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工作報告範文(精選13篇)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範文(精選13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中提到的所有資訊應該是準確無誤的。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題研究工作報告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1

  一、精心組織,紮實安排

  當研究課題申報後,我們成立了課題研究小組,認真做到研究課題、人員、獎懲三落實。確保課題研究工作有序開展。課題研討共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進行:

  1、課題研究準備籌劃階段(xx年12月——xx年1月)認真組織課題組成員,討論蒐集有關文獻,確定研究內容,制定研究目標、途徑、方法,撰寫實驗研究方案。

  2、課題研究實施試驗階段(xx年2月——xx年12月)組織教師根據研究方案指定的課題,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研討活動,透過組織對有關文獻的學習,撰寫論文,交流心得、反思,開展教學設計,不斷完善和創新在抓好典型引路的基礎上,探索出閱讀教學的個性教學特點和規律。

  3、課題研究完善總結階段(xx年1月——xx年3月)透過在第二階段的教學時間上,要求課題組成員認真反思,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成果整理檔案,形成課題研究結題報告,接受上級驗收評估。

  二、認真探討,抓好落實

  課題研究小組成員緊密圍繞“教學反思與教育智慧生成的關係”這一主課題,廣泛探索適應於新課程要求下的教學方法,認真做到了五個堅持:

  一是堅持理論學習不放鬆,每個課題組成員堅持每週蒐集資料,強化語文知識積累教學理論指導;

  二是堅持每學期上好一節公開課,在課堂教學中找規律;

  三是堅持每學期寫好一篇相關小論文或教學反思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部創特色;

  四是在學生學習效果上求論證;

  五是課題成員堅持在相互交流,研討中提升自我。

  我們透過文獻學習、課堂實踐、調查反思,總結提高的課研思路,組織看優質課例光碟,進行優質課堂技能競賽撰寫的論文反思等有效研究,使課題研究內容得到了全面落實,課題研究的目標基本實現,其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養成了良好的教學反思的習慣。學校的每一位任課教師每週都寫教學反思,在反思中發現教育智慧,並運用教育智慧,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時,我校的教師逐漸走上了專業發展的道路。

  2、教育智慧不斷生成。透過交流對話、典型引路、個案跟蹤、教科互動等方式,激活了教師群體的教學智慧,提高了每位教師新課堂策略的構建能力。

  3、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高漲。

  4、教師業務素質得到了提高。良好的教學環境,寬鬆和諧的研究氛圍,為師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臺。在科研的引領下,我校再一次取得了豐碩的教育教學成果,獲得了又一個豐收年。我校教師撰寫的論文、案例在全國、省、市、縣級各類評比中有72篇分獲一、二、三等獎;有29篇文章在各級教學刊物中發表。

  三、完善推廣,深化教研

  本次課題研究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研究教學的積極性,雖是“摸著石頭過河”,但透過課題研究增強了教師的自信心。因為課題研究組成員在課題的研究中得到了成長。我們將認真總結經驗,將研究成果在教學中推廣應用。組織研究成果突出的研究者為全校教師上示範課。

  我們在完善已結題的課題基礎上,圍繞新課題改革的實際,緊密聯絡實際汲取成功經驗,克服研究中的不足,確立新課題,使研究工作再上新臺階,以達到最佳化課堂結構,最佳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之目的。使廣大教師由普通型向專業型、學者型教師轉變,讓我校教師在課題研究工作上由“羽毛未豐”向展翅騰飛的大雁一樣凌空翱翔。去擁抱又一個燦爛的科研春天!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2

  歲末將至,忙碌的20xx即將過去。回顧過去一年,感慨歲月的流逝。把自己一年工作中的些許心得和點點經驗拿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20xx年按照計劃安排,我共完成了三篇課題。分別是《大力發展低碳經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瀋陽經濟區交通一體化的分析與思考》和《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我市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這三篇課題在內容上分別涉及我研究領域的科技、交通和現代服務業,結合低碳經濟、瀋陽經濟區和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等經濟熱點問題,我分別進行了深入地研究。

  研究了三個方面的內容。低碳經濟、交通一體化、現代服務業。低碳經濟:我首先從分析發展低碳經濟對我市城市環境、對外開放和人民生活提升的重要意義入手,總結了我市近年來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等方面的優勢和我市工業化城市化發展階段及產業現狀對發展低糖經濟的制約。提出了我市加快發展低碳經濟的幾點建議。交通一體化:在瀋陽經濟區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後,如何突破行政區域界線,拓展發展空間,整合資源,擴大腹地範圍,加快瀋陽經濟區內交通一體化程序就成了我市面臨的緊迫問題。我從沈鐵交通一體化對我市工業化、城鎮化程序,改善我市投資環境和對我市產業水平的提升上分析了交通一體化的必要性。分析我市影響沈鐵交通一體化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了幾點促進沈鐵交通一體化的建議。現代服務業:我主要從服務業結構的角度重點總結了我市的服務業發展現狀,分析了制約我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因素,提出了一些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我市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的合理化建議。

  總結了上述幾篇今年的研究課題,我得到的啟示主要如下:

  一、課題研究必須緊扣政策和時事的脈搏,突出時效性。

  我們的工作職能是研究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為市委市政府做經濟發展做好參謀,為市委和市政府提供政策建議和諮詢意見。因此,我們在課題研究中必須要契合國家發展戰略,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經濟工作的中心,對我市發展中面臨或可能面對的重點與難點問題,進行分析與研究。我去年的前兩篇課題與政策和時事結合還算緊密,但最後一篇課題由於立題較早,與我市經濟發展現狀結合的就不夠,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

  二、課題研究要深入、要專業。

  我們的工作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研究,不是新聞和報道,重點就是要深入地研究經濟問題。在自己所負責的領域內,應該做到深入的瞭解,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如果一年能研究透12個問題,那麼自己工作六年了,也應該能算得半個專業人士了。但自己今年的幾篇課題研究,還是略顯膚淺,並沒有完全深入進去,在課題完成後,也沒有在科技、交通、服務業方面的經濟理論知識的積累上有大的進步。

  三、課題研究要注重調查。

  調研就是調查研究,先調查後研究。我們的課題研究不同於學院和學術機構的研究報告。他們的是純學術性質的,更注重理論,而我們的課題應該是對實踐的總結,對實際問題的分析,進而指導實際的工作。我有的課題,由於缺乏調查的過程,更多是來源於對資料的分析,沒有調查的過程,就沒有對實際情況的真正瞭解,就不可能提出特別符合實際發展的建議和對策。

  這就是我對這一年的工作總結得出的幾點啟示。明年的工作中,我將針對上述工作存在的問題,逐步改正和克服,做一個合格的經濟研究工作人員。

  我在明年的課題工作,我主要以服務業的發展為主,重點對服務業產業集聚區,生產性服務業與工業園區的關係等結合“十二五”規劃和發展戰略開展研究,(當然也有一些其他的課題旅遊業發展等),重點要把服務業方面的問題研究深入、研究透徹。同時要注重對國家宏觀政策和全市發展形勢的把握,加強與市直相關部門的聯絡,瞭解第一手資料,使明年的課題不蒼白、不空洞。同時,我還要加強自身的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積極參加單位各項活動。以上就是我對過去一年工作的回顧和下一年工作的展望,希望領導和同志們批評與指正。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3

  “人出課題,課題出人。”把好課題做好,需要有一批科研水平較高的老師發揮骨幹作用。完成一項課題研究工作,又可以培養出一大批教育科研骨幹教師。因此,我校以課題為推手,在德育科研的實踐中,不斷培養、不斷提高、不斷壯大班主任隊伍。

  一、輻射帶動有榜樣。充分調動課題組中各年級的科研骨幹,領取重要研究任務,帶領青年教師共同探討,研究,為年輕班主任樹立學習的典型,讓班主任學有榜樣,幹有方向。保證課題組成員的快速成長與提升。

  二、請進走出長智慧。為了避免閉門造車,我帶領課題組骨幹成員到北京、山西、盤錦、大連等地學校參觀學習,開拓視野,拓展研究思路。邀請縣科研室、德育研訓處等專家來校進行課題培訓,助力課題研究工作順利進行。

  三、以小見大易操作。根據班主任科研水平與研究方向的不同,認領不同層次的小課題,結合工作實際,進行有效研究,為班主任施展才華搭建了平臺。百川匯海,增加了課題研究的廣度、深度。

  四、校本培訓供營養。為使班主任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接受新思想,開拓新視野,樹立新理念,富有創造性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我校實行理論與實踐結合,側重實際操作,分層培訓的方法,採用學習反思、實踐訓練、導師引領、專題研討的培訓模式,大力加強班主任培訓工作。

  五、專家引領好借力。我校非常榮幸地聘請到詹萬生教授為我校德育工作顧問,我縣成立了詹萬生德育工作室,以及正在籌劃實施的全國第一個德育館,地點均設在了我校。“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為我校課題研究、德育工作的開展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六、搭建舞臺促成長。舉辦班主任工作研討會,組織班主任積極參加心育活動課校、縣級評優,開展班主任“我的教育故事”演講比賽等活動。圍繞德育主題,創造性地開展“班主任論壇”、“班主任工作一招鮮”,讓班主任在各種活動中展示自己的才華,分享體驗的快樂,獲得心靈的啟迪,收穫成功的碩果。

  在“課題探討”中凝聚團隊,在“理論學習”中碰撞思維,在“專家引領”中孕育智慧,在“實踐反思”中追求新高……科研引領班主任由完成任務的被動工作型向主人翁的積極主動工作型、從事務型向理論型、從經驗型向專家型轉變,有效地促進了班主任的專業化發展。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4

  2000年,根據教育部《關於<新世紀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與教學內容體系改革與建設專案計劃>批准立項的通知》(教高司[2000]40號)檔案精神,由北京聯合大學副校長高林教授牽頭,山西呂梁高等學校、北京經濟管理幹部學院、湖南農業大學職業技術學院相關同志共同組成課題組,承擔了《高職高專教育課程設定與教學內容體系原則的研究》(編號I04-2)課題研究工作。

