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報告6篇

中國環境報告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報告中提到的所有資訊應該是準確無誤的。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環境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環境報告1

  摘要:環境倫理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是指導現代環境文化管理的重要理論。隨著環境問題得到廣泛關注,環境對於經濟發展和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異常重要,要建立以環境倫理思想和環境管理為理念的環境文化管理模式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而如何運用這樣的模式,加強環境管理的普及程度,挖掘我國傳統文化,提高人們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意識,促進我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基於中國傳統文化視角下,就環境文化管理模式的構建和實施提出具體策略。

  一、前言

  伴隨著人們環境意識越來越強,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社會生活的正常運轉,使得環境問題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而環境問題的產生多事因人類的自然觀和系統觀造成,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環境問題,就應從人類的觀念和行為上出發。基於中國傳統文化理論思想出發,尋求中國文化傳統理論中的一些理論思想,構建起環境文化管理模式,以促進當前人們的生活、消費和發展方式,從而改善環境問題。下文就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理論思想展開分析,就如何構建環境文化管理模式展開具體的研究。

  二、中國傳統文化對環境倫理思想的作用

  1、“仁愛”凸顯的環境管理基本關係

  就中國傳統來看,“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思想體現了一個人的一生應做到首先孝順父母,然後將這種仁愛擴大到愛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博愛,擴大到愛社會、愛國家以及愛護自然環境和天地萬物。而我國傳統學說,儒家學說也說到,要以“仁”找作為個人道德最基本、最普遍的原則,而應將其適用於人類社會的倫理道德觀念,並推廣到人與自然的關係上,充分發揮仁愛精神和情感,關注到自然萬物中。要實現仁愛人民、愛護環境、保護自然。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這種思想對於環境文化管理存在一定的關係。一方面,要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另一方面還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

  例如,當前全球最關注的問題就是全球變暖問題,全球變暖不僅會導致全球豈會變暖,海平面上升,使得很多太平洋島國和沿海地區沉沒,嚴重的可能會危機到相關地區的人類生存和發展。而人都有仁慈之心,看到人類同胞正在受到侵害和苦難,都會有一定的仁愛之心,主動從自己的生活中改善生活作風、行為以及方式,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積極參與植樹造林、提倡綠色文明出行等一系列的減緩全球變暖措施。這種仁愛的思想不僅有利於社會發展、家庭幸福、更有利於全球環境,為子孫萬代的利益考慮。

  2、“天人合一”體現的整體性思維

  事實上,就人和自然環境的關係來看,中國傳統文化視角對於人和自然的想法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認為天與地、人和自然屬於一個整體。在《莊子·齊物論》中又“天地與我並生,萬物之本也”等理論思想;在《朱熹·朱子語類》中也有“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之,地養之”等語錄。中國傳統文化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實質就是人類社會系統、經濟技術系統以及自然系統的一個整體系統,是將其作為一種整體而言的。如果只顧及到經濟技術的發展,而未得到自然環境無止境的資源消耗,勢必會引起最終嚴重深刻的生存危機。

  例如,地球的淡水資源以及石油資源已經逐漸呈現匱乏的情況,很多地區的石油和淡水資源甚至呈現出枯竭的情況,這不僅影響到了當前部分地區人們的生存和發展,更嚴重危害到了我們的子孫後代。不僅如此,惡劣的環境和枯竭的資源還正在朝著越發嚴重的情況發展,這也嚴重影響到了人類的共同繁榮發展,更危機到了經濟技術的持續發展。

  3、“求同尚儉”突出的社會性思維

  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和諧關係,在《孟子·公孫丑下》一文中孟子就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理論,他認為人應“性善論”的思想生活,認為只有將人的先天本性普及到每一個人身上,建立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諧社會構建。人在社會上生活必須要關注到衣食住行等方面,但透過這些基本需求要建立起一個系統化的物質供給系統,以把保障社會制度等。實施上,要實現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和諧,社會的財富要累積到一定的程度,透過不斷的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和系統化的物質供給系統,並逐步擴大到全社會。

  由此可見,基於中國傳統文化視角,提倡“求同尚儉”的理論思想,以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充分發揮團結合作的力量以促進進一步長足發展。合理的利用資源和自然能源,促進環境文化管理模式的構建,並充分發揮社會基礎與物質基礎,最終實現人類社會色和諧發展。

  4、道德人格思想體現的永續發展

  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的是人類社會自身的主體意識與修養,提倡人應努力達成自己的人生目標與事業理想,積極努力的參與到保護地球和生態環境的活動和責任擔當中去。同時,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的是人的精神需求重要性,強調“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也就是說生命與道義不能兼得,捨生取義也變成了自覺的選擇。而傳統文化更強調求新求變,不僅要最求財富和資源的佔有,更追求人生的只會和精神所得,最後更要以精神財富等方式流傳後世。也就是說,一個人應追求良好的道德與修養,以匯聚成強大的道德約束力量並影響人類文明。

