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婦女文化生活狀況的調研報告-調研報告

農村婦女文化生活狀況的調研報告-調研報告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農村婦女文化生活狀況的調研報告-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婦女是構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婦女的思想狀況、精神面貌,直接關係到社會的穩定,關係到家庭的和睦。婦女文化生活的日益豐富化有助於推動和諧社會的程序,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日前,金城鎮婦聯就農村婦女文化生活狀況進行了深入調查。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村婦女文化生活現狀

  近年來,政府結合新農村建設,不斷加強文化基礎設施投入力度,並且責成婦聯等有關部門切實發揮職能作用,不斷創新農村婦女文化生活、豐富農村婦女文化生活載體、提升農村婦女文化生活層次。農村婦女文化生活質量有了很大提升:

  1、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為農村婦女參與文化活動創造了條件。有關部門不斷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透過開展公共文化陣地建設達標村評創、文化陣地精品工程建設等活動,使鎮、村兩級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得到提升。目前全鎮村村建起了婦女兒童之家,鎮(街道)文化中心、圖書館分館全面建成。全鎮村級公共文化陣地覆蓋率超100%,建成精品示範工程2個、省級文化示範村1個。基本建成“文化資訊資源共享”、“公共圖書館總分館體系”和“新華書店農村小連鎖”。當前,以公共電子閱覽室、農家書屋、圖書流通點為重點的“三位一體”文化陣地建設正在有序推進。有了這些相對健全的文化活動場地和文體設施,農村婦女在家門口就可以參與文化活動。

  2、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為農村婦女參與文化活動提供了支撐。近年來,金城鎮主要實施了“三項工程”,培育文化人才。一是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工程。把文化人才隊伍建設作為文化建設的基礎性工作,下發了《金城鎮基層宣傳幹部工作職責》,明確基層宣傳文化幹部的配備與使用。二是文化人才隊伍培育工程。依託市文聯所屬各協會和市文化館師資,對基層文藝隊伍、業餘愛好者開展專業培訓。三是文化人才隊伍引導工程。建立鎮文化志願者隊伍,並開展星級文化志願者評選,招募鎮級文化志願者123人。目前,全鎮共有民間文體隊伍13支、文體骨幹523人。在文化人才隊伍的帶動、引領下,有效推動了全鎮農村婦女參與文化活動。

  3、文化品牌不斷形成,為農村婦女參與文化活動豐富了內涵。金壇文化底蘊深厚,老百姓有崇文重教、孝老愛親的良好傳統,金城鎮加快建設文化名鎮,充分調動起了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工作熱情,更極大地鼓舞了農村婦女的參與熱情,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品牌。每年定期開展元宵燈會、社群鄰里節、社群文化節、農民藝術節等文化品牌。除了全鎮性的文化活動外,金城鎮鎮、村婦女組織定期開展才藝秀、文藝廣場晚會等,專門組織廣大農村婦女參與文化活動,提升了農村婦女文化活動品味。其中腰鼓隊、舞獅隊、舞龍隊、扇子舞隊就吸引了300多名婦女參加。

  二、農村婦女文化生活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總體上看,雖然農村婦女文化生活有所改變、有所進步、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

  1、村與村之間文化建設較不平衡。金城鎮文化建設搞得好的地方集中在城郊結合村,離城鎮較遠的村文化建設則相對落後,農村文化建設地區間不平衡的特點較為突出。

  2、文體活動內容不夠豐富。近年來隨著城市的擴建和經濟的發展,農村婦女群眾的生活方式已逐步與城市接軌。與此同時,電視、廣播、網路等媒體的普及也將優秀的精神文化食糧送達到千家萬戶,廣大農村婦女群眾的眼界更加開闊,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期望值逐漸增高。目前,大多數行政村的文化活動內容侷限在文藝匯演、放露天電影等。文藝匯演只有在節日期間安排,無法滿足農村婦女的日常文化需求。而露天電影,由於手法傳統,對本地經濟條件較好的農村婦女已失去吸引力。據上莊村的婦聯主任統計,每次村裡放映露天電影都只有七八十人到場觀看,其中本地婦女僅佔三分之一。

  3、文化體制機制缺失。有的村沒有把滿足農村婦女的文化需求作為發展目標,沒有把保障農村婦女群眾的文化權益作為民生重點,文化設施被擠佔、挪用的`現象還比較普遍,文化工作也總要讓位於經濟建設、重點工程、農村穩定等工作;有的地方對文化建設的戰略、步驟、重點、專案、保障等環節,沒有系統的、具體的指導意見和目標要求,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隨意性、無序性的問題;對農村文化發展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撐。這些都直接影響了農村婦女文化生活的程序。

  三、關於進一步提升農村婦女文化生活質量的幾點思考

  1、整合資源,使農村婦女文化生活均衡化。以鎮(街道)文化站為龍頭,以婦聯組織為紐帶,加強區域間的文化資源整合。透過各村婦女組織的互動合作,由文化建設強村與薄弱村結對,進行基礎設施、文化人才共享,保障農村婦女享有平等的文化活動。組織定期的文化交流活動,推動文化薄弱村的婦女進一步轉變觀念與方式,從“被文化”轉為“要文化”。

  2、注重特色,增強文化對農村婦女的吸引力。充分發揮傳統文化載體作用,適時組織開展球類、棋類、牌類等比賽活動和龍燈舞、戲曲歌舞等表演活動,讓每名農村婦女都能在傳統活動中尋找到自己能參加的專案。同時要注重挖掘特色,創造出更多當地農村婦女喜歡的文化品牌。如翠園社群春節期間的寫春聯、猜燈謎等活動,充分展示了當地婦女心靈手巧的文化民俗。

  3、培育人才,組建農村婦女自己的文化隊伍。一方面要加強專職文化幹部隊伍建設,來提升對農村文化活動的指導與領導水平。另一方面要積極培育自發性的群眾文化團體,加強對農村文藝積極分子、骨幹的培訓,提高他們的組織能力和業務水平,利用文化團體和文藝骨幹較好的文化藝術基礎和社會影響,豐富當地婦女群眾的文化生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