  在四年的研究與實踐過程中,課題組建立了以北京聯合大學為主,各參研單位分頭實踐、共同研究的工作網路,確立了始終堅持四個“緊密結合”的工作思路,即:將課題研究與專業課程改革實踐緊密結合,將課程基礎理論研究與高職教育特點緊密結合,將借鑑國內外成功經驗與中國國情緊密結合,將學校教師與行業企業專家緊密結合,在高職教育課程開發方面,開展了深入的研究與實踐,成功開發出了“就業導向的職業能力系統化課程及其開發方法”,簡稱VOCSCUM課程及其開發方法。該成果目前已被教育部採用,成功運用於四類緊缺人才及示範性軟體職業技術學院等兩年制高職專業課程開發,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目前本課題已順利結題,現將課題研究的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一總多分、定期研討、引入外智、加強交流”的網路式研究工作機制,構成了兼顧區域性特點與一致性特點的課題研究團隊,為課題研究提供了靈活有效的組織與人力保障。

  課題組成立後,課題負責人高林教授及時召集各參研單位課題負責人共聚北京,認真研究了教高司[2000]40號檔案及本課題《專案任務書》要求,研究確定了課題實施方案、人員組織安排與分工、研究工作程序計劃等重要事宜,初步達成課題實施方案和專案研究計劃,並向教育部專案主管部門正式提交了《專案研究實施計劃》。

  針對課題組成單位分處不同省市、對應不同行業且各校高職課程改革起點不同等特點,課題組確立了“一總多分、定期研討、引入外智、加強交流”的工作機制,成立總課題理論組和9個專業實踐組。理論組由北京聯合大學牽頭,成員由聯大教師、教學管理人員及各參研單位課題負責人組成,平時分頭開展研究,定期組織學術交流與討論,研討階段性成果;專業實踐組以聯大為主體、各參研單位推薦一個專業參加試點,構成由9個專業實踐組組成的課題實踐網路。要求各參研學校專業實踐組根據總課題組工作要求,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制定子課題研究實施計劃,確定參研人員、工作程序安排與工作分工,並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開展高職課程理論與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方面的研究與實踐探索。同時,在北京聯合大學設立課題秘書處及課題秘書,專門負責與各單位進行聯絡與溝通。

  這種靈活切實的研究工作網路,在課題研究與實踐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依託這一工作網路,總課題組先後組織了五次課題研討會議,及時溝通訊息,確定下一步研究工作計劃,交流階段性成果,研討共性與難點問題。各子課題組積極參加研討,發表學術觀點,山西子課題組在課題結題階段還對研究工作報告提出了重要的補充意見。課題組還依託這一工作網路,在研究的重要階段,組織專題學術研討會,介紹和討論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並將本課題組階段性研究成果提交專家及同行討論。2002年6月24日,本課題組與其他兩個同名課題牽頭單位--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和上海機電高等專科學校聯合發起,在北京聯合大學召開了三課題組聯合學術研討會,交流了各自在高職課程設定與教學內容改革方面的研究與實踐成果。會上各課題組提交論文多篇,進行學術交流數場,內容涉及職業分析理論、課程設定原則、專業教學內容體系改革、學習理論等方面,就共同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了研究與討論。本課題組在研討會上提出的不少學術觀點得到與會同行的密切關注。透過這些學術交流與研討,課題成員得以瞭解和熟悉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對課題的研究與實踐起到了“引入外智,激發思考”的重要作用。各專業實踐組負責人參加了這些研討,並分別在各自專業課程改革基礎上,進行了理論與實踐方面的研究與探索,取得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重要進展。具體情況詳見各自課題結題報告。

  二、研究與實踐過程中始終堅持四個“緊密結合”,為課題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實踐基礎、創新機制與需求導向機制。

  1、始終堅持“將課程基礎理論與高職教育理論緊密結合”,用課程基礎理論、原理與方法指導課題研究全過程,為課題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

  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研究必須建立在堅實的理論基礎上,而我國高職教育的課程改革與實踐更多開始於學習國內外已有經驗,在基礎理論的支撐上比較薄弱,本課題重點在於課程模式和方法研究,其理論支撐問題就成為必須研究和探討的首要問題。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理論是一般課程理論的分支學科,因此課題組從一般課程基礎理論入手,組織相關成員認真學習了課程理論、課程研製方法論等相關著作,認真研究和探索課程研究的哲學、教育學和心理學基礎,在研究過程中,始終注意用課程的基礎理論、原理與方法來指導研究與實踐的全過程。同時,結合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特徵,初步探索了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理論框架,並提出了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的若干理論觀點。

  2、始終堅持與專業課程改革實踐緊密結合,為本課題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

  考慮到本課題實踐性強、應用性強的特點,課題組成立伊始,就確立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工作思路,並作為課題研究的根本指導思想。作為課題研究的牽頭單位,北京聯合大學始終注意將課題研究與全校16個高職重點專業的課題體系改革緊密結合,於2001、2002年先後組織了兩批校級高職重點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專案。2001年,明確提出要“打破以學科理論教學為本位、為目標、為標準的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學模式,以能力或以素質-能力為本位設計教學過程;從專業改革入手,以明確專業目標需求的核心(關鍵)能力或(核心素質和能力)為切入點,設計教學過程和課程體系”,確立高職重點專業教學改革專案11項,將課程與教學內容體系改革作為高職重點專業建設的重中之重;2002年4月-6月,在全校範圍內舉辦了16個高職重點專業課程負責人培訓班,分別邀請楊金土、餘祖光、吳巖等專家教授做專題報告,介紹國內外高職課程改革的前沿研究成果。與培訓班同步,啟動了高職課程體系改革試點專案申報立項工作,引導各專業負責人與骨幹教師理論聯絡實際,組織交流與研討,啟發思考,鼓勵改革,確立高職重點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專案8項,要求以專業核心能力培養為主線,加強支撐專業核心能力、綜合職業素質培養的課程與教學環節建設,將高職專業課程建設推向深入;VOCSCUM課程開發方法形成中與形成後,首先在其中6個高職重點專業進行了試用。

  與此同時,各參研單位都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分別選擇相關專業作為本課題的實踐依託。如湖南農業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在畜牧獸醫專業、北京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在會計專業、呂梁高等專科學校在法律專業分別進行了課程體系改革試點。這些試點專業的課程體系改革,一方面為課題組研究我國高職課程設定現狀提供了直接、真實、充分的實踐基礎;另一方面,也為VOCSCUM課程開發方法的形成與試用提供了良好的試驗基地。

  3、始終堅持“學校教師與行業企業專家緊密結合”,積極與行業企業專家合作,共同開發高職課程,為課題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需求導向。

  高等職業教育致力於面向產業的職業人才。正如學科系統化課程無論研究與實踐都必須有學科專家參與一樣,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研究與實踐離不開行業和企業專家參與。課題組最初主要由來自學校的專家和教師組成,在研究過程中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吸收產業專家參與研究的重要性,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我們先後邀請了來自ATA(全美測評技術有限公司)公司、資訊產業部等行業、企業專家進入課題組參加研究。ATA公司是一家以開展國際著名IT廠商技術等級證書考試和開發各種考試平臺為主的國際知名考試公司,其證書反映著國際IT業最新技術水平,參加本課題研究的專家是課題組的企業代表。資訊產業部是國家資訊產業發展的管理與規劃部門,也是資訊行業職業資格標準的制定部門,其參加本課題研究的專家是課題組的行業代表。研究中我們共同開發了面向大學生的行業職業資格證書。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5

  在我校全面開展教學改革之際,語文組開始了“初中語文自主合作學習方式”的課題研究。研究歷程中,我們本著以校為本的原則,以教師為研究主體,以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能力這個具體問題為研究物件,著力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這一階段的研究一路上可謂有點滴成功的喜悅,有研究無果的痛苦,有組織困難的灰心,有任務過重的壓力。

  一、 認真對待,穩步推進

  1、組織培訓課題研究的教師。學習《校本教研製度建設簡明讀本》,利用網路、專注自主學習,提高對課題研究的認識,積累業務知識,並做好業務筆記。

  2、確立了實驗班,實驗教師。開展以實驗班級為主體,非實驗班級配合的研究,並撰寫了調查報告以及實驗班和非實驗班成績對比分析。

  3、開展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調查活動。製出語文學習方式調查問卷,在各班開展調查活動,最後彙總並撰寫3000多字的調查報告。在此基礎上進行課題研究。

  4、堅持集體備課和聽評課活動,注重問題課的研究。圍繞“初中語文自主合作學習方式”的研究,堅持集體設計、實施於課堂、教學反思、師生評價的模式。祖萬存老師負責做好聽評課安排和記錄。上課老師負責發放和回收《學生課堂學習調查問卷》並寫好初步分析,由祖萬存老師負責撰寫了4000多字的“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研究”本階段調研報告工作。

  5、期中考試後依照成績進行了實驗班和非實驗班成績對比分析。

  6、學期末組織課題組老師圍繞研究課題撰寫了教學設計、教學反思、教學論文。

  7、初步建立較規範的研究檔案。達到了預定的研究目標。

  二、預期研究成果初見成效

  1、充實了理論,轉變了師生觀念。重視學生,調動和開發學生潛能,在語文課堂上開展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2、體現了以校為本的特徵,解決了我校語文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3、實驗班(重點)和非實驗班有記錄與分析,為課題研究提供依據,並能及時反饋到教學中去。

  4、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活動中形成課題研究的共識,初步實施“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研究”。

  5、論文反思集彙編建檔。

  三、成果與結論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一改學生在課堂中存在的被動的、呆板的學習方式,提倡和發展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特別是要提倡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教師成為學生的引導者。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主要形式,以發現問題——制定計劃——行動實踐——修改方案——再次實踐——總結反思為基本流程的研究模式。祖萬存老師在研究中走出了一條“自信——幫助——嘗試——自主”的四階段教育自主學習模式。劉世宏老師在研究中讓學生自主合作評改作文等成功的案例。

  四、改進和發展方向

  當然研究過程中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大而不實的現象,反思不深不能勤於總結的現象,聽評課中同伴互助不強的現象。

  下一步以年級組為單位,七、八、九年級分別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為主進行研究。認真開展研究活動,提高教學效果。

  進一步規範研究形式,細化量化責任目標。研究交流見成效,影響並指導周邊學校開展課題研究

  總之我們將認為組織安排,紮實工作,再接再厲,繼續深入研究,為提升我校語文教學質量服務。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6

