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期社會培訓班實踐報告1500字-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生暑期社會培訓班實踐報告1500字-社會實踐報告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報告中提到的所有資訊應該是準確無誤的。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培訓班實踐報告1500字-社會實踐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暑期社會培訓班實踐報告1500字-社會實踐報告1
每到快放假的前一個月,大家就開始忙活著張羅即將來臨的社會實踐。實踐單位、實踐地點、實踐時間以及薪水、食宿還有面試等等,這些條件都在考慮範圍之內。綜合考慮之後,便有了去留的選擇。
此次我的社會實踐的地點是陽泉市,具體實踐單位是平定縣清華中小學文化課培訓中心。簡單地說,其實就是一個暑期培訓班。我的實踐身份就是輔導老師。7月6號考試一結束,便匆忙啟程轉戰平定。7月7號備課一天。8號便正式開了課。
來了平定之後,我才知道一共有五位老師:倆個英語老師(包括我),倆個數學老師還有一個物理老師。我們五個都是太原師範學院的學生,不同的是其中倆個已經考上了研究生,另外倆個也都已經畢業,只有我一個是大二學生。這樣的身份也就奠定了日後被給予更多的照顧以及更多的叮囑。和我一個寢室的是另外一個英語老師——張豔琴以及唯一的一個物理老師——王曉暢。後來漸漸瞭解到他們倆個一個考上了西南大學研究生一個考上了吉林大學研究生,心中敬佩之情不由而生。
開課第一天
我負責的年級主要是初一即初二,偶爾客串一下初三及高一。現在還清楚的記得第一天上課時的情況。那天我們提前一個小時就早早到了輔導中心之一——體育場。開了教室門,環視一週才發現教室好髒,很悶熱,便開了窗戶,清掃起教室。待到教室整理的差不多了,樊老師正好通知我們去教學樓下領學生。一下樓,哇,黑乎乎一片腦袋,滿滿一院子,老的少的,頓時杜撰了一句話“黑雲壓地地欲摧”。估計平均每個學生周圍至少站著一個家長。由於初一有60多個學生,加上又是第一天開課;考慮到一方面老師緊張,另一方面孩子們也需要適應,所以初一暫時被分成倆個班,由我和張老師一起帶。雖說在這之前樊老師(該輔導中心負責人)已經開會指導過如何講課,講課過程中該注意些什麼,我課前也充分備了課;但一看到那麼多家長站在門外,心裡還是咚咚的跳得厲害。值得慶幸的是我的英語發音還不錯,十幾分鍾後家長便紛紛滿意地離開了。緊張而有序的第一天就這樣結束了。
若干天后
開課第三天,初一倆個班60多名學生合到了一起。下午初二班也開了課。生活頓時忙碌了許多。早上六點多起床、洗涮、吃飯。七點二十出門。七點半到學校。八點半初一上課。中間這點時間留給早到的同學問問題。八點半至十一點半,共三節課。中午回家休息一會備會課,就得抓緊時間趕往初二上課地點——平定縣招待所。下午三點至六點,也是共三節課。晚上七點左右回家,吃飯、備課、洗漱。十一點半睡覺。幾乎每天樊老師都會給我們開將近一個小時的會,因為該培訓中心有聽課制度,所以每次聽完樊老師都會指出每個人講課有什麼不足,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說到講課,對於初一,前倆天的課上下來感覺還不錯,此時在面臨這麼多學生時也便輕鬆了許多。只是樊老師一直叮囑要管好紀律,不要笑,嚴嚴肅肅上課,課下也不要隨便搭理學生。我很愛笑,又一直喜歡年輕、親善的老師,所以也就稍稍偏駛了方向。課下的我很喜歡坐在教室跟孩子們聊聊天,看他們玩各種小遊戲,那種感覺很溫馨也很滿足。後來,漸漸漸漸發現初一的孩子並不太喜歡跟老師聊天,似乎是懼怕老師,更多的只是同學之間互相打鬧嬉戲。對於初二學生來說,這個問題就不存在。初二共28人,8女20男,比率嚴重失調,上起課來卻輕鬆了許多。男生在課堂上很活潑主動,也很積極配合我的教學工作。在這樣一群孩子面前嚴肅不起來也厲害不起來,所以在初二孩子們面前,我成了“微笑姐”。每次一下課他們便往辦公室跑,天南海北,只要他們想到的,什麼都敢問。我呢也儘量做出合理的回答。
大學生暑期社會培訓班實踐報告1500字-社會實踐報告2
炎炎夏日,暑假生活已經開始了,在以前的這個時候,我們總是東奔西波的上各種暑假班,每天早出晚歸,有時甚至比在校上課還忙。此情此景,不得不由我們深思:我們是自願的嗎?我們快樂嗎?因此經過我們一組的商討,我們決定了這次實踐活動的課題是:暑假是否是學生的第三個學期?