  而建立這種合理化的社會文明氛圍,有助於促進人們合理的消費觀念養成,更能促進人們珍視資源,合理運用資源,以改善逐漸嚴重的環境問題。從根源上抑制環境問題產生,構建平穩的環境文化管理模式,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人類的綜合發展。

  三、基於中國傳統文化視角下的環境文化管理模式實施策略

  1、環境文化管理模式定義

  所謂環境文化管理就是基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環境倫理思想與現代環境管理基本理念的基礎上,透過建立緊急技術體系,促進人類自身行為的調整,以減少環境汙染,重視保護自然資源,進而促進人類社會以及自然環境、經濟技術的和諧穩定發展。事實上,人類社會應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出“仁愛”“天人合一”“求同尚儉”的傳統思想理論,利用已有的環境管理理念,逐步完善環境文化管理模式。

  2、闡釋環境文化管理模式

  由上文可知,中國傳統文化的“仁愛”思想觀念,明確了人類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愛,也實現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生,既體現了自然對人類的包容,又體現了人類對自然的保護。而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中“天人合一”的理論思想更凸顯出了地球是一個生態系統整體,是人類保護生態環境的總原則。這就需要我們將三大系統看成是一種互相聯絡、互相影響並互相制約的有機整體,我們必須在經濟開發、生產生活的過程中,以整體性出發,做好環境問題的預防,實施全過程的控制,以實現對地球生態環境的保護。同樣,中國傳統文化中“求同尚儉”的理論思想指出,人類的行為改變是保護地球,實現可持續改變的基本路徑和措施,而“崇尚道德”則支出,人類的行為改變更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

  事實上,這樣的環境倫理思想與管理是有一定聯絡的,透過以制度為方針、發展理念等形式展現出來行為,透過創新科技與實施控制再作用於經濟技術熊,並利用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人類生活習慣作用於生態系統,構建完善的環境文化管理模式。

  3、構建環境文化管理模式基礎氛圍

  在實際的環境文化管理工作中,要實現高效的環境文化管理,我們應加強對其的宣傳力度,爭取將環境保護工作擴大到整個社會、人類共同擔當的責任中來。就當前我國環境管理工作的情況來講,儘管已經有很多優秀的理論與實踐,但就大多數的理論和實踐來講,大多都缺乏深入社會的分析,沒能影響到個人的生產消費和生活,因此,根本起不到預防環境問題和環境保護的重視效果。因此,對於未來的環境文化管理工作,要構建完善的環境文化管理模式,一方面應加強環境管理的有限性,以保證現有的社會工作效果的穩步提升。另一方面,透過加強環境管理的理論觀念普及和推廣,從根本上縮小環境問題的覆蓋面以及負面影響。與此同時,應充分挖掘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理論思想,並將其應用到環境文化管理模式的構建中,以突出環境保護意識與節約資源能源意識,從根本上緩解問題。

  4、環境文化管理模式的教育調控措施

  就中國傳統文化視角下,思想道德培養的重視程度非常高。透過加強國家政體對社會觀念的影響,在追求經濟化的同時還要注重市場的理性化約束,既要保證刺激發展,又不能過於放鬆思想建設。正如孔子在其教育理論中支出的禮樂教化,強調的是國家對於人民群眾的教育的積極影響,從而實現“仁而愛人”的廣泛現象。所以,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應助力與對社會風氣的影響、人類生活消費、道德文化的影響。透過加強文化發展,保持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堅持四項原則,在保證穩步發展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汙染,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的共同發展。

  四、總結

  總之,對於環境問題來講,要實現完善的環境文化管理模式構建,應基於中國傳統文化視角,充分運用傳統文化中多種思想理論,包括“仁愛”“天人合一”“求同尚儉”以及“崇尚道德”等理論思想,並透過各種有效的影響措施,提升環境保護的意識,促進人類意識的提高以及行為的改善,以實現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環境效應的公共發展。

中國環境報告2

  環境汙染治理行業分析報告分為8章,主要包括行業概述、行業執行環境分析、行業全球市場分析及預測、中國環境汙染治理行業供需分析及預測(包括行業銷售渠道分析、進出口分析及預測)、行業成本價格分析及預測(包括環境汙染治理行業採購渠道、盈利能力分析預測)、行業競爭分析(環境汙染治理行業市場佔有率分析、行業集中度分析、產品價格與產品定位分析、行業競爭的核心關鍵點分析以及趨勢預測等)、標杆企業分析、環境汙染治理行業發展機會及風險分析等。

  第一章 環境汙染治理行業概述

  第一節、環境汙染治理行業定義及範圍界定

  1、行業定義

  2、環境汙染治理行業分析報告範圍界定

  第二節、報告摘要及分析結果

  第二章 環境汙染治理行業執行環境分析

  環境汙染治理行業環境分析彙總(主要包括:經濟環境、政策環境、社會及人口環境、產品與技術環境)

