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村留守兒童現狀的調查報告-調查報告
關於農村留守兒童現狀的調查報告-調查報告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農村留守兒童現狀的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近兩個星期我們小組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成長教育情況做了一個實踐調查。對現在農村留守兒童情況有了一個深刻的瞭解。並對我們的調查結果給以了總結和分析,對其面臨的問題給以文字表現。並經過我們組員的討論與研究提出了幾點解決建議。
一、農村留守兒童現狀
農村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母的關愛,家庭教育缺失,學校教育軟弱無力,社會對這一弱勢群體又關心不夠。他們被父母“遺棄”,被學校“遺棄”,也被社會所“遺棄”。由於對農村留守兒童的監管、教育處於一種“真空”狀態,從而導致許多留守兒童人格發展不健全、學習成績滑坡、人際交往出現障礙、良好思想樹立出現危機,有的行為甚至表現得很極端。具體而言,農村留守兒童面臨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家庭教育欠缺
農村留守兒童形成的直接原因就是父母雙方或一方進城務工,致使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親子間溝通中斷,互動缺失。外出務工父母即使想要好好教育子女,但終因天各一方,對留守子女的教育難免陷入“鞭長莫及”的境地。更糟糕的是許多外出務工父母連與子女的基本交流都沒有,更何談對子女的引導、教育與關心。有的父母半個月或一個月才與孩子聯絡一次,有的甚至長年累月沒有聯絡。抑或一年回家探親一次,抑或數年不知家裡的境況。子女與父母長期分離,缺乏聯絡,使得父母無法瞭解子女的心理、思想的變化,從而對其缺乏必要的關愛與引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被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是父母的親朋好友取代。
在祖父母、外祖父母監管的情況下,出現隔代教育力不從心的狀況,,祖輩的文化程度不高,他們對孫輩的監護僅僅從物質生活方面予以滿足,這難免會走向一個極端:他們對孫輩過分的溺愛,使得留守兒童變得嬌生慣養。即使是在父母面前,也有這種情況的發生,父母對留守子女照顧不周,內心感到愧疚,為了補償孩子,他們就儘量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因此,留守兒童也就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這種以物質的滿足代替精神上的安撫,將孩子一步步往懸崖邊上推,一不留意孩子就有可能掉進深淵。而委託他人監護孩子則出現了另一種情況:受委託者更多的是對留守兒童的漠不關心,持一種放任的態度。有的是留守兒童太調皮,他們根本管不了,也有的是害怕管多了受到其父母的埋怨,因此他們的監護也只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留守兒童也就變得膽大起來,他們可以為所欲為,肆無忌憚。
總而言之,由於家庭教育的缺失,給留守帶來了一系列嚴重的後果。對留守兒童的監護不力,導致農村留守兒童價值取向的扭曲,無限制的物質滿足,行為規範上的放任,精神上的漠不關心,使孩子變得功利起來,表現出個人享樂主義的人生觀。好逸惡勞、奢侈浪費、亂花錢、擺闊氣的錯誤思想觀念極易在留守兒童中形成。家庭教育缺失導致的另一嚴重後果表現在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方面。父母長期在外,留守兒童親情缺失,缺乏起碼的父愛母愛。他們普遍缺少情感教育和心理關懷,沒有傾述和求助的物件,這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容易引發多種心理疾病。他們不願與外界接觸或是接觸甚少,因此很多兒童表現得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其有的行為甚至讓人不可理喻。這些心理障礙嚴重影響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2、學校教育軟弱無力
農村留守兒童缺乏家庭教育的同時,學校教育狀況也不容樂觀。學校教育不足主要表現在兩大方面:一是農村留守兒童成績較差,二是農村留守兒童失學率居高不下。首先是成績差的問題,這既有家庭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師方面的原因。長期留守的兒童由於見不到父母而產生強烈的思親情緒,導致他們上課思想拋錨,根本無法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講。而在家中,他們要麼由祖輩照顧,要麼由父母委託的監護人監管。由祖輩照顧的情況下,祖輩由於年紀大,文化程度不高,有很多甚至是文盲,他們即使想對孫輩的學習給予幫助,但難免也要陷入“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泥潭。而由委託人監管的情況下,更多的則體現為對其監管下的留守兒童的學習持漠不關心的態度,他們認為只要讓他們監護的留守兒童吃飽穿暖就已經盡到了監護職責,至於學習方面則事不關己,聽之任之。由此可見留守兒童在學習方面根本得不到必要的監督和輔導,學習自覺性和興趣感大大降低,學習成績下降也就不足為怪了。