作為同齡人的我們一路走來,有太多的感想需要訴說,面對這個話題首先我們去了常州市第十五中學找了相關部門進行了瞭解,但令人感到惋惜的是他們拒絕了我們,我們滿懷希望就像是被冷水潑過了一樣,多少有些失望。但是我們並沒有因此而放棄。緊接著我們去了文化宮,兩年前我在文化宮上過一個多月的課,沒想到兩年後的今天我會以不同的身份來這裡進行調查,並認識到了教育參事徐琰先生。
我們大致的說了我們來的目的,他很熱情的.接待了我們,並對我們在暑假中參加這種活動表示支援並鼓勵。經過半小時的交流,我們明確了目前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寫好調查問題,我們才能做後面的工作,經過我們一組的共同的努力,在兩天中就完成了這項任務,等待他們的答覆,我們信心十足,但又一次的失望:調查問卷沒有得到他們的批准,這等於在告訴我們這幾天的努力都白費了,又必須重頭開始。其實我很能理解他們,作為培訓機構如果接受了我們對學生的調查,很容易影響到他們的教育、利潤問題,這是非常現實的,這給我們的調查又增加了難度,我們不知道接下來應該怎麼辦?不知道是否能夠繼續堅持這個主題?
但是我們又非常想了解整個過程,想聽聽同齡人的新聲。這不僅是學校讓我們進行實踐活動,更重要的這是我們想要的答案。小時候就聽說過上海知青把莊稼地裡的青青麥苗當作韭菜的笑話,因為生長在大都市初出校門的年輕人,他從來沒有走過三月的麥地,所以他們不知道麥苗和韭菜的區別是情有可原的。由此我想到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一個能得到博士、碩士文憑的人,他們能透過各種考試,也許他們能把書上的東西倒背如流,無人能敵,但是他們未必能透過王小丫這一關。他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最後竟然在陰溝裡翻了船。
現在的教育是不是一種誤區呢?教育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們體會到做人的道理。“誠實、聰明、勤奮”,如果給現在的學生選,我相信他們一定會選擇“聰明”,他們認為現在的社會善人是做不得的;他們不懂什麼叫做競爭,不知在競爭面前要叫一個條件:“公平、公正、公開”,如果沒有這三點,就不叫競爭,叫“自私”。
其實我們的要求並不高我們需要空間;需要輕鬆的環境;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天空。現在父母總是幫助我們安排著一切,不去考慮我們願不願意,把我們自己心中的真實想法都掩藏起來,去讓我們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因此讓我們叛逆心理越來越大、厭學的學生也越來越多。因為他們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他們沒有明確自己的目標,所以他們的潛力沒有爆發出來。記得正衡中學陳玉萍老師講過這樣一句話:每一個人的潛能都像一個無底洞,甚至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大,只有自己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的時候,才是真正爆發實力的時候!作為學生的我們既不是老師也不是教育人事,我們無法改變這一狀況,但是我們所能做的只有走出校園,走向社會,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瞭解一些日常知識,增加自己的課外知識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