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我國三農問題根本出路探討
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我國三農問題根本出路探討
城市資源,以形成城鄉良性互動的大好局面,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地轉移;另一方面,我們在調整城市產業結構以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的異地轉移的同時,我們還要鼓勵農民進城創業,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以推動就業。
“三農”問題就是對農業、農民和農村問題的總稱。具體的講,就是農業的增長與發展;農民現實的收入及其增長、未來的生活、職業等變化及由此帶來的問題;農村發展,包括農村經濟及社會的發展。農業、農村與農民三者之間的聯絡是緊密相連而難以分隔的。其中,農民從事生產活動,創造價值,增加收入,改善居住地的生存環境條件,建設新型的農村;農民將所得收入用於增加農業投入,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可見,在這三者關係中,農民是具有主動性的一方,而農業是農民獲取收入的源泉和進行勞動創造收入的物件之一,農村則是在農民透過勞動創造收入後進行改造、改變的物件。因此,三農問題的實質是農民問題。近年來,隨著農副產品價格的普遍下降,農民負擔日益加重,中國農民、農村和農業的困境越來越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話題。
一、“三農”問題的癥結
“三農”問題的癥結在於農業人口過剩,農民就業不足。據李子奈(2002年)對農業就業結構偏離度的測算,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中大約有1.4億人為農村剩餘勞動力。隨著我國農業生產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比重的進一步下降,隨著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需要轉移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還將增加。龐大的農業人口與有限的農業資源的尖銳矛盾,成為我國“三農”問題的癥結所在。
1.農業人口過多至使農業低效率。威廉·阿瑟·劉易斯(W·A·Lewis)認為,由於傳統農業部門剩餘勞動力比較多,勞動力供給是無限的,勞動生產率很低,其邊際勞動生產率接近於零甚至是負數,農民的報酬極低。按照他的邏輯,在剩餘勞動力未輸送完畢之前,農業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很難提高,農民的收入將始終處於停滯狀態。
2.農業人口過多導致農民貧困。農業人口過多從兩方面直接影響農民的收入:一是有限的農業收入由龐大的農業人口分攤,導致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二是有限的農業資源由龐大的農業人口分攤,造成農民就業不足。農民收入水平低,又會透過兩個途徑形成農民貧困的惡性迴圈:收入水平低人力資本投資不足農民謀生能力低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低擴大再生產投資不足收入水平低。
3.農業人口過多影響農村穩定。農業人口過多透過兩個方面因素影響農村穩定:一是農民是農村不穩的經濟根源。當前農村77.5%的農民收入處於負增長,這是農村出現不穩定因素的經濟原因。二是農民組織化程度低,自我保護能力弱,農民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農業人口過多,且經營分散,使農民透過適當的形式組織起來形成利益集團的成本過高,至使農民組織化程度低,造成農民自我保護能力弱。
總之,農業人口過多形成農業、農民與農村問題的惡性迴圈。農業人口過多既直接作用於農業、農民和農村,又透過三者間的相互影響和制約形成農業、農民和農村問題的惡性迴圈。因此,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只能是減少農業人口的數量,轉移農村過剩的勞動力,降低農村自然資源的負載率,使農村勞動力和自然資源的配比逐步趨於合理,增加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人均資源空間。
二、“就地轉移”是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基礎
小城鎮戰略是就地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方法之一,即“離土不離鄉”的轉移策略。20多年來農村鄉鎮企業的迅速發展,已使1億多農民從土地上轉移出來,另外,城市和沿海工業加工區也吸納了1億多農村剩餘勞動力。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農村中勞動力與土地、農民增產與增收之間的矛盾。但也要看到,這種通常不伴隨身份轉變的轉移方式有很大侷限性,它使許多已從土地中轉移出來的農民不能專營工商業和服務業,許多人仍是遊歷在農業與非農產業之間的兩棲職業者。已轉移的農民仍然把農村視為自己的家,保留在農村中佔有的資源,就成為在這種制度安排下理性選擇。這既使農業日益成為“業餘產業”、“副業”,也不利於土地資源的規模利用。因此,現在實施城鎮化戰略必須著眼於農業產業佈局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以農業為基礎大力發展農村的非農產業,透過農村的工業化來形成和培育城鎮化的基礎,這才是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的特色所在。
1.大力發展農村工業化
當前,我國鄉鎮企業已全面進入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在城市工業之外構建了“第二工業體系”,是就地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截止2001年低,鄉鎮企業從業人員達到1.33億人,佔全國農村勞動力的26.8%,大大緩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鄉鎮企業支付職工的工資總額已達8200億元,農民人均從鄉鎮企業獲得的工資性收入為850元,佔全國農民人均收入的34.4%;同時,鄉鎮企業的集聚會帶動農民集聚,進而勞動服務業和市場的興起,既促進了小城鎮的建設,又培植了小城鎮的產業基礎,併成為鄉鎮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城鎮化建設的經濟支撐。
2.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
