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糧食倡議書簡短

節約糧食倡議書簡短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倡議書在我們的視野裡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透過倡議書倡議者可以表達自己的決心和希望或者寫出某種建議。那麼,怎麼去寫倡議書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節約糧食倡議書簡短,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節約糧食倡議書簡短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小小餐桌,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尊重勞動、珍惜糧食的傳統美德。文明就餐,不僅是個人良好素質的真實體現,更是一種勤儉節約美德的塑造。每個人都應當從自身做起,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美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大家一起來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校領導號召全校師生節約糧食,併發出如下倡議:

  一、同學們要按照營養、健康、適量、節儉的原則,禁盤中浪費,興舌尖文明,自覺加入到節約糧食的行動中來,常思來之不易,恆念揮之不雅。飯後要自覺將飯桌清理乾淨,自覺將用過的餐具放到指定地點;提倡在食堂就餐,儘量減少在外飲食,堅決不在無證照攤點用餐。

  二、同學們要在日常生活中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愛護公共財物,養成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節約能源、愛惜資源的良好習慣。把隨手關燈、關水龍頭等小事當作自己的事、家裡的事來做。

  用水時水龍頭儘量開小,用完隨手關閉,杜絕各種跑冒滴漏現象的發生。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儘量縮短用電時間;在教室、寢室或實驗室自覺根據實際需要只開必要的照明,杜絕長明燈、白晝燈現象;使用完飲水機等裝置後,及時斷電,減少待機損耗;不在實驗室、寢室私自使用電爐、電熱器具等大功率耗電裝置;大力開展廢電池及各類紙張及物品的分類回收利用;節約學習用具,節約紙張,使用鋼筆提倡贈書和捐書活動,鼓勵迴圈利用。

  三、同學們要“算筆上學成本賬”、“算筆家庭收入賬”、理性消費、綠色消費,自覺克服消費上的盲目性、虛榮心和攀比心。不使用手機,節約手機費、網費;不亂花錢,不買沒用的東西,不追求高檔品牌等高消費,避免各種奢侈浪費。

  同學們要在節約物質和金錢的同時,更要節約時間,珍惜稍縱即逝的校園時光,自覺抵制社會不良生活方式的影響,不貪圖享樂,不虛度光陰,用知識充實和武裝頭腦,用道德規範完善人格、提升修養。

  節約是一種智慧、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責任、一種自覺。希望同學們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以實際行動引領校園文明新風尚,為建設高水平校園貢獻青春力量!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節約糧食倡議書簡短2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伴隨著和煦的風,xx學院“文明守紀勤儉自強”活動如火如荼的開展著,“勤儉”又一次構成了校園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勤儉?浪費?這兩者不能不讓我們去深思。

  在學院食堂中,您是否有過將只吃了幾口的饅頭扔到餐桌上?是否將飯菜吃幾口就倒掉?學生會夥管會同學調查中發現,平均5位同學就有1位要倒掉小半碗飯菜,倒掉1/3碗飯菜的同學更多。不一會兒,泔水桶就裝滿了。看著滿桶滿桶的剩菜剩飯,實在令人感到可惜。

  “請節約糧食”等大標語、警示牌在食堂中雖然掛在了醒目的位置,但糧食也難逃被浪費的厄運,然而,當我們隨手扔掉一塊饅頭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父母也許正在為全家人的一餐飯食而辛苦奔波?

  糧食真的是這麼充足嗎?事實上,在發展中國家,每5人中就有1個長期營養不良,有20%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xx人的生命,由於直接或間接的營養不良,全球每4秒鐘大約有1人死亡!社會糧食狀況令人心痛,這麼多的人因飢餓正在死亡的邊緣徘徊,從根本上扭轉消費觀念、節約糧食值得我們當今大學生深思。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同學們,為了讓貧苦家庭早日遠離飢餓,讓我們繼續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以勤儉為榮,以浪費為恥,從細微處做起,用實際行動做建設“節約型校園”的帶頭人,為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作出應有的貢獻!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節約糧食倡議書簡短3

親愛的同學們: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社會上蔚然成風。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傳承大學“樸實、紮實、務實”的優秀品格,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最有德性的大學的內在推動力。讓我們行動起來,爭當勤儉節約標兵!