  第一節、全球及中國經濟、貿易環境對環境汙染治理行業影響分析

  1、環境汙染治理行業國內外政策、法律、法規分析及影響

  2、社會及人口環境對環境汙染治理行業影響分析

  第二節、環境汙染治理行業技術/服務環境分析

  1、技術/服務現狀分析

  2、技術/服務發展趨勢及預測

  第三章 環境汙染治理行業全球市場分析及預測

  (主要介紹環境汙染治理全球市場供需、細分市場及領域等方面的分析及預測)

  第一節、xx-xx年環境汙染治理行業全球供需現狀分析及xx-xx年預測

  1、xx-xx年環境汙染治理行業全球供需現狀分析

  2、xx-xx年環境汙染治理行業全球供需預測

  第二節、xx年全球環境汙染治理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及趨勢預測

  第四章 中國環境汙染治理行業供需分析及預測(包括環境汙染治理行業銷售渠道、進出口分析)

  (主要涉及xx-xx年環境汙染治理行業需求分析、銷售渠道分析、環境汙染治理行業供給分析以及環境汙染治理進出口分析)

  xx-xx年中國環境汙染治理行業供需平衡分析彙總

  第一節、環境汙染治理行業需求分析

  1、xx-xx年環境汙染治理主要需求領域、潛在領域需求量及xx-xx年需求量預測(主要分析靜態需求+潛在需求+更新需求)

  2、xx-xx年環境汙染治理行業增長速度、推動因素分析及預測

  3、xx-xx年環境汙染治理需求市場及需求飽和度分析(全球環境汙染治理子行業需求分析)

  4、環境汙染治理區域市場分析及預測

  5、環境汙染治理行業銷售渠道及重點使用者(消費者)需求分析

  1)環境汙染治理行業銷售渠道模式及對比

  2)環境汙染治理行業銷售渠道建設與管理的關鍵因素分析

  3)環境汙染治理行業重點使用者(消費者)產品需求分析(環境汙染治理行業使用者/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評價及期望分析)

  第二節、環境汙染治理行業供給分析

  1、xx-xx年環境汙染治理行業產能產量分析(環境汙染治理行業子行業供給分析)

  2、xx-xx年環境汙染治理行業新建擬建專案分析

  3、環境汙染治理行業供給地域分佈情況

  第三節、環境汙染治理行業進出口分析(主要分析環境汙染治理行業進出口規模及區域市場)

  1、環境汙染治理行業出口分析

  1)xx-xx年國內環境汙染治理行業出口量及增長情況

  2)xx-xx年國內環境汙染治理行業出口市場分佈情況

  3)國內外主要出口國家、區域分佈情況

  2、環境汙染治理行業進口分析

  1)xx-xx年全球環境汙染治理行業進口量及增長情況

  2)xx-xx年全球環境汙染治理行業主要進口國分析

  3、xx-xx年進出口預測分析

  第五章 環境汙染治理行業成本價格分析及預測(包括環境汙染治理行業採購渠道分析、環境汙染治理行業盈利能力分析預測)

  (主要分析環境汙染治理行業成本構成、環境汙染治理行業採購渠道、環境汙染治理行業價格)

  第一節、成本構成及成本結構比例分析

  1、環境汙染治理行業成本構成

  2、環境汙染治理行業成本結構、比例

  第二節、環境汙染治理行業產業鏈上游行業市場分析

  第三節、物流與採購

  1、環境汙染治理行業運輸半徑

  2、環境汙染治理行業物流方式、採購模式對比及對環境汙染治理行業成本的影響

  第四節、xx-xx年環境汙染治理行業毛利率及盈利能力分析及xx-xx年預測

  第五節、xx-xx年環境汙染治理價格走勢分析及xx-xx年預測

  第六章 環境汙染治理行業競爭分析

  (環境汙染治理行業競爭分析主要包括:市場佔有率分析、行業集中度分析、產品價格與產品定位分析、行業競爭的核心關鍵點以及趨勢預測等)

  第一節、環境汙染治理行業市場佔有率及行業集中度分析

  第二節、環境汙染治理行業產品價格分佈及環境汙染治理行業主要企業/品牌產品定位

  第三節、環境汙染治理行業核心競爭點分析及趨勢

  第四節、中國環境汙染治理在全球競爭格局中所佔地位及趨勢預測

  第七章 環境汙染治理行業標杆企業分析(8-10家)

  第一節、標杆企業簡介及發展

  第二節、標杆企業優劣勢對比分析(產品及結構、區域市場、銷售渠道、r&d及技術等)

  第三節、標杆企業財務指標對比分析

  第四節、標杆企業戰略分析

  (一)、發展戰略

  1、專業化發展戰略

  1)市場滲透

  (現有客戶、競爭對手顧客、潛在顧客)

  2)市場開發

  (原有銷售區域內新的目標市場、新的銷售渠道、新的銷售地區)

  3)產品開發

  (新特色、新檔次、新的替代品)

