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村家庭重大疾病醫療救助的調查報告
關於農村家庭重大疾病醫療救助的調查報告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農村家庭重大疾病醫療救助的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目前,醫療救助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尤其是近年來農村居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頻發,“看病難,看病貴”是老百姓不願面對而又不得不面對的沉重話題。本次調研以家庭為單位,選取某鎮(街道)得過大病的93戶農村家庭,其中低保戶47戶、一般戶46戶,作為調查物件,發放醫療救助調查問卷,以瞭解農村家庭的醫療救助現狀以及對醫療救助的滿意度,從而提出一些對改善農村醫療救助現狀可行性的對策及建議。
一、農村家庭重大疾病醫療救助發展情況
醫療救助是指政府透過提供財務、政策和技術上的支援以及社會透過各種慈善行為,對貧困人群中因病而無經濟能力進行治療的人群,或者因支付數額龐大的醫療費用而陷入困境的人群,實施專項幫助和經濟支援,使他們獲得必要的衛生服務,以維持其基本生存能力,改善目標人群健康狀況的一種醫療保障制度。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是醫療保障制度體系中的組成部分之一,主要作用體現在緩解患有重特大疾病的貧困人群的疾病負擔,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機率。
農民一直是我們這個國家人數最多的一個社會群體,他們為我們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事關老百姓生命、生存、生計、生活的民生鏈條上,健康和生命的保障,是當下民生改善最根本、最迫切的需求。改善民生是和諧社會的普適願望,大病救助又直接決定了人們生活質量的感受,因此許多人將大病救助稱作:為群眾撐起“幸福傘”。幾年前,“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成為人們形容三農問題最流行的寫照。可是,如果這些農民患了大病又會是怎麼樣的呢?“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著見閻王”“住上一次院,三年活白乾”……這是我國許多中低收入人群面臨大病來襲時的真實寫照。不時發生的大病患者極端案例向我國醫療保障水平發出考問。
新醫改以來,我國逐步建立了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基本醫保、民政醫療救助、慈善大病救助等制度互補,有效緩解了困難群眾就醫經濟負擔。但是已有研究表明,要真正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依然困難重重,主要原因在於:城鄉差距大;多頭管理、體制不順;困難家庭醫療救助需求大;醫療費用高、醫療負擔重;醫療救助比例較低、額度較小;就醫距離較遠,花費時間長;就醫渠道主要是私人診所或社群、鄉村衛生服務站。
二、農村家庭重大疾病醫療救助調查結果
1、農村家庭醫療救助基本情況
選取大病家庭93戶,家庭平均人口3人,其中低保戶47戶、一般戶46戶。
調查結果顯示:所抽取的大病家庭100%購買農村合作醫療;家庭購買商業醫療保險佔17.2%;家庭有子女上學的佔30.1%;家庭主勞力健在的73.1%;家庭主要成員有勞動力的佔63.4%;家庭支援城鄉居民一體化佔97.8%;家庭存在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佔66.7%;患病時去診所佔46.2%、患病時去醫院佔53.8%;家庭收入能夠承受治病費用佔5.4%、能承受一部分佔48.4%、不能承受佔46.2%;患病時就醫方便佔29.0%、一般佔49.5%、不方便佔21.5%;家庭成員享受慈善救助經常佔14%、偶爾佔50.5%、從不佔35.5%;家庭成員接受政府組織的就業推薦經常佔16.1%、偶爾佔51.6%、從不佔32.3%。
2、農村家庭對醫療救助的滿意度
表格略
3、農村家庭的健康意識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家庭成員每年進行常規體檢經常佔33.3%、偶爾佔51.6%、從不佔15.1%;家庭成員參加鍛鍊經常佔24.7%、一般佔54.8%、從不佔20.5%;家庭成員觀看或參加健康知識講座經常佔19.4%、偶爾佔60.2%、從不佔20.4%;家庭成員注意健康飲食非常注意佔17.2%、注意佔43.0%、一般佔35.5%、不注意佔4.3%、非常不注意0.0%;家庭成員注意調整不好的心情非常注意佔2.2%、注意佔47.3%、一般佔41.9%、不注意佔8.6%,非常不注意0.0%。
三、改善農村家庭醫療救助現狀的對策及建議
本文透過調查研究發現:農村家庭實現了全覆蓋購買農村合作醫療,現有的醫療救助對緩解家庭貧困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超過一半的家庭對現有的醫療救助以及報銷的及時性表示滿意,但仍然有66.7%的家庭存在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要想進一步改善農村家庭醫療救助的現狀需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
1、完善醫療救助體制