在教師方面,雖然國家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但是“唯分論英雄”的應試教育現狀並沒有得到根本改觀。以分數評價學生優劣,以分數論教師水平之高低的狀況也沒有得以消除。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對差等生的態度難免顯得粗暴,特別是對差生中那些不服從管教者尤為突出。體罰學生的情況在所難免,且學生不忍處於這種地位,從而產生厭學情緒,這也為留守兒童面臨的學校教育的第二大問題——失學率高埋下了禍根。留守兒童在家受到的監護力度不夠,在學校又受到老師的冷落,於是他們逃學,曠課。有的留守兒童受到父母外出務工的影響,產生“讀書無用論”思想,他們認為不讀書也能掙錢,於是紛紛離校外出,走上了漫漫打工路。學校對此也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一個個離開校園。這是中途退學方面,另外留守兒童的升學率也不容樂觀,留守兒童上高中的幾乎微乎其微。另外,學校教育還有一個不足就是教師不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往往只關心學生智的提高,卻忽視了對其德、體、美、勞的關注,致使留守兒童思想散漫,體質下降,不服從管理,自以為是。在這種教育局面下,學生很難得到全面的發展。
3、社會關愛不足
社會關愛不足,使他們彷徨在社會的邊緣,這是留守兒童面臨的第三大問題。沒有社會的關愛,社會教育欠缺,使得留守兒童在行為方面很不規範,思想修養方面出現嚴重偏差。繼家庭、學校教育的缺失之後,對留守兒童成長影響最大的因素就來自於社會。然而,如今的鄉土秩序並不像人們想象中那麼井然有序。大量的人口外移,鄉土秩序越來越由以往那些被社會排斥的街頭小混混所把持。他們缺乏必要的管制,為所欲為,嚴重擾亂了鄉村的正常秩序。缺乏對事物正確判斷力的留守兒童難免受其影響,其綜合素質的培養和良好人格的形成著實令人堪憂。
他們在情感方面只求索取,不思付出,不知道如何感恩回報,片面追求個人利益,對家庭、朋友、鄰居、社會冷漠無情,缺乏基本的社會責任感。他們小小年紀就染上了吸菸、酗酒、賭博、小偷小摸等惡習,在行為方面放任自流,違反學校紀律,甚至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來,這又引起了下面將要探討的問題,留守兒童給社會帶來重大的安全隱患。這一系列問題的`出現可謂之環環相扣,留守兒童年齡均不大,作為一個弱勢群體,他們沒有基本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另一方面,由於留守兒童缺乏必要的監管,他們的自身行為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情況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面貌日新月異,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更加突出,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打工,留下成千上萬的兒童在農村留守。留守兒童的現狀及走向不僅對構建和諧社會有重大影響,而且關係到國家明天的發展。
因此,留守兒童的現狀應引起廣泛的關注,他們面臨的問題亟待解決,否則其將成為社會發展的一大障礙。他們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逐步淪為街頭小混混,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嚴重影響到社會的安定。
由以上分析可見,不論是在家庭、學校教育方面還是在社會教育方面,留守兒童所處的環境令人怵目驚心,拯救留守兒童工作的開展刻不容緩。
二、留守兒童問題解決建議
目前,隨著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留守兒童問題逐漸浮出水面。政府,基金會,慈善機構和社會人士各盡其責。只有各方通力合作,我們才有可能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這一社會問題。
1、政府
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留守兒童問題。總理曾在20xx年“六一”前夕,專門看望了家住陝西省興平市西吳鎮的一位留守兒童楊賽克。總理認真地察看了他的作業本,並詢問了他的學習狀況。此外,政府多次組織制定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行動實施方案,併力爭摸清留守兒童的數量、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狀況,在全面瞭解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況和成長需求的基礎上,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只要把這些切實可行的工作繼續下去,政府會把留守兒童的問題處理好
2、學校
由於留守兒童大部分是在校學生,學校承擔著管教同時撫育他們的最關鍵的一環。令人遺憾的是,目前並不是所有學校都為留守兒童們創建出了一個適合他們發展的空間。鑑於留守兒童的特殊性,學校應該為他們在固定時間召開特別代表會,交流問題或表彰優秀。同時,學校應該給留守兒童更多機會擔當責仁。擔當責仟,能激起留守兒童的責仟心和主人公意識。有了學校的配合,留守兒童就能更勇敢地面對社會。
3、社會
留守兒童出現的各方面問題,歸根結底,都是自我肯定不足造成的。由於親情的疏遠,留守兒童很容易對自我能力的認知產生偏差,容易妄自菲薄。這就需要全社會的幫助,為這些孩子重新梳理陽光自信,熱情開朗的健康心理狀態。社會關愛的作用在於,彌補留守兒童心靈的缺失,讓他們相信這個世界
是充滿愛的。目前,社會各界人士都已經行動起來了。許多專門為留守兒童建立的託兒所,圖書館,遊戲室在留守兒童聚集的地區建立起來。同時,很多志願者也來到最需要溫暖的家庭中,為留守兒童帶去禮物和問候。這些做法反響極好,已經慢慢吸引了更多社會熱心人的關注。
三、總結
留守兒童問題從農民工大規模流入城市開始,已經持續了近二十年之久。他是在我國城市化程序快速推進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形成的。留守兒童問題是關係到數千萬兒童和上億農民工的重大問題。同時,他也關係到我國農村廣大地區青少年的成長。所以,解決留守兒童問題,不僅要靠各級政府的積極協調配合,社會各界更應伸出援手,承擔責任。只有政府,學校,社會人士通力配合,留守兒童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城市化建設才能更上一個臺階。