  2、一體化發展戰略

  1)前向一體化

  2)後向一體化

  3)水平一體化

  3、多元化發展戰略

  (二)、競爭戰略

  1、成本領先戰略

  2、差異化戰略

  3、集中戰略

  第八章 環境汙染治理行業發展機會及風險分析

  第一節 環境汙染治理行業發展機會分析

  (主要包括:環境汙染治理行業增長機會、細分割槽域機會、細分領域機會、行業整合機會分析)

  第二節 環境汙染治理行業風險與挑戰分析

  (主要包括:環境汙染治理行業面臨的經濟風險、政策風險、競爭風險、產業鏈供應風險等)

中國環境報告3

  隨著工業及城市化的發展,生態安全問題越來越引人們廣泛關注,生態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防安全、政治安全和經濟安全的基礎。從全球範圍看,生態安全問題對國家安全的影響,是眾多國家關心的焦點問題之一,生態安全問題如果同人口、種族等因素相遇,就可能引發暴力衝突,它不但可能影響一個國家內部的政治穩定,還可能導致民族之間、國家之間的戰爭,從而影響到地區穩定和國防安全。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民族最多的國家,由於工業有害物質排放,資源過度開發,農業化肥及除蟲藥劑大量使用,生活廢棄物及垃圾的汙染等,使我國生態環境產生了嚴重的失衡,加上人類的經濟活動和掠奪式開發,使生態嚴重破壞,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嚴重的危害。我國生態安全問題已成為影響我國國家安全的重大問題。

  筆者認為,透過對我國生態安全現狀的分析,有助於進一步提醒國人對生態安全問題引起充分重視,積極解決我國的生態安全問題,切實保護我國的生態安全,同時積極參與國際生態安全合作,維護我國國家利益。

  一、生態安全的基本含義、構成和特點

  (一)生態安全的基本含義

  生態安全迄今為止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概念,但一般認為它包括兩層基本含義:

  一是避免由於生態環境退化和資源短缺對經濟發展的環境基礎構成威脅,從而維護一個國家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對於本國經濟持續發展的環境支撐能力;

  二是避免由於生態環境嚴重退化和資源嚴重短缺造成環境難民並引發暴力衝突,從而防範生態安全環境問題對區域穩定和國家安全構成的威脅。第二層含義則是外交、軍事範疇新概念。

  (二)生態安全的構成

  生態安全就是生態系統的安全。該系統是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及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彼此間透過物質迴圈、能量流動和物質交換而形成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生態系統的組成十分複雜,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土地、水、大氣和生物。

  生態安全主要由土地安全、水資源安全、大氣環境安全和生物物種安全等因素構成。這其中任何一個構成因素出了問題,都會影響生態安全並進而影響到國家安全。生態安全的構成示意圖如圖1所示。

  (三)生態安全的主要特點

  與影響國家安全的其他因素相比較,生態安全有其自身的特點:

  一是整體性。生態環境是自然界各種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最終達到相互平衡的系統。對區域性地區環境一個因素的破壞或不合理利用,就會影響到這一地區整個環境的穩定度和環境質量的變化。

  二是長期性。生態環境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人類一旦對生態環境施加某種影響,那麼這種影響在很長的時間內都會作用到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在當前條件下,這種影響以負面影響為主。

  三是不可逆性。人類對環境的過度利用一旦超過環境自身的承載容量,就會對環境造成破壞,而且這種破壞是不可逆的。至少在目前科學技術水平條件下,要想恢復大面積受到破壞的環境是不可能的。生態安全的主要特點如圖2所示。

  二、我國生態安全的現狀

  (一)生態安全問題嚴重

  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面對13億人口壓力,加上長期以來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發展經濟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謀求經濟數量的增加,做過許多違背自然規律的事情,造成了巨大的生態破壞,我國的生態安全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形勢。當前,我國生態安全問題在國土資源安全、水資源安全、環境資源安全和生物物種安全等4個方面的問題表現得尤為突出。

  (二)國土資源安全問題

  國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賴以生存的最基本條件。國土資源的多少和優劣是決定一個國家安全程度的重要因素,對於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來說,尤其重要。目前我國水土流失面積達356萬平方公里,佔國土總面積37.08%。20世紀50年代以來,每年因水土流失而喪失耕地267萬公頃,平均每年“流失”耕地6.7萬公頃,我國荒漠化土地面積為262萬平方公里,是全國耕地總面積的2倍多,並且還在以每年2400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充套件,相當於每年沙化一箇中等縣。

  我國森林人均佔有量是世界最低的國家之一,據測算,按目前的砍伐速度,我國可採林將在短短7年內被砍完,我國草地面積正在逐年減少,草地質量也在明顯下降,其中中度以上退化的草地已達1.3億公頃,並且還在以每年2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充套件。

  我國溼地資源佔世界溼地面積10%,但已有近40%的溼地受到中度和嚴重威脅。其他生態系統也退化嚴重,造成生態功能下降,生態平衡失調,已對國土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因此,我國國土資源安全問題非常嚴重。