  為此,我們發出以下倡議:

  以知為行,廣泛參與,共做“勤儉節約”的踐行者。從思想上崇尚儉樸,以勤儉節約為榮、鋪張浪費為恥;增強勤儉節約的自覺性、主動性,不浮誇不空談,將節約落到實處。

  從我做起,拒絕剩餐,爭當“光碟行動”的示範者。點菜適量,吃飽為宜,以“光碟”為榮、“剩宴”為恥,珍惜每一粒糧食,自覺維護節儉用餐的'良好風氣。

  推己及人,互相提醒,成為“光碟行動”的傳播者。監督身邊同學,及時制止浪費行為;向親人、朋友宣傳“光碟行動”,勸說他們節約每一棵菜、每一粒米。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讓我們共同踐行勤儉節約,從“光碟”做起,不浪費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共建節約型和諧校園。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節約糧食倡議書簡短4

親愛的同學們:

  想必大家都知道,勤儉節約自古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這種傳統美德就要在我們這一代失傳了!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憫農》,這首家喻戶曉的古詩,究竟我們能不能夠理解這當中的意思?

  也許我們並沒有發覺自己已經浪費,其實,我們生活當中處處都存在著浪費。有些同學中午是在學校託班的,他們一點都不懂得珍惜糧食,對飯菜十分挑剔,不愛吃的就不吃,最後都倒在一個大桶裡,讓人看了多惋惜呀!

  我為大家提以下六點建議:

  1、珍惜糧食,適量定餐,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2、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不偏食,不挑食。

  3、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亂扔剩飯剩菜。

  4、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起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

  5、做節約宣傳員,向同學、老師宣傳浪費的可怕後果。

  6、積極監督身邊的同學和老師,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要知道,我們吃的糧食是農民伯伯們辛勤的勞動才取得的成果。節約,就從我們做起,就從現在做起,就從實際行動開始!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節約糧食倡議書簡短5

各位朋友們:

  大家好!建國以來,我們以佔世界7%左右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0%多的人口,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與此同時,我國也是除印度外世界排名第2位的糧食浪費“重災區”。我國每年的糧食損失浪費量大約相當於2億畝耕地的產量,比第一產糧大省黑龍江省一年的產量還要多。

  節約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浪費糧食是對勞動的踐踏,是對優良傳統文化的背棄。適值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的來臨,為此,我們向全社會發出以下倡議:

  一、爭做一個愛糧節糧的倡導者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溫飽不忘飢寒,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浪費糧食折射出奢華的思想觀念和浮華的社會心態。“奢靡之始,危亡之漸”,浪費衝擊的是思想的大堤。反對講排場、擺闊氣、搞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樹立愛糧節糧的新風尚。

  二、爭做一個愛糧節糧的踐行者

  “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糧食行業在收購、儲藏、運輸、加工各環節提升職業道德,厲行節約、科學儲糧。每個公民,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一日三餐做起,適量定餐,避免剩餐,合理消費;以“光碟”為榮,以“剩飯”為恥,堅持“餐餐不餘、年年有餘”,爭做一個愛糧節糧的表率和楷模。

  三、爭做一個愛糧節糧的宣傳者

  全球每天約8、7億人捱餓的同時,每年食物總產量中的1/3,約13億噸被浪費。浪費食物令全球經濟每年損失約7500億美元。省下一顆糧食,或許可以救活一個人的生命!人人爭做節糧愛糧宣傳者,影響和帶動身邊的每一個人加入到愛糧節糧的行動中來,引領崇尚節儉的社會風尚。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