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班級文化建設診斷報告

學校班級文化建設診斷報告

  在現在社會,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校班級文化建設診斷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一、診斷學校:

  xx市民眾鎮新微學校

  二、診斷內容:

  新微學校班級文化建設

  三、診斷方法:

  1、望:實地察看新微學校的班級文化,包括班級整體環境,室內、公共環境等場所的有意無意的環境佈置;翻閱學校的宣傳冊子,查閱學校相關資料。

  2、聞:注意校長的學校介紹中關於學校班級文化建設的內容,兼聽德育主任關於新微學校班級文化建設的情況介紹。

  3、問:有目的地與校長、教師及學生交流班級文化建設的作用與困惑。

  4、切:置身於學校的班級、學生活動,切身感受新微學校班級文化所帶來的體驗。

  四、診斷結果:

  (一)新微學校班級文化建設的現狀。

  班級文化是一種價值觀,它包括班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民眾鎮新微學校重視班級文化建設,透過開展班級文化建設活動,啟迪學生思想,昇華學生人格,陶冶學生情操,弘揚學生道德,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使文明守紀、勤奮讀書、樂於助人的良好風貌在新微學校蔚然成風。

  1、大氣的班級佈置。牆上貼有公示欄:呈現課程表、作息時間表,學生值日表,班級公約等及學習園地。發揮每一位學生的創造力,積極佈置每一堵牆並定期更換,力求讓教室每一堵牆都“說話”,形成班級良好的物質文化環境。

  2、溢滿正氣的活動文化。活動是班級的生命力,新微學校活動很多,常見的主題活動有主題班會、班級文體活動、故事分享、勵志分享、構建班級部落格等。

  在新微學校,班級文化建設受到越來越高的關注和重視,班主任應用文化經營班級,讓整個班級充滿希望,獨具魅力,讓學生們習慣奔跑,愛上學習。

  (二)新微學校班級文化建設的問題診斷

  班級文化建設是一種柔性的戰略管理手段,其目的是為實現教書育人的終極目標提供支援和推動作用。因此,我們在建設班級文化的時候,必須考慮班級文化與班級目標之間的戰略匹配性,否則會陷入“為了文化而文化”或“不知班級文化是為了什麼”的誤區,班級文化的真正功能將無法實現。只有班級文化與教書育人目標之間相互匹配,才能使班級文化為教書育人的終極目標提供支援,否則,只能是一種不健全的班級文化。在民眾鎮新微學校為期一天的德育調研中,發現學校班級文化建設的認識還存在一定的誤區,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認為班級文化建設就是班級環境的建設。其實班級環境的建設,是指透過對所在班級環境的設計、佈置以及在此過程中的相關要求而形成的一種文化形態,它是班級文化建設的“硬體”,是班級文化建設的較表層的一個方面,而不能將班級的環境佈置看成就是班級文化建設。

  其二:在應試教育的前提下,教師和學生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加之民辦學校安全壓力大,學校和教師關注學生的學業與安全已忙得不可開交,沒有過多的時間去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對學生進行文化的薰陶,也只是膚淺的,認為所謂的班級文化建設是多餘的。

  其三,班級文化建設的目標、方法與校園文化的適應性上存在一定的不協調性。雖在同一校園內,但各班級文化均有一定的差異性,對校園文化的特點以及它對班級文化的規定性缺少仔細思考。

  第四,在建設班級文化的時候,對學生所處的成長環境,學生的心理特點等要進行有效分析,在班級文化建設過程中,必須考慮如何建設和維護所在班級的強勢文化,使其比較充分地規範學生的行為。

  第五,班主任在班級文化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已不是爭的事實。但仍有不少的班主任只將自己看作是班級文化的操作者。“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學生”,如何讓班主任在操作班級文化建設時,使班主任師表形象成為班級文化的重要資源,也需要我們作進一步努力和探索。

  第六,在班級文化建設的現狀中,許多班主任有吸收但創新不夠,如何營造較為獨特的班級文化也值得思考。獨特的班級文化應來自於:依據班級特點而進行的班級價值觀和班級精神的創新,而很多班主任在吸收外部管理理念和方法時,對建設獨特的班級文化的認識不夠。