  (三)水資 源安全問題

  我國水資源佔世界水資源總量的8%,但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列為世界上13個貧水國家之一。我國可利用水資源為8000~9000億立方米,現在一年的用水總量達到5600億立方米,預計到20xx年全國用水總量將達到8000億立方米,接近我國可用水資源的極限。我國有660多個城市,其中400多個城市缺水,有110多個城市經常鬧水荒,全國城市日缺水量達1600萬立方米,影響4000萬居民的正常生活。

  現有水資源浪費、汙染嚴重,河流汙染由局部發展到整體,由城市發展到鄉村,由地表發展到地下,我國主要河流普遍汙染,七大水系有1/3以上河段達不到飲用水標準。海洋汙染也相當嚴重,據1999年統計,我國近海海域,4類和劣4類海水已達46%以上,其中東海劣4類海水比例高達53%以上,因此,我國水資源安全問題已經敲響了警鐘。

  (四)環境安全問題

  我國目前向環境排放的各種廢物數量遠遠超過環境的承載能力。20xx年我國工業廢水排放量為227億噸,市政汙水排放量為220.9億噸,而廢水處理率卻很低,工業廢水處理率小於70%,市政汙水處理率在15%以下,許多廢水未經任何處理便排入江河湖海。20xx年我國二氧化硫和煙塵排放量分別達l995.1萬噸和1165.4萬噸。

  據統計1999年全國338個主要城市中,只有33.1%的城市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其餘66.9%的城市均未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其中還有137個城市低於國家空氣質量三級標準,佔統計城市的`40.5%。

  我國平均每天產生城市垃圾l.5萬噸,每年要吞噬掉25萬平方米的土地資源來處理這些垃圾。另外還有一些難解、有毒有害化學品汙染將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引發環境危害,因此,我國的環境安全問題十分嚴峻。

  (五)生物物種安全問題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物種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但目前已有4000~5000種高等植物瀕危或接近瀕危,佔我國高等植物總數的15%~20%,經過確認的我國珍稀瀕危重點動植物分別達258種和354種。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和國際貿易公約》所列的640個物種中,我國佔有156個。

  外來物種不斷侵入我國,嚴重威脅我國生物物種的安全。如20世紀80年代初隨木材貿易從美國侵入我國的紅脂大小蠹,1997年在山西省大面積爆發,使大片油松在數月間毀滅。目前該物種已經蔓延到河北、河南兩省,嚴重危及其他野生動植物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另外還有美國白蛾、大米草、麝鼠、豚草、紫莖澤蘭、空心蓮子草等外來物種,已嚴重影響到我國許多地區,對本地區生物多樣性造成了巨大威脅,到了難以控制的局面。因此,我國生物物種安全問題嚴重。

  (六)生態環境安全有加速惡化的趨勢

  從整體上來看,我國生態環境安全有加速惡化的趨勢。例如:

  近年來人人皆知的沙塵暴,20世紀50年代較大的暴發有5次,60年代較大的暴發有8次,70年代為13次,80年代為14次,90年代則多達23次;

  海洋赤潮暴發,60年代以前十分罕見,從70年代開始赤潮平均每兩年發生1次,80年代赤潮增加到每年平均發生4次,到90年代,有的年份,赤潮竟達到30多次;

  土地沙化也在加速,50~7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沙化土地1560平方公里,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沙化土地2100平方公里,進入90年代後,則平均每年沙化土地2400平方公里。

  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種種表現,從一個方面說明我國生態環境安全正在加速惡化。

  三、我國生態安全惡化造成的嚴重後果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生態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生態環境破壞加劇,生態環境安全日益惡化,因而對國民經濟建設和發展造成嚴重的後果。根據國家環保總局有關研究結果表明:

  1986年因生態環境破壞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831.4億元,而1994年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則共計人民幣4201.6億元,接近同年全國gdp的10%;

  1998年長江特大洪水,究其原因也是由於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生態安全日益惡化造成的,這次洪水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人民幣2642億元。

  上述損失只是生態環境破壞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和部分間接經濟損失,沒有包括基因、物種消失等許多無法計算的潛在經濟損失,而潛在損失遠大於直接經濟損失,該經濟損失通常為直接經濟損失的2~3倍,甚至上10倍。

  在一些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生態安全非常惡化的地區,生態難民已經出現,如內蒙古阿拉善盟由於居延海乾涸,迫使2.5萬牧民背井離鄉,青海、甘肅、寧夏、海南等省區也相繼發生了因生態安全嚴重惡化,人口被迫遷移的事件。

  四、我國生態安全保護對策

  一、進行全民生態安全意識教育,從人抓起

  當前我國生態安全問題非常嚴重,更主要的原因是廣大公民缺乏基本的生態安全意識。因此,應當始終貫穿“以人為本”,從人抓起,積極行動起來,全民動員,人人動手的思想,透過各種渠道,在全體公民中間進行生態安全意識教育,特別是對青少年的教育,學校應當從小學開始開設生態安全課程教育。