具有官方方面估計,農業的充分發展,農業結構的最佳化,可吸納近一半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程度不高,農業產業鏈短,附加值低。目前,發達國家對農產品的加工約佔總量的80%,我國只佔10-20%。發達國家食品工業產值相當於農業產值的2-3倍,我國還不到1/3。發達國家農業產前、產中、產後的產值比例為2:1:7,我國正好相反,是7:1:2。可以看出我國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的空間很廣闊,潛力很大。只要認真抓好農產品的加工與轉化增值,農業效益的增長大有希望。
3.鼓勵民工回鄉創業
大中城市作為一個開放系統,更容易給農民帶來現代觀念。美國著名經學家,諾貝爾獎金獲得者阿瑟·劉易斯指出:“市民素質的提高既有利於其自身的轉移,成為與時俱進的現代工人和現代商人,又能為農業實現現代化培養一代現代農民。”農民外出打工,不僅增加了現金收入,提高了農民的勞動生產率,更重要的是不少農民轉變了觀念,學到了本事。對這些經受幾年鍛鍊,積累了一定資金,學到了一些管理知識,掌握了一定技術的農民工,要動員他們回鄉創業,擴大就業,把他們看作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表彰他們的創業事蹟和先富幫後的奉獻精神,激勵更多的外出農民工回鄉為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條件做出貢獻。
4.積極引進城市資源
解決“三農”問題,不能僅靠農村內部的資源,而是要統籌城鄉資源,跳出長期以來就“三農”解決“三農”問題的傳統思維侷限,衝破歷史形成的城鄉分割的二元經濟格局,引導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下鄉,跨產業、跨區域重組資源,合理配置生產要素,從而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增強農業的市場競爭力,加快農村城鎮化和農村小康社會建設的步伐。例如,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工業生產能力過剩,許多企業開工率不到60%。在這種情況下,城市資本所有者急於尋求新的投資方向,這就為將城市資本連同企業家、生產技術、管理經驗等一起引入農村提供了前提條件。
在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就地轉移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鼓勵農民就地走向現代化,並不是將農民堵回農村,而是應更加關注農村的發展,統籌城鄉發展,有效地擴大農村內部的就業容量。
三、“異地轉移”是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的關鍵
異地轉移農業剩餘勞動力,特別是將這部分勞動力轉移到大中城市,是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出路之一,也是實現我國現代化及我國城市化道路的另一種思路。他的最大好處在於可以減輕農村人口對有限自然資源的依賴與壓力,提高農業勞動力的邊際生產效率;同時,他還能透過勞動力的城市遷移形成勞動力市場,在流動中確立勞動力價值,消除勞動力工資扭曲的現象,使全部勞動力在城鄉之間都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
1.促進大中城市的工業產業結構升級和最佳化
限於我國尚有1.5-2億的農業剩餘勞動力需要轉移和總體勞動力素質偏低的條件,我國工業結構最佳化戰略應以發展勞動密集型工業為基礎主體,應以農村勞動密集型工業為加速工業化的.推力,較快走完勞動密集型為主體的工業化階段,進入成熟階段。工業過程中,製造業勞動力佔總勞動力的最大比重,美國為26.1%(1926年),日本為27.4%(1973年),臺灣為33.5%(1985年),而我國目前只有15%左右。借鑑工業化較為成功的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只要形成勞動密集型主導產業,抓住入世機遇,我國製造業勞動力份額可以再上升0-15個百分點,所吸納的農業勞動力絕對量相當於1990年農村新增的7500萬勞動力。
2.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目前,我國第三產業發展還很落後,統計數字顯示,我國第三產業的就業比重只有30%左右,而發達國家就業比重高達60-80%,發達國家第三產業的種類有150個,而我國只有50左右。發達國家的社群服務就業份額為20-30%,而我國目前僅有4%左右。據推算,全國32個人口在百萬以上的特大城市和43個人口在50-100萬的大城市中,社群服務業可提供的就業機至少應在1500萬個以上,再加上其它中、小城市提供的就業機會,就可以大大緩解我國巨大的就業壓力。因此,解決就業問題在第三產業還能找到巨大空間。
3.鼓勵農民進城創業
大量農民進入城鎮需要大量的相應的就業崗位。在當前城鎮就業壓力加大的情況下,農民進城就業的難度更大。這就需要大力鼓勵農民進城創業,尤其是鼓勵農民在第三產業創業,因為目前我國的第三產業發展滯後,而該產業又是進入門檻較低、吸納就業人數較多的產業。政府應當制訂鼓勵農民進城創業的政策,要完善農村的土地流轉制度和貸款制度,比如可以允許農民以土地經營權為抵押取得銀行貸款等,從而增強農民進城創業的信心和能力。
4.擴大農村對外開放
擴大農村對外開放,開拓國際市場,有利於彌補我國農業資源的不足,拓寬我國農業發展空間和農業勞動力的就業空間,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具有深遠意義。要積極吸引國外的資金和技術,改善農業生產要素的配置格局;採取有力措施擴大農產品出口,包括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突破食品安全等技術檢測壁壘,先行取消對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所徵收的農業特產稅,適當加大農產品退稅的力度,增加農產品需求;在國外創辦農業企業,利用國外資源;促進勞動力輸出,發揮勞動力資源豐富的比較優勢。
在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異地轉移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的是,要統籌城鄉發展,一方面要大力發展城市產業,以吸納更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另一方面,鼓勵農民進城創業,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以推動就業。
總之,就地轉移和異地轉移這兩種形式對解決農業剩餘勞動力的空間配置都具有積極作用,我國的政策應該是將這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正如十六大報告所示:要用城鄉統籌的眼光解決中國的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三農”問題的解決,不可能封閉在農村的內部,要和城市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城鄉統籌的格局,逐漸使得解決中國的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找到一個新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