目前,以基本醫保為主體、以醫療救助和補充保險為輔助的大病保障體系已基本建立,併為大多數人的大病費用提供了較好保障。然而,現行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也存在較嚴重的結構性失衡問題――基本醫保責任過大、不堪重負,而醫療救助和補充保險又非常弱小,並沒有發揮應有的託底、補充作用。究其原因,一是自付水平過高;二是醫療救助制度的覆蓋人群較窄和救助標準偏低。因此應逐步取消直接救助中的起付線和封頂線,並將大病門診自付費用納入大病醫療救助範圍。
在現有的社會救助制度中,醫療救助制度處於附屬的地位,它是以收入和補救為核心而不是以發展為核心設計的,這種收入維持型政策存在著結構性缺陷,只能部分滿足困難家庭的基本生存需求,無法從根本上幫助困難家庭擺脫貧困。應逐步改變醫療救助政策僅僅是一種支出的傳統看法,把醫療救助及相關社會救助視為一種社會投資行為,消除資格排斥,擴大救助範圍,著眼於滿足目標群體的有效性需求和發展性生計,遏制貧困狀況的固化和代際傳遞,提高其生活質量。
2、建立醫療困難群體服務平臺,為救助物件提供“一站式”服務
醫療救助屬於“低保”制度的配套措施,處於補充性的從屬或邊緣地位。在這種思路下,醫療救助制度成為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目的而出臺的輔助性措施,是一種“打補丁”或“攤大餅”似的不斷擴張外延的.狀態,以修補現有社會救助政策中存在的缺陷,因此產生數量龐大的醫療救助邊緣群體。因此建議醫療救助應將數量龐大的醫療救助邊緣群體納入進來,建立醫療困難群體服務平臺,為救助物件提供“一站式”服務,實行大病救助即時結算或同步結算,大病患者在出院時只支付自已應該承擔的費用。
3、加強疾病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幫助城鄉困難家庭改善身體素質
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農村家庭疾病預防意識和健身意識淡薄。由於經濟條件、居住條件等因素的限制,農村困難家庭接觸疾病知識、衛生資訊的機會也相對較少,建議透過居委會工作人員、專業社工組織以及新聞媒體、廣播電視、新媒體、網路等傳媒的力量,結合愛國衛生運動和健康出行等活動對城鄉困難家庭定期進行衛生和疾病知識宣傳及普及,幫助他們掌握更多預防疾病的知識,同時加大健身設施的建設,提升他們的健康質量。
4、完善慈善救助機制,建立慈善醫院
本研究調查顯示,經常接受慈善救助的家庭僅佔14%,這與近年來我國慈善事業的快速發展不相稱。慈善事業被視為社會的“第三次分配”,能夠彌補政府的投入不足,同時儘可能對需要幫助的社會成員實施救助,近而促進醫療衛生的公平性,有利於“病有所醫”目標的實現。隨著社會經濟條件的發展以及慈善事業募集資金能力的顯著增強,政府與慈善醫療救助之間存在制度互補的動態關係。社會慈善應隨著國家和地區基本保障程度的提高而靈活調整救助內容;補缺政府救助的覆蓋“盲區”,充分體現政府救助為主體、社會慈善為補充,功能互補、有效的銜接模式,從而有效提高貧困人口醫療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因此應加快完善慈善救助機制,建立慈善醫院,加大慈善與政府醫療救助銜接,加強慈善與政府醫療救助、基本醫保缺乏資源整合。
5、城鄉居民社會保障一體化,對享受過醫療救助依然困難的都實行二次救助
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97.8%的農村家庭支援城鄉居民一體化。大病治療一花就是幾十萬元,二次補償這點錢,解決不了因窮棄醫、因病返貧這個根本問題,因此應加快城鄉居民社會保障一體化建設,建立重大疾病醫療救助基金,對重大疾病患者實行特殊救助,醫療保險報銷、民政大病救助後,餘下符合政策報銷的醫藥費用,按100%的比例進行二次救助補償。
6、健全醫療救助的監督與評估機制,促進醫療救助的健康發展
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僅有37.6%的農村家庭對醫療監管表示滿意,健全醫療救助的監督與評估機制迫在眉睫。首先要強化監督機制,特別是增強作為醫療救助直接受益者―農村困難家庭的監督意識;其次要強化評估機制,可以由官員和學者共同組成專家組定期對醫療救助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在此基礎上建立一系列評價指標,透過對受助者進行滿意度調查,科學、有序的評估醫療救助實施效果,提出相應的意見措施;最後要加強醫療救助服務問責管理,在“誰應負責、對誰負責和負責什麼”三個維度上要有清晰的問責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受助物件的滿意度,更好地為城鄉困難家庭服務。
7、加大人力和財力投資
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家庭成員經常接受政府組織的就業推薦僅佔16.1%。投資人力資本是發展型社會政策的重點,不僅會增加家庭自我復甦的能力,而且會使外在的幫助事半功倍。另外,隨著醫療救助制度的操作規程日趨嚴格化、具體化、複雜化、繁瑣化,應增強民政工作人員隊伍建設。
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農村家庭患病時去診所就醫佔46.2%,患病時就醫方便僅佔29.0%,因此應加大對農村私人診所的財力投資,增加農村私人診所的建設,改善私人診所的硬體設施。
在目前的社會轉型期,重特大疾病已成為我國農村困難家庭解決了生存問題後的頭號“敵人”,因貧致病、因病返貧形成了惡性迴圈,其結果是農村困難家庭生活水準急劇下降,陷入了更嚴重的貧困狀態。建立完善的社會救助體系,特別是建立醫療救助制度,是對農村困難家庭的有效保護,也是遏制貧困蔓延的必要手段,有助於促進社會的公正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