  各級政府部門領導和公務員應當在思想深處形成一切以生態安全為主的意識,做好維護生態安全的表率。只有重視全民生態安全意識教育,始終貫穿“以人為本”,從人抓起,才能在全社會形成人人懂得生態安全,個個維護生態安全的良好氛圍。

  二、加強生態安全立法和執法工作

  為了有效解決我國生態安全方面的問題,保護我國生態安全,國家有關部門應當加快制訂和完善我國生態安全保護的法律、法規,同時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對於各類破壞生態安全的違法案件堅決予以查處,決不姑息。

  對於積極保護生態安全的優秀事蹟,應當在全社會大力宣傳,並給予重獎。另外,必須認真學習和積極借鑑國有關外生態安全保護方面的先進管理經驗,提高我國生態保護的能力和水平。

  三、堅持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道路

  經濟發展不僅要看經濟指標,還要看生態環境指標。要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生態安全存在的嚴重問題,必須堅持走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的道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堅決放棄過去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發展模式,透過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汙染。對於新建專案,必須優先考慮生態環境保護,對於達不到環保要求的,絕不允許上馬。

  生態環境指標應當作考核領導業績的重要內容,對於那些“汙染型”領導,要堅決予以免職。

  四、建立國家生態安全監測預警系統

  國家應該像重視國防安全一樣重視生態安全,建立相應的生態安全系統監測預警和快速反應系統,對於一些嚴重的自然災害和人為的生態環境破壞事件,能夠有效地作出預警和快速反應,以減少國家生態安全的破壞,保護我國的生態安全。

  五、遵循自然規律,採取有效措施保護生態安全

  目前,我國生態安全之所以出現如此嚴重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過去違背自然規律,不按自然規律辦事,過分誇大人的主觀能動性所造成的。為了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生態安全存在的問題,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嚴格按照自然規律辦事,並採取有效措施。必須切實落實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還湖、藍天碧水等工程專案的實施,積極建立自然保護區和國家級生態重點保護區,對重點動植物和重點生態功能區進行有效保護。同時應充分利用生態環境的自然修復功能,對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有效修復。

  六、減少農業毒害和汙染,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是減少生態環境汙染和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發展生態農業必須合理調整農藥、化肥、除草劑等產品結構,堅決淘汰那些高毒、高殘留的農藥,淘汰那些影響生態環境安全的化肥、除草劑產品,開發低毒低害及無毒無害的農藥、化肥、除草劑產品,同是嚴格控制含磷洗滌劑的使用。因此,只有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才能有效保護我國的生態環境安全。

  七、慎重對待生態技術推廣和外來物種的引進

  為了有效保護我國的生態安全,特別是生物物種的安全,對於生物技術的推廣和外來物種的引進,一定要十分慎重,不能盲目隨意和不顧整體利益。特別是對於轉基因的研究應當採取“急研究、緩推廣”的對策。只有慎重對待生物技術的推廣和外來物種的引進,才能減少外來物種及新物種對本地牲物種的威脅,有效保護本地生物物種的安全。

  八、完善產權制度和實施生態補償制度

  我國許多生態安全方面的問題,從根本上說皆起因於對自然資源的產權不明晰及生態補償制度的未實施。

  必須改變目前資源所有權“虛擬”、產權不明晰的狀況,進一步完善所有權制度,嚴格界定所有權、經營權和開發使用權,將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

  同時有效實施生態補償制度,徵收資源和生態補償費。

  兩種制度的完善,一方面可以促使使用者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另一方面可以為生態環境的保護提供必要的資金。只有透過完善產權制度和實施補償制度,才能有效保護我國的生態安全。

  五、結論

  1、生態安全主要由土地安全、水資源安全、大氣環境安全和生物物種安全等因素構成。生態安全具有整體性、長期性和不可逆性3個主要特點。生態安全任何一個構成因素出現問題,都會影響生態安全,進而影響到國家安全。

  2、生態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防安全、政治安全和經濟安全的基礎。目前,我國生態安全問題比較嚴重,已成為影響我國國家安全的重大問題。透過對我國生態安全的現狀分析,有助於提醒人們對我國生態安全問題引起高度重視,想方設法積極解決存在的問題,有效保護我國的生態安全。

  3、針對我國危機四伏的生態安全問題進行有益探討,為了有效解決我國生態安全存的難題,提出了一些具體的保護對策和措施,以期對保護我國生態安全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全社會努力營造一種“人人懂得生態安全、個個維護生態安全”的良好氛圍,達到真正有效保護我國生態安全的目的。

中國環境報告4

  我今天早上起來看天氣預報,啊?怎麼又是空氣中度汙染?前天是,昨天是,今天還是。天天都讓人提心吊膽的,真可怕,難道人類想遷移到月球上嗎?