  一、學期達成的研究目標

  這一學期,我課題組在前一階段研究的基礎上不斷推進工作。透過上學期的初步研究,發現我校低年級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模糊,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處於零狀態。只有在研究中發現了問題,才會促使教師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於是,本學期,在二年級重點進行了課堂教學的自學指導,以帶動學生課外的自主學習。同時,在低年段積極推進語文活動,以此為平臺,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意識,形成了簡單的語文自主學習的方法,為幫助他們養成初步的語文自主學習習慣、形成基礎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學期研究重點

  1.自主和集中學習相結合,提升了課題組成員的理論修養。

  2、加強課堂指導,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圍繞課外自主閱讀,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競賽活動。(整班朗讀、講故事比賽、寫讀後小記等)

  4、課題組成員各司其職,組織好分管活動並隨時收集過程性材料。

  三、學期研究主要收穫

  這一學期,我課題組主要依託“課堂研究”和“閱讀活動”,進行了紮實有效的教學研討,開展了豐富多樣的語文活動,對教師、對學生的語文能力都有了提升。

  課堂:

  本學期,我課題組圍繞《培養農村低年級學生初步的語文自學能力的實踐研究》這一研究課題,在低年段及三年級開展了課堂教學的研究。透過研究,增強學生課前自主預習、課堂合作學習、課外主動閱讀的有效性,逐步積澱他們的語文素養。

  在 xx老師執教的《學棋》第二課時教學中,始終執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如“這兩個徒弟跟秋學下棋,是不是都成了高手呢?”當學生用文中的語言交流後,宋老師追問:“讀到這,有沒有什麼要問的?”利用課堂這麼有限的時間,給學生提供質疑、釋疑的平臺。從低年級起,就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正是這樣的訓練,才能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好習慣。

  xx老師執教了三年級的《古詩兩首》中的《絕句》。佈置學生課前預習時,不光要求讀準、讀順本詩;還大膽放手,讓學生透過查工具書,瞭解什麼叫“絕句”,詩人簡介,寫作背景等。課前預習的內容在課堂教學中逐步得到了檢查和補充。在其中一處教學環節中,全班學生分成男女生兩大組,根據詩意,結合圖意,聯絡背景,分組完成了文包詩的創作。課前的自主預習、課堂的合作學習,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活動:

  在20xx年xx市“迎六一”講故事(演講)比賽的通知精神的基礎上,我校計劃在5月18日下午第二節課開始,舉行校級的選拔賽。屆時將評出一、二、三等獎及優秀輔導教師若干名,最優秀的選手將代表學校參加全市的比賽。

  在校級比賽的前夕,為了讓參與的面更廣,低年級的老師放手讓學生從自己的課外書中選擇喜歡的故事,利用課餘時間,藉助拼音,自己讀準、讀順、讀熟;並自己試著把故事講下來。這一做法正符合低年級孩子的表現慾望和讀書興趣,他們在家長的幫助下,能有模有樣地說下了故事,有的學生還加上了可愛的動作。

  於是,低年級的老師一合計,利用每天的晨會十分鐘、課前五分鐘,讓胸有成竹的孩子走上故事講臺,繪聲繪色地講自己的故事。雖然話說得不夠通順,語氣比較單一,但是每班還是有選手脫穎而出來參加校級比賽。

  校級比賽如期舉行,有舞臺背景,有音響裝置,有主持人,有數十位評委,各班選手按籤依次上臺。整個過程中,低年級的學生表現尤為出色:語言流暢,語調恰當,動作自然,讓臺下的評委老師不住點頭稱讚。

  眾望所歸,捷報傳來,我校派出的一年級和六年級的兩名學生均取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雖然參加本次市級活動的人選只是鳳毛麟角,但是,借這一活動的東風,讓低年級的學生激起了自主課外閱讀的興趣,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得到語言積累和表達的訓練。

  剛開學,低年級的教師就根據“關於舉行20xx年xx市小學低年級整班朗讀比賽的通知”精神,緊鑼密鼓地組織學生進行整班朗讀訓練。讀教材,讀《補充讀本》,範讀,培養助手領讀,課堂精讀,課外自讀,讓每一個學生都聲情並茂地讀起來。5月25日的早讀課,學校組織評委到班現場觀摩評比。在6月5日的市級比賽中,我校的一年級兩個班均獲得了“市優勝班級”的榮譽稱號。這離不開教師的辛勤和有效指導,更離不開學生積極的朗讀興趣和良好的朗讀方法和習慣。

  另外,利用時節特徵,帶領學生在校園裡找春天、吹蒲公英,讓學生畫畫、說說、寫寫;根據年級特徵,記錄自己的讀書感受,可以三言兩語,寫得好的印上小紅花作為獎勵。

  因為有了這一研究的課題,參與的成員在理論學習和課堂實踐中不斷思考著。何露娟老師撰寫的《低段詞語有效教學一二得》、徐麗萍老師撰寫的《探求低段童話教學的核心價值和教學策略》,獲20xx年xx市優秀教育論文評比二等獎,

  四、下學年打算:

  1、下學年,課題組將根據年級特徵設計預習卡,根據預習卡嚴格執行,並跟蹤預習卡的完成情況和收集。

  2、為課題研究服務,改革課堂教學研討的模式,讓課堂中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能得到充分地體現。

  3、有計劃地組織課外閱讀活動,出示閱讀書目,自主選擇。既有個人自由讀,又有整班共同讀。要有讀書記錄卡,要有讀書成果彙報。

  4、鼓勵課題成員積極參與課題研究,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力爭在各自負責的領域有所突破。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7

  自申報微型課題研究以來,我時刻把我的課題研究放在心中,平時注意觀察,勤于思考,把研究落實在自己平時的教學中。經過為期幾個月的研究,我收穫頗多。現將我的課題研究總結報告如下: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新課標對英語教學提出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這就將小組學習和小學英語教學緊密地聯絡在了一起。目前,我們都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進行著小組學習模式的深入探索,以期找到符合學生以及學校教學實際的有著校本特色的小組學習模式和策略。小組學習作為一種教學策略,在承認課堂教學為基礎教學形式的前提下,以“小組學習”為中心,透過開展小組學習,發揮小組的積極功能,使得英語教學真正成為學生英語交流合作的過程。本課題就將針對小學英語課堂中小組學習的現狀,對小學階段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進行深入探索和研究,從而促進並完善該學習方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小組學習”這一創新式課堂教學實驗以一切為了兒童的健康發展為目標,以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為重點。努力創設一個有利的英語課堂教學環境,改變舊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和課型結構,形成相應的創新式教學體系。具體要實現以下四個方面的目標:

  1、營造輕鬆愉快的英語教學環境,讓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興趣,同時,讓學生找到合作的途徑,掌握合作的基本方法,學會與人合作。

  2.透過小組合作學習,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探索出新的教學方式。

  3.改變學生原有的學習方式,初步形成合作探究、交流、動手實踐等多種學習方式。

  4.透過小組學習,引導學生學會分享和合作,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課題研究的方法

  本課題研究主要採取實驗研究法、觀察法、經驗總結法、問卷法、對比法、文獻法、個案研究法。整個過程都以實驗研究為主,實驗教師以常規教學為依據,以個體實踐為主,課題實驗小組成員為輔,按學期分階段制定計劃,做好記錄、總結,討論撰寫體會,總結成果。

  四、課題研究過程

  (一)準備階段(20xx.03.15-20xx.04.30)

  加強理論學習,主要包括與小組學習和英語教學有關的書籍、論文及報核心期刊等,在此基礎上,對本學校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就課題研究的必要性與可行性進行論證,以確立具有針對性並且具有實踐意義的研究課題,從而更好地服務於教學實踐。同時,收集有關該問題的相關材料及他人的實踐經驗進行學習和經驗總結,進而明確研究方法,設計研究方案並進行開題論證。

  1.對本學校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進行調查;

  2.學習理論,收集相關材料、制定課題計劃;

  3.明確研究方法,設計研究方案並進行開題論證。

  (二)實施階段(20xx.05.01-20xx.10.31)

  整理、研究相關資料,對問題進行深入剖析,設計出具體的策略,據此進行實證性研究,記錄實施的過程和效果,並根據實施的情況和反饋的結果,及時調整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逐步形成研究體系。及時記錄和收集研究過程的原始真實材料和資料,書寫教學筆記。一個階段後,教師進行行動反思,調整行動計劃。

  1.教學研究工作全面啟動,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整;

  2.根據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實施情況和反饋的結果,及時調整方法策略,逐步確定典型有效的教學手段,師生反覆進行教學實踐互動,逐漸形成教育教常態;

  3.收集相關資料、資料並進行階段小結,小結需從教師、學生和師生互動三方面入手,力求面面俱到,並據此進行綜合評價。

  (三)總結階段(20xx.11.01-20xx.12.31)

  收集、整理研究資料,分析、研究課題實踐情況,總結、提煉硏究成果,形成詳細、具體的研究報告。

  1.整理並分析研究實施以來所有的教育教學實踐的統計資料;

  2.結合基礎教育理論和相關教研經驗成果進行總結反思;

  3.撰寫結題報告,上交結題報告等資料,迎接專家組的鑑定驗收。

  五、研究成果

  透過課題的研究和教學實踐,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集體觀念,同時,培養了學生多渠道獲取資訊的能力和新型的師生關係小組合作學習,增加了個體與個體、個體與小組、小組與小組、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機會,學生獲得的表現機會要比傳統的教學方法更多得多。在合作學習中,師生間的關係不再是教師一味傳授,學生只管傾聽的傳統模式,而是師生間平等交流與互動的新模式。教師更多的是一個顧問和指導者,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的活動與學生的活動及學生之間的活動有機地融為一體,提供了一種師生互動的新形式,有助於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師生間能夠平等對話與交流,真正體現教學的民主。在課題研究中,成功構建了小組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營造合作氛圍——明確合作目標——指導合作過程——彙報合作成果——評價合作結果。

  在課題的研究中,我們發現小組合作學習雖然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但也存在著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如小組成員之間的消極依賴或組間的競爭,容易造成後進生的惰性;合作的時間較難把握,影響教學進度。個人獨立探索和小組合作的探索的有機結合有待進一步提高等等。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英語教學中小組學習策略的研究,並將已經構建的小組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校內加以推廣,讓實踐對此模式進行檢驗,並不斷的加以完善。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8

