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氣調查報告
沼氣調查報告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報告中提到的所有資訊應該是準確無誤的。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沼氣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農村沼氣推廣建設進展情況
從調研情況來看,全縣農村沼氣推廣建設工作得到了縣、鄉各級的高度重視,呈現全面鋪開、點面整體推進的態勢,正處於攻堅階段。雖然目前工作推進力度非常大,措施紮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任務要求差距較大,全面完成任務尚有不少困難和問題。
二、工作推進的幾個特點
全縣上下在推動沼氣建設中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領導重視。從縣委、縣政府到各鄉鎮和職能部門,各級領導幹部都高度重視沼氣推廣建設工作,並將其作為行政一把手工程來抓。
2、措施紮實。縣政府決定拿出150萬元專款用於沼氣建設補貼。各鄉鎮和村也都克服困難,多方籌措資金,出臺了程度不同的補貼和激勵扶助措施,千方百計推動此項工作。
3、強化責任。縣政府與各鄉鎮簽訂了責任狀。各鄉鎮把沼氣建設工作與鄉、村兩級幹部的考核掛鉤,強化責任,嚴格獎懲,形成了層層有壓力,人人有責任,上下抓落實的良好氛圍。
4、善於創新。在按照有關要求推廣單戶建池的同時,我縣結合實際創新出了聯戶建池的新模式,有效降低了沼氣建設成本,擴大了沼氣使用覆蓋面。
三、存在的問題
農村沼氣推廣專案在實施過程中,縣、鄉、村三級所付出的努力、做出的工作、取得的成效是應當肯定的,但其推進的艱難和麵臨的困難及存在的問題也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糞荒的出現給我們的沼氣推廣工作帶來了先天不足。沒有穩定的糞源,不僅嚴重製約沼氣的推廣進度,而且會影響到已建成沼氣的.持續執行。如果沼氣必須靠買糞來維持,那麼沼氣建的越多,糞價就會越高,沼氣執行的成本就會越高。如果不能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此專案難免再蹈八十年代初推廣夭折的覆轍。同時,按照沼氣執行勤添料、勤出料和新鮮糞的技術要求,買糞既不經濟也不符合技術要求。因此說,買糞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糞源短缺的問題。一池三改是建設沼氣工程完整的工藝體系,其中改廁與改圈解決的就是糞源問題,而我縣已建成和在建沼氣使用者中,同步完成或在建改廁與改圈的只佔總數的不到4%。糞源短缺已經成為制約沼氣推廣的瓶頸。
2、技術力量薄弱。調查發現,全縣已建成裝料的沼氣池能正常使用的比例很低。社城鎮頂村在去年就開始沼氣試點,群眾積極性也比較高,建成22戶,但是使用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去冬今春以來,能正常產氣使用的僅僅只有20%左右。鎮村兩級多次邀請技術員察看指導,也找不到不產氣的原因,拿不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群眾的積極性。在鎮村兩級的努力下,該村今年只新發展了6戶,僅佔去年發展數的1/4強。蘭峪鄉屯村已建成15個15立方米的沼氣池,先裝料1池,但至今不能點火,技術人員也搞不清是什麼原因,餘下的14池就一直空著,不敢裝糞,在等待觀望。
技術力量薄弱已經成為制約沼氣發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儘管沼氣是一項成熟技術,但沼氣工藝流程長、影響因素多,單單靠培訓幾次農民很難從根本上解決面臨的技術問題,需要有較高技術水平的專業技術人才和必需的技術裝備作為支撐。只有技術指導和服務的水平提高了,農民群眾的沼氣點著了、燒旺了,沼氣建設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功。而我縣目前的沼氣技術力量僅僅是領取了省級沼氣技工合格證的107名沼氣池施工人員。縣農業局雖然也組織了服務隊伍,並深入一線跟蹤服務,千辛萬苦,但他們與農村持證上崗的技工屬於同批次同課時培訓,僅僅是文化程度比他們高而已,理性認識多於感性認識,甚至在建池操作技能上還不如農民技工,給農民提供有效的技術服務心有餘而力不足,技術水平的提高成熟尚需要一個階段與過程。沼氣使用、管理和維護全能技術人才嚴重缺乏,不能為農民群眾正確使用沼氣提供及時、有效的技術指導與支援。比如,雲竹鎮趙莊村的兩個沼氣使用者,一樣的糞料,同一天裝糞,一戶正常點火,一戶則是啞火,搞不清是何原因,增加了群眾對沼氣技術的迷惘和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