  調查原因:

  天總是灰濛濛的,還總是有霧霾,城市周邊的工廠不斷地排出汙水,小河裡魚都翻起白肚皮,漂起來。樹葉上也全是灰,我為了查出個究竟來,就翻閱了幾份爸爸的報紙,原來中國好多人一時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亂砍亂伐,不顧全大局,把鬱鬱蔥蔥的樹木全部砍掉,山都變得光禿禿的。而且汽車排除尾氣,人們出門不得不戴上口罩,所以為了提醒大家愛護環境,我要做一個環境汙染的調查報告。

  調查過程:

  我走訪了城市周邊很多工廠發現,工廠都在亂排廢氣,臭氣熏天的,哇塞!這郊區真是重度汙染啊!我又查閱家裡的報紙,原來霧霾是最可怕的,它瀰漫在空氣中,裡面有毒微小顆粒會導致人類嚴重生玻科學家表示:如果吸入霧霾中的細菌可引發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甚至會更嚴重的病,這多麼讓人觸目驚心啊!真是可怕極了!還有那些破壞環境砍伐樹木的人,多麼可恨。你不知道樹木可以吸收空氣有害物質,保護環境嗎?如果沒有綠色植物,世界將會變成沙漠的。

  調查結果:

  現在的地球已經傷痕累累了,災難在頻頻發生。啊!人類,這就是你們乾的好事,求你們不要再傷害地球媽媽了!

  環境擁有一把槍,自然災害不知殺死了多少人,只要我們不愛護環境,它也會給我們嚴重地報復的,這都是人類自找的。所以,我呼籲我們不要再做汙染環境的壞事,不讓地球媽媽再受傷了,保護環境吧!讓我們的地球變得更綠,更美吧!

中國環境報告5

  今天,由中國信產部智慧財產權中心和中國軟體行業協會共同完成的《中國軟體產業發展環境調查報告》在京釋出。調查顯示,受訪軟體企業中,遭遇軟體盜版問題的佔三成七,逾七成企業認為有關部門對盜版打擊和懲罰力度不夠。

  本次調查共訪問了中國內地十九個省市的二百餘家軟體企業、一千名個人使用者和二百七十家單位使用者。調查報告認為,長期以來,軟體盜版一直是影響軟體產業發展的嚴重問題。

  在被調查的企業當中,百分之三十七的企業深受盜版困擾,其餘百分之六十三的企業在軟體盜版方面反映較少。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對盜版問題表現更多的是無奈,有近六成的企業未對盜版採取行動。

  無論是單位使用者抑或個人使用者使用盜版軟體的情況都較為嚴重。逾六成五的單位使用者在調查中不否認使用了盜版軟體,而在個人使用者中,更有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人涉及使用盜版軟體。從調查結果來看,價格原因是購買盜版軟體的首要原因。

  另一項關於盜版軟體不易根除的原因調查顯示,逾七成的企業認為是對盜版的打擊和懲罰力度不夠,排在其次的是法制環境和軟體價格因素。

  目前,資訊產業已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軟體產業規模正穩步擴大,去年全年中國實現軟體與系統整合收入一千六百三十三億元人民幣,完成出口二十億美元,軟體企業認定達八千餘家。

中國環境報告6

  思想,一般也稱“觀念”,其活動的結果,屬於認識。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一切根據和符合於客觀事實的思想是正確的思想,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中國社會思想環境調查報告,一起來看一下吧。

  調查地點:河口縣南溪中學。

  調查目的:

  1、瞭解南溪中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具體表現。

  2、影響南溪中學生不良思想道德品質形成因素。

  調查內容:我於20xx年5月1日—20xx年6月20日對南溪中學的學生進行了思想道德品質的調查。發現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存在著一些差異性並瞭解到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存在差異性的原因。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瞭解南溪中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表現情況。

  2、具體分析影響南溪中學生不良思想道德品質形成因素。

  (二)調查方法

  1、座談會及個案調查。整個調查共召開兩次教師座談會,兩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2、家訪,實地調查。整個調查共走訪了20個家庭。透過訪問家長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情況,為分析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形成提供了理性依據。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教師、學生座談以及對家長走訪,其他人員的言談。結果顯示,南溪中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有明顯的時代特徵,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有少部分學生存在著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學校長時間的思想道德品質教肓對有些孩子沒有起到好的教肓,這是為什麼?調查發現,孩子思想道德品質的教肓,不僅僅是學校的教肓、社會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家庭的教肓和影響。

  (一)南溪中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表現情況。

  1、教肓價值觀。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初中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肓價值觀。7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8﹪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中專、高中和大學,12﹪的初中學生沒有考慮。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5﹪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0﹪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15﹪的學生害怕學習。

  3、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90﹪的學生熱愛學習,熱愛班集體,積極參加學校舉行的各項活動,尊敬師長團結友同學,同時還具有團結合作、拾金不昧、助人為樂、強烈愛國主義等精神。