  一、課題研究的是個什麼問題、主要解決什麼問題,為什麼要研究這個問題。

  包括問題提出,背景介紹,研究目的,研究意義,理論依據等。

  二、課題怎麼研究出來的。包括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指導思想等。

  這個部分的陳述,要使人感到你在研究過程中,研究目標合理、有效,研究內容具體實在,研究步驟安排科學規範,研究方法得當。透過這個問題的陳述,突出使人感到確實有幾條重要的研究經驗可以給其他主持人借鑑。

  三、主要的理論性成果和實踐性成果以及成果的影響。

  不僅要具體陳述公開發表的論文、出版的專著等,還要表述成果帶來的影響和作用和實際的效果。

  例如《職業中專“學生健康成長工程”實踐與研究》自我鑑定意見

  一、課題研究立意較高。該課題研究堅持以教育科學理論為指導,針對當前職業中專學生成長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依據以德治國的方略和學校教育的現實要求,從理論實踐兩個層面不斷地尋求科學的教育方法與育人途徑,並把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及時運用於實踐,使課題研究不斷深入和擴充套件,進而有效地推進了學校的整體改革實踐。

  二、課題研究思路明確。該課題堅持“以人為本”的研究主線,按照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對學生成長的個體性、微觀性、過程性、動態性以及教育的導向性、制約性等進行動態的分析和研究,並建立了與中專學生相適應的理論框架和實踐操作體系,進而對素質教育理論進行了全面的闡釋和相應的完善。其理論框架的核心是:以科學理論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使成長主體在必需和儘可能完善的成長條件的激勵、引導、保障和規範作用下,在價值體系、智慧水平、身心狀態、思維模式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保持全面持久、優質高效、積極主動、自主充分、愉快和諧的成長態勢。其操作體系的核心是:依據學生成長的基本規律,調動一切教育手段(包括教育行為、機構、投入、場所設施、人員、內容和活動等),挖掘成長因素和潛力,激發成長需要和動力。透過科學的導引、制約、激勵等機制的作用,實現學生成長的目標。課題研究的思路清晰,透過理論框架和操作體系構建,增強了學校教育的科學性、實踐性、有效性,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和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課題研究措施得力。該課題的研究作為學校的重點工程,由學校一把手親自主持,並整合了學校的一切教育資源,不僅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都達到了最優配置,而且還構建了科學的督導和執行機制,既保證了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又保證了課題研究的質量。

  四、課題研究成效顯著。在四年的研究和實踐探索中,我們始終以國家教育方針和關於德育的一系列檔案為基本依據,以科學教育理論和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結合學校教育的特點,形成了具有職業學校特點的基本模式,這種模式經過實驗,進而得以全校全面推廣,已取得了顯著成效。近幾年學生的整體素質已大幅度提高,畢業生安置連續幾年均實現了優質就業,就業率為 00%。該課題研究的成果還具有創新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它不僅對職教系列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還可以為各類學校教育理論的探索和研究以及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提供有益的經驗。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9

  20xx年xx月,我校承擔了綜合實踐研究課題《綜合實踐活動中小學生自主性學習方式的研究》的研究任務,經過兩年多的研究,已完成了該課題的預定研究任務,現將研究工作向總課題組彙報如下。

  一、對本課題研究的認識

  自主性學習是對知識經濟的挑戰,是國際社會比較認同和實踐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其本質就是強調學習者能夠根據自我的活動本事、活動任務的要求,積極主動地調整自我的活動策略,全面提高自身素養。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產生,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教師轉變原有的課程教學觀、學生觀,尋找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本事的方法,進而在各科教學中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自我發現問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主體性地確定以及更好的解決問題的素質和本事;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識、關心同情他人的情感與品德,以及與他人合作的本事。

  綜合實踐活動課作為一種課程其實是將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自學與指導結合起來,融開放、引趣、導思為一爐的新型課程,它打破了以課本為中心的單一性,打破了嚴格意義上課堂教學上的封閉性,它把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身生活中的知識學習和體驗放在首位,尊重個性,鼓勵創新,這一切都為開展自主性學習供給了最佳土壤。所以本課題,嘗試在這一領域做一番進取的探索,期望能在探索過程中,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為自我個體的發展獲取一個開放的生成性的動態過程。

  二、研究工作的具體過程

  (一)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全力支援課題研究

  為了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我們將課題研究列入學校的工作計劃,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安排參加過國家綜合實踐活動遠端研修培訓的主任具體主持該課題的研究工作;之後我們成立了課題研究小組,選拔優秀的骨幹教師擔任實驗教師,按教師個人特長進行具體分工,同時還建立完善的課題制度,如經費保障制度、人員獎懲制度等,從人員與管理上確保課題的研究質量。

  (二)分析整合學校資源,搭建實踐活動平臺

  20xx年xx月,課題組成員對學校資源進行了分析。我校成立於19xx年,歷史較為悠久,連續多年均被評為榮成市教育質量先進單位。近年來學校十分重視硬體建設,加大了投資力度,使教學設施到達了市一流水平,被評為“山東省教學示範校”。除了擁有豐厚的物力資源外,學校還擁有很多的優質人力資源。另外我校的環境資源也具有特殊性,在學校周圍分佈著榮成市的各大商場、自來水公司、嘉盛乳業等豐富的社群資源。經調查研究,課題組的教師決定充分挖掘利用學校的各種資源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與崖頭村村委、敬老院、嘉盛乳業、市政公司等單位建立合作關係,在青山公園附近建立了農田生產實驗基地,為學生自主學習研究的開展搭建好了校外平臺。又在校內建立木工坊、綜合實踐活動室,讓綜合實踐活動課這一新課程的亮點真正亮起來。

  (三)抓好教師培訓,加強教研力度。

  為了使課題研究落到實處,構成特色,我校十分重視師資培訓。在培訓中,我們堅持內培和外培相結合的原則,不失時機地到外地學習經驗,拓寬培訓渠道。在課題研究的時間裡,採用網路主題教研、發放學習材料、專題培訓講座等形式定期舉行專題學習,每學期都要進行課題研究情景分析會,並帶動全校教師參與課題研究。

  我們採取了每週團體教研的方式,每學期召開綜合實踐活動彙報課、研討課,我們還經常請到市教研室的張春芳教師到校及時指導工作。組織實驗教師認真參加市教研中心組織的各種研討學習活動,及時研討教研中出現的問題、相互交流經驗和體會,開拓思路。還大力支援實驗教師參加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包》的開發工作,以求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這些活動中,教師業務水平提高了,思路開拓了,教師得到了充分的鍛鍊。

  (四)開發管理平臺,建立課題研究網站。

  為了使課題研究實現過程管理、高效管理和科學管理,我們組織骨幹教師開發了該課題的專題研究網站——“一路同行”。該網站設立了“課題概況、課題研究、線上研討”等欄目,為課題的實效管理供給了一個良好的環境。這個平臺有利於教師相互交流、學習,方便教師隨時查詢相關資料,經過案例的學習深入開展研究;這個平臺有利於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科學評價,我們要求實驗教師在研究過程中必須保留研究資料,教師每做完一個步驟就能夠及時上傳到自我的文件裡,這樣課題組就隨時能夠監控每位實驗教師研究到了哪個階段,同時隨時能夠進行過程指導。到最終也能保證研究成果的真實完整。

  三、研究工作的成效

  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我校以抓好教科研為先導,緊緊圍繞課題目標,採取了各種有效和有力措施,花大力氣開展了各項實驗研究工作,目前實驗工作實施得十分順利,並已經取得實效。

  (一)培養了學生自主觀察的本事

  觀察本事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本事素質。然而,觀察本事並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在後天的實踐中逐漸培養起來的。綜合活動課上,教師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提高了觀察本事。源於對牛奶的好奇,有的班確實了綜合實踐課題《走進牛奶世界》。在實驗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們走進嘉盛乳業有限公司,參觀了袋裝牛奶的整個製作過程,拍攝了自我想要的照片資料,並就心中的疑惑向專業人員進行了諮詢,從中獲得了不少乳品生產知識。

  (二)培養了學生自主協調的本事

  綜合實踐活動能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協調發展。這時的學生不是講臺下被動的看客,而是活動的主人。我們在青山公園開闢了一塊試驗田,孩子們經過辛勤勞作,收穫了一些蔬菜。收穫的蔬菜怎樣辦呢同學們展開了討論,最終商定:一部分送給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提前商定書寫祝福的對聯、準備精彩的節目、為爺爺奶奶收拾衛生,給爺爺奶奶們帶去自我的一份孝心和愛心;另一部分去市場賣掉,用賣來的錢換取春季的種子,同時去體驗一下賣菜的感覺。於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拓展性主題:感恩社會——走進敬老院,感受生活——我是小菜農,在孩子們的精心設計下應運而生。

  (三)培養了學生自主動手的本事

  綜合活動課形式靈活多樣,資料不侷限於課本,它也能夠因地制宜進行,及時地把最新的資訊傳播給學生。活動也允許學生根據自我的興趣和特長自由選擇,教育的方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校把勞技教室重新進行了整理、配置,整潔敞亮的教室讓人神清氣爽,高標準的木工全套工具鋥亮有序且一應俱全——這便算是有了“好馬”。

  根據工作實際,木工小組由張曉娜、彭娟教師負責。在她們的共同努力下,木工小組的活動已經走上了正軌。整潔的活動室也漸漸熱鬧起來,在學生們一雙雙稚嫩的小手下,我們看到了喜人的成果:有按比例製作的籃球架,有設計精巧的小木櫃,還有省力的垃圾撮……他們給試驗田製作的告示牌已經插到了地頭上,引起了大人們的駐足觀看;樹上兩個愛心鳥巢此刻也住上了幾隻小鳥,成了它們溫暖的小家;送給幼兒園小班的幾個小茶几雖然製作很稚嫩,可是誰也不能否認孩子的用心、細心、耐心……

  (四)培養了學生自主思考的本事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綜合實踐活動課不僅僅為學生的思維供給了豐富的問題情境,並且活動資料的豐富性也有效地調節了學生的大腦功能,充分挖掘了他們的大腦潛力。學生自我操作,尋求答案,手腦並用鍛鍊了自我。最可貴的是學生在實驗操作中觀察分析,獲得了直接經驗。寒假回來,我校舉行了“走進大年文化”成果展示活動。