  五、診斷建議:

  重視和加強班級文化建設,要明確班級文化的內涵。班級文化是班級成員認可且充分體現預期思想、行動、言論的價值取向、思想導向、行為準則和公共輿論的總合。是在班級這一特定的環境中生活的全體成員的一種共同追求。

  (一)、新微學校班級文化建設的基本策略

  1、美化班級物質文化。“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創造人。”一個幽雅的、健康的環境,無不影響著學生個性的培養,心理素質的鍛鍊,道德習慣的形成,知識才能的增長,法律意識的強化。班級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直接有力地影響、改善和調節校園文化的大環境,提高學生的涵養素質品位,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班級物質文化建設的終極目標就在於創設一種氛圍,以期陶冶學生情操,構建學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教室物質環境是班級文化建設中最為外顯的部分,也是班級文化建設可以依託的重要物質載體。它主要包括班級教室的設計、佈置以及班級的教育設施等。

  注重從教室環境的基本要素入手,美化教室環境。良好的裝置、和諧的色彩、整潔的課桌、潔淨的地面、合理的佈局、美觀的擺設、醒目的標語等,都是元培學校積極教室環境構成的要素。透過建立美的班級環境,旨在感染孩子的心靈,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1)、班級物質文化建設中以美育為前提,努力提高班級的審美意識,以美的環境來感染美的心靈。如在教室內開設“小荷才露藝術長廊”,透過定期地展出學生的藝術作品,從藝術作品的交流中,體驗創作者的情感,增強交流,促進友誼,同時也提高美的'評析能力。

  (2)、班級物質文化建設中體現班級環境的創造意識。在環境的營造中體現更多的創新因子,提供學生創造的環境、創造的空間、創造的機會,才會有創新能力的全面培養。如開設“自由創造牆”,使牆“說話”,使牆“交流”,使牆“表現”,使牆真正成為孩子們創造天地。

  (3)、班級物質文化建設中體現班級環境的德育功能。班級環境是學生賴以生存的載體,環境成了學生的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充分發揮環境的德育功能,是班級環境建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如以名言來鼓舞人;以班風、學風激勵人。

  (4)、班級物質文化建設中要體現出“四性”:一是科學性。要整體規劃,合理佈局;二是教育性。物質文化建設必須滲透思想教育的成份,寓德育於物質文化建設中;三是藝術性。要精心設計,嚴密組織,使內容與形式完美結合,富有藝術意味,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四是經濟性。物質文化建設要有藝術性並具時代感,但卻不可一味地追求時髦、高檔、漂亮,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要考慮經濟、實用。

  (5)、班級物質文化建設中要做到“四化”,即綠化、美化、淨化、靜化。如充分利用班級空間進行栽花、種草,使班級中充滿綠意,生機盎然。

  2、創設班級制度文化。“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級制度文化,是指班級集體中以規章制度、公約、紀律等為內容的,班級全體成員共同認同並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以及監督機制所表現出來的文化形態。班級制度文化主要包括班級中各種條例化的規章制度、管理模式、行為規範以及組織紀律等。

  所以班級制度的制訂必須做到:

  (1)、科學性,班級制度是班級特有範圍內的規定,它必須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符合《中學生守則》及相關法律法規。

  (2)、全面性,應該把學生的紀律、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日常行為納入管理之中。

  (3)、民主性,班級制度的制訂應充分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班主任要做好組織引導工作,只有在全體學生充分醞釀、討論的基礎上,才可能制訂出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制度。

  (4)、發展性,制度不是一層不變的,在管理中出現新情況新問題時應定期組織修改,逐步完善。

  在開展班級制度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到以下幾個問題:

  (1)、班級制度的制定應有學生的參與,制度本身應具有可操作性,師生根據實施的情況應作及時調整。

  (2)、要將“硬制度”和“軟管理”相結合。制度是硬性的,但制度的實施不應是簡單的執行,而應透過耐心、細緻的說服工作和精心設計的教育活動讓學生認識到制訂制度的原因和意義,從而使學生逐步實現由“他律”向“自律”的轉變。