  4、不良的思想道德品質。 調查結果表明,有10﹪的厭學初中生,在校表現為我行我素,老師苦口婆心的忠言一句也聽不進去。揹著老師的面,抽菸、喝酒、賭博,沒有一點班集體榮譽感,也沒有羞恥之心和自尊心,出口就是髒話連篇,更不懂得尊敬師長,團結友愛學生。總之逆反心理及為嚴重。

  (二)影響學生不良思想道德品質的因素。

  1、愛吵架、說髒話的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其子女的性格粗暴,在學校表現為出口就是髒話連篇,行為舉止方面表現為我行我素,跟本不把老師的教誨放在心裡,在家表現為不尊重父母,同父母頂嘴,目中無長輩,唯有我獨尊。這樣的環境中培養出來的孩子走上社會,將會給社會和家庭帶來負面影響。據實地採訪調查,當地王某家庭,眾所周知,是一個不和睦的家庭,家裡成天鬧得雞犬不寧,親戚好友勸說也無濟於事。他們的獨身女兒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慢慢長大,其女兒日常行為表現出來的是對人傲慢無禮,不學無術,結果初中未畢業就自動輟學,四處流浪。後來其父母后悔莫及,深感沒有配合好學校老師盡職盡責教育好自己的女兒。實地採訪,當地類似這樣的初中生家庭有10﹪。

  2、離異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因種種原因而離異,孩子將缺少家庭完整的愛,這無疑給孩子一個沉重的心靈打擊。孩子由於缺少父愛或者母愛,心理陰影加重,性格孤僻。在校表現為沉默寡言,易傷感流淚,成績一落千丈。據調查發現2003年,初中有一個班級,47位學生,其中竟然有21位學生是來自破裂的家庭,聽了那位初中班主任老師的講述,當時我很震驚,深感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肩負責任的重大,既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給這部分孩子父母般的溫暖、關愛,及時撫摸他們心靈中的創傷。而在我的教學生涯中,一位即將畢業的初中女生給我的印象特深,在要臨近中考時,得到父母離婚的訊息後,整天以淚洗臉,茶飯不思,學習成績退步很快。在班主任老師的安慰、開導之下,她的情緒才稍為有些平靜。當地離婚率達到了16﹪,給孩了的成長帶來了不良的影響。

  3、愛貪玩,賭博的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南溪中學的主要生源來自國營農場企業單位的家庭。農場家庭每對夫婦只准生一個孩子,家庭生活還算富裕。家長的娛樂方式,除了看電視外,大部分家長都貪玩,尋求刺激性的娛樂方式——賭博。賭博方式種類繁多,其中打麻將、玩牌機的人最多。平時及雙休日,孩子在家無人管,時間長了,孩子耳濡目染,也模仿大人外出找同伴玩起賭博性的遊戲來,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抽菸、喝酒無師自通,。惡習染上,道德品質敗壞,據我調查,當地家長以賭博為娛樂方式的竟有80﹪。

  4、家庭的過分寵給愛給孩子帶來的影響。

  農場家庭的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父母視子女為家庭精神支柱,老人視子孫如掌上明珠。孩子從小在蜜糖中長大,到了初中,孩子的思想、心理、生理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那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方式,給孩子養成懶惰的思想,對長輩、老師、同學沒有禮貌,自私心理較為嚴重,缺乏集體榮譽感,集體勞動時袖手旁觀,拈輕怕重,只知道一味地向別人索取不會回報。有一位初二的班主任老師講到,有一個學生到了星期五下午放學回家時,跟他借錢說是沒有錢坐車回家,好心的班主任把錢借給他,奇怪的是錢不見還,每個星期五的下午都陸續有學生向他借回家的路費錢,而且其他同學也未見還錢。這引起了班主任老師的懷疑,這所謂的路費錢肯定是學生另有其它用。這是一個教肓的問題,應引起重視。家庭的過分寵愛,只會給孩子的思想道德品質帶來不良的影響。象這樣溺愛孩子的家庭據我調查瞭解大概有15﹪

  5、網路遊戲給孩子帶來的影響。

  網路遊戲很吸引人,許多孩子一旦接觸了網路遊戲就愛不釋手。網路世界是一個虛似、神奇的世界,遊戲中有的內容不健康,幻想、離奇刺激性的東西太多,孩子迷上網路遊戲會忘記吃飯,忘記做作業,忘記睡覺,通宵達旦地玩,嚴重影響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的孩子一談到網路遊戲就興趣十足,一談到學習就萎靡不振。網路遊戲害了許多花季般的青少年。有的孩子竟把網路中的遊戲當真,模擬網路中的遊戲,敢去跳高樓,小小的年紀就這樣結束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迷戀網路遊戲,課堂老師講的許多進步思想,他也無心聽進去,一有時間就鑽到網咖室,上網的費用沒有了,就去偷,去搶。據我走訪調查,中小學愛玩網路遊戲10個學生中有8個都愛。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綜上所述,對初中生孩子的思想道德品質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社會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家庭的教育。父母的所作所為,一言一行都將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對於孩子的思想道德品質教育,學校、家庭、社會都應引起高度重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