  學生蒐集了許多年文化習俗的資料,拍了過年時人們包餃子、觀花燈、蒸棗饅頭、捏面燈的圖片資料,對物價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對壓歲錢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他們明白合理計劃地使用壓歲錢了,使多人都做了零花錢開支卡。“一年之計在於春”,剛開頭兒,孩子們就拿出了這麼多的作品,相信以後他們在綜合實踐的大道上腳步會越來越堅實。

  (五)培養了學生自主創造的本事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形式減少了不必要的紀律約束。它不受課堂40分鐘的限制,留給學生更多的自由發揮的空間。同時也鼓勵學生與眾不一樣的方法、思路,避免了統一答案、統一方法。學生開始變得善於主動蒐集一些資料了,除了活頁資料上的小知識卡片外,凡語文書上涉及到的科普知識,學生都會去翻閱相關資料,有的還在網上查尋。學生學會主動涉獵課本以外的科普讀物了。例如,為了研究花木知多少,很多學生買了科普讀物研究周圍的花草樹木,不但明白它們的特點,還明白它們的作用,提高了他們保護花木的主動性,與以往的被動保護相比,他們是從心底裡來愛護大自然裡的一草一木的。

  四、豐碩的研究成果

  務實的課題研究,豐富的勞動實踐,為我校學生的成長打開了“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的廣闊世界。

  在榮成市首屆中小學素質教育成果展上,我校有15件製作、發明類作品參展,成為參展數量最多的學校,其中高處蘋果採摘器榮獲xx省中小學科技發明二等獎,預防近視椅、點滴報時器等獲xx市科技發明一等獎。另有《蝸牛爬行的秘密》、《螞蟻喜歡吃什麼》等科技小論文在省市級獲獎;學生作文更是頻見報端,學生寫的《種菜小記》等7篇實踐體驗日記分別在《xx時訊》、《xx報》、《xx晚報》上發表。

  劉xx、徐x等指導教師撰寫的有關課題的通訊多次被《xx時訊》、xx市廣播電臺、xx電視臺、xx衛視報道,20xx年我校的課題成果還在中央國際頻道播出;20xx年上半年,分管課題具體工作的xx主任寫的《這邊風景獨好》先後被xx教育網、xx網的綜合實踐活動專欄採用,其點選率曾一度領先;xx教師的《標本製作活動,彰顯科技魅力》論文獲第四屆xx省科技教導員論文二等獎;xx教師的論文《多一把尺子,多一份期望》,談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獲得威海市“中小學實踐與創新”重點課題優秀成果;課題總負責人張金平校長撰寫的《在“動”中體驗,在“活”中收穫》一文在《現代教育報》上發表;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研究成果得到上級領導的高度評價,有兩次在市培訓中心組織的經驗交流會上做過典型交流,其做法在全市得以推廣。

  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研究從學生的成長需求出發,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本事、探究本事,因而得到了家長、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20xx年xx月,xx電視臺還對我校的農田實踐活動做了專題跟蹤報道;同月,我校五年級三班學生利用校外資源“世界勤儉日”開展的系列活動先後在榮成電視臺、威海電視臺的“新聞直播”欄目播出。

  20xx年x月至今,我校共接待了兄弟學校的參觀學習活動8次,獲得到校人員的廣泛好評。我校共計接待xx市級以上領導的視察8次,其中省教育廳副廳長xx、省婦兒辦xx主任等領導先之後我校調研工作,對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都給予了充分肯定和極高評價。

  五、研究工作的體會

  經過兩年多的研究,我們體會到要保證研究的順利進行,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學校的領導要重視,親自參與研究的策劃、組織與實施,保障實驗的人力與物力的投入。學校要營造濃厚的科研氛圍,經過多種方式調動學校教師參與研究的進取性。學校要主動爭取專家的指導,為教師供給理論上的支援與幫忙。與有關單位結成共建關係,建立校外實踐基地,為學生的實踐活動搭建平臺;從社會中聘請校外指導教師,建立校外指導教師聯絡手冊。與家長建立有效的聯絡,吸引家長參與活動,得到家長的大力支援。

  六、研究工作的反思

  經過課題的研究,我們發現小學生自主性學習方式的研究為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可是,由於我們在實驗過程中,在一些具體環節中還存在著不足。如有些師生因思想觀念的限制而沒有完全“活”起來,部分活動的課題資料受到侷限,沒能深入到更深的的層面。所以,今後要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繼續鞏固研究成果,力求比過去做得更好。具體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穩固研究網路,開展課題研究活動

  我們將繼續在課題組負責人xx校長的領導下,在分管領導xx主任和課題組骨幹的帶動下,定期活動,以活動推動課題的發展。

  (二)加強科研力量,擴充課題組成員

  由於學科和研究範圍的擴大,課題組人員必須擴充。要精心挑選人員,把思想素質高、職責心強、科研基礎好的教師吸收進課題組,使研究不斷深入。

  經過本課題的研究,我們深深體會到,如果能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活動中體驗,就能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動探索者,就能把學生的潛能充分發掘出來,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10

  學生活要接近尾聲了,家一定都對畢業設計充滿畏懼,在做畢業設計之前指導老師都會要求先寫好開題報告,開題報告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家整理的《新課程背景下培養中學生生物科學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開題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論文選題的理由或意義:

  21世紀將是人類依靠知識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紀,世界將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和機遇,實施素質教育,深入開展創新教育,讓科學的光芒普照中華,實現科教興國戰略,是當今教育的主旋律。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主旨的生物新課程,將科學探究作為的突破口,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發展科學探究能力。這一能力的培養與新課程的實施緊密相連,自20xx年秋學期新課程在我省全面推行以來,探究教學中暴露的諸多問題使我們意識到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決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應該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和總結。

  一、時代發展的要求

  1、探究能力與素質教育

  20世紀80年代末期以來,在教育領域裡追求人的素質獲得全面發展,已經變成一種集體行動,成為國際教育的重要趨勢。在我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也已經成為21世紀基礎教育的重要方向。《中共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要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積極實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激發學生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切實提高教學質量。要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重視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因此,課堂教學形式,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探究為主的教學,著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就成為素質教育的關鍵之所在。

  2、探究能力與創新教育

  當前,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已經成為我國整個教育的靈魂。正如文化教育學家斯普朗格所認為的那樣,“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為教育正在於它是一個人心靈的’喚醒’,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8]。即是說,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誘匯出來。這種創造力集中體現的是科學探究的能力和科學精神,它才是教育真正需要“喚醒”的東西。

  3、探究能力與科教興國

  科教興國,已經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然而,我們在科教興國的戰略問題上,往往過多地強調科技的經濟功能,偏於技術的、物質的乃至產品的層面,卻往往冷落了科學探究、科學理性和科學思想對人、對社會的根本性作用。教育的“功利性”也總是與“應試教育”一起成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最桎梏。探究教學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為核心目的,透過科學方法、態度的訓練與養成教育,逐漸使科學理性之光真正照耀於億萬人的心田,激發人們不斷思考、不斷探究、不斷髮現。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培養科學探究能力應該是科教興國戰略真正實施的表現之一。

  二、課程的需要

  “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是生物新課程的基本理念。生物科學素養詩民科學素養構成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指公民參加社會活動、經濟活動、生產實踐和個人決策所需要的生物科學知識、探究能力以及相關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很顯然,探究能力是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每個高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也是課程標準實施中的核心任務。探究性學習是學生認識生命世界、學習生物課程的有效方法之一。《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倡導探究性學習,力圖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過程、勤於動手和動腦,逐步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科學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批判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等,重在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如果學生在學校期間親身經歷了科學探究活動,那麼,當他離開學校時,對生物學會形成更深的印象和積極、正面的態度。高中畢業前,學生們應該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至少進行一次“真正的”的科學探究活動。在參與探究時,學生們應該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收集證據、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的科學探究能力。

  三、探究現狀的思考

  20xx年秋學期我省全面實施了新課程,透過一個多學期的探索和實踐,許多教師已經積累了眾多寶貴的經驗,這些經驗有待進一步挖掘,昇華為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與此同時,新課程的實施也對廣師生在思想層面和操作層面都造成了極的衝擊,許多困惑和不解紛至踏來。在諸多問題中,“培養探究能力的策略”首當其衝。學生不知如何探究,教師不知如何指導探究等新問題在每一所學校中都存在。根據對我市部分地區學生有關探究能力的問卷調查,比照其他省市、學科的調查結果,可以總結為以下方面:

  1、學生層面。

  從“高中生學習生物學的動機”調查結果看,“問題解決”作為學習生物學的動機,得分最高,其中“探索未知世界的機會”是部分學生喜歡的。從“高中生對不同生物主題的興趣”調查結果來看,“與實際應用和實踐觀察”有關的內容是學生們最感興趣的主題。從“高中生對生物學不同學習方式的興趣”調查顯示看,學生們最感興趣的是透過“參加野外實習”、“在實驗室裡進行研究”和“執行一項個人計劃”等活動進行體驗式學習(劉植義,20xx)。這說明學生樂於探究,希望透過課內外不同的探究形式解決問題,發展探究能力。但是,從“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現狀”的調查結果來看,部分高中學生雖然具有一定的推理論證能力,但缺乏提出問題、設計實驗、思與批判等能力[20]。在探究實驗中多數學生還只重結果而輕過程,重資料而輕本質,沒有學會探究的方法,養成科學的態度(顧莉,20xx)。學生們渴望探究,但高考這根指揮棒多偏重結論性知識的考查,使得他們“不得不”忽視探究的過程,山東省有關高中生物新課程學習狀況的調查也印證了這一點[15](賀建東,20xx)。這些情況說明,高中學生各方面的探究能力還很弱,學生們的探究願望沒有得到真正的滿足,也沒有真正轉變為實際探究中的各項能力。

