環境是林芝發展的命根子。雖然xx生態保護工作一直是重中之重,但由於高原生態天然的脆弱性,仍然正在受到各類因素的干擾破壞。保護尼洋河是每一位林芝人的責任。生命只有一 次,尼洋河只有一個,只有一個尼洋河!

  尼洋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我們該為母親河做點什麼?

  我們要珍惜生命之源,共護“工布母親河”。我們特向大家發出倡議,“保護母親河,從尼洋曲開始”。

  1. 節約水電、節約糧食、節約資源。一點一滴匯聚生命之源、文明從節約點滴開始。盡最大能力節約每一滴水,愛惜生命之源,“關”住滴滴點點。

  2. 珍視花草樹木,愛護生態環境。一花一草一木,且看且愛且護;不亂丟廢棄物,分類投放垃圾;我們手挽手,讓家更美好。

  3.愛護環境,關心環保,注重細節。不在河邊扔垃圾,不在林下留紙屑,不在山上拋飯盒,舉手之勞,青山綠水間顯露濃濃真情。

  4.杜絕浪費、杜絕奢侈,不使用一次性物品,購買環保低耗型產品;少用包裝袋,慎用洗滌劑,促綠色消費,追求綠色時尚,擁抱綠色生活。

  5.倡導綠色環保,投身環保事業,積極植樹造林,關注環保公益,參加志願活動,宣傳低碳理念。

  同為林芝人,共護尼洋水。保護母親河,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環保無小事,眾人成大事。讓節約成為習慣,讓低碳成為信仰,讓綠色成為時尚,在一點一滴中保護母親河!

  xx大學

  少先隊員“保護母親河”倡議書

各位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小夥伴們:

  大家好!

  你們還記得我們的母親河嗎?她用博大的胸懷孕育、滋養了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她曾經是那麼的美麗,古往今來,面對母親河壯麗的景色,悠久的歷史,多少人為她寫下了不朽的篇章。

  如今,由於人類大量的亂伐樹木,我們的母親河得不到很好的保護。周邊的大量泥沙流進長江和黃河裡,嚴重破壞了水中生物的家園與生活。生活在長江與黃河周邊的人們大量使用含有泥沙的水,不僅影響了身體健康,還影響了生活。還有一些工廠,把大量的汙水和髒物排進我們的母親河裡,嚴重汙染了水質。

  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在此提出如下倡議:

  ⒈在母親河旁多種一些樹木,防止泥土流失。

  ⒉源頭上禁止亂砍濫伐,保護植被

  ⒊沿途汙水淨化處理在排放

  ⒋減少農業農藥和化肥的使用

  ⒌禁止任意向河床傾卸固體垃圾

  ⒍禁止過度捕撈

  ⒎禁止非法採挖河沙

  ⒏節約用水

  ⒐宣傳環保,加強教育,提高全體人民保護環境的意識

  海納百川,聚沙成塔,只要人人都保護環境,黃河之水就不會再斷流,長江之水就不再氾濫。讓我們的母親河輝煌燦爛下去,她以她那豐富的乳汁哺育著我們,呵護著我們的成長,不能讓他毀在我們的手上,我們應該讓他更好!

  校園“保護母親河”倡議書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玉帶河——我們母親河,她曾經那麼美麗,那麼年輕,她給了我們生命﹑尊嚴和熱情,讓我們在xx這片淨土上,沉醉於花草的芬芳,沐浴著清淨的陽光,享受著心靈的恬靜,生活變得簡單而自然。隨歲月流逝我們的`母親河卻愈見滄桑,如今,白色垃圾到處都是汙染、越來越嚴重……它不僅影響xx鎮整體美感,給人們造成視覺汙染,而且因其難以降解,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危害,影響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清除白色汙染,時不我待;保護生態環境,人人有責。為此,我們向全校同學發出“保護母親河-----我們在行動”的倡議,請大家都快做保護環境、保護母親河的積極參與者吧!

  一、 正確認識“白色汙染”的危害。塑膠是高分子聚合物,極難分解,需100至300年才能分解,汙染公害極大:它會破壞環境,影響景觀。會造成化學汙染,危害人體健康。會使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生長。

  二、拒絕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膠袋、泡沫塑膠飯盒、塑膠碗、塑膠杯和一次性筷子。

  三、人人都做環保天使,做綠色宣傳員。3月5日,志願者活動日開展“白色垃圾”清理活動,希望廣大師生積極參與,用實際行動影響身邊的人,不斷改善我們周圍的生活環境,做到人人講衛生,個個愛環保。

  老師們、同學們,為了青山,為了綠水,為了你,為了我,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我們相信:只要人人都參與進來,我們的母親河、我們生活的環境都會變得越來越美好 !

  xx中學團委

  20XX年3月2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