  (3)、教師在執行制度的過程中應發揮率先垂範的作用。俗話說:身教重於言教。教師只有以身作則、躬身實踐,方可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也有助於今後對學生的教育。此外,教師唯有透過實踐,才會發現制度中有待改善的方面,從而促使制度進一步完善。

  3、塑造班級精神文化。班級精神文化又稱班級觀念文化,是班級全體成員在長期的交往過程中習得且共同擁有的思想觀念、心理傾向或情緒反應方式,包括價值取向、行為規範、倫理道德、審美情趣等多種內容,是班級所形成的價值觀、道德觀、行為方式、人際關係、集體輿論以及各種認同意識所表現出的文化形態,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和深層結構要素,也是班級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1)、以學生為主體是進行班級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要前提。班級精神文化建設中要以瞭解當今學生群體精神生活現狀和學生個體思想動態為基礎。

  (2)、確立班主任的引領地位是塑造班級精神文化的關鍵。班級精神文化的建設中班主任的引領地位是不可或缺的,班主任應該是整個班集體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和引導者。

  (3)、以顯性文化建設為抓手是班級精神文化建設變虛為實的保障。班級精神文化作為一種隱性文化,以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等顯性文化的建設為抓手,將精神文化滲透於其中,才能真正達到相應的效果。

  4、拓展班級活動文化。班級活動文化建設,就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健康的文化活動,創造有利於每個學生個性發展,潛能開發的空間和舞臺。班主任要善於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並且形式和內容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意願,力求貼近學生生活和已有經驗,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發展,透過活動打造積極向上、團結拼搏的班級精神,健康有益的班級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好的班級活動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形式新穎,符合學生求知進取、興趣廣泛、自主意識強等身心發展的特點。

  二是內容廣泛,能向學生進行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教育、現代文明生活方式和社交禮儀教育、家庭倫理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等。

  三是活潑多樣的班級活動能從多方面滿足學生的表現慾望和成功喜悅等精神方面的需求。

  班級活動中要注意的問題。

  (1)、活動不在於規模的大小,並不是只有主題班隊活動才是活動。在班主任的字典裡,活動無處不在。活動只是班主任工作的一種形式和手段,而且是更受學生歡迎,活潑生動的形式和手段。

  (2)、樹立正確的活動觀。活動不是目的,不是成果,是過程,是手段,是契機。學生才是活動的主體,要讓學生的活動在活動過程中佔主要地位。

  (3)、活動的教育意義要能巧妙自然地滲透在其中。

  (4)、活動要注意及時總結。因為認真總結本身就是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總結要及時。活動後沒有總結不行,有總結不及時也不行,因為準備活動和總結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既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又具有以後開展活動的連續性。所以總結不及時就失去了活動的教育時機,也就失去了活動教育性的影響作用。

  (二)、班級文化建設需要關注的問題

  在現代教育觀念中,對教師的定位不再是單一的施教者,事實上,在不同的範圍和環境中教師應該是具有一種多變身份的人,所以作為教育者決不能再過分或者一味地強調自己的領導者的、統治的地位,更多的應該是一個引領者、平等的地位,因此教育者不僅要在平時與學生的活動和交流中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措,更要在面對和處理具體事情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與情緒,班級內可以有師生對話箱,讓老師成為孩子們的知心人,或者定期開一個茶話會,暢所欲言,讓老師成為一個孩子心聲的傾聽者等等。人的各種行為往往都是在一定的心理狀態的驅動下產生和完成的,健康的心理狀態使人的行為顯得理智而積極,孩子的心理是敏感而易變的,還正是我們教育的突破口,但往往也是教育失敗的根源。以微笑面對孩子,微笑總給人輕鬆、溫暖和被信任的感覺,真誠的微笑無形中就幫我們打開了孩子的心門。用理智處理事情,面對孩子,永遠都不要是怒火中燒或心火燎的樣子,因為你的言行和表現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行為舉止。用理智處理事情,不僅能讓事情真相大白,更能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