  2、教師層面

  從影響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因素的調查結果來看,“學生進行探究的內驅力、學生的認知結構和認知發展水平、教師的科學素養、學習資源和探究學習環境”是影響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主要因素。在這些因素中,教師的科學素養尤其是引導探究學習,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等方面的策略是重要的決定因素[29]。科學探究方法的獲得,除了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探索,不斷積累以外,主要靠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加以培養和訓練,教給思維方法,指導思維路徑,使學生領會並付諸實踐,以逐步形成習慣,形成能力,並在交流中得到進一步強化[15](賀建東,20xx)。但是從“教師對探究性教學的理解和培養探究能力的教學策略”的調查結果看,部分教師雖然知道探究的主要步驟,但缺乏具體的教學策略。少部分教師甚至還不知道“什麼是探究”,農村中學的有些教師對開展探究學習排斥性依然很強。這些現象充分的表明,多數在非探究學習中培養出來的生物學教師,若不經過職後專門的探究教學策略的培養和實踐,一開始很難對學生開展有效的探究學習指導(紀琴,陸建身20xx)。此外,探究活動的開展由於受到時間、學習資源等因素的影響開展的並不普遍[16]。

  以上調查結果映了在“學生的探究動機、現實的探究能力與教師的指導策略“三個方面存在著多對矛盾。學生想探究,但缺乏必要的指導和實踐,探究能力自然較低;教師想指導,但缺乏相應的教學策略,缺少解決探究活動中困難的途徑。面對這些問題和矛盾,畏難甚至退縮不前是行不通的,也是與國家推進課程的決心相背離的。我們應該找原因、想辦法,不斷探索與總結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教學策略,為新課程的順利實施和推進提供支援。

  國內外關於該課題的研究現狀及趨勢:

  1.探究能力的結構與表現

  能力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動的本領,包括完成一定活動的具體方式,以及完成一定活動所必須的心理特徵。科學探究能力是一種能力,它的組成要素中不包括非智力因素,但二者會相互產生影響。國外的研究表明,科學探究能力是一種具有複雜結構的高層次能力。一般認為,科學探究能力是保證學生順利完成探究活動的具體方式和心理特徵。對探究能力的理解,可以從多元智慧的角度加以體會,其語言、邏輯-數學、視覺-空間、身體運動、人際關係、內省等智慧,可以助我們全面的認識探究能力。它給我們的啟示是:探究能力評價應該採取多渠道、多種形式、在多種不同的實際生活和學習情境下進行。

  但是,從多元智慧角度構建的探究能力結構模型國內外研究還比較少,這一點使得我們在探究能力的把握和測量上難以適從。國內有學者參照吉爾福特的.智力三維結構模型,構建了基本科學能力結構模型(申繼亮,20xx)。後來又有學者以此為基礎構建了以科學(探究)過程、科學內容和科學品質為三個基本維度的科學探究能力結構模型,並以科學品質為主要維度,列舉了評價學生探究能力的50條表現。

  這50條探究能力的表現是從思維的深刻、靈活、敏捷、批判和創性角度編撰的,雖然滲透探究過程的要素,外顯性強,但與中學常用的科學探究的基本程式不相吻合,而且這些表現比較繁雜,中學教師難以操作。“能力”是高中生物課程三維目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科學過程這一角度出發,明確列舉了高中階段學生應該學會的11個方面的探究能力表現[1],可以說是體現了上述模型中的核心部分。這些表現與探究教學(學習)的程式基本一致,將探究內容和品質滲透其中,以它為出發點形成教學策略,構建教學模式,進行探究能力的評價,目標明確也非常容易操作。

  2.科學探究的程式和探究教學模式

  能力總是和人的某種活動相聯絡並表現在活動中。只有從一個人所從事的某種活動中,才能看出他具有某種能力。科學探究能力表現在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活動中,並在活動中得到發展,過來,這種能力也將直接影響和決定探究學習的效率和結果[17]。

  探究式教學,亦稱探究學習,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運用探究的方法進行學習、主動獲取知識、發展能力並獲得體驗的實踐活動。

  探究教學的核心是使學生透過類似科學家的探究過程,理解科學概念和科學探究的本質,培養科學探究能力(柴西琴,20xx)。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即是教給學生自主探索自然界和現實生活中科學問題的方法和技能。使科學教育面向真實科學是當代科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理念,而科學教學要與真實的科學探究相接近,就必須首先呈現出科學探究的“形”,或者說與科學探究保持“形似”。

  教學策略是教師教學時,為達成教學目標所採用的教學取向,而非特別限定的某種教學方法。

  3.1強調“過程技能”的策略取向。

  早期培養探究能力的策略,其建立者採用了還原論的思維方式和過程分析方法,將科學探究過程分解為一系列立的成分,如觀察、分類、假設、推論、預測等。相應地把科學探究能力分解成一系列立的技能,如觀察技能、分類技能、假設技能、推論技能、預測技能等,稱為過程技能。其基本假設如下: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是一系列過程技能的集合;這些過程技能是可以透過練習來立發展的;學生的過程技能得到發展後,就可以用來解決實際的`科學問題,科學探究能力也就得到了發展。據此提出的教學策略是,首先讓學生立地練習和發展這些技能,然後再結合起來解決更復雜的問題。

  3.2強調“控制變數”等核心要素的策略取向。

  有些研究者認為,科學探究的本質是科學的思維方式。科學思維的一個重要特徵是運用邏輯推理來解釋相關證據。這樣就把“科學思維”與“邏輯思維”聯絡起來,並根據皮亞傑的理論,用控制變數的實驗來檢測學生的邏輯思維,把它作為科學探究能力的一個重要特徵,建立了科學探究能力的邏輯策略。這種策略將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描述成能進行控制變數的實驗探究的能力。從本體論意義上來看,它並不能完整的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只是培養了“會進行控制變數的研究”這個突出的特徵。

  上述2種策略取向,無論是強調過程技能還是強調某一要素,都忽視了探究主體學生原有認知結構對探究能力形成的影響。針對這一問題,一些從認知科學角度出發的研究者把科學探究看做問題解決的一種形式。在開展探究時,探究者從自己的“工具箱”裡選擇“工具”。對任何一個給定的探究任務,並非需要所有的工具,其技巧就在於正確地挑選並知道如何去使用所需的工具。米勒將科學探究能力包含的成分分為三類:一般的認知技能(例如觀察、分類等等)、實踐的技能(例如,知道怎樣使用不同的測量工具)和探究的策略(例如,知道用重複測量來提高測量的可靠性)。在此基礎上,英國約克學的PACKS專案組提出了另一種培養探究能力的策略體系(Robin Millar,1998)。

  這一策略體系將科學探究的主體和探究過程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研究,具體描述了學生原有的認識和技能對科學探究過程中各環節的影響,擺脫了機械決定論和經驗主義的科學觀,深化了對科學探究能力的結構和功能的認識,對於研究和發展學生與科學探究相關的理解和能力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從上述文獻綜述我們可以知道,科學探究能力是一種具有複雜結構的高層次能力。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應該從探究能力結構的“過程維度”出發,明確高中生物新課程教學中學生應該學會的各種探究能力,並以此開展教學和評價。在具體的探究教學過程中,應該繼續保持傳統教學中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良好習慣,注意關注學生原有認知結構對探究能力形成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兼顧總體探究過程與各類探究技能的培養,同時加強對探究活動中核心要素的訓練,“以點促面”,使探究各環節要求的能力得以形成。在探究活動開展的各個階段,要重視學生的自我監控在其中的作用,最終形成完整的探究能力。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11

  1 課題研究的背景、目的、意義

  現階段,在中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互動白板是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優勢互補的最佳表現手段;互動式電子白板在課堂教學、在遠端教育、在校際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和功能的發揮有待進一步的發現、研究和提高。

  透過我們的研究,探索出建立在電子白板基礎上的優秀的、具有延伸意義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電子白板的使用效能,使電子白板系統更好地服務於我們的教學活動。

  2 課題研究過程

  2.1 課題研究的目標。總結形成一系列不同學科最佳化課堂教學模式有效方法和途徑,推動全體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和學生的發展。透過研究實踐,基本完成幾個方面的預定目標:

  (1)透過應用實踐對互動式電子白板有效應用的實踐與探索已經初見成效,我校電子白板配置及使用已初具規模。

  (2)透過本課題研究,提高教師的資訊科技素養,培養出一批具有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能力的優秀教師,並逐步成為各學科的教學骨幹。

  (3)透過本課題研究,建設基於互動白板的優質教學共享資源庫,開發一批有利於學生主動參與的、充分發揮互動白板技術優勢的教學軟體、教學課例有效地指導和應用於課堂教學。

  2.2 課題研究內容

  (1)透過應用實踐,在使用電子白板的過程中,儘可能探索出電子白板的顯性使用功能,有效挖掘出電子白板隱性的、深層次的、具有發展意義的功能。

  (2)透過本課題研究,提高教師的資訊科技素養,培養一批具有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能力的優秀教師。

  (3)探討不同學科基於互動式白板環境下學與教的有效途徑和方法,與學科教學內容融合方式的研究。組織實驗教師對語、數、英不同學科的知識結構、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分析研究,提高教師對教材的整體把握及教學設計能力。形成科學的、高效的、以生為本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

  2.3 課題研究的實施情況。本課題研究定位於實踐應用性研究,主要採取行動研究方法為主,輔之以理論研究法、觀察法、案例法、對比法、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

  20**年5月,我校申報課題,認真制定子課題研究方案、展開研究,經過課題組審議,參考了大量有關教學模式研究的材料,及時總結經驗,廣泛交流,紮紮實實地開展研究工作。

  20**年6月―20**年10月,是我課題組的第一輪研究階段。這一階段完成了問卷調查情況:包括參與課題的老師對課題的看法和意見,學生的問卷調查。採取三級培訓模式,完成課題組人員及實驗教師的基礎應用培訓。

  20**年11月―20**年12月,為第二輪研究實驗階段,主要任務是專業技能提升和整合創新階段。參加區級以及校級各項教學課例展評活動,舉辦校級說課比賽等一系列活動,總結成功的經驗,以互動白板的應用為抓手,探索出最佳化課堂教學的途徑,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20**年10月―20**年12月,形成最終成果和總結驗收階段。對實驗教師在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新問題、新情況,透過查閱資料,網上教研,小組研討等多種形式解決,不斷總結教學實踐中的得與失,積累了大量的研究資料,包括教學反思、教學設計、課件、論文等,為教學理論研究提供保障。

  3 課題研究成果

  3.1 最佳化課堂教學模式。互動式電子白板作為一項新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新課程改革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教學互動平臺,它完全改變了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真正體現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真正意義上做到“以生為本”。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激情導趣、建構知識。在基於互動電子白板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透過預設的資源進行創設教學情境。利用互動白板的展示功能,可增強視角效果和課程內容的趣味性,突出學習重點,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利用電子白板創設的真實情景,可將學生引入一個虛擬的世界與想象之中,激起學生的聯想。

  實驗證明,白板的拖拽、批註、聚光燈、屏寫、拉幕等功能的巧妙利用,都為創設情境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教師們在日常教學中熟練和巧妙的應用,彰顯了教師的智慧。

  (2)整合白板資源,創新課堂。利用互動白板可以巧妙構思,創新設計教學活動。如,利用電子白板可以方便解決PowerPoint或Flash課件中難以實現的互動問題。

  教師在課堂上適時的使用遮罩功能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用文字拉幕、頁面快照等功能來突出教學中的重難點;利用電子白板中前置、後置、物件移動、翻轉、透明度等功能來詮釋教學中的難點。

  在其各學科的教學中,學生的主動參與,合作探究是當今課程改革對課堂的基本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組織學生在實踐中尋求知識,就應該給學生創造好自由的活動空間,使學生透過自主探究、相互協作,主動自發地學習知識,培養創新能力。互動式白板在教學中的有效應應用,為師生搭建了充分交流的平臺,使師生交流、生生交流、人機交流在教學中得到充分體現,使課堂真正成為開放的、民主的、和諧的新型課堂。

  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利用白板技術不斷形成和積累可重複使用的教育資源。從而使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靈活性、高效性。

  (3)靈活互動,提高課堂教學的生成性。互動白板的媒體展示、書寫,標註等功能,很好的增加了教學的視覺效果,有效的整合了各種媒體在教學中應用,靈活的互動能力,有效的創設了教學情景,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了教學效果。

  在高度的課堂互動中,透過師生紛繁多樣討論與交流,能產生很多教師在備課時想不到的問題,利用互動白板自帶的工具與資源庫,就可對教學過程中的生成性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從而產生了比常規教學更多的生成性資源和不同教師個性化的教學資源,使課堂教學更加精彩而且富有成效。

  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互動白板靈活的互動功能,促進了師生之間的對話與情感交流,有利於針對性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及時的調整教學策略。同時,互動白板的儲存、錄製、回放功能,有利於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進一步改進教學設計,開展針對性的總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論,實現教師之間知識共享、資訊交流和共同提高。

  3.2 積累了白板教學的多項資源。收集整理了研究的論文設計等文字材料裝訂成冊,編輯成校內刊物,供所有教師學習及教學參考。製作的教學課件、教學案例、獲獎優秀教學課例影片上傳儲存到校園網資源伺服器,形成校內資源共享。選擇優秀的教學課件、教學設計上傳到總課題組網站資源共享。

  3.3 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授課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我校7位教師參加我區高效課堂的優質課比賽、說課大賽、學科整合優質課比賽、實驗教學優質課,獲豐潤區評比一、二等獎。2位教師參加唐山市資訊科技優質課比賽分別獲二等獎。有5位教師參加全國第六屆電子白板優秀課例大賽分別獲二、三等獎。

  總之,電子白板的應用研究,正是提升教師專業素質的有效途徑,今後我校還需在教科研上加強理論研究,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全面成長。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12

  《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是我校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的立項課題。本課題研究週期為四年(20xx年5月---20xx年1月),分準備、實施、總結三個階段進行。由賀建偉校長擔任課題負責人,李丙秀、嚴保忠、詹麗麗、王道兵、張勇等24位老師共同參與研究。

  目前我校課題研究完成了課題準備、課題立項、課題實施階段工作,結題階段工作也基本完成,正在準備驗收材料。現將課題研究工作報告如下:

  一、 課題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義。

  我校課題領導小組結合農村教育的現狀和學校的辦學特色,形成了課題的研究主導理念,也就是研究的目的,我們把它分解為三個方面:

  一是課題的研究重點,是對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教學資源在各種教學環境下的運用,進行有效的實驗和總結,摸索出一種適合農村小學(包括教學點)的教學方法。

  二是課題研究的方向,是正確把握農村小學遠端教育教學方法的意義,探討如何應對農村學校面臨的教學資源匱乏的新挑戰,實現農村小學最大限度的共享農遠教育資源。

  三是課題研究的路徑,是基於對農村小學遠端教育資源和教學方法的有效整合的研究。

  我們選取了“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教育方法的研究”作為研究課題,希望透過這個課題研究,為農村小學提供一種使用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資源的教學方法,以減少或縮短城鄉教育資源差距,逐步達到教育資源的均衡。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過程和活動。

  為了搞好此項課題研究,我們學校進行了認真規劃,成立了課題工作領導小組及課題研究小組。

  從課題研究目標出發,按照課題研究的規劃,我校的課題研究總體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一)課題研究的準備階段(20xx年5月—20xx年2月)。

  本階段主要完成了以下的相關工作:

  1、成立課題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課題申報工作。

  學校一直把資訊科技的推進作為發展的重要抓手,積極把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的教學方法的應用研究作為學校發展的重要戰略。我們成立了以賀建偉校長為組長、副校長李丙秀、教導主任嚴保忠、教導副主任張勇為副組長的課題領導小組,負責課題的前期準備和申報工作。領導小組結合學校現代教育技術發展規劃和教師的能力水平,對我校現有的教學方法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對課題研究的可行性以及課題研究對學校的教學工作的影響和意義進行了反覆的論證,確定了該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和研究目標,明確了課題研究的內容,完成了《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課題研究申請書的填寫及其課題申報工作。

  2、組建了精幹研究隊伍,完善課題研究方案。

  為了課題的實施,我們組建了課題研究隊伍,學校校長親自擔任課題組組長,學校部分高階教師以及年輕骨幹教師組成課題組成員。課題組還對實驗教師進行了合理的分工,為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的人員保障。

  課題研究小組還邀請安徽省電教館、滁州市電教館、明光市教育局教研室、明光市電教館、少兒藝術學校、銅陵師範附屬小學的專家為我們指導課題研究工作。

  他們對我校申報的課題進行了認真的審議指導,對於課題的界定和課題研究的目標等提出了具體而寶貴的指導意見。我校課題組結合這些意見對課題方案進行進一步的修訂,進行了多次的修改完善,在課題申報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確立好課題研究的核心目標和內容。,

  3、學校大力投入,進一步完善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工程建設。

  為做好課題的基礎工作,學校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除了購置了裝備計算機教室的20臺電腦外,又購置了16臺電腦,配備在各個辦公室裡,共享遠端教育資源。學校又購買了多媒體投影儀和移動多媒體投影儀。這樣我校就擁有計算機教室、多媒體功能室,10MB光纖已接入網際網路,加上後期投入的電腦和投影儀,為我校開展課題研究提供了物質條件。

  4、擬定了預期的課題研究成果。

  (1)《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課題研究報告。

  (2)《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論文資料彙編。

  (3)、成功的課例展示、經驗推廣。(含活動安排計劃、活動通知、教學設計、教學課件、說課稿、評課記錄、活動總結)。

  (4)、學校網站“課題實驗”專欄資訊資源、教師部落格資訊資源。

  (5)、建立教育教學數字化資訊資源庫(如課件、學件、錄影帶等)。

  (二)課題研究的實施階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20xx年4月在我校舉行了隆重的《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課題的開題儀式,標誌著我校課題的研究工作進入了正式實施階段。本階段開展的具體工作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理論引領,培養教研型的教師。

  作為一項專題研究,課題組的各個教師包括課題領導小組的所有成員,不僅需要真實的研究實踐,更需要科學有效的理論知識來支援課題研究實踐。我們重視骨幹教師的培養,注重校本培訓、加強校際交流,讓教師在成就學生的同時也成就自己。為此,我們採用了“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我校課題領導小組相繼邀請了各類專家來校進行理論培訓,並定期組織了專題課例研究。其中安徽省電教館教研室主任黃學敏、明光市教育局電教館牛江館長、合肥市少兒藝術學校張玉玲校長、劉大平副校長、萬任、合肥市和平小學東校陳彪校長、銅陵師範附小張騁主任等專家多次親臨我校進行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課題研究的理論培訓。他們從教育技術課題研究的方向、農村小學遠端教育資源在學校教學管理中的作用、教師如何在資訊科技條件下有效實施教學、如何規範課題研究等方面給全校教師、課題組教師做了報告,並對我校課題的研究工作進行了分析。專家的培訓指導,使得全校教師特別是課題組成員,形成了各自課題研究的基本框架和理論認識,為課題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學校課題組還多次選派教師先後到南京、銅陵、馬鞍山、合肥、黃山、舒城、霍山、天長、全椒、來安、滁州等學校參觀學習、聽課培訓,回來後及時指導學校的課題研究工作。

  近三年,“請進來”獻課,使學校老師的受益面達到了20xx人次,“走出去”學習考察人數達100多人次。

  2、營造氛圍,調動教師研究激情。

  課題領導小組從研究的開始,就極力營造和諧的研討氛圍,積極開展課題研討工作。學校召開課題組教師會議,闡明課題研究是當前學校校本教研一個很重要的平臺。指出作為處在資訊化社會環境中的教師,能夠參與課題研究是教師的基本素質之一,是教師的工作方式之一,也是教師的學習方式之一,參與課題研究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我校同時藉助農村小學遠端教育資源模式二的空中課堂的錄影課,引導教師的教研興趣。首先讓教師觀看,然後讓他們談自己的感受,同時讓他們感受到農村小學遠端教育資源對於教學具有良好的輔助作用。透過觀摩、反思,引起教師的思想震動,以達到教師想去教研的目的,教研氛圍的形成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研究激情。

  3、開展研討,讓校本教研成為主陣地。

  課題組教師作為學校教學的直接施教者,自身必須要有精湛的業務素養。為了最佳化教師的遠端教育資源的運用素養,我們以課題研討課為依託,藉助學校校本教研作為研討的平臺,積極進行“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教學方法”的探索。

  我校課題研討課已經形成一個比較規範有效的流程:課題組釋出通知→授課教師提前備課→教學設計和說課稿釋出到個人部落格→網路評議教學設計→課堂教學→集中評議研討→平行班二次授課→網路評課→反思總結。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課例研討課的正常開展,一方面促進了課題研究的教師主動參與研究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促進了學校教師使用遠端教育資源的教學氛圍的形成。

  教師主動結合學科課程的特點,主動挖掘農村小學遠端教育資源,形成了常規教學和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資源教學的有機整合。從20xx年9月全面啟動課題研究以來,學校相繼舉行了多次有效在課堂教學中整合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資源的培訓、研討會議,教會教師走向自我規範、自我管理。從課題實施以來,我們共舉辦了近100次課例研討課,同時19人次參加了上級主管部門舉行的公開教學評比活動,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4、做好課題中期評估工作。

  學校課題組根據研究出的教學方法和過程性資料完成了中期評估階段性工作報告和階段性研究報告,參加了省電教館委託滁州市電教館於20xx年4月在天長市實驗學校對我校課題《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的中期評估。課題專家組對我校課題實驗、教育部落格、網路評課、收集資料和階段研究成果等給予了高度評價,一致透過我校課題中期評估驗收。

  (三)課題研究總結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

  在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教學方法應用的實踐中,我校課題組收集了大量的過程性資料。課題小組及時彙總,以紙質、電子兩種形式進行了整理,相繼形成了課題研究資料彙編、課題論文資料彙編、軟體資料彙編等。教師實驗課例的文字資料和論文文字資料,除了形成了很豐富的資料,更重要的是在這些資料的背後,教師和學生參與了活動的過程中,使他們獲得了更多的實踐經驗。

  我校還一方面將階段研究成果透過參加比賽的方式進行檢驗,目的在於推廣課題研究的成果。比如我們積極參加歷屆“安徽省六項電教學術作品評選”的活動,並取得優異的成績。我們以此驗證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廣泛性及實效性,為我校農課題研究後期總結的形成以及研究目標的落實提供科學、詳實的依據。

  經過近四年的研究實踐,我們總結了一些適合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教學環境下的教學方法:

  (1)、光碟示範引導法:

  以教學光碟中的教師和學生為榜樣,引導我們的學生進行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2)、媒體資源創境法:

  媒體資源創境法的核心利用現代遠端教育技術創設學習情境,營造特定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標,在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活動中突破難點,落實重點,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圖文並茂釋義法:

  利用網路技術,圖文結合,對課文中的重、難點字、詞、句進行釋義。創設模擬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場景和氛圍,激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拉近時空距離,化難為易,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材內容,激發起學習興趣和求知慾。

  這些理論成果,對於改變陳舊的教育理念和落後的教學方法、發揮遠端教育資源的優勢、提高教師資訊科技應用水平和駕馭教育技術的能力,具有廣泛的理論指導意義和實踐應用價值。

  探索出農村遠端教育教學方法的同時,我校課題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實踐性的成果。

  (1)、促進教師業務能力的提高。

  《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教學方法》的課題研究鍛鍊了教師隊伍,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促進了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全面提升,讓我們的教師在熟練使用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資源、創造性的使用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資源以及熟練使用多媒體設施方面有了巨大的進步。

  教師教科研能力等綜合素質也在得到快速的提升。課題實施以來,我校教師在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的優質課評比、教學設計、教學論文、教育敘事、教學案例、課件製作、教師部落格、教師基本功等方面獲得明光市級以上獎勵達到226人次。

  (2)、促進了學校的全面發展。

  近四年的課題研究,改變了我校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工作的面貌,提高了遠端教育資源的利用,有力地推動遠端教育資源軟、硬體的建設和應用,形成了學校在遠端教育資源應用方面的新局面。我校的課題研究也無形中提升了學校的良好形象和聲譽。因為我校教師在現代遠端教育資源應用的效果好,教師在遠端教育應用方面的能力提升快,帶動面廣,明光市教育局史無前例地對我校的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工作給予通報表彰。

  我們的課題研究工作也向村校和周邊兄弟學校輻射,我們將收集整理的教育教學軟體、課程資源光碟,教學錄影與案例分析以及我校教師自己製作的多媒體課件、教具、下載的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資源、編寫的教研論文集等無償提供或者借閱給薄弱學校使用,或者上傳到學校網站,供大家下載,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共享。

  近年來,特別是滁州市小學教育工作會議和明光市中小學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工作現場會在我校召開後,我校共接待了來自省內外30多所學校500多人次的參觀交流、訪問調研。透過這些活動,學校之間互相學習,互找差距,實現了課題研究方面資訊的共享,促進了學校教育的均衡發展。

  (3)、學生擴大了知識面。

  在利用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資源授課的過程中學生們親身感受,獲得了新知,促使他們基礎牢固、思維活躍、知識面寬闊、個性發展充分、學習後勁充足。

  我校學生在課題實施以來,在“電腦製作”、“電腦繪畫”、“電子報刊”、“各類徵文”、“知識大賽”、“書法繪畫”、“校園集體舞”、“演講比賽”等方面的比賽中,獲得明光市級以上獎勵達到216人次。

  三、課題研究的變更情況。

  在課題研究的實施階段,由於人員的調動、變更,同時也是為了提升課題研究的廣度,達到有效輻射的目的,我們上報省電教館批准,充實了我們中心校、分部的部分骨幹教師作為課題組的成員。補充名單如下:

  徐方虎、李 松、李 傑、司貴芳、從國豔、張永風、江青堯、王永平、嚴保衛

  四、課題研究給我們帶來的收穫。

  (一) 我校課題實施以來,學校收穫殊榮(詳見成果附件)。

  中國特色教育理念與實踐專案學校

  安徽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安徽省電化教育先進單位

  滁州市示範小學

  滁州市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

  滁州市綠色學校

  明光市先進學校

  明光市文明單位

  (二)我校課題研究以來,教師碩果累累(詳見成果附件)。

  (三)我校課題研究以來,學生素養提升(詳見成果附件)。

  (四)其他相關成果

  學校課題研究過程性材料和軟體材料、網站課題實驗材料等

  五、 提交驗收的課題資料。

  “二表六彙編”

  “二表”

  1、《安徽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課題結題資訊報表》

  2、《安徽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實驗課題成果鑑定書》)

  “六彙編”

  1、《課題研究主要檔案彙編》。

  2、《優秀教學設計與案例彙編》。

  3、《優秀教學論文與教育敘事彙編》。

  4、《課題實驗軟體資料彙編》。

  5、《學校、教師、學生獲獎彙編》。

  6、《課題研究大事記彙編》)。

  六、對課題研究的思考和打算。

  總的來說,我校課題組是認真按照課題研究實施方案的要求和安排,遵循教育研究的基本規律開展的,按計劃完成了既定目標。應該說,經過四年的努力,《農村小學現代遠端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的課題研究工作取得了預期的成效。下一步,我們將在教學中全面實踐我們的研究成果,進一步豐富完善她。

  (20xx年11月初稿,20xx年12月修改稿,20xx年1月修改定稿。)

  參考文獻:

  ⑴《安徽省電化教育館“十一五”教育資訊化理念與實踐現代教育技術課題研究資料彙編》

  ⑵何學忠《讓我們與課題研究一起成長》講座。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篇13

  一、指導思想

  以《新的課程標準》為指導,認真研究課標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論,探索實施與新課程相應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貫徹執行崇尚創新的工作精神及積極開展教研活動的要求,加強教學研究如教學管理。在“教書匠”、 “經驗型”向 “學者型”、 “科研型”轉化過程中,邁出了堅實有力的第一步。

  二、主要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理論水平。

  我們認真組織課題組教師學習相關的教育科研理論知識和課程理論知識,做好教師業務學習的改革工作。本學期,我校圍繞新課程實施中的一些具體課題,如課堂教學策略、學科專題研究等。邀請市教研室、教科室的專家來校作教科研知識講座,並邀請了首席教師徐瑞芳校長來我校就教師專業化發展做了專題講座。透過學習、培訓、研究、交流等多種途徑,努力建立一支師德高、善創新的教科研教師隊伍。

  2、課題研究與各類公開課整合。

  為推進教學研究與新課程改革,學校開展了各類公開課活動:研究課、優質課、示範課、彙報課等。各課題組成員能將自己承擔的公開課與各自研究的課題結合起來,在公開課中落實課題研究的措施,體現課題研究的特色,充分發揮課堂作為課題研究的主陣地的作用。

  教研組長及為教科室組長。在期初制定教研組活動計劃時,明確了本教研組研究課題,根據本組成員所承擔的研究課題情況,圍繞學校的課題,落實研究方向。在公開課研討、備課組活動等教研活動中,課題研究被作為一個重要的內容進行,主要分析研究措施的落實,實施的效果、經驗與存在的問題等內容。

  本學期,我校遵循“問題即課題”的原則,各教研組根據學科特點,在學期初定出自己的教研專題,數學組的“問題解決意識”、低年級語文組的“寫字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高年級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讀中感悟的能力”、英語組的“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性研究”、自然學科的“實驗課中實驗觀察的指導”,還有其它學科也分別根據實際教學制定出了教研專題。各教研組每週一次教研,教研活動內容要圍繞自己的專題進行活動,學期末撰寫專題論文,根據論文的質量,學校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對教師進行獎勵。

  3、全體教師撰寫反思、隨筆,形成濃厚的氛圍。

  全體教師撰寫教學後記和反思,學校每月由教研組長進行月查,期中和期末由教導處進行檢查。透過寫教學反思和後記,不僅提高了教師的理論水平,而且在總結和反思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行為更加規範,教學更具有實效性和針對性,提高了教學的質量。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興校之本。針對學校開展教科研工作的實際情況,我們從學習理論入手,要求教師每學期寫好一篇自己的專題論文,要求中青年教師人人寫心得體會。全校共收到了70多篇教師的校內的教學論文及十多篇獲省、市級一、二、三等獎的論文。其中湯群教師的教育敘事《和孩子聊會閒話》在《膠州教育》雜誌第五期刊出。提高教師素質的又一個重要途徑是課題研究。沒有課題,就無所謂教育科研,更談不上“科研興校”。在學好理論的同時,我們積極支援、鼓勵和組織廣大教師參與課題研究,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勇於開拓,不斷創新,超越自我。我們要求教師人人參與課題研究,因為教育活動雖有規律,但這些規律在不同條件下的運用會有很大不同;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育經驗的借鑑也得透過自身的實踐和研究加以改造消化,使之成為自己的經驗,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只有參與教育科研,才能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我們以課題為抓手,將骨幹教師團結在一起,共同學習,共同研究,共同提高,這樣可以聚合一批人,帶動一批人,培養一批人,推出一批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